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竹類資源研究

 天地人道 2010-08-13

 

竹     類

    竹類資源是熱帶、亞熱帶地區(qū)森林資源重要組成成份,是一種再生資源和可持續(xù)利用的資源。竹子的特點是生長快、繁殖能力強、產量高、更新容易、適應性廣,用途多,一次造林成功,可年年發(fā)筍成竹,長期受益。并且竹子全身是寶,可供綜合開發(fā)利用,因此對竹類資源的發(fā)展、保護和合理的加工利用也越顯重要。

一、竹產業(yè)發(fā)展概況

(一)國內外竹子資源和生產利用現狀

1.世界竹子資源與生產利用現狀

    全世界竹子有80個屬,1200多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少數分布在溫帶。世界竹林面積約有一千六百多萬公頃。從分布來看亞洲最多,非洲次之,南北美洲又次之,大洋洲最少,歐洲只有少量引種,亞洲占世界竹林面積和竹種資源的80%以上?,F將亞洲主要產竹國的竹林資源分列如下(見表1

1 亞洲主要產竹國的竹林面積 單位:萬公頃

國名 中國 印度 緬甸 泰國 孟加拉 日本 越南
面積 355 450 217 200 51 135 8
國名 老撾 柬埔寨 印尼 馬來西亞 菲律賓 朝鮮 合計
面積 8 8 5 2 1 08 13103

中國竹林面積如加上高山竹種可達600萬公頃以上,居世界首位。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竹林處于荒蕪狀態(tài),竹林經營水平低,導致產量不高,經營水平較高的除中國外就算日本。

世界竹子利用概況:

1)竹漿、竹紙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tǒng)計,1991年世界竹漿產量為168。9萬噸,占世界非木材纖維漿總產量的11。0%。印度的竹漿產量居世界首位。印度年產竹紙60萬噸左右,消耗竹材約200萬噸,印度造紙工業(yè)中,紙漿的66%來源竹子,全國80個造紙工廠中有30——35個工廠用竹漿造紙。

2)竹筍生產

竹筍在亞洲大量消費,竹筍工業(yè)性生產在中國和日本很繁榮,日本有筍用林面積49312公頃,產竹筍15萬噸左右(平均每畝產竹筍210公斤),但遠遠不能滿足需要,日本每年從臺灣等地輸入筍干425噸,筍罐頭4282噸,價值九十億日元,菲律賓、南朝鮮、泰國也建有筍用林基地,生產加工竹筍出口。

3)竹林加工

目前,可以利用竹子的行業(yè)有:住房業(yè)和其它建筑業(yè)、手工制品(含工藝品)、家具業(yè)、制漿造紙業(yè),此外,還可用于容品和樂器的制造。借助現代加工技術,又開發(fā)出竹子的許多新用途,例如,由于人造板工業(yè)的發(fā)展,各種竹質人造板可以代替木材的用途。日本利用竹材旋切的單板做膠合板的裝飾表面,菲律賓研制的竹鑲花鋪地板和層積竹片等已取得專利。印度、泰國等一些東南亞國家,推廣應用竹筋混凝土,用竹材代替鋼筋。在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是世界上全部用竹材建筑房屋的國家。

世界各國對竹子的利用,根據東南亞主要產竹國的不完全統(tǒng)計,每年生產竹林1200萬噸以上,用于建筑的占30——40%,竹制品占20——30%,造紙占20——25%,其它用途占15——20%

2、國內竹生產與利用現狀

根據近年全國森林資源統(tǒng)計,全國人工竹林面積為35463萬公頃,占全國已成林人工林面積3101。12萬公頃的11。43%,占全國有林地面積的2。97%。竹林面積比80年代初有所增長,在竹林中主要經濟竹種的總蓄量為60億株左右,年產商品竹材500——600萬噸,其中楠竹林面積為242萬公頃,蓄積量約37億株。全國竹林資源分布現狀(見表2)。

2 全國竹林資源分布

省份 竹林面積

 

(萬畝)

其中 楠竹林
面積(萬畝)

 

蓄積量
萬株 萬噸
福建 870 835 76462 114697
湖南 830 811 80000 120000
浙江 729 660 60000 900000
江西 709 707 76709 115064
廣東 661 159 7500 11250
四川 244 22 4531 6870
廣西 230 110 136211 20430
安徽 200 175 24300 36450
云南 153      
臺灣 125 175    
湖北 124 81 9264 13900
貴州 96 36 5057 2590
江蘇 60 30 4046 6070
河南 45 06 31 05
陜西 30      
合計 51027 3628 379589 569400

