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淺談:中年人的情感危機及性格發(fā)展

 ymmt(安若子) 2010-09-03

淺談:中年人的情感危機及性格發(fā)展




  本文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中年人的情感危機,第二部分談中年人的性格發(fā)展。

  中年人的(情感)危機, 同時在本質上是中年人自我的迷失, 往往也是個人在自我身份和角色定位上的危機。

  記得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大陸作家諶容的小說《人到中年》 (后拍攝為同名電影) 在中國喚起了中年人的強烈共鳴。小說描寫了人到中年的知識分子在事業(yè)追求、工作壓力、經(jīng)濟上的尷尬,上要照顧年邁父母,下要教養(yǎng)子女,還要處理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各種人際關系中的種種掙扎。從生理學心理學上來看,中年階段也是一個特殊的階段,值得引起人們高度的重視。

  其實, 那部小說/電影, 只是對中年人階段種種現(xiàn)象的表層解讀, 但在當時起了令人深省的作用。

  中年人的年齡劃分是習慣性的。一般認為是從三十五歲至五十九歲,也有人認為三十歲以上可歸為中年。中年人在人生的這個階段上的主要任務:建立事業(yè),奠定經(jīng)濟基礎,教養(yǎng)孩子,建立發(fā)展各種社會關系,關照或贍養(yǎng)老年父母。

  在生理上,一般來講是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期,身體健壯成熟,承擔人生的各種任務和拼搏。但是從中年后期起,隨著更年期的到來,一般身體狀況開始下降。

  在智力上,中年人的智力到了巔峰期,人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充分發(fā)展,事業(yè)也必須在這一階段奠定。如果不是如此,一個人在人生游戲中就面臨出局。

  在心理上,這一階段的特征是自我的整合。如果自我沒有調節(jié)好,一個成人就像一個大孩子,或任性沖動,或焦躁易怒,或主觀負面,或做人處事幼稚,或失望絕望,或焦慮憂郁。而心理和人格發(fā)展比較成熟的人,辦事決斷,處事明智、待人豁達、態(tài)度寬容、性格隨和,看問題正面,心情愉快,遇上不順心的事也能從容對待。

  照理說,中年人在經(jīng)歷了青春期的騷動、成年人初期的熱情、事業(yè)的拼打和生活的挫折以后,在情感上應該更成熟,穩(wěn)重,深沉而又有內涵,充實而不淺薄,熱誠而又不炫耀,難過而不遷怒于人,喜悅而又不自傲,得志不狂,失意不餒,對孩子關懷有加,對婚姻家庭忠誠不二。

  然而,據(jù)我的觀察,在大多數(shù)中年夫妻之間,與上述境界相差甚遠。這就有了人們通常說的“中年危機”。這是一種心理危機,是一種情感危機,它往往可能導致中年人在行動判斷上的失誤, 在情感上的死結, 或走入掙扎甚至歧途。

  “中年危機”這一術語最早是由著名學者賈克斯(Jaques, 1965)所提出。不少中年人面對的,首先是情感上的麻木和對生活的未來走向的迷惑。不少中年人事業(yè)上工作上基本穩(wěn)定了,但干勁闖勁也減弱了,日子打發(fā)著走,也提不起特別的興趣。隨著這種迷惑而來的是情感上的日益麻木。這可能導致郁郁寡歡。如果生活中壓力大了,這種迷惑和麻木還會加劇。據(jù)我多年觀察,有相當部分的中年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憂郁癥。

  為了抵抗這種心中的憂郁,有人拼命工作,有人拼命賺錢。工作過多會上癮(workaholic),一心只想賺錢也會上癮。表面上看是好事,因為口袋里鈔票多了,然而,做每件事都是有代價的。筆者見過的上述人士,在家庭和婚姻關系上幾乎都有問題。

  本來,掙錢的目的是養(yǎng)家,是提高生活質量,是享受人生。筆者見過的工作狂,一般都已超出養(yǎng)家這個層面,但考查其家庭婚姻關系,大多是亂糟糟的。夫妻不和,家庭中爭吵不休,子女心中不快,也不愿多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還出心理、情緒、行為問題。工作狂不懂得享受生活、體驗親情,因為這些都是要花時間來培養(yǎng)的。

  工作研究其心理核心,是相當嚴重的焦慮感和不安全感在作怪。在工作狂的心態(tài)上,只有錢才能給他提供安全感。但代價往往是沉重的。那多半是以犧牲人的情感(這本來是人生最珍貴的東西),婚姻和家庭關系為代價的。

