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張元幹詞作鑒賞

 昵稱191190 2010-09-15
 生平簡介
 
  張元幹(1091—1170?)字仲宗,號蘆川居士、隱山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政和初,為太學上舍生。宣和七年(1125),任陳留縣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圍汴,入李綱行營使幕府,李綱罷,亦遭貶逐。紹興元年(1131),以將作監(jiān)致仕,日福州。紹興八年,秦檜當國,力主和議,胡銓上書請斬秦檜等以謝天下,時李綱亦反對和議罷居長樂,元傒賦《虞美人》詞贈綱,對綱抗金主張表示積極支持。胡銓被除名送新州編管,元傒持所賦《虞美人》詞送行。后檜聞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傒爾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鄉(xiāng),卒年約八十。
 
  《宋史翼》有傳。有《蘆川歸來集》十卷,《蘆川詞》二卷。周必大《跋張仲宗送胡邦衡詞》:“長樂張元傒,字仲宗,在政和、宣和間,已有能樂府聲。今傳于世,名《蘆川集》,凡百六十篇,而以《虞美人》二篇為首?!?br> 
           ●滿江紅·自豫章阻風吳城山作
 
                 張元幹
 
  春水迷天,桃花浪、幾番風惡。
 
  云乍起、遠山遮盡,晚風還作。
 
  綠卷芳洲生杜若,數(shù)帆帶雨煙中落。
 
  傍向來沙嘴共停橈,傷飄泊。
 
  寒猶在,衾偏薄。
 
  腸欲斷,愁難著。
 
  倚篷窗無寐,引杯孤酌。
 
  寒食清明都過卻,最憐輕負年時約。
 
  想小樓、終日望歸舟,人如削。
 
               張元幹詞作鑒賞
 
  張元幹《蘆川歸來集》卷九《跋楚甸落帆》云:“往年自豫章下白沙,嘗作《滿江紅》詞,有所謂‘綠卷芳洲生杜若,數(shù)帆帶雨煙中落’之句。此畫頗與吾眼界熟,要是胸次不凡者為之,寧無感慨?”然而跋文年代不詳,據(jù)同書卷十《蘆川豫章觀音觀書》云:“元幹以宣和元年三月出京師,六月至鄉(xiāng)里?!彼雠c詞中地點和時間相吻合,可能是作于這年返鄉(xiāng)途中。
 
  題中“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吳城山”地名。據(jù)《太平寰宇記》:“南昌縣……吳城山在治東一百八十里,臨大江?!贝?jīng)常航行到這里風浪所阻。張孝祥《吳城阻風》詩中云:“吳城山頭三日風,白浪如屋云埋空?!毙蜗蟮卣故玖私瓭龥坝康碾U惡景象。這首詞作就是描寫旅途中被阻吳城山的情景與急切回答心境。明吳從先《草堂詩余集》謂此詞“上言風帆飄泊之象,下言歸舟在家之思”。
 
  詞的開頭“春水迷天”兩句,點出天氣驟變,風浪連天江面無比險惡。作者緊扣住詞題“阻風”下筆,而寫得氣勢雄偉。在舊歷三月,春暖雪化,江水猛漲,此時正值桃花盛開的的季節(jié),故稱“桃花浪”。杜甫《春水》詩:“三月桃花浪,江流復(fù)舊痕?!痹~里“風浪”二字連用,便在煙水迷茫的景象中顯示出了一股洶涌險惡的氣勢?!霸普稹倍涑猩蠈崒懼坌兴龅碾U境。一個“還”字,既寫出江面惡劣的環(huán)境延續(xù),又暗示了時間的推移。這樣開頭幾句就把行舟為風雨所阻的情況充分表現(xiàn)出來?!熬G卷芳洲生杜若”二句,由遠及近,寫景如畫?!岸湃簟?,香草名。屈原《九歌邊上,舟泊煙渚,雨中落帆,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幅筆墨蒼潤的煙雨落帆圖。
 
