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情篇一、當為情死,不當為情怨情語云:當為情死,不當為情怨。關(guān)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雖然既云情矣,此身已為情有,又何忍死耶?然不死終不透徹耳。君平之柳,崔護之花,漢宮之流葉,蜀女之飄梧,令后世有情之人咨嗟想慕,托之語言,寄之歌詠。而奴無昆侖,客無黃衫,知己無押衙,同志無虞侯,則雖盟在海棠,終是陌路蕭郎耳。 【譯文】有人說:“應(yīng)當為情而死,卻不當因情而生怨。有關(guān)于感情的事,原本就是可為對方而死,不當生怨心的。雖然這么說,但既然身在情中,又怎么忍心去死呢?然而,不死總不見情愛的深刻。韓君平的章之柳,崔護的人面桃花,發(fā)生在宮廷御溝的紅葉題詩,以及因梧頁夫妻再見的故事,都使后世有情的人歡息羨慕。這種羨慕小兒情景,或者寫成文字記載下來,或者表現(xiàn)在歌曲詠嘆當中。然而,既無能飛檐走壁的昆侖奴,又無身著黃衫的豪客,沒有如古押衙一般的知己,又無像虞侯一般的同志,那么,即使以海棠作為誓約,終免不了要分離的命運。 【評語】情之為物,知者難言,不知者默然。自古言情愛事,或見于詩歌傳奇,或見于小說戲曲,而不及錄者不知凡幾。 有情而有眾生,無情則不復(fù)為眾生矣。佛以箭喻愛,而以為眾生堪悲憫者,實屬確然?!冻鲫捉?jīng)第五愛品》云:“伐樹不盡根,雖伐猶復(fù)生;伐愛不盡本,數(shù)數(shù)復(fù)生苦。猶如自造箭,還自傷其身;內(nèi)箭亦如是,愛箭傷眾生?!?/p> 世上能以慈悲筏出相思海者又有幾人?人人都愿有情人執(zhí)恩愛梯,棄離恨天。然而,情因雖重,情緣難遇,終不免含恨而別。 但思情至怨,不如無情,情而至死,更當逐之,不知情人以為然否?料此語不免遭天下有情人同聲反對吧! 二、縮不盡相思地,補不完離恨天費長房縮不盡相思地,女媧氏補不完離恨天。 【譯文】費長房的縮地術(shù),無法將相思的距離縮盡;女媧的五色石,也無法將離人破碎的情天補全。 【評語】世上難解者,惟相思二字。胡適先生有詩云:“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幾次細思量,情愿相思苦?!毕嗨贾疄椴?,豈是不想便能治得?正是“不想相思亦相思,若想相思思更苦?!辟M長房縱有縮地之術(shù),有豈能為天下男女盡縮其地?有男女處便有相思,若欲盡縮相思地,直須將天下人共納一枕方得,至如幽冥異路,天人永隔,又豈能奈何? 女媧能補天,卻難補離恨天,天以石補,情豈能為之?天本無恨,離人心自有恨。天本無缺,離人心自有缺。寶玉雖為頑石,難補絳珠魂歸之恨,石本無情,竟而為人,卻又牽扯出許多幽情纏綿,傷心恨事。這情天到底是補得還是補不得?女媧補天到底是補竟還是未補竟?也惟有情人知道了。 三、枕邊夢去心亦去枕邊夢去心亦去,醒后夢還心不還。 【譯文】一入夢中,心便隨著夢境到達他的身邊,醒來之時,心卻沒有隨著夢而回來。 【評語】相思之人,經(jīng)常茶飯不思,魂牽夢繞,失魂落魄,形容枯槁。既然身不能相隨,只有魂夢相隨,夢中雖能相隨,醒來畢竟是夢?;陦綦m然歸來,心卻留在對方身邊。 唐人陳玄佑寫《離魂記》,大意是衡州張鎰之女倩娘,自幼與表兄王宙情深意濃,鎰竟不察而許之他人,宙乃悲慟情別。臨別上船,才行數(shù)里,卻見倩娘跣足而至,宙驚喜若狂,乃攜之入蜀,五年而生二子。后因倩娘思家,乃回衡州,卻見家中有一倩娘久病閨中。方駭怪間,兩倩娘合而為一,方知共處五年,竟是魂魄來依。