支撐位與阻力位
貓否股票網(wǎng) >> 股票書籍 >> 股票操作學 >> 支撐位與阻力位
1,什么是支撐位阻力位 2,如何尋找支撐位與阻力位 3,如何判斷支撐位與阻力位的有效性 4,如何利用支撐位和阻力位
什么是支撐位阻力位
什么是支撐位?什么是阻力位?一般來說,支撐位是在一段時期中某價位區(qū)域內(nèi) 實際或預期出現(xiàn)買方力量大于賣方而阻止下跌趨勢,股價因此向上彈升。阻力是支撐的反面,在一段時期中某價位區(qū)域內(nèi)實際或預期出現(xiàn)賣方力量大于買方而阻止上升趨勢,股價因此反轉向下跌。
支撐位就是在某一價位有足夠的買力出現(xiàn),起碼制止下跌趨向,甚至能使股價反轉而上揚。同樣地,阻力位是在一價位有足夠的供給以阻止股價升高,甚或反轉下跌。理論和實際上幾乎在任何價位都發(fā)生供給和需要(也就是成交現(xiàn)象),只是支撐位一帶代表買力的突然集中,阻力位一帶則代表供給的突然集中而已。
如何尋找支持位與阻力位
預測的基礎——發(fā)展支撐和阻力理論的依據(jù)——是所有股票的成交值集中于數(shù)個價格水準,過去在那兒是多空爭斗、買方與賣方互不相讓的價位區(qū),成交量累積龐大,因為任何大量成交的價位時常變成股票趨勢的反轉點(原始、中級或次級),自然地,那些反轉水準也會一再重復出現(xiàn),這些曾經(jīng)大量成交的價位時常從支撐變?yōu)樽枇驈淖枇ψ優(yōu)橹味淖兤浣巧?/font>。前面的頂點一旦被超越一段距離,便會變成下一個下跌趨勢的底線,老的底線一旦被突破,下跌一段距離后,也會變成下一個上升阻力位。
舉例來說,使一檔股票的上升趨勢由18元上升到33元后,在那兒碰上大量的賣出,發(fā)生中級下跌,使股價回到28元,然后向上盤升,在28元—33元間產(chǎn)生整理形態(tài),經(jīng)過一段股價整理期,新的上升開始,在碰到大量的供給時,需求也相對增加,而使股價再度上升至39元,經(jīng)過大幅度上升,自然發(fā)生回檔,形成整理形態(tài)或中級下跌,等到反轉上升時,價位極可能由33元為起點,也就是在上次頂點會獲得支撐,同時,39元附近將遇到阻力(圖6—34)。
貓否網(wǎng):由上圖可看出33元本是阻力位,突破后則是股價回檔的支撐位。
然而,一個正常的次級或中級變動形態(tài)遲早會被突破。普遍以兩種方式出現(xiàn),其中之一,股價在突破先前盤檔區(qū)(阻力地帶)而繼續(xù)前面的上升趨勢,此種變動后股價短期內(nèi)很少會再回跌至支撐水準,而在較高股價區(qū)域盤旋,可能反轉也可能成為整理形態(tài)。
因此,縱使穿過最近的支撐水準,在技術性圖形分析上也有其實際的意義,跌破次級支撐應該視之為中級趨勢反轉下跌的第一步。同樣的,跌破中級支撐帶時常是原始趨勢反轉下跌的第一個信號。
如何判斷支撐位與阻力位的有效性
行情進行時,如何判斷支撐位與阻力位的有效性?簡單地分析,可從走勢強弱加以研判:
?。?)上升趨勢里,回檔過程中,K線之陰線較先前所出現(xiàn)之陽線為弱,尤其接近支撐價位時,成交量萎縮,而后陽線迅速吃掉陰線,股價再上升。這是有效的支撐(圖6—35)。

?。?)上升趨勢里,回檔過程K線頻頻出現(xiàn)陰線,空頭勢力增強,即使在支撐線附近略作反彈,接手乏力,股價終將跌破支撐線(圖6—36)。

(3)在壓力線附近形成盤檔,經(jīng)過一段時間整理,出現(xiàn)長陽線,支撐線自然有效。 ?。?)在支撐線附近形成盤檔,經(jīng)過整理卻出現(xiàn)一根長陰線,支撐帶頓時成為大批籌碼套牢圈,投資者減少損失,爭相出脫,股價自將下跌一段。
