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詩經(jīng)·小雅·大東》賞析[論語說文]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網(wǎng)易博...

 zcm1944 2010-08-09

《詩經(jīng)·小雅·大東》賞析[論語說文]

詩經(jīng)賞析 2010-04-27 10:45:15 

《詩經(jīng)·小雅·大東》賞析  

《詩經(jīng)·小雅·大東》譯注

題解:周代東方諸侯小國怨刺西周王室誅求無已、勞役不息的詩
原    文 譯    文 注    釋
有饛簋飧1,
有捄棘匕2。
周道如砥3,
其直如矢。
君子所履4,
小人所視。
睠言顧之5,
潸焉出涕6。

小東大東7,
杼柚其空8。
糾糾葛屨9,
可以履霜10。
佻佻公子11,
行彼周行12。
既往既來,
使我心疚。

有冽氿泉13,
無浸獲薪14。
契契寤嘆15,
哀我憚人16。
薪是獲薪,
尚可載也。
哀我憚人,
亦可息也。

東人之子,
職勞不來17。
西人之子18,
粲粲衣服。
舟人之子19,
熊羆是裘20。
私人之子21,
百僚是試22。

或以其酒,
不以其漿23。
鞙鞙佩璲24,
不以其長25。
維天有漢26,
監(jiān)亦有光27。
跂彼織女28,
終日七襄29。

雖則七襄,
不成報章30。
睆彼牽牛31,
不以服箱32。
東有啟明33,
西有長庚33。
有捄天畢34,
載施之行35。

維南有箕36,
不可以簸揚。
維北有斗37,
不可以挹酒漿38。
維南有箕,
載翕其舌39。
維北有斗,
西柄之揭40。
簋里熟食滿蕩蕩,
棗木勺兒彎又長。
大路平坦如磨石,
筆直好像箭桿樣。
貴人路上常來往,
小民只能瞪眼望。
轉(zhuǎn)過頭來心悲傷,
眼淚汪汪濕衣裳。

東方遠近諸小國,
織機布帛空蕩蕩。
葛麻草鞋纏又綁,
怎么能夠踏冰霜?
得意洋洋那公子,
滿載車輛大路上。
來了去又去了來,
教我心痛如斷腸。

泉水橫流清又冷,
砍下柴來莫被浸。
憂愁難睡長嘆息,
可憐我們病苦人。
砍下樹枝當燒柴,
還要裝車往回運。
可憐我們病苦人,
應(yīng)該休息總不能。

東方各國的擁埽?BR>辛苦服役沒人問。
周人公子哥兒們,
衣服華麗多鮮新。
就是船夫的子弟,
熊羆皮袍穿在身。
那些家奴的孩子,
個個當差在衙門。

有人飲用香醇酒,
有人喝不上米漿。
圓圓寶玉佩身上,
不是才德有專長。
看那天上的銀河,
照耀燦燦閃亮光。
鼎足三顆織女星,
一天七次移動忙。

縱然織女移動忙,
沒有織出好紋章。
牽牛三星亮閃閃,
不能拉車難載箱。
金星在東叫啟明,
金星在西叫長庚。
天畢八星柄彎長,
把網(wǎng)張在大路上。

南天有那簸箕星,
不能簸米不揚糠。
往北有那南斗星,
不能用它舀酒漿。
南天有那簸箕星,
吐出舌頭口大張。
往北有那南斗星,
在西舉柄向東方。
 1.饛(ménɡ):食物滿器貌。簋(ɡuǐ):古代一種圓口、圈足、有蓋、有座的食器,青銅制或陶制,供統(tǒng)治階級的人使用。飧(sūn):熟食,晚飯。
 2.捄(qíu):曲而長貌。棘匕:酸棗木做的勺匙。
 3.周道:大路。砥:磨刀石,用以形容道路平坦。
 4.君子:統(tǒng)治階級的人,與下句的"小人"相對。小人指被統(tǒng)治的民眾。
 5.睠(juàn)言:同"睠然",眷戀回顧貌。
 6.潸(shān):流淚貌。