  “傍向來沙嘴共停橈”二句,寫停泊的情景?!跋騺怼?,即適來,“沙嘴”,即沙洲。晏幾道《玉樓春》:“停橈共說江頭路?!痹~人產(chǎn)生遇風浪而飄泊天涯的情懷,這就為下片的抒情作鋪墊。
 
  “寒猶在”以下四句,承上轉(zhuǎn)下,由景及情,描寫了寒夜停泊的情況。而“倚篷窗無寐”二句,更進一層,倚窗獨酌,借酒澆愁愁更愁,這既表現(xiàn)出人物的孤獨感,又是上文“愁腸”的進一步深化?!昂城迕鞫歼^卻”二句,筆墨宕開,但與作者當時的心境相連結(jié)。詞人想起清明節(jié)都已過去,自己早就誤過歸期,辜負了佳人相約的一片深情,心中充滿了焦慮和痛苦。
 
  結(jié)末“想小婁終日望歸舟,人如削”,這句化用柳永《八聲甘州》“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的詞意。如果說柳永詞中的“誤幾回”更覺靈動,那么這里的“人如削”就更能傳神。唐代元稹《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館夜對桐花寄樂天》詩:“是夕遠思君,思君瘦如削?!辈贿^,詞中不是寫自己,而是從對方著筆。本來是自己思歸心切,卻說佳人在小樓里終日癡望希望自己歸來。這是出于自己的想象,是虛寫更展示了作者急切回去的心情,但運用了“終日望歸舟,人如削”這樣具體細致的情節(jié)描寫,不僅顯得真實,化虛為實,而且把埋藏內(nèi)心的思歸意蘊充分刻畫出來。
 
  這首思歸的詞作,以景起,以情終,全詞情景交織,然而在抒寫旅途停泊時的感情起伏動蕩,尤擅長于勾勒鋪敘。這與柳永擅長表現(xiàn)羈旅行役的題材而又盡情鋪展的格調(diào)是一脈相承的。
 
               ●蘭陵王·春恨
 
                 張元幹
 
  卷珠箔。
 
  朝雨輕陰乍閣。
 
  闌干外、煙柳弄晴,芳草侵階映紅藥。
 
  東風妒花惡。
 
  吹落梢頭嫩萼。
 
  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
 
  尋思舊京洛。
 
  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
 
  障泥油壁催梳掠。
 
  曾馳道同載,上林攜手,燈夜初過早共約。
 
  又爭信飄泊?
 
  寂寞。
 
  念行樂。
 
  甚粉淡衣襟,音斷弦索。
 
  瓊枝璧月春如昨。
 
  悵別后華表,那回雙鶴。
 
  相思除是,向醉里、暫忘卻。
 
               張元幹詞作鑒賞
 
  詞題“春恨”,在宋黃昇《花庵詞選》中為“春游”,實際上是作者親身經(jīng)歷喪亂之痛,借以寄托對國事的憂愁與痛苦。全詞分為三片,意脈貫通。明吳從先《草堂詩余雋》引李攀龍云:“上是酒后見春光,中是約后誤佳期,下是相思如夢中?!睆恼~的結(jié)構(gòu)而言,這樣理解是可以的,但還只是表面的理解。如果透過含蓄曲折的筆墨,從表面深入到內(nèi)部,就會發(fā)現(xiàn)詞人在南渡以后所渡過的黍離之悲,所以不能僅僅拘泥于“春恨”。
 