事雖玄異,作者卻是解情,若真能如此,怕天下有情人不皆要分身兩處,形如病而魂相隨了。 然而“倩女離魂”,畢竟是幻想,是小說家慰藉情人的說辭,就因為它是幻想,所以有情之人終要備受相思煎熬,失魂落魄猶不得解。 四、我幸在不癡不慧中阮籍鄰家少婦,有美色當壚沽酒,籍常詣飲,醉便臥其側(cè)。隔簾聞墜釵聲,而不動念者,此人不癡則慧,我幸在不癡不慧中。 【譯文】阮籍鄰家有個十分美貌的少婦,當壚賣酒,阮籍常去飲酒,醉了便睡在她的身旁。遇到這種情形,若是隔著簾子聽到玉釵落地的聲音,而心中不起邪念的,這個人不是癡人便是絕頂聰明的人,我幸虧是不癡也不慧的人。 【評語】阮嗣宗生當魏晉不平之世,每以青白眼待人,其性至真,雖言行任誕,實是絕頂聰明的人,途窮而哭,只為有心,終日沉醉,乃是無奈。他的沉醉,實是不愿見此世間種種丑態(tài),醉翁之意,但圖一醉,又何關(guān)乎美人? 至若玉釵墜地,醉人固不關(guān)情,癡人亦不解情,解情者惟不癡不醉者。佛家說慧劍斬情絲,沒有慧劍的人,只有任情絲纏繞,無止無盡了。所以非阮籍等絕慧的人,必不敢臥于婦側(cè),若換了個不癡不慧的人,不要說玉釵落地,僅睹背影,怕就要惹出萬種情念。彼時彼刻,能言“幸在不癡不慧中”的,怕也只有亦癡亦慧的人吧! 五、慈悲筏濟人出相思海慈悲筏濟人出相思海,恩愛梯接人下離恨天。 【譯文】以慈悲作筏,渡人出這相思形成的大海;以恩愛為梯子,接人走下這滿布離恨的天空。 【評語】相思而成海,其深廣遼闊可知。既能成海,必無涸時,情淚所成,其味必苦,凡俗之軀,怎堪消磨,不如出之。 愛者與所愛,本是膿血聚,百年成白骨,到底何可愛?愛者與所愛,本是夢中影,夢過幻影空,到底誰可愛?愛者與所愛,如泡暫戀影,泡滅影散后,能愛又是誰?若能解此,相思海竭,離恨天盡,愛所愛空,無量悲現(xiàn)。若不解此,終不能出離恨天,慈悲出不得的,只有恩愛能下得了。恩愛梯不在離恨天下,卻在有情人手中,有情人若不來,癡情人只好永遠苦惱了。 六、花柳深藏淑女居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三千弱水;雨云不入襄王夢,空憶十二巫山。 【譯文】幽靜而美好的女子,她的深閨鎖在花叢柳蔭的深處,就好像蓬萊之外三千里的弱水。有誰能渡?行云行雨的神女,不來襄王的夢里,就算空想巫山十二峰,又有什么用呢? 【評語】弱水三千,非飛仙女不可渡,古代女子幽居深閨,對有情人而言,又何異于蓬萊仙居?花柳重重,圍墻高鎖,也只有魂夢可達了。若能入夢,倒也罷了,偏偏“云雨不入襄王夢”,便是夢也不得時,情何以堪? 蓬萊弱水,云雨巫山,畢竟是神話的產(chǎn)物。而今論情,又豈在圍墻高鎖?所謂弱水三千,無非是伊人胸懷,渡得渡不得,飛仙也難以逆料。情之為字,畢竟難以捉摸,即使神女入夢,終有醒時,醒來又能如何? 七、天若有情天亦老黃葉無風自落,秋云不雨長陰。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 【譯文】黃葉會在無風時獨自飄零,秋日雖不下雨,卻總為云所覆蓋而顯得陰沉。天如果有感情,也會因情愁而日漸衰老,這種在心中無所附著的幽怨真是難以承受??!回想舊日的歡樂,仿佛在夢中一般,更添人無限的愁緒,夢醒來后又要到何處找回往日的歡樂呢? 【評語】天本無情,所以不老,人為情苦,如何不老?情愁便似黃葉無風自落,飄掃之不盡。去之不絕,更哪堪秋風頻催,斷人弦腸。夢里哪知身是客,恣情貪歡,哪曉得,無限歡情,翻作無窮苦因。 不能追尋,偏要追眾,人情矛盾至此。往日歡樂,恰似一夢,而今才知,歡樂是苦。覺來卻似未覺,午醉醒來,愁還未醒。