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牛頸肉 肥瘦兼有,肉質(zhì)干實,肉紋較亂。適宜制餡或煨湯,比嫩肉部分出餡率高15%,做牛肉丸不錯。 02 肩肉 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成,纖維較細(xì),口感滑嫩。適合燉、烤、燜,咖喱牛肉。 03 上腦 肉質(zhì)細(xì)嫩,容易有大理石花紋沉積。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適合涮、煎、烤,涮牛肉火鍋。 04 胸肉 在軟骨兩側(cè),主要是胸大肌,纖維稍粗,面紋多,并有一定的脂肪覆蓋,煮熟后口感較嫩,肥而不膩。適合燉、煮湯。 05 眼肉(RIB-EYE) 一端與上腦相連,另一端與外脊相連。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肉質(zhì)細(xì)嫩,脂肪含量較高,口感香甜多汁。適合涮、烤、煎。這塊肉味道也很不錯,食用時3成熟最好。 06 外脊SIRLOIN(也稱西冷或沙朗) 牛背部的最長肌,肉質(zhì)為紅色,容易有脂肪沉積,呈大理石斑紋狀。由于是牛外脊,在肉的外沿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zhì)硬、有嚼頭。食用中,切肉時連筋帶肉一起切,不要煎得過熟。比起菲力,沙朗牛排的操作起來容錯率要稍微大一些,因為有脂肪所以煎、烤起來味道更香,口感也很好。 07 里脊TENDERLION/Filet(也稱牛柳或菲力) 牛肉中肉質(zhì)最細(xì)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TENDERLION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小里肌肉,是運動量最少、口感最嫩的部位,常用來做菲力牛排及鐵板燒。菲力牛扒對操作要求比較高,多一分就柴,所以一般菲力牛扒都在3-5成熟,以保持肉的鮮嫩多汁。 08 臀肉(也稱米龍、黃瓜條、和尚頭) 肌肉纖維較粗大,脂肪含量低。只適合垂直肉質(zhì)纖維切絲或切片后爆炒。 09 牛腩 肥瘦相間,肉質(zhì)稍韌,但肉味濃郁,口感肥厚而醇香。適合清燉或咖喱。 10 腱子肉 分前腱和后腱,熟后有膠質(zhì)感。適合紅燒或鹵、醬牛肉。 T骨牛排(T-Bone) 呈T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兩側(cè)一邊量多一邊量少,量多的是肉眼,量稍小的便是菲力,因此,吃的時候可同時感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牛肉滋味。此種牛排在美式餐廳更常見,由于法餐講究精致,對于量較大而質(zhì)較粗糙的T骨牛排較少采用。 牛小排(SHORT RIB) 取自牛的胸腔左右兩側(cè),含肋骨部分。它帶骨帶筋又夠肥腴的肉質(zhì),肉質(zhì)鮮美,有大理石紋,本來就很多汁且耐嚼,特別是采用牛的第六,七根肋骨烹制成的牛小排,嫩而不澀,肉量豐郁的全熟肉質(zhì),即使是怕生的食客也可怡然享用,更創(chuàng)造出牛小排的另類魅力。適合用以烤、煎、炸、紅燒。
牛排的生熟程度,在西餐中稱為“幾成熟”,一般分5個階段:
Bleu就像是你的舌頭一樣,接近生肉,只是把表面稍微煎了一下。
在法國,幾乎沒人會點全熟的牛排。生的帶血牛排,汁多而得真正的牛肉原味,但初食者不免望而生畏。其實在半生時,用刀切開所見的粉紅色肉汁,其實并不是血,而是烤肉時滲入的調(diào)味品汁,只有半生的牛肉有美妙的牛肉原汁,烤得時間越長,肉汁漸漸蒸發(fā),肉質(zhì)也變得堅韌,鮮美感消失殆盡。
初試者不妨以七成熟開始,大家在吃牛排的時候可以試一下。
影響牛排口味的因素 例如食用速度,當(dāng)牛排上桌后,享用牛排的速度可以決定牛排是否好吃。因為牛排中既有牛油又含血水,溫度如果稍低其牛排的鮮香度會隨之降低。將牛排切成小塊、粗略嚼幾下便吞咽是常見的吃法。吃牛排講究火候,而并非享受酥爛口感,這也是在西餐中燉牛肉和煎牛排的區(qū)別。 另外,餐具也會影響牛排的口味。吃牛排的刀一定要鋒利,有時由于餐刀不夠鋒利直接引起您對肉質(zhì)的懷疑。因此,在吃牛排前一定要先查看一下刀齒是否分明清晰。 除此以外,配汁對牛排口味的影響也很大。法餐中的牛排講究配汁,如奶油汁、胡椒汁、紅酒汁、黃油白酒汁、蘑菇汁、茴香汁等。根據(jù)您的喜好選擇配汁種類,必有一款適合您。
食用牛排的歷史 據(jù)說,食用牛肉的習(xí)慣最早來源于歐洲中世紀(jì)時,豬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得食用肉,牛肉則是王宮貴族們的高級肉品,尊貴的牛肉被他們搭配上了當(dāng)時也是享有尊貴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調(diào),并在特殊場合中供應(yīng),以彰顯主人的尊貴身份。到了18世紀(jì),英國已經(jīng)成了著名的牛肉食用大國。今天,美國是消費牛肉的最大國家,牛排則早于在19世紀(jì)中葉成了美國人最愛的食用方式。但在亞洲,人們對牛肉有著兩極化的反應(yīng),比如日本,可說是將牛肉發(fā)揮到了極致。各國對牛肉的態(tài)度、習(xí)慣不同,所以牛肉的食用方法也不同:美國食用牛排的方式粗獷且豪邁,不拘小節(jié),整塊腓力牛排燒烤后再切片;羅馬風(fēng)味的佛跳墻則最讓人津津樂道,料理后,用油煎至表面成金黃,并注入白葡萄酒,據(jù)說這樣的料理可以防止夏天的過敏癥;而對英國人來說,則習(xí)慣于將大塊的牛排叉起來烤;法式牛排特別注重醬汁的調(diào)配,用各式的醬汁凸顯牛排的尊貴地位;至于德國人,吃牛排的方式非常奇特,“酸牛肉”光聽名字就夠讓人匪夷所思,而生鮮牛肉則更是需要拿出勇氣嘗試的;在日本,一般燒烤店中常用的日式照燒烤醬被運用在西式牛排中,使和風(fēng)照燒沙朗牛排口味別具一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