  人到中年的情感變化是另一大類。就是在婚姻中的感情麻木和情感向婚外轉移。婚外情,無論是有性關系還是柏拉圖式的戀愛,是中年人面對的一個大問題。

  婚外情本身, 無疑標志著婚姻本身出了問題。它在本質上還與當事人由生長那個環(huán)境所造成的心理、性格上的缺陷有關系。在中年階段,隨著對配偶情分的日漸麻木,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中年人大多心中有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覺。不服老,也不管體形的臃腫變化,想重新證明自身青春還在,對異性還有吸引力, 也是出婚外情的重要心理動機。要承認自己的年歲邁進,人斗不過歲月,對一部分中年人來說,是災難性的。如有些中年人輕易與相伴多年的配偶分手,以便找個更年輕的,在心理上追回已逝青春。

  有些中年人,一到社交場合,如開派對,見到年青漂亮的女性就上去套近乎, 獻殷勤。用一位年青女性的話來說:“看他那饞樣,眼睛都綠了。”若有人指出其行為不當,他會反詰說:“那是你妒忌, 是你自己沒本事。”

  也有些中年男人,不甘心一輩子就同一位異性有關系,總想嘗嘗別人的味道。這是感情外移的一個重要因素。他的家庭并非出了大問題,他還顧家、關心妻兒,但只是想得到不同的體驗。當然,害怕老去,對青春逝去惆悵,這種心中的焦慮,才是核心問題。用他們的話說:就是玩玩,不要當真。但是,對于中年女性而言,如果感情外移,多半是當真的, 那是情感的投入, 到頭來多半是在情感上被燒傷。男女之間的這種不同, 其中有著復雜的生理學、心理學和動物學方面的因素。筆者今后另撰文詳述。

  在中年人的危機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負面地評價他人、情感,和自己的婚姻。照理說,中年人應該更穩(wěn)重, 性格沉淀更深,情緒也能控制更好些。其實不然,許多中年人可能經(jīng)歷一些不同于青年期的情感騷動和波折。

  與人生其他階段不同,中年危機的典型牲可以是指消磨和損害人際關系,包括婚姻、子女、年老父母和其他家庭及社會關系。

  表面看來,是婚姻中的矛盾摩擦不斷,其核心是當事人在情感上出了危機,是把握不準自己情感的投資方向是否正確(注: 有人把情感當股票,投資后無收益就覺得虧了), 到頭來產(chǎn)生一種感覺, 似乎并不真正認識一起生活多年的配偶。

  這個階段的男士,如果情感上出問題,往往想投石問路,另覓新歡。他人認為這是感情不忠, 或花心風流。我認為這其本質上是想證明自己還年輕。由于年歲引起的焦慮感是核心問題。

  而這一階段的女士,如有相同問題,則多半是退回自我,產(chǎn)生憂郁。中年女人與男人不一樣。中年女性隨著停經(jīng)期或孩子的離巢期的到來,意識到不可能找年紀小些的男人,所以要不拼命維持眼前婚姻關系,要不與女性朋友多來往,轉移孤獨,或與有相同經(jīng)歷的同伴來互相安慰。她們這時的不安全感強烈,容易產(chǎn)生憂郁癥。

  談到人到中年,不得不提到更年期。更年期男女都有。女性一般在四十五到五十五歲間,男性更年期要晚些,并且男性荷爾蒙分泌紊亂和情緒波動遠不如女性那樣明顯。更年期對女性來說是逐步停止月經(jīng),對男性而言是雄性荷爾蒙的漸漸關閉,前列腺也可能出現(xiàn)問題。而男性女性此時產(chǎn)生的生理現(xiàn)象類似,如疲勞、憂郁、情緒易波動、易發(fā)汗、體溫產(chǎn)生變化, 也可能伴有疼痛、性欲下降等等。 從生物心理學來看, 停經(jīng)對婦女的心理影響很大, 因為它表志著一個人生階段的徹底終止。

  中年危機可能體現(xiàn)在生活對中年人的挑戰(zhàn)上,如事業(yè)已奠定或失敗、婚姻難題的處理、父母的去世等,又或者是孩子青年期的各種情緒行為問題,都可能部分構成中年人的心理危機。

  同時,我們一定要看到,中年危機在本質上不是荷爾蒙產(chǎn)生的危機,不是工作金錢方面的危機,也不是體力上的危機,中年危機在本質上是情緒情感上的危機,是人際關系上的危機。