  詞的開頭“卷珠箔”二句,點出了環(huán)境?!罢чw”,即初停。這是化用王維《書事》“輕陰閣小雨”句意。一個春日的清晨,詞人登樓卷起了珠簾,窗外看去綿綿的陰雨剛剛停止,和煦的陽光已照樓臺。外面一片溫暖全詞的情與景由此生發(fā)鋪展。“闌干外”以下寫從樓上眺望的種種景象:如煙的柳條,在晴光中搖曳;階下綠油油的青草,映襯著芍藥,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春意。好一派詩情畫意“煙柳弄晴”,并非專門詠柳,目的是挑起詞人的情思。折柳送別,在漢唐以來已形成了一種社會風俗。周邦彥的著名詞篇《蘭陵王》:“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就是借詠柳而抒別情。眼前的柳絲依依有情,似乎又矣筆俱有送別之態(tài)。緊接“東風”二句陡轉(zhuǎn),出現(xiàn)另一種物景。強勁的東風把剛長出來的花吹落了,烘托出一種凄然傷神的氣氛?!捌辽窖凇比?,與上文的所見相回應(yīng),由景生情,實寫詞人當時的心境?!捌辽健奔雌溜L?!俺了保闯料?。“中酒”即著酒。這里寫出詞人怕飲酒的心理狀態(tài),蘊含著復(fù)雜的思想感情。
 
  第二片追憶過去游樂的情景。換頭“尋思舊京洛”,承上轉(zhuǎn)下,從現(xiàn)在的傷春傷別,很自然地回想起過去在汴京的游樂情景。“京洛”,洛陽,東周、后漢兩朝皆建都洛陽,故稱“京洛”,這里地是指京師即國都,借指汴京。作者在《次友人寒食書懷韻二首》中寫過:“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煙燃燭九衢香。車聲馳道內(nèi)家出,春色禁溝宮柳黃。陵邑只今稱虜?shù)兀鹿谡l復(fù)問唐裝。傷心寒食當時事,夢想流鶯下苑墻。”詩中所寫思念故國的悲傷心情,與詞作者主旨是一致的。不過詞的寫法較詩而言比較含蓄婉轉(zhuǎn)。一個“舊”字,蘊含著多么深刻的時代意念。宋翔鳳在《樂府余論》中說:“南宋詞人系心舊京,凡言歸路,言家山,言故國,皆恨中原隔絕。”這里思念“舊京洛”,正是中原被占的遺恨中引起下文“往昔升平客大梁”的游東情景,更增添離別之悲?!罢晟偈杩瘛比洌~人想起當年在汴京放蕩不羈的生活。白居易詩:“疏狂屬年少。”少年時征歌選色,外出游春的車馬已準備好,只是催促著好趕快梳妝打扮。油壁車,女子所乘:“催梳掠”,其中有女子同行?!霸Y道同載”三句,專寫游賞,但不專注一時一事。馳道,即御道,皇帝車馬所經(jīng)過的道路。上林,秦漢時期為皇帝的花園,這里借指汴京的園林?!笆諢舢叄既藸幭瘸龀翘酱骸保ā稏|京夢華錄》卷六),這是“燈夜初過早共約”的注腳。同載、攜手、共約,情事如見,都是“年少疏狂”的事。至此,一筆寫來,都是熱鬧歡快的氣氛??墒?,緊接著“又爭信飄泊”!突然結(jié)束了上面的回憶,似斷又續(xù),極盡頓挫之妙。這使人仿佛從夢幻意識中回到清醒的現(xiàn)實,感情起伏,跌宕之中透露了作者的真情?!盃帯蓖霸酢薄T~人怎么能料想到昔日歌舞升平商業(yè)繁華的汴京,如今已落到金兵的手中,而自己又過著逃難的飄泊生活。這種悲哀從上面的歡快和暢的景象中顯露出來,以歡愉的情調(diào)映襯離別后的孤寂,更顯得凄楚難忍。
 