 7.小東大東:西周時代以鎬京為中心,統(tǒng)稱東方各諸侯國為東國,以遠近分,近者為小東,遠者為大東。
 8.杼柚(zhù zhóu):杼,織機之梭;柚,同"軸",織機之大軸;合稱指織布機。
 9.糾糾:纏結(jié)貌。葛屨:葛,葛草,莖皮可制葛布;屨,鞋。
 10.可:通"何"(用俞樾說)。
 11.佻(tiāo)佻:豫逸輕狂貌。
 12.周行(hánɡ):同"周道"。行,道路。
 13.氿(ɡuǐ)泉:泉流受阻溢而自旁側(cè)流出的泉水,狹而長。
 14.獲薪:砍下的薪柴。王宗石《詩經(jīng)分類詮釋》認為"獲"為"檴"的假借,即榆木,如《詩經(jīng)》諸篇中《凱風》、《東山》、《車轄》諸篇之棘薪、栗薪、樵薪。
 15.契契:憂結(jié)貌。寤嘆:不寐而嘆。
 16.憚:同"癉",??喑刹?。


 17.職勞:從事勞役。來:"勑"的借字,慰勉。或為"賚"的借字,賞賜。均通。
 18.西人:周人。
 19.舟人:鄭箋:"舟,當作周。"一說為舟楫之人,周人中之低賤者。
 20.熊羆是裘:用熊皮、馬熊皮為料制的皮袍。一說,鄭箋謂"裘當作求",本句意即狩獵求取熊羆。二說均通。
 21.私人:家奴。
 22.百僚:猶云百隸、百仆。
 23.漿:米漿。
 24.鞙(juān)鞙:形容玉圓(或長)之貌。璲(suí):貴族佩帶上鑲的寶玉。
 25.不以其長:以,因。長,善。鄭箋:"佩之鞙鞙然,居其官職,非其才之所長也,徒美其佩而無其德,刺其素餐。"
 26.漢:銀河。
 27.監(jiān):同"鑒",照。
 28.跂(qí):同"歧",分叉狀。織女:三星組成的星座名,呈三角形,位于銀河北側(cè)。
 29.七襄:七次移易位置。古人一天分十二時辰,白日分卯時至酉時共七個時辰,織女星座每一個時辰移動一次。
 30.報章:報,復(fù),指織機的梭子引線往復(fù)織作;章,經(jīng)緯紋理。不成報章,即織不成布帛。
 31.睆(huǎn):明亮貌。牽牛:三顆星組成的星座名,又名河鼓星,俗名牛郎星,在銀河南側(cè)。
 32.服箱:駕車運載。服,負載;箱,車斗。
 33.啟明、長庚:金星(又名太白星)晨在東方,叫啟明,夕在西方,叫長庚。
 34.天畢:畢星,八星組成的星座,狀如捕兔的畢網(wǎng),網(wǎng)小而柄長,手持之捕兔。
 35.施:張。
 36.箕:俗稱簸箕星,四星聯(lián)成的星座,形如簸箕,距離較遠的兩星之間是箕口。
 37.斗:南斗星座,位置在箕星之北。
 38.挹:舀。
 39.翕:吸引。翕其舌,吸著舌頭?;堑转M口大,好像向內(nèi)吸舌若吞噬之狀。
 40.西柄之揭:南斗星座呈斗形有柄,天體運行,其柄常在西方。揭,舉起。本句形容西方執(zhí)柄舉向東方。

【賞析一】
  《大東》是周代東方諸侯小國怨刺西周王室誅求無已、勞役不息的詩?!睹颉氛J為譚國大夫所作,或有所據(jù)。從詩的內(nèi)容看來,作者可能是一位精通星卜的文人。他過去原是東方的貴族,后來遭受西周王室的強迫勞動和殘酷搜刮,實質(zhì)上已淪為西人的奴隸。因此,他較一般勞動人民更富有文化知識。由于地位的轉(zhuǎn)變,他思想感情也隨著轉(zhuǎn)變了;借著歌唱來揭露、批判統(tǒng)治者的罪惡,提出沉痛的控訴,發(fā)泄其怨憤之情。

