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王昭君

 葉澀嵐杉 2010-07-25
 
 
   

王昭君

百科名片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漢族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漢元帝時期宮女,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于閼氏。另外,有多部以《王昭君》為名的詩歌、戲劇、電視連續(xù)劇、電影、小提琴協(xié)奏曲等藝術(shù)作品。
中文名: 王嬙
別名: 字:昭君
國籍: 中國(西漢)
出生地: 南郡秭歸
職業(yè): 宮女,閼氏
主要成就: 遠(yuǎn)嫁匈奴呼韓邪單于
維護(hù)漢匈關(guān)系長期穩(wěn)定
代表作品: 《怨詞》
配偶: 呼韓邪單于,復(fù)株累若鞮單于
兒子: 右日逐王,須卜居次,當(dāng)于居次

目錄[隱藏]

人物簡介
  1. 《王嬙》(《西京雜記》)
人物生平
  1. 昭君入宮
  2. 昭君出塞
  3. 塞外生活
歷史故事
  1. 昭君出塞
  2. 和番救國
歷史評價
  1. 四大美人之由來
  2. 四大美人趣說
昭君后嗣
相關(guān)文學(xué)作品
  1. 李白《王昭君》
  2. 杜甫《詠懷古跡》
  3. 王安石《明妃曲》
  4. 董必武《謁昭君暮》
  5. 老街味道《王昭君》
  6. 翦伯贊
相關(guān)文藝作品
  1. 電視連續(xù)劇《王昭君》(2007年)
  2. 電視連續(xù)劇《昭君出塞》(2006年)
  3. 電視連續(xù)劇《王昭君》
  4. 中國香港電影《王昭君》(1967年)
  5. 流行歌曲《美女遠(yuǎn)嫁·昭君》
  6. 潮劇《王昭君》
  7. 小提琴協(xié)奏曲《王昭君》
貼吧相冊


  

人物簡介

  王昭君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選掖庭的。當(dāng)時,呼韓邪來朝,漢元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shù)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

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遂與匈奴。”(《后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
  王昭君約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宜昌興山縣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溪為邑界,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縣。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王昭君天生麗質(zhì),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元帝下詔,命其擇吉日進(jìn)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紀(jì)尚幼,難以應(yīng)命”,無奈圣命難違。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淚別父母鄉(xiāng)親,登上雕花龍鳳官船順香溪,入長江,逆漢水,過秦嶺,歷時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達(dá)京城長安,為掖庭待詔。傳說王昭君進(jìn)宮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此事無正史可考,但極有可能是杜撰。有詩云“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dāng)時枉殺毛延壽。”王安石《明妃曲》)。昭君便被貶入冷宮3年,無緣面君。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領(lǐng)呼韓邪單于主動來漢朝,對漢稱臣,并請求和親,以結(jié)永

久之好。漢元帝盡召后宮妃嬪,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應(yīng)詔。呼韓邪臨辭大會,昭君豐容靚飾,元帝大驚,不知后宮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便賞給她錦帛二萬八千匹,絮一萬六千斤及黃金美玉等貴重物品,并親自送出長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隊車氈細(xì)馬的簇?fù)硐?,肩?fù)著漢匈和親之重任,別長安、出潼關(guān)、渡黃河、過雁門,歷時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達(dá)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歡迎,并被封為“寧胡閼氏”,意為匈奴有了漢女作“閼氏”(王妻),安寧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后,漢匈兩族團(tuán)結(jié)和睦,國泰民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后為匈奴右日逐王。時,王昭君以大局為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風(fēng)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fù)株累單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dāng)于居次(“居次”意為公主)。王昭君去世后,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后人稱之為“青冢”;到了晉朝,為避晉太祖司馬昭的諱,改稱明君,史稱“明妃”。
  王昭君的歷史功績,不僅僅是她主動出塞和親,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jié)h朝與匈奴和好,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民族團(tuán)結(jié),是符合漢族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與她的子女后孫以及姻親們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團(tuán)結(jié)做出了巨大貢獻(xiàn),因此,她得到歷史的好評。
  元代詩人趙介認(rèn)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于漢朝名將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tuán)結(jié)的佳話。

《王嬙》(《西京雜記》)