我國竹子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帶性與區(qū)域性,可劃分為三大竹區(qū)。

1)黃河——長江竹區(qū),即散生竹區(qū)。

2)長江——南嶺竹區(qū),即散生竹——叢生竹混生竹區(qū)。

3)華南竹區(qū),即叢生竹區(qū)。

我國是世界上竹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竹林面積占世界1/4。蓄積和竹材年產量均占世界1/3,素有“竹類王國”之稱。我國竹林按經營水平分為三類:一類集約經營的竹林,占總面積的7。0%,竹林進行松土施肥,每年生長量10/公頃以上;第二類一般經營的竹林,占總面積的30%,竹林進行劈山扶育,每年生長量5——10/公頃;第三類粗放經營的竹林,占總面積的53%,竹林未進行扶育管理。第三類竹中有的是過度砍伐而形成的低產林,另有一部分竹林屬交通不便還沒有開發(fā)利用,約占10%。從上述情況看,我國竹林生產潛力很大。

根據不完全統(tǒng)計,建國以來至今,竹林的砍伐量與收購量呈持續(xù)上升趨勢。平均每年楠竹收購量7000——8000萬根,雜竹收購量為500——700萬噸,通常每年的砍伐量均為收購量的1。5——2。0倍。

我國竹子的利用情況:

1)竹筍生產

我國可供筍用的竹子有幾十種,傳統(tǒng)的筍用竹有:楠竹、哺雞竹、麻竹、方竹、毛環(huán)竹(俗稱金竹)、水竹等竹種,它既可鮮食、又可生產筍干、罐頭。福建省每年生產筍干3000——4000噸,消耗楠竹筍250——300萬支,臺灣每年消耗竹筍8000噸,每年竹筍銷售額達2000萬美元以上。目前我國可產竹筍的竹林面積在200萬公頃以上,年產鮮筍125萬噸左右。

2)用竹造紙

我國晉代就利用竹子造紙,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山區(qū)人民現在還用嫩竹生產土紙。根據報導,平均每年生產土紙約10——20萬噸,消耗楠竹4000——8000萬根。全國每年生產機制紙17萬噸,消耗竹子6736萬根左右,通常三噸左右竹子可制作一噸紙漿。

3)竹材加工

我國竹材廣泛用于房屋建筑、水利工程、運輸、工藝美術品和文體用具等行業(yè),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展,各種結構的竹質人造板、竹材旋切貼面板和建筑材料等,突破了傳統(tǒng)的使用范圍,進入了大工業(yè)生產階段。竹材加工利用已展示了廣闊的前景,正在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產業(yè)。

我國生產的竹材利用大致比例是:用于造紙占21。1%,用于手工業(yè)、輕工業(yè)的占2711%,用于其它加工業(yè)的占37。4%,農村自用的占14。39%

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1990年我國竹產業(yè)總產值約55億元,其中竹產工業(yè)產值為15——20億元,外貿出口收入超過1。5億元。

(二)國內外竹產業(yè)發(fā)展趨勢

1、用竹漿造紙是世界各國共同發(fā)展的趨勢。

2、筍用林面積逐步擴大,竹筍生產趨向營養(yǎng)化、保健化、包裝化、干筍化。

3、竹材加工趨向近代化和高檔、美觀、混料化。

4、竹工藝品向高級、精致、美化與廣泛的方向發(fā)展。

5、竹林環(huán)境的園林利用與生態(tài)利用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

(三)主要竹類加工產品市場前景

1、竹漿、竹紙

根據聯合國公布的1991——1996年世界竹解剖學生產能力(見表3)。

3 1991——1996世界竹漿生產能力表 單位:萬噸

年份 中國 緬甸 印度 越南 巴西 柬埔寨 孟加拉 世界合計
1991 17 20 130 59 58 01   1608
1992 20 20 130 64 58 01 42 1685