  詩中鮮明地塑造了兩個形象:一個是殘酷、貪婪、驕奢的西人剝削者形象,一個是被榨取、被奴役、被壓迫得透不過氣來、對西人滿懷仇恨的東人形象。詩通過這兩個典型形象的刻畫,深刻地反映了君子與小人兩個階級的對立。首先以西周通往東國的那條公路為線索,寫出他們的對立形象。周人是通此公路剝削致富的,“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來”,十分得意。而東人視此公路,就會“潸然出涕”,“使我心疚”;因為弄得他們“杼柚其空”,冷天還要穿著夏天的破麻鞋勞動,財力俱困。這些都和這條公路分不開的。詩人運用排偶的句子,對比的手法,展示了一幅貧富懸殊、苦樂不均的生活圖畫:一方面是“西人之子,燦燦衣服”,“舟(鄭箋:當作周。聲相近也。)人之子,熊羆是裘(鄭箋:裘,當作求。)”。吃好酒,佩寶玉,驕奢淫佚,縱情享樂。而另一方面是“東人之子,職勞不來”,“私人(家庭奴隸)之子,百僚(百仆)是試”。吃不上薄酒,掛不上雜佩。什么事都要做,得不到絲毫的慰撫和利益。這幅對比圖,不但反映了宗主國與諸侯小國的矛盾,也反映了統(tǒng)治者與人民的矛盾。據(jù)后人考證,《大東》的寫作年代,當在周幽王時。幽王是西周末的昏君,信奸邪,寵褒姒,增賦稅,重刑罰。且霸占貴族的田地和人民,《瞻仰》詩人諷刺地說:“人(指貴族)有土田,女(同汝,指幽王)反有(侵占)之;人有民人,女復(fù)收之。”幽王的親信皇父,上行下效,照章辦理,掠奪同事的房屋田產(chǎn),強迫他勞動?!妒轮弧吩娙嗽购薜卣f:“抑此皇父,豈曰不時?胡為我作(鄭箋:汝何為役作我?),不即我謀?徹我墻屋,田卒(盡)污萊。曰予不戕,禮則然矣(鄭箋:下供上役,其道當然。言文過也。)。”可見《大東》一詩所反映的貴族破產(chǎn),被王朝當牛馬般使用的情況,結(jié)合《詩經(jīng)》中貴族諷刺詩看來,是具有普遍性的。不過,他比《瞻仰》、《十月之交》詩人所抒寫的現(xiàn)實生活,更具體更深刻罷了。

  《詩經(jīng)》中的賦、比、興表現(xiàn)手法,這首詩都用到了。興是啟發(fā),是詩人即事起興,觸景生情的歌唱,它的地位多居章首,故亦名發(fā)端。興主要起著塑造詩中中心人物形象和突出詩的主題作用。詩第一章開首兩句“有饛簋飧,有捄棘匕”,《說文》:“饛,盛器滿貌。”有饛,即饛簋,滿滿的意思。簋(guǐ)是古代貴族盛黍稷的碗。有捄(qiú)即捄捸,彎彎。棘匕,是紅木制的匙子。這些食具,都是當時貴族用的。詩人看見家中的故物,聯(lián)想到今日降為“小人”后生活的痛苦,不免傷心流淚。陳奐稱它為“陳古而言今”的興法。巧妙地塑造了詩人“今不如昔”的感傷情緒,貫串著本詩的主要內(nèi)容;也反映了他原是一位貴族的身份。“如砥”與“如矢”是比。比是比喻,它在詩篇中僅聯(lián)系局部,在一句或兩句中起作用。如《衛(wèi)風·碩人》,詩人用“膚如凝脂”比女子的皮膚。詩人看見女子皮膚的潔白,就用過去認為潔白凝凍的豬油來比擬他,這個用來作比的東西,僅僅聯(lián)系句中被比的東西。如砥、如矢,也是如此。所不同者,詩人以具體的砥、矢比喻描繪“周道”的抽象的平直,使它形象化了。章末四句是賦,賦是鋪敘,是直述法,詩人將本事或思想感情,平鋪直敘地表達出來。“履”和“視”二字,透露了君子與小人對這條公路的兩種不同的觀感。詩人看看昔時的碗匙,看看今日的公路,不禁“潸然淚下”。此景此情,物我交融;千載之下,沁人心脾!第三章詩人以獲薪不能讓水浸濕,比喻東人不堪再受摧殘。剛砍下的柴棍,還可用車子裝載使用,比喻勞苦的東人也可以讓他休息使用。以“獲薪”和“憚人”(勞人)對比,以見人不如物,這是多么沉痛的呼聲!從第五章后四句起至末,是詩人仰觀天象,觸景攄情之作。這些天漢、織女、牽牛、長庚、天畢、北斗、南箕等形象,都是比喻象征西周剝削者的,是詩人思想感情和藝術(shù)手法的統(tǒng)一體,所以興中有比,比中有賦。除這里所列舉者外,其余都是賦,賦中有對比,知二章和四章。這種賦、比、興的錯綜運用,使形象更鮮明,詩的思想意義更深刻。說明詩人對這些手法的運用,已經(jīng)是得心應(yīng)手,非常熟練了。

