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7.37子曰:“君子坦蕩蕩①,小人長戚戚②。” 【注釋】 ①蕩蕩;寬廣的樣子。 ②長:常。戚戚:憂愁的樣子。 【語譯】 孔子說:“君子坦蕩寬廣;小人憂心忡忡。” 【解讀】 本章孔子談“君子”和“小人”的胸襟。 君子的胸襟坦蕩舒泰,小人的胸襟悲戚憂愁。《荀子•子道》篇有一段話: 子路問孔子,“君子亦有憂乎?”孔子回答說:“君子,其未得也,則樂其意;既已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者,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 小人的典型特征是“患得患失”,“其未得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