  第三片從回憶轉(zhuǎn)寫別后思念之情,主要抒寫離恨之情?!凹拍钚袠贰币韵?,緊承上文的“疏狂”到“飄泊”而來,注入了對舊人的深切懷念之情?!吧醴鄣陆蟆比洌窍胂袼褦[脫了歌女生涯,而美貌依然?!碍傊﹁翟麓喝缱颉币痪洌臼悄铣悓m中狎客為贊美張麗華、孔貴嬪等容貌而寫的詩句“璧月夜夜?jié)M,瓊樹朝朝新”,見《陳書·張貴妃傳》。這三句,懷念舊人,同時也是懷念故都,寫得迷離惝恍,而寓意于其中也可尋得。以下轉(zhuǎn)入別恨與相思。“悵別后華表”二句,借用典故,抒發(fā)人間淪桑之變,好景不長的深慨。傳為陶淵明潛作的《搜神后記》載,遼東人丁令威,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落于城門華表柱上,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此二句用“悵”字領(lǐng)起,寄意深刻,語更明了而又委婉含蓄。
 
  結(jié)末“相思除是”二句,用口語寫情,感情委婉真摯?!俺恰?,除非是的省略。這里詞人把多少不敢直接說出的別恨,統(tǒng)統(tǒng)傾注在酒杯里,痛飲盡醉忘去那些恩恩怨怨?!跋蜃砝?、暫忘卻”,猶如眾流歸海,不僅感情深厚,而且“辭盡意不盡”,言外之意含有眷念故國的無窮隱痛。這與李清照《菩薩蠻》“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的情意相近,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首抒發(fā)愛國思想的詞作,寫得情韻兼勝,委婉真切,代表了作者的另一種風格——即婉約的風貌。在藝術(shù)技巧上充分顯示出組織結(jié)構(gòu)的嚴謹。全詞上、中、下三片,從眼前傷春到追憶往昔,再轉(zhuǎn)入現(xiàn)實相思,有鋪排,有轉(zhuǎn)折,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深入,并用“別恨”一氣貫串。尤其是過片處意脈連貫,情致婉轉(zhuǎn)曲折。其次是寓別恨之情于清曠的境界之中,使整首詞的詞境顯得既沉郁又婉麗。
 
             ●虞美人·寄李伯紀丞相
 
                 張元幹
 
  曳杖危樓去。
 
  斗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
 
  掃盡浮云風不定,未放扁舟夜渡。
 
  宿雁落、寒蘆深處。
 
  悵望關(guān)河空弔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
 
  誰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夢揚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
 
  要斬樓蘭三盡劍,遺恨琵琶舊語。
 
  謾暗澀銅華塵土。
 
  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
 
  風浩蕩,欲飛舉。
 
               張元幹詞作鑒賞
 
  李綱(字伯紀)是著名的愛國英雄,他在欽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圍攻京城的危急時刻,力主抗戰(zhàn),堅守開封,被欽宗任命為親征行營使最終擊退金兵。張元幹當時是他的僚屬,后來李綱被罷免,元幹也連帶獲罪,離京南下。高宗紹興七年(1137),宰相張浚被罷,以趙鼎為相。八年二月,秦檜第二次入相,趙鼎被罷免,四月,宋派王倫使金,力圖和議;十二月,李綱在洪州(州治在今江西南昌)上書反對議和,被罷回福建長樂。作者為此寫了這首詞,對李綱堅決主戰(zhàn)、反對議和的行動表示無限的敬仰并予以堅決支持。
 
  上片寫詞人登高眺望江上夜景,并引發(fā)出孤單無侶、眾醉獨醒的感慨。此顯示出自己的真實用意。
 
  起首四句寫自己攜著手杖登上高樓,只見夜空星斗下垂,江面寬廣無邊,波濤萬頃,月光流瀉在蒙著煙霧的洲渚之上?!皰弑M”三句,是說江風極大,將天上浮云吹散,江面因風大而無人乘舟夜渡。沉思間又見雁兒飛落在蘆葦深處夜宿,并由此引起無限感觸。
 
