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洞穴最多的國家。除了大量由大自然雕琢的石灰?guī)r溶洞和砂礫巖洞、片巖洞、火山、碎屑巖洞、灰華巖洞、火山熔巖洞、紅砂巖人工洞外,更有大量人工開鑿的造像石窟??梢赃@樣說,世界上最大、最神奇的洞穴在中國。 (一)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位于天水市南約四十公里處的麥積山,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始建于十六國后秦時期,后代累有增修重建,綿歷一千五百余年?,F(xiàn)有洞窟龕194個,造像7200余身,壁畫1300余平方米,尤以泥塑藝術(shù)著稱于世,有東方雕塑藝術(shù)館之譽。1961年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千米,現(xiàn)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是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據(jù)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個著名的和尚曇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開鑿石窟五所,現(xiàn)存云岡第16窟至20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
(三)莫高窟 莫高窟又稱“千佛洞”,位于敦煌縣城東南二十五公里的鳴沙山下,因其地處莫高鄉(xiāng)而得名。它是中國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藝術(shù)石窟。分布在鳴沙山崖壁上三、四層不等,全長1.6公里?,F(xiàn)存石窟492個,壁畫總面積約45000平方米,彩塑像2100多身。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偉渾厚,小的精巧玲瓏,其造詣之精深,想象之豐富,是十分驚人的。壁畫內(nèi)容多為佛經(jīng)故事,如釋迦牟尼一生和前生行善犧牲的故事。 (四)榆林窟 榆林窟,俗稱萬佛峽,位于安西縣城西南七十五公里的榆林河(亦名踏實河)畔,現(xiàn)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個,分布在榆林河?xùn)|、西兩岸的懸崖峭壁上,東崖31個、西崖11個、壁畫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由于自然和人為的原因,榆林窟的彩塑原作已所剩無幾,現(xiàn)存彩塑多為后代重修或重塑。
(五)克孜爾千佛洞 克孜爾石窟(或稱為克孜爾千佛洞)位于與庫車毗鄰的拜城縣克孜爾鄉(xiāng)的明屋塔格山,洞窟鑿于木扎特河谷北岸懸崖上。西距庫車73公里,東距拜城六十七公里。它是中國開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始鑿于公元三世紀(東漢末年),公元五-七世紀為最盛期,至八世紀末逐漸停鑿,延續(xù)時間之長在世界各國也是絕無僅有的。 (六)柏孜克里千佛洞 位于吐魯番東南四十余公里的火焰山中段木溝河谷西岸的懸崖峭壁上,共有八十三個洞窟,其中四十余座殘存有一千兩百余平方米的壁畫。
(八)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石窟位于蘭州西南八十公里處,是絲綢之路上的文化瑰寶。當你乘艇瀏覽過萬頃碧波、水天一色的劉家峽水庫之后,向西在水庫的懸?guī)r上便可以看到炳靈寺石窟。石窟共有34個洞窟,149個佛龕,石雕、泥塑800軀,壁畫900平方米。
(九)響堂寺石窟 響堂寺石窟位于河北邯鄲市新市區(qū),始建于北齊年間,后隋、唐、宋、元、明歷代均有增筑和修葺。響堂寺分南北兩窟,相距十五公里,共有石窟十六座,大小造像三千四百尊??邇?nèi)石雕精美,構(gòu)思巧妙。其附屬建筑規(guī)模宏大,殿閣亭樓依山而筑,宏偉壯觀,是中國古代建筑、雕刻、書法、繪畫藝術(shù)的珍貴遺產(chǎn)。 (十)鞏縣石窟寺 鞏縣石窟寺是繼龍門石窟之后,北魏時期的又一座偉大的佛教藝術(shù)寶庫。它位于京都洛陽東北約55公里處,邙山東段大力山下的石壁上。背依黃河,面向伊洛。這里山明水秀,林木繁茂,修竹蔥郁,自古以來就是洛陽地區(qū)著名的游覽勝地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