由表3可知,中國竹漿生產居世界第一位。目前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8個省有98家紙用100%或不同比例竹、木漿生產雙面膠版紙、牛皮紙、新聞紙和高強度的伸性紙漿紙。又擾中國造紙工業(yè)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到本世紀末,竹漿量將為40萬噸。當前竹材價格不斷上漲,每噸竹材由80年代的80元漲至每噸220元。產一萬噸紙或紙漿工業(yè)產值平均為3500萬元,可獲利稅800——1000萬元。

2、竹材人造板

中國竹材人造板的生產和應用僅有近二十多年歷史,但在世界竹材人造板的生產、應用與研究領域,中國是處于領先地位的國家。無論是產量黨政軍品種數量,均占世界首位。目前,中國竹材人造板廠100多家,總產量達20萬立方米左右,據報導,至本世紀末,中國年總產量將達40萬立方米,將興建材竹人造板廠上百個。其主要產品種類有;

1)竹材膠合板:由南京林業(yè)大學研制,已在南京、長春、福建等汽車制造廠作車箱板和建筑模板等用。目前全國有20多個廠家生產,分布在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四川等省。

2)竹編膠合板:竹編膠合板是我國勞動人民傳統(tǒng)的竹編和現代人造板工藝結合產物。我國四川、湖北、浙江、貴州都有不少生產廠家,尤其以四川最多。

3)竹材層壓板:竹材層板不經劈蔑席直接浸膠組坯熱壓而成。主要用于車廂底板

。全國有十幾家廠生產(大、中、小徑材均可使用)。

4)竹材集成地板:產品外形美觀、精致、色澤勻稱、加工技術難度大,要求大徑材,是近年發(fā)展起來的新型產品,國內已有十多家廠生產。貴州赤水綿榮合資竹地區(qū)廠是其中之一,產品遠銷國外。

5)復塑竹簾合板:由中南林學院1991年研制,它是一種可與世界著名的芬蘭“維莎”型模板相媲美的新型混凝土模板。目前我國年使用量約2000萬立方米,而這種類型的廠家僅20個。故具有開發(fā)前途。加工21萬立方米竹編膠合板,工業(yè)產值平均為1900萬元,利稅260萬元。竹林通過加工年均可增值5——10倍,獲利15——30%

3.竹筍與竹筍加工

竹筍種類多,我國產竹筍面積在20公頃以上,年產鮮筍125萬噸以上。據研究測定,南竹筍中具17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為人體所必須。筍肉中有10種主要礦物質營養(yǎng)元素,其中6種為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同時筍肉內無任何有毒元素和有毒有機物質。用楠竹生產的“玉蘭片”屬筍干精品,馳名中外。筍罐頭生產已有60多年歷史,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生產是通過引進日本清汁筍生產工藝,現在工藝已成熟。目前市場前景看好,發(fā)展筍用林是振興農村經濟的有效途徑之一。如江西省發(fā)展竹筍食品工業(yè),1990年生產竹筍罐頭、筍干25萬噸,產值1。2億元,實現利稅1680萬元。

二、發(fā)展貴州竹產業(yè)的條件分析

(一)貴州竹林資源現狀與分布

1、貴州竹林資源的分布、面積、蓄積量

貴州全省現有竹林面積5。44萬公頃,占有林地面積的15%,其中面積最大、經濟價值最高的首推楠竹林,面積占竹林總面積的412%,其它的散生竹、叢生竹占588%,楠竹林主要集中分布在黔西北的赤水、習水;黔東南和黔東北的黎平、從江、榕江、錦屏、天柱、三穗、三都以及銅仁、江口、松桃、印江、正安、務川、道真等有成征或零星分布。七十年代以來,在貴陽、平壩、麻江、惠水、湄潭、金沙、水城等地先后引種人工栽培,目前普遍生長良好,擴大了楠竹分布區(qū),但尚未形成規(guī)模。

根據各地自然地理條件和現有竹種、竹林資源的分布,并以《貴州楠竹區(qū)劃及立地分類與評價研究》成果為基礎,將貴州竹林劃分為五個竹區(qū)》(見表4)。

 

項目分區(qū)

 

(公頃)

占竹面積

%

占楠竹總面積

%

散生竹 占散生竹面積(% 叢生竹 占叢生竹面積(% 散生笮

叢生竹

總株數

(萬株)

面積

公頃

株畝

萬株

面積

(公頃)