未醒之際,輾轉(zhuǎn)留連,如絲之未盡,如藕之未斷,卻是更深的夢了。天何不老?天本無夢。 八、吳妖小玉飛作煙吳妖小玉飛作煙,越艷西施化為土。 【譯文】吳宮妖冶的小玉已經(jīng)化作飛煙,就是越國美艷的西施也已成為塵土。 【評語】為情而死,化作飛煙,韓重得心,終究不能得人;美艷傾國,終為塵土,夫差得人,到底不得其心,得人得心,于今看來,無非是飛煙塵土。 情愛的真相原是飛煙與塵土,一時風起,煙塵纏繞,一時風止,煙散塵落。但在煙塵彌漫中,卻總要尋他千百度,任自己五指不辨,仍然緊抓伊人不放,如煙之逐塵,入塵之追煙。 韓童不為煙,必為塵,夫差不為塵。必為煙。如今在情愛中的,他日又哪能不為煙塵呢?情愛原是煙塵中事啊! 九、幾條楊柳,沾來多少啼痕幾條楊柳,沾來多少啼痕;三疊陽關(guān),唱徹古今離恨。 【譯文】幾條柳枝,沾上了多少離人的淚水;反復(fù)的陽關(guān)曲,唱盡了古今分離時的幽怨。 【評語】楊柳無情,離人自有情,楊柳無淚,離人自有淚。別情依依,更那堪春深,折柳送別,分不清是淚是雨?!对姟沸⊙挪赊保骸拔粑彝樱瑮盍酪?;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钡恢袢照哿蛣e,來日還能見否,怕只怕雨雪覆地,故人再不見,若問昔日楊柳,除非再尋送別時。 陽光三疊,教人休尋煩惱,舉杯歌來,雖是強顏笑,不忍見干!《陽春白雪》中以“大石調(diào)”唱之:“渭城朝雨,一霎裹輕塵。更灑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縷柳色新;更灑遍客舍青青,千縷柳色新。休煩惱!勸君更盡一杯酒,人生會少,自古功名富貴有定分,莫譴容儀瘦損。休煩惱!勸君更盡一杯酒,,只恐西出陽關(guān),舊游如夢,眼前無故人!只恐怕西出陽關(guān),眼前無故人。”雖說莫譴容儀瘦損,卻已容儀瘦損,歡會之少,待到覺時,卻只有勸余杯,含淚強歡。 一○、弄柳拈花,盡是銷魂之處弄綠綺之琴,焉得文君之聽;濡彩毫之筆,難描京兆之眉;瞻云望月,無非凄愴之聲;弄柳拈花,盡是銷魂之處。 【譯文】撥弄著訴愛的琴,如何能得到像文君一般解音的女子來聆聽?濡濕了畫眉的彩筆,卻難得到像張敞那般溫柔恩愛的人兒,來為她畫眉。抬頭望見浮云明月,耳中所聞的無非是悲傷的聲音,攀柳摘花,處處是魂夢無依的地方。 【評語】琴名“綠綺”,所彈無非求凰之曲,惟有情人能解?!坝▲Q琴彈,恨無知音賞?!敝綦y遇,情人難求,情人又是知音,豈非難上加難?情人若非知音,彈來又與誰聽,不如沒有的好。 為人畫眉,所畫是情非眉,若無情郎如張敞,畫眉深淺誰與看?《子夜歌》云:“自從別歡來,奩器了不開;頭亂不敢理,粉拂生黃衣?!敝慌旅麋R照來容顏損,眉黛不肯解情愁。 何況明月偏照孤單影,又被浮云來遮掩,柳枝堪攀花堪折,芳華無人與共,卻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怎不令人心神凄惋,魂魄傍徨。 一一、豆蔻不消心上恨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 【譯文】少女心中的幽恨難解,為的是那丁香花在雨中徒然愁怨地開著。 【評語】李伯玉《浣溪沙》云:“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倍∠銥榻Y(jié),已是不該輕負,更何況正是“娉娉弱弱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的夢樣年華。這般年齡,本是不該空解愁滋味,卻為初春的氣息所染,而對雨中空結(jié)的丁香生起氣來。