  中年人的危機也是一種對往事流年的感懷,或感嘆歲月飛逝,或恨自己對光陰的浪費,或惋惜未達成之希望等等。因而,對于不得志的那部分,中年人在情感上表現(xiàn)為痛苦、絕望消沉,感到自己的不足,認識到自己的不完美,和產(chǎn)生羞愧、罪過和負疚感。而得志之人,往往對生活充滿信心,認為這個世界部分地屬于他,但也有部分這類人認為可以隨意利用、操縱、玩弄他人和弱者。

  最后想說明的是,并非所有中年人都一定會產(chǎn)生中年心理危機或情感變故,雖然對情感的麻木和對生活的茫然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 現(xiàn)實中許多中年人打發(fā)日子,既不覺得特別刺激激動,也不覺得日子特別乏味無聊。大多數(shù)中年人是在與日常事務打交道。真正產(chǎn)生中年心理情緒危機的人,往往在童年或青年時期受過心理創(chuàng)傷,或情緒受過刺激、或父母婚姻不合出了問題,或是有暴力、酗酒、吸毒的家庭,或是有家庭家庭遺傳病,或事業(yè)無成就,或有債務,或孤獨不擅社交。

  筆者撰寫此文,是希望各種年齡段的人,對中年人階段的各種現(xiàn)象有個系統(tǒng)深入的認識。也希望有心理情緒危機的中年人能尋求到專業(yè)幫助。中國人不太重視心理健康問題,往往認為自己可以扛過去, 但這樣可能導致更嚴重之情況或人生失誤。

  后注: 此文曾發(fā)表。 這里稍加修改, 以饕讀者。 這是一個我經(jīng)常思考的問題。 我越來越認識到, 許多中年人, 在本質上其實并未走出孩童期。 許多中年人, 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當成人。 生活中亂發(fā)脾氣, 信口開河, 不負責任, 自以為是, 喜歡出風頭, 喜占小便宜, 胡攪蠻纏, 不懂情感, 老是想改變他人, 心理不細致, 做人沒力度, 情感不深刻, 一遇小事就像天塌一般, 既卑又亢的中年人, 在我們身邊有的是。 你到網(wǎng)上壇子里去瞧瞧, 那里扭曲的成人的表現(xiàn), 有的是, 你就會明白我在說什么。





本文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中年人的情感危機,第二部分談中年人的性格發(fā)展。

  中年人的(情感)危機, 同時在本質上是中年人自我的迷失, 往往也是個人在自我身份和角色定位上的危機。

  記得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大陸作家諶容的小說《人到中年》 (后拍攝為同名電影) 在中國喚起了中年人的強烈共鳴。小說描寫了人到中年的知識分子在事業(yè)追求、工作壓力、經(jīng)濟上的尷尬,上要照顧年邁父母,下要教養(yǎng)子女,還要處理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各種人際關系中的種種掙扎。從生理學心理學上來看,中年階段也是一個特殊的階段,值得引起人們高度的重視。

  其實, 那部小說/電影, 只是對中年人階段種種現(xiàn)象的表層解讀, 但在當時起了令人深省的作用。

  中年人的年齡劃分是習慣性的。一般認為是從三十五歲至五十九歲,也有人認為三十歲以上可歸為中年。中年人在人生的這個階段上的主要任務:建立事業(yè),奠定經(jīng)濟基礎,教養(yǎng)孩子,建立發(fā)展各種社會關系,關照或贍養(yǎng)老年父母。

  在生理上,一般來講是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期,身體健壯成熟,承擔人生的各種任務和拼搏。但是從中年后期起,隨著更年期的到來,一般身體狀況開始下降。

  在智力上,中年人的智力到了巔峰期,人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充分發(fā)展,事業(yè)也必須在這一階段奠定。如果不是如此,一個人在人生游戲中就面臨出局。

  在心理上,這一階段的特征是自我的整合。如果自我沒有調節(jié)好,一個成人就像一個大孩子,或任性沖動,或焦躁易怒,或主觀負面,或做人處事幼稚,或失望絕望,或焦慮憂郁。而心理和人格發(fā)展比較成熟的人,辦事決斷,處事明智、待人豁達、態(tài)度寬容、性格隨和,看問題正面,心情愉快,遇上不順心的事也能從容對待。