面積(公頃)
合計 54400   22400 5591   22249   9651   236255
黔東低山丘陵區(qū) 1900136 3482 464576   2074 11666。00 5303 227149 2364  
黔南低中山峽谷區(qū) 394546 717 120064   536 196248 884 127875 1325  
黔北中山峽谷區(qū) 25245。36 4611 1626016   7259 430340 2427 353947 3263  
黔中山原區(qū) 421206 839 29120   130 135420 613 283256 2935  
黔西高原山區(qū) 199576 353 224   001 19648 884 11967 124  

注:(1)上表數據為1995年全省森林資源連續(xù)清查匯總資料推算。

2)高山與常落葉、闊葉、林混生的方竹林資源面積267萬公頃(約40萬公畝未統(tǒng)計在內)。

3)楠竹林中國有林僅占1428%,集體林占85。72,雜竹林均為集體林。

貴州主要竹林為楠竹,全省現有楠竹面積22400公頃,蓄積量5591萬株,平均每畝160株,竹林面積與蓄積量在全國名列第九和第十位。全省年產楠竹商品材約350萬根、鮮筍2000噸,實際砍伐量約為商品材的1。52。0倍。

赤水市是我省主要竹產區(qū),現有竹林面積2。32公頃(34。77萬畝),其中楠竹面積為1。8萬公頃(2267萬畝)、蓄積量3459萬株,年采伐商品竹300萬根;雜竹0。47公頃,蓄積量38萬噸,年采伐竹材4萬噸左右。赤水市素有楠竹之鄉(xiāng),在全國縣楠竹資源面積排列于第十名。1993年被林業(yè)部批準在赤水市楠竹場建立了國家級竹海公園;1995年又被林業(yè)部評選為全國十佳竹鄉(xiāng)。

(二)貴州竹林資源開發(fā)利用的主要產品、產量、產值

貴州竹類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歷史悠久,大致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系建國以來至1958年前,竹林資源長期處于自然演替狀態(tài),此期間由于商品經濟不發(fā)達,只有少數竹林被用于編竹籮筐、背籮、曬席等,竹林未被大量砍伐,竹林的消耗量遠遠低于生長量;第二階段是58年以后,各地建立了國營林場社隊林場,部分竹林劃歸國有或集體所有,從而開始了粗放的管理。此期間歷時長達20多年,由于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竹子長期為單一的出售原竹或簡單地加工,產值低;第三階段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貴州竹林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有了較大發(fā)展,利用方式上有竹林加工竹編膠合板、造紙、竹地板、竹旋切貼面板、竹家具、竹涼席、竹編工藝品、竹材文體用品。除此之外,還有綠色食品的筍加工、利用竹林環(huán)境培養(yǎng)竹蓀、香菇、天麻、竹林生態(tài)防護林建設、竹林園藝和森林旅游等等。

現以赤水市為例介紹如下;

赤水現有竹加工企業(yè)58家,竹產工業(yè)的產品有竹漿紙、竹質人造板、竹筍罐頭、竹家具、日用工藝品、竹筷系列產品、筍殼地毯、竹涼板、榻榻蔑席、竹扇等十大系百余種產品。中外合資企業(yè)新綿竹地板公司生產的竹地板,年產5萬平方米,屬高新科技產品,已遠銷國內外。根據1991年統(tǒng)計,赤水加工企業(yè)主要產品、產量、產值見表5

5 赤水市主要竹產品、產量與產值

項目產量 機制紙(萬噸) 手工紙(萬噸) 竹箱板(萬張) 筷(萬桃) 竹涼板(萬張) 竹脫合椅(萬張) 竹家具(萬件)
合計 08156 145 1648 11499 178 291 031

 

項目產量 人造板(立米) 竹椅心(萬張) 筍罐頭(噸) 榻榻蔑涼席(萬張) 竹地板(平方米) 產值合計(萬元)
合計 550 058 330 10 11 1000

由表5可看出,竹產業(yè)已成為赤水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一項重要支柱產業(yè)。“九五‘期間規(guī)劃每年新造10萬畝楠竹和雜竹(叢生竹)紙漿林。赤水市的竹產業(yè)開發(fā),雖還有深化問題,但在省內確有推廣價值。因此,只要積極保護和發(fā)展竹林資源,以國內市場為導向,以高新科技為手段,實行科學規(guī)劃,分類經營,定向培育,突出主導功能,創(chuàng)造現代化的貴州竹產業(yè)前景十分廣闊。

