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量好寶寶的腰圍,并將要織的毛線織20針,試看一下20針大約為多少厘米,并依此來決定要起多少針;
二、如果要將松緊穿的松一點(diǎn),可以每隔10針就收放一針,即打出一個(gè)穿線的孔;或者也可以打上10 行下針再每隔1針收入1針,即每隔1針便有一個(gè)孔,再打10行下針,從有孔處對(duì)折,將兩頭縫合,便成了狗牙形了;接下來就可以打褲腰了;
三、考慮到舒適度,建議打2上2下的元寶針,也可以打點(diǎn)花,不過穿在里面的還以保暖為主。
四、將總針數(shù)對(duì)半分,并以中心一針或兩針為下面的加針的;
五、一般從腰到分檔點(diǎn)前后應(yīng)各加6——10針,具體加針情況自行考慮;
六、因?yàn)樾『⒆娱L(zhǎng)的快,為了以后可以省事,腰要打4——5寸為好,那樣以后小了,可以直接接褲腿;
七、打到可以分檔時(shí),分為兩片,一片比另一片要前后要多4針,那是用來到時(shí)檔邊的;后面的檔要開的早一點(diǎn);前全檔差1寸即可;。
八,從褲腿分片多的一邊打起,每隔一段要前后各加1針,一般加上4——8針即可;
九、在褲?rùn)n的兩邊可以打上8針下針。
十、打另一片褲腿時(shí),應(yīng)從另一片已打好的同一行前后各挑4針,也就是說,檔的前后面有8針是重疊在一起的,那樣冬天的時(shí)候,小孩站立時(shí),兩邊自然合攏的,那樣比較暖一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