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技巧]六類新股不可錯過 ![]() 新股上市往往給市場帶來新的人氣和興奮點,而二級市場向來有炒新的習慣,自去年7月份IPO重啟以來,已經(jīng)發(fā)行300多只新股,其中不少個股漲幅驚人。但投資新股需要掌握許多有效的實戰(zhàn)技術,包括基本面選股、價量選股、技術形態(tài)選股等等,那么,如何有效地掌握新股的投資技巧,把握主力動向呢?筆者在實戰(zhàn)過程中總結了一些操作技巧,以饗讀者。 一看估值。有估值優(yōu)勢的新股(發(fā)行市盈率較同行業(yè)及同批上市的公司偏低)可能會被機構看好。 二看股價。股票價格相對較低常被看成“大眾情人”,被市場普遍看好,如珠江啤酒發(fā)行價5.80元,上市首日收盤即便大漲177%,股價也才16.08元,較同行業(yè)的其他上市公司仍具有絕對價格優(yōu)勢。 三看流通盤。流通盤相對較小的個股易被主力(特別是游資)所青睞,如壹橋苗業(yè)流通盤才1360萬股,很容易為主力所控。再如新開源流通盤只有720萬股,創(chuàng)滬深兩市最小流通盤記錄。 四看開盤成交量。俗話說,“量是不會騙人的”,新股開盤成交量的大小是觀察二級市場主力是否介入的最早信號。根據(jù)經(jīng)驗,如果開盤集合競價成交量能夠達到上市新股流通總股本的5%以上且開盤價偏高時,這只新股就該引起高度關注了,可認為有主力參與接盤。同樣地,如果新股開盤價并不偏低,但開盤成交量明顯偏小,則可認為一級市場持股人嚴重惜售。若為中小盤股,很可能有主力在其中控制,后市亦可看好。 同理,開盤后兩分鐘內總換手率能夠達到9%-10%是第二判斷買點,如果前三筆成交手數(shù)不斷放大的話,可以斷定有強莊介入,但條件是價格不能偏高,謹防拉高誘多。前5分鐘的換手率在18%-20%左右,是第三判斷買點,一般在20%以上的話,可以毫不猶豫地參與。 除了前述條件之外,其后的判斷標準還包括30分鐘換手率在40%左右,上午的換手率在60%左右,全天的換手率在70%以上,這些特征基本上可以判斷是否有主力資金主動吸籌建倉。此外,開盤5分鐘、15分鐘和30分鐘K線圖走勢可作為短線強弱的信號,如果是陽線且實體呈放大趨勢更好,同時絕對價位不能太高。而且在新股5分鐘、15分鐘和30分鐘的交易中,主動性大買盤數(shù)量必須遠遠大于大賣盤數(shù)量,一般是1倍以上。而全天的大買盤數(shù)量也要大于大賣盤數(shù)量至少1倍以上。比例越大,則表明市場主力對這只新股的介入程度越深。如金利科技開盤競價成交量就達到了5%之多,并且隨后的5分鐘、15分鐘K線圖呈現(xiàn)上揚態(tài)勢,而全天的主買大單也遠遠高于主賣大單,達1.18倍,導致盤中曾出現(xiàn)臨時停牌現(xiàn)象。 另外,如果上市新股題材比較獨特,定位又不是很高,恰巧大市又并不是很好,那么幾乎馬上可以下第一筆單子,雖然有風險,但獲利的概率相對很大。如嘉事堂,從事醫(yī)藥零售和醫(yī)藥批發(fā)業(yè)務,兼有醫(yī)藥和零售批發(fā)雙重概念,加之上市前后通脹概念較受市場青睞,所以上市后被主力看中,12個交易日漲幅高達50%多。 五看首日換手率。新股上市首日換手率在70%以上,表明接盤蜂擁,后市相對看漲。如吉峰農機首日換手率達90%之多。首日換手率偏小,后市價格可能下跌,至少說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首日換手率的高低可以認為是后市上漲與否的必要條件。 六看圖形。從K線圖來看,新股上市后,在次日股價放量漲停(但相對于首日要縮量)的個股。股價漲停板是莊家積極做多的市場表現(xiàn),對于新股而言,更是如此。新股由于剛上市,首日沒有漲停板的限制,只有在第二個交易日才有發(fā)生漲停的可能。次日股價漲停,反映出主力有迫不及待地拉高做多的欲望。同時,一只股票剛上市就敢于拉升漲停,表明主力操盤手法的老道和兇悍,也體現(xiàn)出主力的實力和信心,特別是在市場整體環(huán)境較弱的情況下能逆勢漲停的,更能說明主力的意圖。 具備上述特征的新股還有很多,諸如多氟多、達實智能、湘鄂情、杰瑞股份、章源鎢業(yè)、富臨運業(yè)、鋼研高納、三五互聯(lián)等等,就不再贅述,各位朋友可以依照上述的形態(tài)特征把握今后新股的投資機會。 |
|
來自: 嫣鈺瀟湘 > 《經(jīng)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