  “悵望”兩句,先是悵望祖國山河,徒然弔影自傷;這時正值深夜,“鼻息鳴鼉鼓”,是指人們熟睡,鼾聲有如擊著用豬婆龍(水中動物名)的皮做成的鼓,即有鼾聲如雷之意。這里以之喻苛安求和之輩,隱有眾人皆醉我獨醒之慨。“誰伴我”兩句,承上,“月流煙渚”、“悵望關(guān)河空吊影”,用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詩意,自傷孤獨(辛棄疾《虞美人·別茂嘉十二弟》結(jié)句之“誰共我,醉明月”,與此意同)。李綱與己志同道合,而天各一方,不能在此月下同舞。同舞當亦包括共商恢復(fù)中原之事,至此才轉(zhuǎn)入寄李綱本題。
 
  下片運用典故以暗示手法表明對明朝屈膝議和的強烈不滿,并表達了自己對李綱的敬仰之情。
 
  “十年”這一句,是作者想到十年前,高宗在應(yīng)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同時,當時為建炎元年(1127)。不久高宗南下,以淮南東路的楊州為行都;次年秋金兵進犯,南宋小朝廷又匆匆南逃,揚州被金人攻占,立刻被戰(zhàn)爭摧為一片空墟,昔日繁華現(xiàn)在猶如一夢,此處化用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遣懷》)詩句。如今只剩殘破空城,使人懷想之余,不覺加強了作者對高宗的屈膝議和感到不滿,也加強了作者堅決抵抗金人的南下的決心。“倚高寒”兩句,繼續(xù)寫作者夜倚高樓,但覺寒氣逼人,遠眺滿目瘡痍的中原大地,不由愁思滿腔,但又感到自己壯心猶在,豪氣如潮,足以吞滅敵人。驕虜是指金人?!稘h書·匈奴傳》說匈奴是“天之驕子”,這里是借指?!耙獢亍眱删洌\用兩個典故反映出對宋金和議的看法。前一句是期望朝廷振作圖強,象漢代使臣傅介子提劍斬樓蘭(西域國名)王那樣對付金人?!稘h書。傅介子傳》說樓蘭王曾殺漢使者,傅介子奉命“至樓蘭?!踟潩h物,來見使者?!跗痣S介子入帳中,屏語,壯士二人從后刺之,刃交胸,立死?!痹~中以樓蘭影射金國,以傅介子比喻李綱等主戰(zhàn)之士。后一句是借漢嫁王昭君與匈奴和親事,影射和議最終是不可行的,必須堅決抵抗。杜甫《詠懷古跡》詩云:“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弊髡咴诖擞枚鸥υ娨?,說明在琵琶聲中流露出對屈辱求和的無窮遺恨與悲憤,以此暗示南宋與金人議和也將遺恨千古?!爸櫚禎本?,是嘆息如今和議已成定局,雖有寶劍也不能用來殺敵,只是使它生銅花(即銅銹),放棄于塵土之中。暗澀,是形容寶劍上布滿銅銹,逐漸失光彩,失去作用。這里運用比喻,以寶劍被棄比喻李綱等主戰(zhàn)人物的受到朝廷罷斥壓制?!皢救 眱删?,先以“謫仙”李白來比李綱,兼切李姓,這是對李綱的推崇。李綱自己也曾在《水調(diào)歌頭》中說:“太白乃吾祖,逸氣薄青云?!弊髡邔λu論,即發(fā)表意見,面對和議已成定局的形勢,愛國之士能否就此隱退苕溪(浙江吳興一帶),垂釣自遣而不問國事呢?結(jié)尾振起,指出要憑浩蕩長風,飛上九天,由此表示自己堅決不能消沉下去,而是懷著氣沖云霄的壯志雄心,對李綱堅持主戰(zhàn)、反對和議的主張表示最大的支持,這也就是寫他作本詞的旨意。
 
             ●虞美人·送胡邦衡待制
 
                 張元幹
 
  夢繞神州路。
 
  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
 
  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
 
  聚萬落千村狐兔。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
 
  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
 
  萬里江山知何處?
 
  回首對床夜語。
 
  雁不到、書成誰與?
 
