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太原城的前身是晉陽城,舊址在今晉源區(qū)晉源鎮(zhèn)古城營村一帶。宋太平興國四年( 979)毀晉陽城后,于太平興國七年( 982)在唐明鎮(zhèn)(今西羊市一帶)建太原城。明洪武九年(1376),在宋城的基礎(chǔ)上擴展成為太原明城。今日的太原城,就是在明城的基礎(chǔ)上多次擴展,形成現(xiàn)今的格局。這些區(qū)劃的多次演變,都是在明城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甚至街巷的名稱、遺址、沿革等都與晉王朱(木岡)有著特殊的關(guān)系。 朱(木岡)(1358——1398),安徽濠州鐘離(今鳳陽)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洪武三年(1370)封晉王,十一年(1378)到太原就藩。他文學宋濂,書學杜環(huán),善騎射,有謀略,為明初鞏固北方邊防做過不少工作。卒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謚號“恭”,后人稱“晉恭王”。 晉王封藩后,由其岳父永平侯謝成于洪武九年(1376)主持建太原新城。他在宋城的基礎(chǔ)上,向北、南、東三面擴展,建成周長12公里,城高11米余,池深 9米多,土砌磚包的新城,后人稱為“明城”。城設(shè)八個城門,八門四隅設(shè)門樓12座,城周建小樓92座,敵臺32座等防御設(shè)施。舊址在今迎澤大街以北,北大街以南,建設(shè)路以西,新建路以東,縱橫稱為十里長街的地域。解放后因建設(shè)用地大都拆毀。今存拱極門(俗稱小北門)殘存城墻 278米,其中城樓約70米,城門深27米,寬7.7米,高6.6米。據(jù)勘察得知,上建三層四重檐城門樓一座,前有廊,通面闊32米,通進深15米,比山海關(guān)的兩層兩檐城樓,西安的兩層三檐城樓規(guī)模都大。而稱“大南門”的規(guī)模顯然比這座“小北門”更大,可見太原城樓不愧是“九邊重鎮(zhèn)”之首的城樓規(guī)制。城周又建南關(guān)城、北關(guān)堡、新堡以拱衛(wèi),在當時的戰(zhàn)爭條件下,起到相當大的防御作用。 在明城的東北角,原有一座方形的宮城是晉王的府第。府第東西 320步(約合 528米),南北 422步(約合 696米),開三門,其地今稱南華門街、東華門街、西華門街。它城外有外城墻,今稱東肖墻、南肖墻、北肖墻和西肖墻。晉王府于清順治三年(1646)毀于大火,布局已無考。僅從地名上得知,現(xiàn)稱東丹墀、西丹墀是宮殿臺階所在地,東夾巷、西夾巷是宮內(nèi)的東、西夾道。肖墻內(nèi)則有祭天地的天地壇街,管理膳食的典膳所街和官府花園的杏花嶺街。它的舊址即今以山醫(yī)二院宿舍為中心的肖墻(街)以內(nèi)的一片地方。 按明代禮制,在確定王府地址時,應(yīng)在其府第的東南方先建祖廟,以祭告就藩禮。祖廟即今之皇廟,在五一路東側(cè)的皇廟巷,占地萬余平方米。它的建筑特點是采用黃琉璃瓦頂及龍形裝飾,這是最高的等級,在我省僅此一例?;蕪R又稱萬壽宮,由照壁、宮門組成豪華壯麗的前院;由前宮、中宮、后宮和兩側(cè)廂房組成氣勢磅礴的主院;由職事人員四合院住宅組成的古樸簡潔的后院。主院是祭祀場所,有宮宇43間,是宮殿式建筑規(guī)制。主建筑各有丹墀,黃琉璃筒瓦,龍形裝飾,和璽彩畫。布局規(guī)劃嚴謹,氣勢十分雄偉。除每逢“四孟”的朔日祭祖外,凡京城有關(guān)登基、巡幸、上謚、葬陵、冊立、冠婚等大事及晉王府的喜慶大事都要在這里奉告祖先。清襲明制,皇廟依然是清代供奉列祖列宗之所,盛極一時?;蕪R歷經(jīng)滄桑,今為太原橡膠機帶廠占用。 晉王是馬皇后撫育成人的。