若是那人得知,怎忍輕負信約,辜負這無限春光?若是那人不知,則不知該怎么辦才好?雨中的丁香還是空自館著同心結(jié),這初來的戀情滋味,卻是苦澀而難當??! 一二、截住巫山不放云填平湘岸都栽竹,截住巫山不放云。 【譯文】應(yīng)將湘水的兩岸填平,種滿了斑竹,更應(yīng)把巫山的云截下,永遠都不放走。 【評語】情語自是癡話,癡話聽來會見情意真切。湘妃淚灑斑竹,有情人竟至于此。二妃之淚,實為天下有情人共流之淚,一死蒼梧,一沉湘水,又豈舜與二妃如此?故天下有情人處,無竹不斑,便湘岸都栽下竹林,仍然揮灑不盡。 云豈可截?又是癡話。留云不如留夢,留夢實為留人,而人呢?不管留不留,總是不放,不放人,不放夢,連云也不放。不放又能奈何?截云留夢,只截得千絲雨,萬絲愁。 一三、那忍重看娃鬢綠那忍重看娃鬢綠終期一過客衫黃。 【譯文】哪忍在鏡前反復(fù)地賞玩這青春的美貌和烏黑光亮的秀發(fā),只希望能像小玉一般遇到黃衫的毫士,將那負情的人帶回。 【評語】在李十郎與霍小玉的傳奇中,若非黃衫客強抱十郎至小玉寓所,小玉至死終不能再見負心郎一面,十郎的負情便成為當然的事。 然而相見爭如不見。小玉含淚執(zhí)手謂李生曰:“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我死之后,必為魔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情而至此,夫復(fù)何言?然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黃衫客為小玉所伸者,是恨而不是情。娃鬢豈堪玩味,韶顏稚齒,無非是怨恨。 晏同叔《木蘭花》云:“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時盡,只有相思無盡處。”識得此中苦,苦情人兒怎能不休?客衫雖黃,終非負心之人。 一四、千古空閨之感,頓令薄幸驚魂幽情化而石立,怨風結(jié)而冢青;千古空閨之感,頓令薄幸驚魂。 【譯文】深情化為望夫石,幽風凝成墳上草,千古以來獨守空閨的怨恨,真令負心的男子為之心驚。 【評語】因情化石,雖令人驚,然而,便是雙眼望出血淚,良人終不得歸。陳陶《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庇秩缑辖掼搅?,長城崩而白骨出,若此猶有尋處。至于薄幸如李十郎、陳世美者,就是望到天衰地毀,又有何益?便化作石,也會心碎為粉,隨風吹去。 昭君自恃貌美,獨不與韓延壽,遂不得見元帝。后匈奴來朝,上以昭君行,貌為后宮第一。帝悔之,窮按其事,韓延壽因而棄市。其實韓延壽棄市是多余的,怎知后宮就沒有其他無怨的昭君呢?昭君出使匈奴,方為帝所省識,至于未和番的佳麗,難道就沒有終生未見帝面者嗎?由此看來,古來冢青何止箋箋少數(shù)。 一五、良緣易合,知己難投良緣易合,紅葉亦可為媒;知己難投,白壁未能獲主。 【譯文】美滿的姻緣容易結(jié)合時,即使是紅葉都可以成為媒人;然而逢到知己難以投合時,即使抱著美玉,也難得到賞識的人。 【評語】人世一切無非因緣而聚,緣盡而散,何況紅葉為媒,流水相通。一顰一笑,莫非前定,一憎一惱,無非夙因?!半m仇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xiāng),此繩一系,終不可棄?!摈煊裰€寶玉以一生之眼淚,情緣真是難償,能明好了之理,紅樓到底是夢。 抱壁而哭,豈只卞和?不刖足而刖心者,自古多矣!情之如璞玉,有誰能識?