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披露的外星生物是什么樣子的?
如果真的有外星生物,它們會是什么樣子?根據(jù)著名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推論,用電腦動畫的形式揭示人類“外星鄰居”的生存狀態(tài)。這是霍金繼提出“人類千萬不要和外星生物接觸”的警告后,首次向世人展示他想象中的外太空生物的具體形態(tài),這位本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設想外星生物存活在四種星球上,不同的環(huán)境孕育出不同形態(tài)的生命。
類地星球 肉食動物有毒刺似蜥蜴草食動物吸食石縫植物 在霍金的宇宙中,火星、月球等類地行星上生活著兩只腳的草食動物。草食動物擁有兩只足以支撐龐大的身體三趾小腳,它們不但能快速移動,利用吸塵器般的巨型嘴巴從巖石的縫隙中吸食食物,大嘴還能讓它們牢牢地盤在垂直的峭壁上進食。它們的一雙小眼睛分布在腦袋兩邊,開闊的視野便于警惕肉食動物的追殺,這點與地球上的草食動物極為相似。此外,外星生物的眼睛對橫行和行星霧圍造成的特殊波長非常敏感。
火星
霍金設想的肉食草食動物大戰(zhàn)發(fā)生在垂直的峭壁上,食草獸利用吸塵器般的大嘴牢牢固定在峭壁上
霍金認為,遙遠類地行星上的有機體從外表和行為上都與地球生物有巨大差異,但宇宙中的生物在生物化學特性和身體構造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由于類地行星在氣候和重量上與地球相似,存活在上面的生物應該與地球生物非常相似。
除了草食動物,類地行星上還存在類似蜥蜴的肉食動物,雙方偶爾爆發(fā)獵食大戰(zhàn)。就像地球上的肉食動物那樣,這些想象中的獵食者擁有犀利的視覺和快速靈敏的身體反應,尾部還有一對蝎子一般的毒刺用以獵食。
肉食動物眼神犀利動作敏捷,與地球同類相似
氣態(tài)星球 氣體生物以閃電為食 土星和木星屬于充滿氫氣和氦氣的氣態(tài)行星,許多科學家和科幻小說家都設想有生物通過進化而存活在這些氣體密度大、氣候異常的星球?;艚鹫J為,氣態(tài)星球上可能存在水母狀的巨型浮游生物,它們像吹脹的小型飛船那樣漂浮在氣體中,以吸收閃電的能量為生。人們發(fā)現(xiàn)木星上常出現(xiàn)巨大的電子風暴,它很可能由木星表面的氨云下籠罩的水蒸氣造成,這層水蒸氣混雜著有機體和適宜的溫度,與地球的“生命原始湯”極為相似。
土星
水母狀浮游生物存活在氣體密度極大的星球
宇宙 外星“游牧民族”漫游星際 除了在各個星球上土生土長的生物外,霍金還相信宇宙間存在著漂浮的生命體,成群結隊地游離在星球與星球之間,屬于外星生物的“游牧民族”。它們會以人類難以想象的技術飄進“蟲洞”,霍金認為,這些生物可能用尤如行星般大的“收集器”吸收各個星球的輻射能,進而獲得能撕破“蟲洞”穿越時空的巨大能量。
星際浮游生物能撕裂“蟲洞”穿越時空
液態(tài)星球 海洋生物似墨魚會發(fā)光 木衛(wèi)二“歐羅巴”等液態(tài)行星上則可能有類似墨魚的海洋生物存活在冰層底下的深海溫水區(qū),它們也許有類似地球深海生物的特性,比如身體能發(fā)出冷光,或者依靠“深海熱泉”創(chuàng)造出的食物鏈生活。所謂的深海熱泉有“海底綠洲”之稱,就像地球噴泉那樣,混合著礦物質(zhì)和化學物質(zhì)的熱水從海底縫隙冒出,為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
土衛(wèi)二
“歐羅巴”上的海洋生物或生活在深海熱泉中
極寒星球 長毛獸零下150℃低溫
木星
霍金想象中的耐寒生物全身長滿厚毛抵御強風
霍金相信,即使在平均溫度到達液氮(比零下150℃還低溫)水平的星球上也有可能存活生命體。生物要在這種極寒星球上生存,它們的有機器官和生理構造必然與類地星球上的以水為生命線的生物截然不同。從理論上講,如果極寒星球上的生物能獲得支持生物活性的能量,即使在這種極低的氣溫下,仍有可能存活生命體。霍金想象中的耐寒生物不僅擁有許多只腳,它們的全身還長滿厚毛以抵御強風和嚴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