洪武十五年(1382),馬氏病逝,晉王赴京奔喪后在是廟東側(cè)的白馬寺基礎(chǔ)上擴建成一座“不惟甲于太原,誠蓋晉國第一之偉觀”的崇善寺,不幸毀于清同治三年(1864)十月十五日一場大火,幸存下來的只有大悲殿、金靈殿及一些附屬建筑,即今日的崇善寺。 太原城還有許多明代遺跡。如晉王府商店的集中地晉府店,晉府游園松花被,宮門外牌樓所在地的紅市(四牌樓)街。太原又有好多晉王宗室的府地,已演變成街巷名字的:晉王七子濟(火高)的七府營(緝虎營),五子濟煥的寧化府,孫兒美(土容)的臨泉府,美垣的方山府以及大、小濮府,大、小二府巷等。明代府衙成街道名的有:北司街、察院后街,按司街、縣前街、都司街、鼓樓街、鐘樓街等。明代建筑的寺廟很多,除皇廟、崇善寺家廟外,有開化寺、打鐘寺、純陽宮、關(guān)帝廟、文昌宮、清真寺、四美園,以及“三堂會審”的布政司大堂、巡撫衙門舊址、太原府舊址、唱經(jīng)樓與明代衙門等。 晉王歿后的第二年,葬于城東南10公里許的黑駝山上(今南郊區(qū)黃陵鄉(xiāng)老墳村)。墓區(qū)周長1.5公里,以夯土圍墻,高四米余。墓冢朝南,直徑15米,高 3米,有盜洞。墓前原有牌坊、獻殿等,均毀。墓早在清康熙年間被盜,有“其人烏紗紅袍,足底金一錠,銀一錠,兩旁十棺十女”的記載。文革中又遭破壞?,F(xiàn)見墓道掘進50米,東西各有洞室,盜掘痕跡比比皆是。晉王室墓葬則多在晉王墓周圍。黃陵鄉(xiāng)東墳村有第七代晉王即端王朱知烊墓及妻妾墓群。西墳村有第八代晉王稱簡王的朱新(土典)墓及妻妾墓群。窯子村有敬王墓,郝莊鄉(xiāng)馬莊有懷王墓、惠王墓,郝莊村有方山莊憲王墓、臨泉莊簡王墓等。太原城北也有明晉王宗室的許多墓葬,他們都留下了明代社會千古滄桑的歷史足跡。
來自: 家住蒼煙 > 《山西》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太原這座城之13:明清重鎮(zhèn)與太原府城
太原這座城之13:明清重鎮(zhèn)與太原府城。(完) █ 明太原縣城城門 █ 修復中的明太原縣城 █ 1937年抗戰(zhàn)時期的明清太原府城小北門、迎...
航拍古建~第二次拍拱極門
明太原城共開八個城門:宜春門(大東門)、迎暉門(小東門)、迎澤門(大南門)、承恩門(新南門)、阜成門(旱西門)、振武門(水西門...
晉恭王朱棡
晉恭王朱棡。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封晉王,十一年(1378年)就藩太原。晉王。朱?與妃謝氏、樊氏、劉氏等共生七子,除長子朱濟熺襲封晉王外,朱濟燁、朱濟熿、朱濟炫、朱濟煥、朱濟烺、朱濟熇等六子分...
太原享堂的來歷是什么?
太原享堂的來歷是什么?“享堂”原本是明代晉王朱?王妃謝氏的墓前祭殿。舊址在太原老城東北1公里處。它的來歷與明初晉王府內(nèi)部的一場權(quán)...
開化寺(山西省太原市開化寺街)
開化寺是宋朝建立起來的,在宋代之前,這個地方叫唐明鎮(zhèn),宋太宗把北漢滅了以后,就把北漢的國都,當年的晉陽古城燒掉了,太原的軍事地...
文旅市場復蘇|太原皇廟:重現(xiàn)錦繡太原城的盛世繁華
文旅市場復蘇|太原皇廟:重現(xiàn)錦繡太原城的盛世繁華。奉旨在太原修建晉王府。南肖墻、東肖墻、三墻路。(西肖墻、上肖墻、北肖墻)之間...
太原城坊街城隍廟
太原城坊街城隍廟。城坊街為東西走向,成街于明代洪武年間太原城擴建之后。據(jù)地方志載,明清兩代的城坊街,原名叫做“城隍廟街”,得名...
明清太原府
明清太原府。金人占領(lǐng)太原后,廢宋太原大都督府建置,新建太原河東軍總管府,河東路改置為河東北路,新建置的太原府隸屬河東北路。萬歷...
異苑(南朝宋)劉敬叔●卷七
嵇康字叔夜,譙國人也。晉會稽張茂字偉康,嘗夢得大象,以問萬雅,雅曰:“君當為大郡守而不能善終。大象者,大獸也,取諸其音。獸者守也。故為大郡。然象以齒焚其身后,必為人所殺。”茂永昌中為吳興...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