有情雖石亦為玉,無情雖玉亦為石,所以,荊山之哭,我不為也。 一六、蝶憩香風,尚多芳夢蝶憩香風,尚多芳夢;鳥沾紅雨,不任嬌啼。 【譯文】當蝴蝶還能在春日的香風中憩息時,青春的夢境還是芬芳而美好的;一旦鳥的羽毛沾上吹落花瓣時,那時的啼聲便凄切而不忍卒聽了。 【評語】蝶憩香風,青春無限,繁花似錦,心神已醉。然而,莊生夢蝶,何其短也,待得“雨橫風狂三月暮”,耳際惟聞杜鵑泣血,回思初春景,真是芳夢,繁花與粉蝶,俱是造化欺。此時的心境只有“當時惘然”而已。 春光難留,卻每為人所負,芳夢易尋,總是纏綿難盡。杜鵑不忍聞,掩耳不改春殘景象,花落不堪看,遮不去萬千情愁。畢竟要嘆:“既知如今,何必當初?!?/p> 一七、無端飲卻相思水無端飲卻相思水,不信相思想殺人。 【譯文】無緣無故地飲下了相思之水,不相信真會教人想念至死。 【評語】多少事無理可說,無端識得那人,無端心系那人,無端飲下相思,無端自苦不已,一切都是無端的。有端之事尚有道理可循,尚有結(jié)尾可待,無端之事既無道理,又無結(jié)尾,豈不令人愁腸寸斷。 偏偏當初不信,如今遍嘗苦果。這種相思之水似酒非酒,飲之無解,才飲一滴,便要糾纏一生。而年少好奇,只當玩笑,一口飲盡,還稱豪氣。如今識得,淚眼婆娑,惟有說此水不好喝。 一八、多情成戀,薄命何嗟陌上繁華,兩岸春風輕柳絮;閨中寂寞,一窗夜雨瘦梨花。芳草歸遲,青駒別易;多情成戀,薄命何嗟。要亦人各有心,非關(guān)女德善怨。 【譯文】路旁的花都已開遍,河畔的春風吹起柳絮,深閨中的寂寞,就如一夜風雨的梨花,使人迅速消瘦。騎著馬兒分別是何等容易的事,但望斷芳草路途,人兒卻遲遲不歸。就因為多情而致依依不舍,命運乖違嗟嘆又有何用?因為人的心中各自懷有情意,并不是女人天生就善于怨恨??! 【評語】馮延已《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忘卻歸來,不道春將暮!”然而行云本是無心,卻是人兒有意。無心則青駒易別,芳草歸遲,有意則多情成戀,薄命何嗟!奈何以有意對無心,有情付無情,命薄又能奈何? 春愁如絮,不因風起,卻因雨。情之為物,既是如此,女德又何必善怨?男德也未必不卒,要在有心無意耳! 一九、虛窗夜朗,明月不減故人幽堂晝深,清風忽來好伴;虛窗夜朗,明月不減故人。 【譯文】幽靜的廳堂,白晝顯得特別深長,忽然吹來一陣清風,仿佛是我的友伴一般親切。打開的窗子,顯出夜色的清朗,明月的容顏,如同故人的情意一般絲毫不減。 【評語】情之所寄,天地有情,風雅意發(fā),清風亦為良伴。人間情意難盡,良朋益友終不能長久相隨,此意惟有轉(zhuǎn)托于清風,天涯與我相伴。 明月何其多情,夜夜來照窗前,仿佛故人容貌,一樣對我開顏。明月照我也照他,天涯兩人共一鏡,夜夜當開床前窗,夢到廣寒看看他。 二○、初彈如珠后如縷初彈如珠后如縷,一聲兩聲落花雨;訴盡平生云水心,盡是春花秋月語。 【譯文】落花時節(jié)所下的雨,初打在花瓣上聽來仿佛珠落玉盤,再聽卻是細絲不墜,似乎在傾訴一生如云似水的心情,聽來無非都是良辰美時的情話。 【評語】要能聽得春花秋月語,必先識得如云似水心。云水心是落花雨,落花雨便是春花秋月語,但有幾人識會得其中的含義呢? 曼殊大師《寄調(diào)筍人》詩:“禪心一任娥眉妒,佛說原來怨是親;雨笠煙蓑歸去也,與人無愛亦無嗔。其中“佛說原來怨是親”一句,我不愛其悟,而憐其不悟。李義山《北菁蘿》詩:“獨敲初夜磐,閑倚一枝藤;時節(jié)微塵里,吾寧愛與憎!”此中已有云水之微悟。豈知義山為春蠶無題之語后猶復(fù)能為此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