  照理說,中年人在經(jīng)歷了青春期的騷動、成年人初期的熱情、事業(yè)的拼打和生活的挫折以后,在情感上應該更成熟,穩(wěn)重,深沉而又有內涵,充實而不淺薄,熱誠而又不炫耀,難過而不遷怒于人,喜悅而又不自傲,得志不狂,失意不餒,對孩子關懷有加,對婚姻家庭忠誠不二。

  然而,據(jù)我的觀察,在大多數(shù)中年夫妻之間,與上述境界相差甚遠。這就有了人們通常說的“中年危機”。這是一種心理危機,是一種情感危機,它往往可能導致中年人在行動判斷上的失誤, 在情感上的死結, 或走入掙扎甚至歧途。

  “中年危機”這一術語最早是由著名學者賈克斯(Jaques, 1965)所提出。不少中年人面對的,首先是情感上的麻木和對生活的未來走向的迷惑。不少中年人事業(yè)上工作上基本穩(wěn)定了,但干勁闖勁也減弱了,日子打發(fā)著走,也提不起特別的興趣。隨著這種迷惑而來的是情感上的日益麻木。這可能導致郁郁寡歡。如果生活中壓力大了,這種迷惑和麻木還會加劇。據(jù)我多年觀察,有相當部分的中年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憂郁癥。

  為了抵抗這種心中的憂郁,有人拼命工作,有人拼命賺錢。工作過多會上癮(workaholic),一心只想賺錢也會上癮。表面上看是好事,因為口袋里鈔票多了,然而,做每件事都是有代價的。筆者見過的上述人士,在家庭和婚姻關系上幾乎都有問題。

  本來,掙錢的目的是養(yǎng)家,是提高生活質量,是享受人生。筆者見過的工作狂,一般都已超出養(yǎng)家這個層面,但考查其家庭婚姻關系,大多是亂糟糟的。夫妻不和,家庭中爭吵不休,子女心中不快,也不愿多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還出心理、情緒、行為問題。工作狂不懂得享受生活、體驗親情,因為這些都是要花時間來培養(yǎng)的。

  工作研究其心理核心,是相當嚴重的焦慮感和不安全感在作怪。在工作狂的心態(tài)上,只有錢才能給他提供安全感。但代價往往是沉重的。那多半是以犧牲人的情感(這本來是人生最珍貴的東西),婚姻和家庭關系為代價的。

  人到中年的情感變化是另一大類。就是在婚姻中的感情麻木和情感向婚外轉移。婚外情,無論是有性關系還是柏拉圖式的戀愛,是中年人面對的一個大問題。

  婚外情本身, 無疑標志著婚姻本身出了問題。它在本質上還與當事人由生長那個環(huán)境所造成的心理、性格上的缺陷有關系。在中年階段,隨著對配偶情分的日漸麻木,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中年人大多心中有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覺。不服老,也不管體形的臃腫變化,想重新證明自身青春還在,對異性還有吸引力, 也是出婚外情的重要心理動機。要承認自己的年歲邁進,人斗不過歲月,對一部分中年人來說,是災難性的。如有些中年人輕易與相伴多年的配偶分手,以便找個更年輕的,在心理上追回已逝青春。

  有些中年人,一到社交場合,如開派對,見到年青漂亮的女性就上去套近乎, 獻殷勤。用一位年青女性的話來說:“看他那饞樣,眼睛都綠了。”若有人指出其行為不當,他會反詰說:“那是你妒忌, 是你自己沒本事。”

  也有些中年男人,不甘心一輩子就同一位異性有關系,總想嘗嘗別人的味道。這是感情外移的一個重要因素。他的家庭并非出了大問題,他還顧家、關心妻兒,但只是想得到不同的體驗。當然,害怕老去,對青春逝去惆悵,這種心中的焦慮,才是核心問題。用他們的話說:就是玩玩,不要當真。但是,對于中年女性而言,如果感情外移,多半是當真的, 那是情感的投入, 到頭來多半是在情感上被燒傷。男女之間的這種不同, 其中有著復雜的生理學、心理學和動物學方面的因素。筆者今后另撰文詳述。

  在中年人的危機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負面地評價他人、情感,和自己的婚姻。照理說,中年人應該更穩(wěn)重, 性格沉淀更深,情緒也能控制更好些。其實不然,許多中年人可能經(jīng)歷一些不同于青年期的情感騷動和波折。

  與人生其他階段不同,中年危機的典型牲可以是指消磨和損害人際關系,包括婚姻、子女、年老父母和其他家庭及社會關系。

  表面看來,是婚姻中的矛盾摩擦不斷,其核心是當事人在情感上出了危機,是把握不準自己情感的投資方向是否正確(注: 有人把情感當股票,投資后無收益就覺得虧了), 到頭來產(chǎn)生一種感覺, 似乎并不真正認識一起生活多年的配偶。