  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
 
  舉大白,聽《金縷》。
 
               張元幹詞作鑒賞
 
  在北宋滅亡,士大夫南渡的這個時期,慷慨悲壯的憂國憂民的詞人們,名篇疊出;張?zhí)J川有《虞美人》之作,先以“曳杖危樓去”寄懷李綱,后以“夢繞神州路”送別胡銓,兩詞尤為悲憤痛苦,感人肺腑。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因反對“和議”、請斬秦檜等三人而貶為福州簽判的胡銓,再次遭遣,除名編管新州(今廣東新興),蘆川作此詞以相送。
 
  “夢繞神州路”,是說我輩靈魂都離不開未復(fù)的中原?!皭澢镲L”三句,寫值此金秋在蕭蕭的風聲之中,一方面號角之聲連綿不斷,似乎武備軍容,十分雄武,而一方面想起故都汴州,已是禾黍稀疏,一片荒涼。此句將南宋局勢,縮攝于尺幅之中。以下便由此發(fā)出強烈的質(zhì)問之聲,絕似屈原《天問》之風格。首問:“為何似昆侖天柱般的黃河中流之砥柱,竟然崩潰,以致濁流泛濫,使中原人民遭受痛苦,使九州之土全成沉陸?又因何使衣冠禮樂的文明樂土,變成狐兔盤踞橫行的慘境!須知狐兔者,既實指人民流離失所,村落空墟,只剝野獸亂竄,又虛指每當國家不幸陷于敵手之時,必然”狐兔“橫行,古今無異。
 
  鄭所南所謂“地走人形獸,春開鬼面花”,讓國破家亡之人而視之,此情此景便會產(chǎn)生共鳴,筆者親歷抗戰(zhàn)時期華北淪陷的情景,故而被這情景深深感動。
 
  下用杜少陵句“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言天高難問,人間又無知己,只得胡公者一人,同在福州,而今胡公又離然分別,悲可知矣!——上片一氣寫成,全為逼出“更南浦,送君去”兩句,其蒼勁有力,字字沉實,作擲地金石之響。
 
  過片便預(yù)想別后情景,餞別是在水畔,征帆既去,但不忍離去,佇立到江邊以致柳枝隨風吹飄起,產(chǎn)生一絲涼氣。天上的星兒一眨一眨地出現(xiàn)。“耿斜河”三句,亦如孟襄陽、蘇東坡,寫“微云渡河漢”,寫“疏星渡河漢”、“金波淡,玉繩低轉(zhuǎn)”,為什么情調(diào)如此相似?而對于蘆川,悲憤激昂之余,忽得此一二句,更顯示出了深摯的感情。如以“閑筆”視之,即如知大嚼,而不曉細品,淺人難得深味矣。
 
  下言寫此別之后,不知胡公流落之地,在何所,想像也感到困難,相距萬里,想在一塊兒共吐心事,如朋友、兄弟之故事,已經(jīng)是不可能的!語云雁之南飛,不逾衡陽,而今新州距離衡陽幾許?賓鴻不至,書信將憑誰寄付?不但問天之意直連上片,而且痛別之情古今所罕。用此方法關(guān)心國家、社會,縱懷今古,沉思宇宙人生;所關(guān)切者絕非個人命運得失窮達,又豈肯談個人瑣事。韓愈《聽穎師彈琴》詩“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是此句的依據(jù)。情懷既然這樣,何以作詞?所謂辭意俱盡,遂爾引杯長吸,且聽笙歌?!源撕肋~之言借以打發(fā)心頭之痛,作者用筆如夭矯之龍,不以陳言落套為比。
 
  凡填《虞美人》,上下片有兩個仄起七字句,不得誤以為與律句全同,“高難問”“懷今古”,難、今二字,皆須平聲(與上三字連成四平聲),方為協(xié)律。又兩歇拍“送君去”“聽金縷”,頭一字必須去聲,此為定格。然而明清以后,理解此者已少,合律者百無一二人。故此說明,以示學人。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