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每次上升到某一水平價位,便呈現(xiàn)出相當強大的賣壓,每次股價上升到該水平價位便告回落,但由于市場的看好該股,逢低吸納的買盤十分強,股價每次未回至前次低點即告彈升,致使下探低點越來越高,若將每一個短期波動高點連接起來,便可畫出一條水平阻力線,而每次短期波動的低點則可以連接出另一條向上傾斜的線,這就形成了上升三角形。
成交量在形態(tài)形成的過程中整體上呈現(xiàn)不斷減少,細看時上升階段成交較大,下跌階段成交則萎縮。在各種形態(tài)圖形中,上升直角三角形一旦有效向上突破,其在實戰(zhàn)中獲利的概率極大。

上升三角形形成機理如下:
1、上升三角形顯示買賣雙方在一定范圍內的較量,但是買方的力量在爭斗中稍占上風,賣方在其特定的股價水平時不斷出貨,不急于沽售只是由于對后市信心不足,于是股價每升到某一理想水平時便沽出,這樣股價在某一水平價格的區(qū)域形成了一條水平壓力線;
2、但市場的購買意愿的力量較強,不待股價回落到上次的低點,便有投資者急不及待地購進,因此形成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支撐線;
3、另外當低位出現(xiàn)時,也可能是一種有計劃的市場操縱行為,部分人士有意將股價暫時壓低,達到逢低建倉的目的。
上升三角形形成的特征及條件:
1、上升三角形一般出現(xiàn)在上升中途,少數出現(xiàn)在下降強勢末期。在上升過程中出現(xiàn),暗示向上突破的可能性較大,但有時向上突破無量或向下突破時,就會演化成雙多重頂形態(tài);
2、上升三角形在突破水平的阻力線時,必須伴有大成交量的配合,并且越早往上突破,股價上升的后勁越足;
3、量度升幅最小為直角邊長度。斜邊一般以45度為適宜,若角度在60以上,說明向上突破常是急促有力但短命,若角度在30度左右,則向上的力度不會太大。
當我們發(fā)現(xiàn)個股或指數出現(xiàn)上升三角形走勢形態(tài),我們可以按以下方式進行操作策略:
1、上升三角形的最佳的買點為股價放量突破上邊壓力線之時;
2、當我們無法把握突破時的買入機會,則突破后回抽確認上邊壓力線(此時已轉化為支撐線),為第二較佳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