  這個階段的男士,如果情感上出問題,往往想投石問路,另覓新歡。他人認為這是感情不忠, 或花心風流。我認為這其本質上是想證明自己還年輕。由于年歲引起的焦慮感是核心問題。

  而這一階段的女士,如有相同問題,則多半是退回自我,產(chǎn)生憂郁。中年女人與男人不一樣。中年女性隨著停經(jīng)期或孩子的離巢期的到來,意識到不可能找年紀小些的男人,所以要不拼命維持眼前婚姻關系,要不與女性朋友多來往,轉移孤獨,或與有相同經(jīng)歷的同伴來互相安慰。她們這時的不安全感強烈,容易產(chǎn)生憂郁癥。

  談到人到中年,不得不提到更年期。更年期男女都有。女性一般在四十五到五十五歲間,男性更年期要晚些,并且男性荷爾蒙分泌紊亂和情緒波動遠不如女性那樣明顯。更年期對女性來說是逐步停止月經(jīng),對男性而言是雄性荷爾蒙的漸漸關閉,前列腺也可能出現(xiàn)問題。而男性女性此時產(chǎn)生的生理現(xiàn)象類似,如疲勞、憂郁、情緒易波動、易發(fā)汗、體溫產(chǎn)生變化, 也可能伴有疼痛、性欲下降等等。 從生物心理學來看, 停經(jīng)對婦女的心理影響很大, 因為它表志著一個人生階段的徹底終止。

  中年危機可能體現(xiàn)在生活對中年人的挑戰(zhàn)上,如事業(yè)已奠定或失敗、婚姻難題的處理、父母的去世等,又或者是孩子青年期的各種情緒行為問題,都可能部分構成中年人的心理危機。

  同時,我們一定要看到,中年危機在本質上不是荷爾蒙產(chǎn)生的危機,不是工作金錢方面的危機,也不是體力上的危機,中年危機在本質上是情緒情感上的危機,是人際關系上的危機。

  中年人的危機也是一種對往事流年的感懷,或感嘆歲月飛逝,或恨自己對光陰的浪費,或惋惜未達成之希望等等。因而,對于不得志的那部分,中年人在情感上表現(xiàn)為痛苦、絕望消沉,感到自己的不足,認識到自己的不完美,和產(chǎn)生羞愧、罪過和負疚感。而得志之人,往往對生活充滿信心,認為這個世界部分地屬于他,但也有部分這類人認為可以隨意利用、操縱、玩弄他人和弱者。

  最后想說明的是,并非所有中年人都一定會產(chǎn)生中年心理危機或情感變故,雖然對情感的麻木和對生活的茫然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 現(xiàn)實中許多中年人打發(fā)日子,既不覺得特別刺激激動,也不覺得日子特別乏味無聊。大多數(shù)中年人是在與日常事務打交道。真正產(chǎn)生中年心理情緒危機的人,往往在童年或青年時期受過心理創(chuàng)傷,或情緒受過刺激、或父母婚姻不合出了問題,或是有暴力、酗酒、吸毒的家庭,或是有家庭家庭遺傳病,或事業(yè)無成就,或有債務,或孤獨不擅社交。

  筆者撰寫此文,是希望各種年齡段的人,對中年人階段的各種現(xiàn)象有個系統(tǒng)深入的認識。也希望有心理情緒危機的中年人能尋求到專業(yè)幫助。中國人不太重視心理健康問題,往往認為自己可以扛過去, 但這樣可能導致更嚴重之情況或人生失誤。

  后注: 此文曾發(fā)表。 這里稍加修改, 以饕讀者。 這是一個我經(jīng)常思考的問題。 我越來越認識到, 許多中年人, 在本質上其實并未走出孩童期。 許多中年人, 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當成人。 生活中亂發(fā)脾氣, 信口開河, 不負責任, 自以為是, 喜歡出風頭, 喜占小便宜, 胡攪蠻纏, 不懂情感, 老是想改變他人, 心理不細致, 做人沒力度, 情感不深刻, 一遇小事就像天塌一般, 既卑又亢的中年人, 在我們身邊有的是。 你到網(wǎng)上壇子里去瞧瞧, 那里扭曲的成人的表現(xiàn), 有的是, 你就會明白我在說什么。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