  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說:“詩本詠政賦煩重,人民勞苦。入后忽歷數(shù)天星,豪縱無羈,幾不可解。”其實,詩前半段的創(chuàng)作方法主要是現(xiàn)實主義的,后半段的創(chuàng)作方法是浪漫主義的,不過詩人不自覺罷了。當他面對社會上人壓迫人的不合理現(xiàn)實而仰觀星象的時候,不禁有感于懷,展開了幻想的翅膀,把自己的怨憤詛咒之情,移加到繁星上去,更進一步地刻畫出有名而無實用的貪婪的吸血者的形象。天漢閃閃發(fā)光,但照不到人影,不能起水鏡的作用。東方的啟明,西方的長庚,有助日之名,而無實光。我們被周人搜括得“杼柚其空”,一天更位七次的織女,也看不到有絲毫勞動產(chǎn)品做出來。牽牛不能供我駕車之用,畢星不能助我獵兔之勞。形狀象簸箕的箕星,能供我簸揚糠粃嗎?形狀象斗的北斗,能供我舀酒漿嗎?它們高高在上,都不能解除東方人們所受的痛苦。所有這一切天上的繁星,都變成了地上剝削者的投影,是象征擬人的,幻想式的,浪漫主義的,但有作者深厚的現(xiàn)實生活的基礎(chǔ)。不僅如此,這些星象,簡直是嗜血成性的吃人者的形象。作者仔細觀察,感到箕星拖著它的舌頭,好象張嘴要吃人;斗星則高舉其柄,好象要不斷榨取東人的血汗。詩人罵到這里,那種驚弓之鳥似的內(nèi)心活動,使歌唱戛然而止。引導(dǎo)讀者進入“環(huán)譬以托諷”的藝術(shù)境界,真是言有盡而意無窮,耐人尋味。所以我們說:《大東》這首詩,已經(jīng)含有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創(chuàng)作方法的因素。

  《大東》詩人頭腦清新,眼光敏銳,善于觀察客觀事物,看出了當時社會上君子與小人、東人和西人的階級壓迫與生活懸殊,從描寫社會上一個側(cè)面現(xiàn)象看到它的本質(zhì)。這對二千五百年前西周時代的舊貴族來說,確實是難能可貴的。但是,他的性格,仍舊帶有貴族軟弱的氣息,心憂愛哭。他又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知識分子,能夠選擇詩歌的藝術(shù)形式,發(fā)泄胸中郁積的不平。熟練地運用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和豐富準確的語言,傾訴疾惡如仇的情緒。不自覺地運用兩結(jié)合的創(chuàng)作方法,抒寫“思與景偕”富于藝術(shù)魅力的不朽詩篇。其悲涼慷慨之音,使千載之下的人們深受感動,作為自己寫作的典范。有人說,后世李白歌行,杜甫長篇,悉脫胎于此。其實,戰(zhàn)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的作品,早已閃爍著兩結(jié)合創(chuàng)作方法的光芒,可見《大東》對后世詩壇影響的深遠了?!。ǔ炭∮ⅲ?/p>




引文來源  《詩經(jīng)·小雅·大東》賞析[論語說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