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基極(Common-Base Configuration)的基本放大電路,如圖1所示,
圖 1 主要應用在高頻放大或振蕩電路,其低輸入阻抗及高輸出阻抗的特性也可 作阻抗匹配用。電路特性歸納如下:輸入端(EB之間)為正向偏壓,因此輸入阻抗低(約20~200 );輸 出端(CB之間)為反向偏壓,因此輸出阻抗高(約100k~1M )。

電流增益:
雖然AI小于1,但是RL / Ri很大,因此電壓增益相當高。 功率增益 ,由于AI小于1,所以功率增益不大。
共發(fā)射極放大電路與特性 圖2共發(fā)射極放大組態(tài)的簡化電路 共射極(Common-Emitter的 放大電路,如圖2所示。
圖 2
因具有電流 與電壓放大增益,所以廣泛應用在放 大器電路。其電路特性歸納如下: 輸入與輸出阻抗中等 (Ri約1k~5k ;RO約50k)。
電流增益:
電壓增益:
 負號表示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反相(相位差180°)。
共集電極(Common-Collector)接法的放大電路,如圖3所示,
圖 3
高輸入阻抗及低輸出阻抗的特性可作阻抗匹配 用,以改善電壓信號的負載效應。其 電路特性歸納如下: 輸入阻抗高(Ri約20 k );輸出阻抗低(RO約20 )。
電壓增益:  電壓增益等于1,表示射極的輸出信號追隨著基極的輸入信號,所以共 集極放大器又稱為射極隨耦器(emitter follower)。 功率增益 Ap = AI × Av≈β ,功率增益低。
晶體管接法 |
電流增益 |
電壓增益 |
輸入阻抗 |
輸出阻抗 |
應用電路 |
共發(fā)射極 |
β》1 |
Aν>1 反相放大 |
中 |
中高 |
信號放大器 |
共基極 |
α≤1 最小 |
Aν>1 最大 |
最低 |
最高 |
高頻電路 高頻響應好 |
共集電極 |
γ>1 最大 |
Aν≤1 最小 |
最高 |
最低 |
阻抗匹配 射極跟隨器 |
共發(fā)射極放大電路偏壓
圖4 自給偏壓方式 此電路不穩(wěn)定
又稱為基極偏壓電路 最簡單的偏壓電路
容易受β值的變動影響
溫度每升高10°C時,逆向飽和電流ICO增加 一倍 溫度每升高1°C時,基射電壓VBE減少2.5mV β隨溫度升高而增加(影響最大)
圖5 射極加上電流反饋電阻 改善特性 自給偏壓方式 但還是不太穩(wěn)定
圖6
此為標準低頻信號放大原理圖電路路,見圖6,其R1(下拉電阻)及R2為三極管偏壓電阻(這種偏壓叫做分壓式偏置)
為三極管基極提供必要偏置電流,R3為負載電阻,R4為電流反饋電阻(改善特性),C3為旁路電容,C1及C3為三極管輸入及輸出隔直流電容(直流電受到阻礙),信號放大值則為R3/R4倍數.設計上注意:晶體三極管Ft值需高于信號放大值與工作頻率相乘積,選擇適當三極管集電極偏壓、以避免大信號上下頂部失真,注意C1及C3的容量大小對低頻信號(尤其是脈波)有影響.在R4并聯(lián)一個C2,放大倍數就會變大。而在交流時C2將R4短路。
為什么要接入R1及R4?
因為三極管是一種對溫度非常敏感的半導體器件,溫度變化將導致集電極電流的明顯改變。溫度升高,集電極電流增大;溫度降低,集電極電流減小。這將造成靜態(tài)工作點的移動,有可能使輸出信號產生失真。在實際電路中,要求流過R1和R2串聯(lián)支路的電流遠大于基極電流IB。這樣溫度變化引起的IB的變化,對基極電位就沒有多大的影響了,就可以用R1和R2的分壓來確定基極電位。采用分壓偏置以后,基極電位提高,為了保證發(fā)射結壓降正常,就要串入發(fā)射極電阻R4。
R4的串入有穩(wěn)定工作點的作用。如果集電極電流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則發(fā)射極對地電位升高,因基極電位基本不變,故UBE減小。從輸入特性曲線可知,UBE的減小基極電流將隨之下降,根據三極管的電流控制原理,集電極電流將下降,反之亦然。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穩(wěn)定了工作點。分壓偏置基本放大電路具有穩(wěn)定工作點的作用,這個電路具有工作點穩(wěn)定的特性。當流過R1和R2串聯(lián)支路的電流遠大于基極電流IB(一般大于十倍以上)時,可以用下列方法計算工作點的參數值


圖7 PNP三極管共射放大電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