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機票,所有東南亞的花費都是很便宜的,老撾尤其如此,尤其是美麗的鄉(xiāng)下:茂密的森林、歷史文化古廟、壯觀的瀑布從湄公河一瀉而下。你可以在這里很舒服的享受,每日只需要35美元。而且,老撾以絲綢而聞名,你可以在這里以5美元的價格買到手工的絲綢壁掛。這篇文章轉自大都會,其還有印度,印尼,洪都拉斯等地
老撾慢妙旅途 邂逅十三號公路的風景 從中老邊境的磨丁口岸到老撾南方的占巴塞,全長1400余公里的 13號公路貫穿了老撾全境,老撾南北狹長、東西仄窄,游客的旅行軌跡大部分與這條公路相吻合。在這條線路上,不僅能找到老撾歷史上三個王國的背影,也能感受老撾人安然舒緩的生活節(jié)奏。伴著沉靜的湄公河,我的旅程就從泰老邊境的小鎮(zhèn)會曬(Houayxay)開始…… TIPS 從泰國北部的小鎮(zhèn)清孔(Qiangkong)過河,對岸就是老撾的會曬,在這里可以申請落地簽證。收費按國籍有別,持中國護照的游客簽證費21美元,與我同船的西班牙女孩需繳36美元,而一位加拿大老兄竟然要交42美元,我當時一定笑得很不厚道。 老撾最值得游覽的地區(qū)集中在國境兩端, 北部有瑯勃拉邦(Louangphrabang),南方有四千島,中間則是首都萬象及周邊的萬榮地區(qū)。 靜靜“烏托邦” 要論寧靜與舒緩,瑯勃拉邦在整個東南亞絕對首屈一指。我應該這樣形容:如果在陽朔西街附近加幾座古老的寺廟,再把四川黃龍的美降低兩個等級,而且車程都在半小時之內(nèi),這就是老撾的瑯勃拉邦了。 雖然有慢船從湄公河順流而下,到瑯勃拉邦卻要兩天,耗時過長,我決定改乘大巴。本指望快一些,誰料大巴居然慢悠悠地在路上晃了15個小時,只比船快了2小時!我坐在司機旁邊,看著他打電話發(fā)短信喝飲料練瑜伽,只能佩服他慢得神乎其技,時速超過5公里,那都算我夸他! 在旅行書上,瑯勃拉邦的關鍵詞是法國殖民建筑和佛教寺廟,前者是逝去的美好時光,后者是濃郁的東方情調(diào)。它最有名的景點是香通寺(Wat Xieng Thong)、千佛洞(Pak Ou Cave)、王宮博物館(Royal Palace Museum)、浦西山(Phu Si Mountain)、關西瀑布(Kuang Si Waterfall)和苗族夜市(Hmong Night Market)——可以看出,歷史、宗教、自然風景和人文風俗一個都沒少。 我之所以說瑯勃拉邦有點像四川黃龍,是因為它有一個臺階式的關西瀑布,不過正值枯水期,水勢不夠壯觀,但游客并不介意,因為瀑布下有幾座明澈沁涼、色如翡翠的清潭,不僅可以看,還可以跳!很多老外抓著潭邊老樹上的藤蔓蕩向空中,在最高點松開雙手,讓身體重重地砸向水面。中國游人多為觀察式,西方人則以體驗式為主,后者可能更令人終身難忘。比如這種抓緊藤蔓使勁蕩向半空,然后一松手,墜入冰涼水潭的瞬間,比起照片,切膚之感更能讓人銘記一生。 萬象金塔 雖然萬象是首都,但值得一看的景點并不多,凱旋門(Patuxai)、塔鑾寺(Pha That Luang)算是最有代表性的地標性建筑。 老撾是中南半島上的一個內(nèi)陸國家,北臨中國、南接柬埔寨、西面以湄公河為界與泰國相望、東面則以安南山脈與越南隔山而居,其國境線是當時的英法勢力劃定的?;赝幌吕蠐氲臍v史,直到1949年,它都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最接近國家的狀態(tài),應該算14世紀時的瀾滄王朝(Lan Xang,老撾語意為百萬大象之地)。在美越戰(zhàn)爭期間,因為老撾向越共開放國境用做供給線,引來美國大規(guī)模的轟炸,根據(jù)一份報告說,在1964年至 1973年間,美軍一共對老撾投下了223萬噸炸彈,其中有三分之一沒有爆炸。對于任何一個國家,這都是一份難以消受的“遺產(chǎn)”。 在瑯勃拉邦還有一幕也不容錯過,那就是僧人的清晨化緣。每天早上6點,市區(qū)內(nèi)所有寺廟中的數(shù)百名僧人會從城市的東側開始,沿主要大街向西列隊而行,接受信眾的布施,時間持續(xù)1小時左右。布施的食物主要是老撾的黏米,施主一點一點地抓給每位僧人。這項傳統(tǒng)如此有名,以至于成了一些旅游團的觀光項目。我看到身邊的游客也準備了一大袋小食品,很有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