(三)貴州現有竹產品企業(yè)及基地建設

1、主要竹產品企業(yè)

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省利用竹子為原料的生產企業(yè),大約有100多家,主要竹產品生產企業(yè)有:赤水貴州華一造紙廠,年產0。8萬——1。0萬噸;赤水新綿竹地板集團公司(中外合資),年產5萬平方米;貴州省車輛廠與赤水林業(yè)局聯營榻榻蔑涼席;赤水市輕工局竹扇廠(國家定點生產);赤水輕工局竹編膠合板廠;赤水輕工局竹筷廠;赤水市竹工藝品廠;赤水市竹筍罐頭廠;赤水市竹殼地毯廠;赤水市竹家具廠;習水縣竹閔板廠;桐梓縣造柢(主要原料為方竹);桐梓縣方竹筍罐頭廠;錦屏竹工藝品廠;黎平德順竹器廠;榕江縣竹筍罐頭廠;三穗縣竹斗笠廠,荔波縣竹涼席廠;玉屏縣蕭笛廠;銅仁縣造紙廠(主要原料光籜篌竹);銅仁木材廠(生產竹屑板);凱里木材廠(生產旋切貼面板)等22 個企業(yè)。

2、基地建設

目前貴州竹產品生產企業(yè),除貴州省華一造紙廠曾于80年代中期向林業(yè)局投資6萬元建立“雜竹“基地外,其它生產廠家沒有自己的原料基地,而主要依靠向農民收購。改革開放后,在經濟杠桿作用下,我省地處邊緣的竹產區(qū)竹子原材料(包括竹材與竹筍)大量流向四川、湖南與廣西。嚴重影響企業(yè)的正常生產。

1994年赤水供銷部門投資數百萬元建立一的竹筍罐頭廠,僅生產一年就倒閉了。主要沒有筍用林基地,這個教訓應當引起其它企業(yè)的高度重視。原料基地是第一生產車間,企業(yè)是第三生產車間,這個觀念必須樹立。

(四)發(fā)展貴州竹產業(yè)的條件與存在問題

1、發(fā)展竹產業(yè)的條件

1)宜林地資源分析

根據1995年省林業(yè)廳森林資源連續(xù)清查結果,我省現有宜林荒山23089公頃;宜林沙荒地096萬公頃;采伐跡地、火燒跡地512萬公頃;兩江防護林體系建設面積215萬公頃,還有大量陡坡耕地需退耕還林。貴州每年人工造林不少于20萬公頃,封山育林不少于16萬公頃。故只要每年在人工造林任務中以3——5%安排竹子造林,每年便可新造林061。0萬公頃。

2)優(yōu)化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分析

目前,我國人工造林的規(guī)模世界領先,但國內外普遍存在人工造林樹種單一,針葉化嚴重,由此導致地主衰退。從如何維護和提高林地生產力,持續(xù)利用有限有宜林地資源出發(fā),國內外學者一致認為,營造成多樹種人工混交林是有效途徑。而我省竹種資源豐富,其多樣性表現在為山區(qū)的綠色產業(yè)體系中具有更多可填充的位置。因此,把竹種類多、適應性強的特點與山區(qū)宜林地資源的復雜性相結合,必將起到優(yōu)化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的作用。

3)技術儲備分析

我省廣大林業(yè)生產、教學、科技工作者,自60年代至今,先后結合生產開展了竹種資源調查,竹林生理生態(tài)與豐產培育技術、竹子種子育苗與造林技術、竹林理化性狀分析,短輪伐期竹子紙漿林培育技術等方面的研究,現已取得成果有:

1)楠竹栽培技術研究

2)貴州竹種資源調查

3)楠竹、方竹種子育苗與造林技術研究

4)楠竹林豐產結構理論與培育技術研究

5)楠竹實生苗造林促進成林技術研究

6)貴州楠竹區(qū)劃及立地分類與評價研究

7)短輪伐期竹子紙漿林培育技術研究

8)竹子開花的調查研究

9)竹林水源涵養(yǎng)功能與光能利用率等方面的研究。

其中,有的曾被省經委列為重點推廣項目并取得顯著效果。有的成果將對我省竹產業(yè)發(fā)展起到進一步的推動作用。

為適應生產發(fā)展需要,建議抓好以下幾項推廣研究工作:

1)生態(tài)經濟型多樹種(多竹種)人工混交林培育技術研究;

2)優(yōu)良筍用竹豐產培育技術研究;

3)推廣楠竹豐產結構培育技術成果;

4)推廣短輪伐期竹子紙漿林培育技術成果;

2、存在的問題

1)竹林資源的保護與發(fā)展不協調

目前竹產區(qū)普遍存在用竹不管竹,任其自生自滅以及亂砍濫伐的狀況,竹林生產上大體可歸納為“三低兩多一少一小“即竹林經營管理水平低,竹林蓄積量低,單位面積產量低;砍的多挖筍多;而對發(fā)展竹林的投入少,竹子越長越變小。致使竹林資源得不到恢復和發(fā)展。同時由于加工企業(yè)的興起,互相爭奪原料,不顧資源的可供性導致破壞竹林。

2)管理不善,經營粗放,低產林普遍

由于林政管理不健全,竹農急功近利,造成“近山光、遠山荒“低產林普遍。據赤水市林業(yè)局統(tǒng)計,目前集約經營的楠竹林僅占1/3左右,全市平均每公頃年產135株新竹。而據貴州農學院林學系對楠竹豐產培育技術研究,平均每公頃年產450株新竹,對比之下,說明只要科學管護,產潛力很大,可成倍提高。據此,針對我省楠竹低產林量大面廣的現狀,以及低產林改造費少效宏,故應它列為發(fā)展竹林生產的突破口。

3)竹材加工利用與資源可供量之間的矛盾日益劇烈。據目前掌握的情況,竹材加工利用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項目重迭現象嚴重。為了追求貸款經費,同一項目,通過不同渠道重復申報,有的“可行性”論證報告已到不可輕信的地步。為了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下,項目必須有專家論證,有關部門嚴格把關。否則必將導致竹林資源的破壞,同時企業(yè)也難以長期生存與發(fā)展。

4)竹林生產經營方式有待完善

總結近十多年來經驗與教訓,竹林林地生產力的衰退,主要是“重采輕育”或只采不育。加之,加工企業(yè)亦存在“重取輕予”,沒有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長此以往,竹林資源必將受到嚴重破壞。為此,當前應進一步完善竹林經營承包責任制,有計劃、有步驟、積極穩(wěn)妥地發(fā)展鄉(xiāng)辦、村辦、聯辦林場,有計劃地培訓鄉(xiāng)土技術人才,從而提高科學經營水平,充分發(fā)揮生產潛力。

5)“九五”期間要完成幾十萬畝的栽竹任務,采用傳統(tǒng)的移母竹的造林,存在著種苗來源有限,運輸不便,造林成活率低,造林成本高等制約因素。因此,采用實生苗繁殖與無性繁殖育苗造林是一個途徑。這方面的技術有待研究與推廣。

三、貴州竹產業(yè)發(fā)展的目標建議與效益評估

(一)指導思想

1.根據我省省情,立足本地竹類資源,加強低產竹林改造,逐步擴大人工造成林面積,重點抓好基地建設,堅持發(fā)展基地與產品加工項目配套建設,同步進行,按照“圍繞資源上項目,搞好加工促增值”的方針,變地區(qū)資源優(yōu)勢為商品優(yōu)勢,努力構筑以龍頭帶基地,促發(fā)展的格局。

2.狠抓竹加工的技術開發(fā)和技術引進,改造傳統(tǒng)產品,發(fā)展新型產品,主攻拳頭產品提高竹資源利用率,達到綜合利用,增產增值的目的,逐步形成我省部分地區(qū)的支柱。

(二)竹林生產發(fā)展目標與效益評估

在分析貴州竹林資源現狀和宜林地資源的基礎上,結合各竹產區(qū)的林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從優(yōu)化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著眼,提出新造竹林和現低產林改造目標建議(見表6)。

6 1996——2000年竹林生產發(fā)展目標建議表

營林技術規(guī)劃 人工造林 面積(萬公頃)

合計

低產林改造 面積(萬公頃)

合計

377 30
主要竹種類型 以楠竹主散生竹 以慈竹為

主叢生竹

以麻竹為主 楠竹 光籜篌竹

方竹

 