?。?)下跌趨勢出現(xiàn)反彈,K線之陽線較先前之陰線為弱,尤其接近阻力價位時,成交量無法放大,而后陰線迅速吃掉陽線,股價再下跌,這是強烈的阻力。 (6)下跌趨勢見強力反彈,陽線頻頻出現(xiàn),多頭實力堅強,即使在阻力線附近略作回檔,但換手積極,股價必可突破阻力線,結束下跌走勢。
?。?)在阻力線附近盤旋數(shù)時,出現(xiàn)長陰線,阻力線自然有效。
?。?)在阻力線附近進行整理,最后出現(xiàn)一根長陽線向上突破,成交量增加,低檔接手有人,激勵買方,股價自將調(diào)升一段。
如何利用支撐位和阻力位
經(jīng)過淺略的介紹,讀者應了解從事股票投機或投資,抵抗線概念是必須的工具之一。但是股票市場并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則,因此這種概念不容易簡化,必須依據(jù)經(jīng)年累月對證券投資的經(jīng)驗與觀察,來判斷抵抗線可能發(fā)生之處。當然,有時我們預測一條抵抗線將會形成,但事與愿違,并沒有出現(xiàn),投資者與投機者就應該立即在那一個價位放棄原先的投資計劃。
我們從許多發(fā)行公司K線圖會發(fā)現(xiàn)股價在上升與下跌趨勢里,假使是上升,則上升之后的每一次下跌都不會低于先前盤局形成的頂點價位,如果是下跌走勢,當股價跌到某一價位,開始反彈,它的最高點低于先前盤局的低點,使你可以在上升頂點附近賣出,回檔時補進,或是在下跌反彈時賣出股票。
另一個概念,股票的供需轉變是漸進的,也就是多空雙方間的爭斗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分出勝負,而是經(jīng)年累月,因此經(jīng)過一段期間的拼斗,一方的潰敗導致另一方長驅(qū)直入,當勝利的一方無法保持戰(zhàn)果,需要暫時撤退,則先前的戰(zhàn)斗區(qū)域自然形成堡壘,作為反攻的據(jù)點。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段時間的整理,亦可能會看到一個中級下跌趨勢,抑或一個上升趨勢;市場性強的股票在供需轉變過程里,不可能長期盤檔,若股價沒有反轉跡象,在上升趨勢線接近股價時,趨勢線亦即一種支撐,另一段上升行情開始,在突破整理形態(tài)頂點的百分之五,回檔時便是買進時機,有時氣勢旺盛,沒有出現(xiàn)回檔,這時更應買進,以免貽誤大行情;同樣地,下跌趨勢線逼近股價,具有阻力作用,另一段下跌行情產(chǎn)生,在突破整理形態(tài)低點的百分之五,開始反彈(或不反彈),此時賣點形成,應將股票拋出。等待下次機會來臨。
從成交量來看,假使股票在支撐位或阻力位水準附近盤旋幾天或幾星期,成交量逐漸萎縮,突然以一個大成交量(有時成交量并不大)配合很明顯的長陰線跌破支撐價位時,須立刻賣出。同理,當股價向上沖出盤檔區(qū),成交量大增,此時應買進;而若突破上檔壓力線,成交量并未增加,則此時不需急于購進,以免誤入做手設下的“假突破”圈套。
當你是某一股票的多頭,就不希望股價回跌至以前形成的次級底部更低,當它超過先前次級趨勢頂點時,你也不希望它回檔太深,因此,通常在上升趨勢我們只看最近形成的次級底部,當股票有三天的收盤價格要比形成底點那天的價格都高,就可以把自衛(wèi)價格向上移到新的支撐水準。在空頭市場亦可以使用同樣的操作,利用三天規(guī)則來改變賣出時機與價位。
另外,整理與反轉形態(tài)中,多重底是支撐水準,多重頂是阻力水準,頭—肩形態(tài)的頸線是支撐,亦可能形成阻力,依當時股價走勢與位置而定。對稱三角形的頂點是強有力的支撐或阻力點,而在某一價位形成的任何密集地帶,當股價再度接近時,亦是支撐或阻力的可能形成區(qū)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