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的新文化運動可以說是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開始的。在這個直至現(xiàn)在還沒有停止的過程中,我們汲取許多營養(yǎng),也失去太多傳統(tǒng)、本土的東西。中國的連環(huán)畫,這種俗稱小人書的兒童讀物,就是一道正逐漸湮沒的風景。
連環(huán)畫作為一種兒童讀物,自20年代以來,曾經(jīng)風靡中國達半個多世紀。其間,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人書《三國演義》累計發(fā)行194萬套,其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最初的小人書制作并不精美,但這絲毫不影響孩子們對它的喜愛。退回十幾年前,這種64開本、鉛字印刷、圖文并茂的小人書,作為少年兒童的主要讀物隨處可見,小伙伴們身上有幾個硬幣,就可以買本小人書,讀它個痛痛快快、樂不可支。 8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少兒讀物日益精美化、大型化以及各種傳播媒介的沖擊,小人書逐漸被驅逐出少兒讀物市場,書店里難覓其蹤影,散落在民間的小人書經(jīng)過十幾年、幾十年的“沉淀”之后,存世量更是大為減少,有的近乎“絕跡”。 于是,“物以稀為貴”的市場法則無形中把小人書推向國內(nèi)外收藏品的行列,使之成為人們收藏的新寵物,但僅僅是收藏而已。 與現(xiàn)在的兒童相比,前幾代人在童年時代對小人書可謂鐘愛有加。他們在自己還不甚識字的時候,就開始看小人書上的圖畫了。雖然只能簡單地欣賞書中的情節(jié),只能用“好人”與“壞人”來評價書中的人物,許多人卻從中學到做人的道理,培養(yǎng)了正直、無私、奮進的傳統(tǒng)美德。 在小人書風行的年代里,揮舞著定海神針降妖除魔的齊天大圣孫悟空、羽扇綸巾穩(wěn)坐中軍帳的臥龍諸葛亮、東砍西伐的黑旋風李逵、智勇雙全的浪子燕青等英雄人物曾激勵過好幾代人勤奮上進。雖然他們也對吳蓀甫、方鴻漸等人物迷惑不解,但這些反而大大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望。當許多人還在回憶有小人書伴的美好歲月,想著江姐、劉胡蘭等英雄人物時,現(xiàn)在的兒童卻正看著卡通畫冊,想著要是能和“米老鼠”、“唐老鴨”一起玩該有多好。 如今,不斷“東漸”的“機器人”、“卡通貓”正在逐漸代替中國本土的小人書 一些學者指出,對中國的兒童,我們還應當把我們民族的瑰寶,以及最基礎的道德知識通過小人書這種非常有趣的東西傳授給他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