  
(漢)元帝后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其形,案圖召幸。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匈奴入朝,求美人為閼氏,于是上案圖以昭君行。及去,召見。貌為后宮第一,善應(yīng)對,舉止閑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國,故不復(fù)更人,乃窮案其事。畫工皆棄市,籍其家資巨萬。
  注釋:(1)“元帝”,公元前48—前35年在位,西漢十一個皇帝中的第八個皇帝。
 ?。?)“案”,同“按”,查。“幸”,寵愛。
 ?。?)“閼氏(yanzhi煙支)”,匈奴君長的嫡妻。
 ?。?)“上”,皇上,即元帝。
  (5)“閑雅”,文靜優(yōu)雅。“閑”通“嫻”,文雅。
 ?。?)“名籍”,名冊。
  (7)“重信”,重視信用。
  (8)“棄市”,在市中斬首。
  (9)“籍其家”,“籍”,查抄財產(chǎn),予以沒收。據(jù)記載,同時被斬首、查抄的畫師有毛延壽、龔寬、陽望、樊育。“巨萬”,萬萬,數(shù)目極大的意思。
 ?。?0)“葛洪(283—363)”,晉代有名的醫(yī)學(xué)家、文學(xué)家。他寫的《西京雜記》,托名漢劉歆(xin新)作,記西漢遺聞佚事。西京,今之西安。
  譯文:漢元帝后宮妃嬪很多,皇帝不能每個都看,就讓畫匠把她們的相貌畫下來,按照畫上的美丑召來寵幸她們。宮女們都賄賂畫匠,多的給十萬錢,少的也不下五萬錢。只有王嬙(昭君)不肯賄賂畫匠,所以得不到皇帝的召見。匈奴來朝拜漢元帝,請求賞賜一個美人作為他們的閼氏(相當(dāng)于皇后)。于是皇帝按照畫像讓王昭君出嫁。等到出發(fā)的時候,召見了昭君,原來昭君的容貌在后宮沒有能比得,善于應(yīng)對問話,舉止優(yōu)雅大方。元帝后悔了但是名字已經(jīng)定了下來。元帝注重對外國講誠信,所以沒有換人。于是追究這件事,畫匠們都被處死,抄沒他們的家產(chǎn)都有許多。

人物生平

昭君入宮

  

()

王昭君出生于長江三峽中,一個叫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的地方普通的民家。漢元帝建昭元年,下詔征集天下美女補充后宮,王昭君被選入宮。當(dāng)時的皇帝漢元帝已經(jīng)40多歲了,由于縱欲身體衰弱不堪。王昭君雖然是錦衣玉食,住的是緒窗朱戶,但不過是籠中之鳥,池中之魚而已?;实酆髮m佳麗三千,按理要輪到王昭君不知什么時候,而且即使輪到了又能怎樣?王昭君可能也就這樣湮沒于后宮之中。但是一件外交上的事情改變了王昭君的一生。這事要先從漢朝時最大的敵人——匈奴說起。
  漢宣帝時,匈奴發(fā)生內(nèi)亂,五個單于分立,相互攻打不休。其中有一個呼韓邪單于,被別的單于打敗,逃到漢朝來,親自朝見漢宣帝。呼韓邪單于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于,漢宣帝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呼韓邪單于在長安一住就是一個多月。等到他回去的時候,漢宣帝派了兩個將軍帶領(lǐng)一萬人護(hù)送他到漠南。這時候,匈奴正缺糧食,漢宣帝送去了三萬四千斛糧食。呼韓邪單于非常感激。西域各國看見漢朝對呼韓邪單于這么好,也都爭先恐后地同漢朝打交道。

昭君出塞

  漢宣帝死后,他的兒子劉姡即位,也就是召王昭君入宮的漢元帝。此時呼韓邪單于跟漢朝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好

