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80后被三座大山壓著讓人心疼主持人沙松亮:騰訊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騰訊訪談,今天來到我們直播間的是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白巖松,白老師。白老師跟我們騰訊網友打個招呼。 白巖松:網友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透過騰訊跟大家聊聊天。 主持人沙松亮:白老師,您有了解過自己的粉絲群的年齡層嗎? 白巖松:沒有。但是換一個角度去說,我覺得可能不會非??ㄔ谀囊粋€年齡段,因為畢竟我在做的是新聞,新聞還是一個相對來說跨的年齡的層面要多一點,我不覺得我干新聞的人要有粉絲,我覺得其實這是我一直一個很少去談論或者說去面對,面對是要面對,但是很少去談論,因為社會上的明星應該是娛樂界的,演藝界的等等,干新聞的不過是一個記者而已,但是只是在中國比較特殊。 白巖松(左)、沙松亮(右) 主持人沙松亮:在我的身邊,有您最小的粉絲,今年才14歲,也有您最大的粉絲,今年已經快70歲了。這可能就是一個主持人跟其他的明星不一樣的地方,它的年齡跨度會非常大。 白巖松:沒錯。 主持人沙松亮:白老師在30歲的時候寫了一本書叫《痛并快樂著》,08年的時候,在四十而不惑的年齡,寫了一本書《幸福了嗎》,從書名來看,30歲的那本書還有一點年輕人的那種沖勁,雖然痛但是很快樂,但是在40歲卻發(fā)出這樣的疑問《幸福了嗎》,這種心態(tài)應該是有很大的變化的。這十年之間,白老師,您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呢? 白巖松:我的每一本書都不是在僅僅寫自己,只不過你透過寫自己在寫你關注的和你想的事情。十年前的時候,人類進入二字頭的世紀剛沒有幾天,1月份《痛并快樂著》出版,其實這五個字我寫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心情,也是那個十年前的時候大家普遍的一種感受。又有痛,又有快,又有快樂,因為往前走急匆匆,速度很重要。十年過去了,我自己的年齡42歲,十年前一根白頭發(fā)都沒有,現(xiàn)在用我自己的話是還留有很多黑頭發(fā),這十年不僅僅是我人到中年,原來以為四十不惑,古人跟現(xiàn)在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我們很難再去拿古人對這個事情的判斷直接對應,我覺得很難。起碼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過了40,我惑得比以前還多。難怪有一個朋友說,十年前《痛并快樂著》透著一種樂觀和堅定,非常堅定。十年后,《幸福了嗎》,透著一種巨大的猶豫和不確定。但是他的一句話說得很好,他說完了這兩句話之后,他說“這十年我們怎么了”,我為什么很喜歡他的這句話,這十年過去了之后,中國人問號也更多了。 因為倒退著說,十年或者是二十年,我們當時是很堅定的,堅定的認為,如果物質層面的東西發(fā)生了很大很大的進步的話,我們就會幸福??墒?0多年改革,我們的確在物質方面有了很大很大的邁進,可是你幸福了嗎?你因此而幸福了嗎?我覺得中國現(xiàn)在到了這樣的一個或者是或者正在接近這個時代“折返點”的,這是我發(fā)明的一個詞。我覺得中國一定會有一個“折返點”,就是在你快速的向前走的時候,到某一個點上開始告別,把物質當成幸福的終點站的這樣一個時代。然后開始向回尋找。向會尋找的時候就跟心靈、幸福、快樂等等這樣的一些信仰要掛靠。 我感覺目前就是一個“折返點”的前端,也許這個“折返點”還要持續(xù)很長時間,因為畢竟它是一個時代的“折返點”,恰恰是我個人和我觀察這個社會,加在一起形成了這本書的封面、封底和書脊四個問號。
|
|
來自: 珊澤 > 《社會百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