經營目標 材用林 筍用林 紙漿林 防護林 筍用林 筍材兩用林 紙漿林 竹用林 紙漿林 筍用林
規(guī)劃面積(萬公頃 133 033 10 10 01 10 046 02 067 067
年產量預測 300—400萬根 1—15萬噸 15萬噸 5萬噸 3000—4500 竹材120萬根筍7500 32萬噸 6000—9000 10萬噸 2—3萬噸
利用方向 加工外銷 鮮銷與加工 造紙 生態(tài)防護 加工 加工 造紙 鮮銷與加工 造紙 鮮銷與加工

從上表看出:于原有叢生竹占全省竹林面積比重較?。ú贿_20%),而叢生竹在省內各類立地條件下的適生范圍廣,群眾又具有栽培經驗,故應適當加工開發(fā)力度。由于,在“九五‘期末形成全省竹林面積921萬公頃(138萬畝)的目標(含現有竹面積5。44萬公頃)。其中以楠竹為主的散生竹林面積約占60%,叢生竹林面積約40%。從竹林經營目標出發(fā)分別是用材料:紙漿林:筍用林:防護林為432;1的比例。

目標實現后,竹林生產發(fā)展實現經濟效益初步評估見表7。

(二)竹產工業(yè)發(fā)展目標

目前竹材、竹筍已成為現代工業(yè)的原料,這是竹子加工業(yè)的一個飛躍,但也帶來新問題。因為加工業(yè)的原料消耗量大,要求高并要不斷開拓新產品的銷路,所以必須科學論證,慎重從事。因為竹產工業(yè)的發(fā)展,必須建立在可靠的資源調查基礎上。也就是說,竹材加工利用要服從資源的現實可能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據此,在資源有保障的條件下,從2000年至2010年,大體可考慮開發(fā)項目有:

7 竹生產投入出評估表

經營方式 經營類型 規(guī)劃面積(萬公頃) 0。07公頃五年投入 總投入

 

萬元

2001~2005年產出

 

母竹費元 整地造林

(元)

管扶費

(元)

(元)

0。07

公頃產竹

材(噸)

007

公頃產鮮

筍(噸)

每噸竹林

或鮮筍生

價值(元

五年總

產值(

億元)

盈利

億元

 

人工

 

 

 

用林

材用林 133 240 150 60 450 9000 10 200 20 11
筍用林 044 240 150 160 550 3575 03 400 39 35425
紙漿林 10 120 150 160 430 6450 10 200 15 0855
防護林 10 150 150 160 360 5400 05 200 075 021
小計 377 24425 815 57075
低產

改造

林用林 067 350 350 3500 08 200 08 045
紙漿林 113 350 350 5950 08 200 136 0765
筍用林 120 450 450 8100 02 4000 720 639
小計 30 17550 936 7605
合計 677 41975 1751 133125

注:以上是人工造林和低產改造經五年后的經濟效益評估。由于竹林是一種再生性資源,一經造林成功,只要輔以適應管理,便可年年發(fā)筍成竹,持續(xù)利用,長期受益。

1)赤水市建成一個造紙廠年產1。5萬噸

2)華一造紙廠由08萬噸擴建為1。5萬噸

3)新建竹筍罐頭加工廠2個,分別年產3000——5000

4)新建竹質人造板廠2——3個,其中含利用加工剩余物、枝的碎料板廠一個。

綜上所述,竹產業(yè)的發(fā)展要以低產林改造為突破口,以竹林基地建設和兩江防護林建設體系相結合,以林政體制改革和綜合利用為手段,達到生態(tài)、經濟、社會效益全面提高為目標。

(三)竹類產品的市場前景與發(fā)展方向分析

據有關資料介紹,我國竹類產品的花色品種已多達2000——3000余種,竹類產品銷售總額約為55億元,其中外貿出口1。5億美元,預計今后較長時間里,竹類產品市場將是一個持續(xù)發(fā)展的趨勢,現就主要產品市場趨向,分析如下:

1)紙和紙板市場

我國人均年消耗紙在9——11公斤左右,不及世界人均消費水平的1/4,貴州低于全國人均消費水平。隨著經濟發(fā)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紙的消費量將不斷增加,據報導,我國每年從國外進口紙與紙板要花費6億美元。1991年世界紙消費為1。7億噸,比前十年增加40%。目前,國家急需新聞紙、紙袋紙、印刷紙、膠板紙以及包裝紙等中、高檔紙。紙張市場總的趨向是貨緊價揚,尤其是優(yōu)質木漿更為緊張。由于紙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而應用紙張的領域在不斷擴大,故矛盾突出。貴州竹類資源豐富,應抓住有利條件和機遇,發(fā)展竹漿造紙,建立一定規(guī)模的紙漿林基地,適應本省煙、酒工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2)竹質人造板市場