了。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再一次到長安,這次他提出了和親的要求。“和親”的建議原本是漢高祖時婁敬德提出的,當(dāng)時的形勢是匈奴強漢弱,呂后只有一女,不忍心將她遠(yuǎn)嫁番邦,因此和親一直都是挑一個宗室的女兒假做公主嫁出去的。不過這回,漢元帝決定挑一個宮女給他。原因可能是漢元帝時已經(jīng)漢強匈奴弱,沒必要一定挑皇親國戚的女兒,皇親國戚的女兒們畢竟不多,宮女則多的是;再者,呼韓邪單于此時就在長安,讓宗親的女兒冒充公主,這么的大事情怎么可能瞞的過他。
  話說,漢元帝派人到后宮傳話,宮女們在皇宮猶如鳥兒在樊籠,都爭著想出去,但一聽是去荒漠遙遠(yuǎn)的匈奴,一個個起勁的勁頭頓時就沒了,不甘心做白頭宮女的王昭君毅然請命,自愿去匈奴。傳說中這里還發(fā)生了許多故事,比如畫師毛延壽的事情等,但大多數(shù)都是后人加上去的,不過這也從側(cè)面說明了這件和親事件的重要性。
  “昭君出塞”是漢匈交往上的大事,《漢書.匈奴傳》和《后漢書.南匈奴傳》都記載了這件事,尤以《后漢書》中的記載繪聲繪色:“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以賜之。昭君入宮數(shù)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斐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然難于失信,遂與匈奴。生二子。及呼韓邪死,閼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書求歸,成帝敕令從胡俗,遂復(fù)為后單于閼氏焉。”文中昭君自動求行和元帝為昭君的美麗所動“意欲留之”等故事性情節(jié)非常傳神,昭君之美躍然紙上。

塞外生活

  王昭君抵達(dá)匈奴后,與呼韓邪單于非常恩愛,被封為“寧胡閼氏”,并為呼韓邪單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師(也寫作伊屠牙斯),封為右日逐王?;楹笕?,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逝世,
  大閼氏的長子雕陶莫皋繼承了單于的職位,依照匈奴的禮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輕的單于對王昭君更加憐愛,夫妻生活十分恩愛甜蜜,接連生下兩個女兒,長女叫云,次女叫當(dāng),后來分別嫁給匈奴貴族。
  雕陶莫皋與王昭君過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這時是漢成帝鴻嘉元年,王昭君已經(jīng)三十二歲,正是絢爛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絆系,好整以暇地參予匈奴的政治活動,對于匈奴與漢廷的友好關(guān)系,著實產(chǎn)生了不少溝通與調(diào)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與妹妹見面,王昭君的兩個女兒也曾到長安還入宮侍候過太皇太后,這位太皇太后就是漢元帝的皇后,她有個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謙躬下士博取虛名,后玩了一套所謂堯、舜、禹時代的“禪讓制”,奪取西漢政權(quán),建立“新”??上倥珕斡谡J(rèn)為“不是劉氏子孫,何以可為中國皇帝?”于是邊疆迭起,禍亂無窮。
  眼看自己創(chuàng)造的和平歲月毀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絕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南9公里處的大黑河畔,據(jù)說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黃,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蔥一片,所以叫“青冢”。
  關(guān)于“青冢”也另有解釋:《筠廓偶筆》:“王昭君墓無草木,遠(yuǎn)而望之,冥蒙作青色,故云青冢。”《塞北紀(jì)游》上也說:“塞外多白沙,空氣映之,凡山林村阜,無不黛色橫空,若潑濃墨,昭君墓煙垓朦朧,遠(yuǎn)見數(shù)十里外,故曰青冢。”
  歷來提到“青冢”的詩句很多。如白居易的“不見青冢上,行人為澆酒。”杜牧的“青冢前頭隴水流,燕支山下暮云秋。”
  附錄:《王嬙報漢元帝書
  臣妾幸得備身禁臠,謂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遠(yuǎn)竄異域,誠得捐軀報主,何敢自憐?獨惜國家黜涉,移于賤工,南望漢關(guān)徒增愴結(jié)而。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憐之。
  譯文:臣妾有幸被選為陛下專用的后宮佳麗,原以為可把自己的身體進(jìn)獻(xiàn)給陛下,死后也會留下我的芳名。卻不料遭到畫師毛延壽的報復(fù),只好遠(yuǎn)嫁到異國絕域的匈奴,真心實意地以身相報陛下的恩澤,哪里還敢憐惜自己?如今只惋惜匈奴國內(nèi)的人事變化難以預(yù)料,單于去世,我只能移情于卑賤的女工手藝消磨時光,天天向南遙望漢朝的邊關(guān),也只是白白地加重悲傷郁結(jié)罷了。臣妾家鄉(xiāng)還有我的父親和弟弟,只能盼望陛下稍施慈悲憐憫,讓我返回漢朝吧!
  附錄:《怨詞
  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于芭桑。
  養(yǎng)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
  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伊何,來往變常。
  翩翩之燕,遠(yuǎn)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進(jìn)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附注
  苞桑:叢生的桑樹。形容;形體和容貌。曲房;皇宮內(nèi)室。
  頡頏:音協(xié)杭。鳥兒上飛為頡,下飛為頏。指鳥兒上下翻飛。
  委:堆。 來往:此處指皇內(nèi)夜夜將佳麗送去給帝王寵幸。
  西羌:居住在西部的羌族。
  泱泱:水深廣貌。禁臠:指帝王專享的豬頭肉,比喻他人
  不得染指的獨占物。黜涉; 指官吏的進(jìn)退升降。
  日月:比喻國君。竄:隱匿。
  譯文:秋天里的樹林郁郁蒼蒼,滿山的樹葉一片金黃。
  棲居在山里的鳥兒,歡聚在桑林中放聲歌唱。
  故鄉(xiāng)山水養(yǎng)育了豐滿的羽毛,使它的形體和容貌格外鮮亮。
  天邊飄來的五彩云霞,把她帶進(jìn)天下最好的深宮閨房。
  可嘆那離宮幽室實在空曠寂寞,金絲鳥般的嬌軀總也見不到陽光。
  夢想和思念沉重地壓在心頭,籠中的鳥兒卻不能自由的翱翔。
  雖說是美味佳肴堆放在面前,心兒徘徊茶不思來飯不香。
  為什么唯獨我這么苦命,來來去去的好事總也輪不上。
  翩翩起舞的紫燕,飛向那遙遠(yuǎn)的西羌。
  巍巍聳立的高山橫在眼前,滔滔流淌的大河流向遠(yuǎn)方。
  叫一聲家鄉(xiāng)的爹和娘啊,女兒出嫁的道路又遠(yuǎn)又長。
  唉!你們可憐的女兒呀,憂愁的心兒滿懷悲痛和哀傷。

