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有一種觀點(diǎn)認(rèn)為現(xiàn)在英語中新增的外來語大部分來自中文,這也許是真的,但要說這個趨勢證明了中國文化的崛起那就顯得牽強(qiáng)了。事實(shí)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外文化互相滲透,比較起來中文中的外來詞語更多,而且隨著中國人與國際接軌的不懈努力,特別是英語外來詞語在與日俱增。今天的博文就聊聊英語外來詞在漢語中的譯法,一般來說,英語詞進(jìn)入中文不能是原裝的(當(dāng)然也有例外,比如GDP,CPI,NBA等),必須要“去英語”化,穿上中式馬甲才能被中國人所接受,這馬甲的款式主要有音譯、意譯、音意譯這么三種。 音譯是最簡便的模式,按照英語詞的發(fā)音轉(zhuǎn)換成漢字就得了,好比英美人名,克林頓(Clinton)、布什(Bush)、奧巴馬(Obama)、布萊爾(Blair)、布朗(Brown),不管是元音輔音,只要是一字一頓名字就翻出來了。這種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英語詞匯的翻譯,有的還很巧妙。比如“粉絲”(fans)、“派對” (party) “咖啡”(coffee)、“沙發(fā)”(sofa)“巧克力(chocolate)、“摩托”(motor)、“模特”(model)、“休克”(shock)、“打”(量詞)(dozen)、“幽默”(humour)、“雷達(dá)”(radar)等。“幽默”這個詞的翻譯值得補(bǔ)充一句,上個世紀(jì) 20年代時曾有人譯為“語妙”;也有人譯為“油滑”或者“優(yōu)罵”;還有人譯為“諧穆”。而文化大師林語堂則別出心裁,取《楚詞·九章·懷沙》中“孔靜幽默”句中的“幽默”二字,非常有邏輯。既然說到了“邏輯”,這個詞是當(dāng)過民國教育總長章士釗老先生所翻譯,他早年在《國風(fēng)報(bào)》發(fā)表《論翻譯名義》一文,第一次提出將西方“Logic”直接音譯為“邏輯”,從此替代“名學(xué)”、“辯學(xué)”等譯名。 有些英語詞的早期音譯相當(dāng)幽默雷人,比如雷射(laser)、massage譯為“馬殺雞”、parliament譯為“巴力門”、telephone譯為“德律風(fēng)”等等,乍一聽真不知道是什么雞門風(fēng)。中國人不習(xí)慣“德律風(fēng)”這類不倫不類的洋馬褂,所以最終還是選擇了意譯這種模式,“雷射”是“激光”,“馬殺雞”是“按摩”,“巴力門”是“議會”,而“德律風(fēng)”就是“電話”。漢語里這種意譯的英文詞多了去了,而且不少是以日語漢字為中介的出口轉(zhuǎn)內(nèi)銷如“革命”(revolution)、“文化”(culture)、“社會”(society)、“科學(xué)”(science)、“系統(tǒng)”(system)等等。 還有一種翻譯模式是半音譯半意譯的混合詞(hybrid words),比如“馬力”(horsepower)、“啤酒”(beer)、“燈泡”(bulb)、“打的”(take taxi)、“呼啦圈”(hula loop)、“蹦極”(bungee)、“閥門”(valve)、“拉力賽”(rally),還有迷你裙(mini skirt)、小巴(mini bus)以及近來興起的微博(mini-blog)等等。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以上這三種英詞漢譯模式似乎顯得有點(diǎn)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如今英語詞翻譯為中文有更與時俱進(jìn)的便捷方式,除了還是方塊字以外,生是看不出那馬甲是Made in China了,我舉幾個例子您就知道我的意思了。比如說,您聽說什么叫“路演”嗎?最初聽到這個詞的時候,我頭腦中閃現(xiàn)出的是小時候搬著小馬扎在馬路邊露天廣場上放電影的情形。如此這般的閃回之后,才回到road show的現(xiàn)實(shí)中來。參與“路演”的人一定比演見過大爺們的明星們還牛X好幾十倍。類似的高財(cái)商牛詞還有不少,比如“法人”(legal person)、“獵頭”(headhunting)、“負(fù)增長”(negative growth)、“熱錢”(hot money)、“官網(wǎng)”(official website)、“智庫”(think tank)、“黑馬”(dark horse)等,還有我周日寫的那篇博文所說的“周日”(weekday),都是這樣的生詞。這種詞就是英式中文Englishchinese,與Chinglish相映成趣。不同的是,Chinglish在國外是有喜感的文化景觀,而Englishchinese在中國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當(dāng)然,對于一些人來說,使用生譯的外來新詞就是一種時尚,這一切都很自然,聽不懂的人就會out,這實(shí)際上也是一種代溝——maybe,對了,其實(shí)“代溝”這個詞本身也是一個套了馬甲的英語外來語,源于是generation gap。當(dāng)然也不是什么時尚新詞都來自外國,比如“股溝”,我深信這是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國有詞匯,不像是從英文gap翻譯過來的,因?yàn)橛⒄Z里的“股溝”可以委婉地說coin slot(投幣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