近年來,我國竹質人造板工業(yè)有較快發(fā)展,但仍不能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需求量,以往每年從國外進口50萬張膠合板補充市場,如今逐年轉平,主要原因:一是國際市場報價上揚,目前已上升到390美元/立方米以上,二是魚目混珠,雜牌貨沖擊市場而不敢盲目進貨,故而減少了進口。三是國產膠合板品種和質量都有突破,成本低,易為用戶接受。

目前,國內外市場需求量在的產品是竹膠合模板、竹集裝箱板、建筑材料、室內裝飾板材等,這是今后發(fā)展的趨向。

3)竹質家具市場趨向

竹質家具市場國內外都十分活躍,需求量越來越大,對產品質量與花色品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近年來,竹家具在南方竹產區(qū)蓬勃發(fā)展,產品的共同特點是款式新,小巧輕便,容易移動伸縮,可一物多用并富有自然美,裝飾效果好。由于檔次多,故適合不同階層的消費者選購。不少家具已打入國際市場,很受歡迎。今后竹家具將向裝飾與使用相結合的方向發(fā)展。

4)竹筍食品市場

竹筍食品營養(yǎng)豐富,已被國內外專家譽為低脂肪、高蛋白、多纖維和糖類適量的綠色保健食品,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目前,全國每年生產鮮筍120——150萬噸,其中加工清水筍罐頭12——15萬噸,筍干7——8萬噸,除供應國內市場外,國際市場需求也大,僅日本每年需要多達20萬噸,歐洲市場銷路更好,而我國每年出口僅8——10萬噸,換取外匯5000——8000萬美元。近年來浙江、福建開始建立筍用林基地,進而擴大筍罐頭食品生產,產品主要是清水筍、鹽漬筍、油悶筍、水煮筍等。但仍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外市場需要。近期筍罐頭的出口價格最高可達1606。8美元/噸。開發(fā)竹筍食品是一項具有發(fā)展前途的商品,貴州竹筍開發(fā)的潛力很大,關鍵是一抓基地建設,二抓工藝革新,不斷開發(fā)新產品。

四、發(fā)展貴州竹產業(yè)的幾點建議

(一)穩(wěn)定與完善農村經濟政策

貴州屬南方集體林區(qū),從竹林資源面積的權屬統(tǒng)計,國有林僅占竹林面積的6。0%,而94%以上是集體林。為了避免“急功近利”、亂砍濫伐,必須進一步完善山林承包責任制,組建鄉(xiāng)村聯戶林場,以確保竹林資源穩(wěn)定發(fā)展。

(二)深化改革,走低耗高效之路

竹類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應從立體開發(fā),多種經營,綜合利用,深度加工,商品率高,林副產品多的方向發(fā)展。據此,必須對分散的個體小企業(yè)進行清理整頓,實行低耗高效分配政策,進行宏觀控制,同時發(fā)展全竹高效低耗、綜合利用的規(guī)模經營企業(yè),以提高規(guī)模效應。

(三)推行竹類加工企業(yè)辦基地

要改變以往加工企業(yè)只顧消耗竹子資源的狀況,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要推行用竹企業(yè)辦基地,投資竹林基地建設,并以基地為企業(yè)生存與發(fā)展的基礎。

(四)堅持科技興竹,注意人才培訓,推廣應用科技成果,增加竹業(yè)建設投入。

竹林豐產培育與竹產品加工技術是一項比較復雜的技術,要提高生產加工中的科技含量,首先是推廣應用已有的科技成果,建立竹子生產與加工科技示范試驗點,與此同時,抓好智力開發(fā)和人才培訓,林業(yè)部已組織編寫《中國竹林培育》一書(含貴州竹林培育部分),可供培訓試用。建議組建扶貧講學團。

(五)加強現有竹類加工企業(yè)技術改造,引進國內先進技術,積極開展竹類系列產品加工,搞好綜合利用,開發(fā)新產品,增強竹類加工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效力。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