歷史故事

昭君出塞

  王昭君出生在著名的長江三峽中,一個叫秭歸的地方,這里江水湍急,日夜咆哮,兩岸懸崖峭壁,怪石嶙峋,戰(zhàn)國時這里曾出過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屈原。
  王昭君出生時正值漢朝的輝煌盛世,百姓豐衣足食,但秭歸這里比較荒僻,王昭君的父親,帶著兩子一女,和妻子一道,耕種小得可憐的幾塊山坡地,種些雜糧維持生計,仍然過著勉強溫飽的艱苦生活。有時還要替溯江而上的船只拉纖貼補家用。
  生活雖然清苦,但全家和樂,與世無爭,更重要的是能夠始終保持先人的傳統(tǒng),沒有忘記她們也曾是受人尊敬的詩禮門第。王昭君有一個哥哥叫王新,有一個弟弟叫王颯,出力的活兒輪不到她,她除了跟著母親嫻習(xí)女紅之外,更在父親的督促下讀書習(xí)字,雖然生長在窮鄉(xiāng)僻壤,卻饒有大家閨秀的風(fēng)范。
  漢元帝建昭元年,下詔征集天下美女補充后宮,王昭君年當(dāng)二八,仿如空谷幽蘭,自然被選入宮。
  從全國各地挑選人宮的美女?dāng)?shù)以千計,皇帝無法—一見面,首先由畫工毛延壽各畫肖像一幅呈奉御覽。出身富貴人家,或京城有親友支援的,莫不運用各種管道賄賂畫工,惟獨王昭君家境寒愫,更自恃美冠群芳,既無力賄賂,也不屑于欺瞞天子,使毛延壽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不但把她畫得十分平庸,而且更在面頰上點了一顆碩大的黑痣,等到漢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畫像時,嫌惡之余,更以為她是個不實在的女人,因此,五年過去了,她仍是個待詔的宮女身份。
  五年的時間不算短,與現(xiàn)在讀一個大學(xué)本科的時間還要長一點。王昭君除了擔(dān)負(fù)一些宮中的輕便工作之外,有太多的余暇來讀書寫字,唱歌跳舞,研習(xí)音律與繪畫,不斷充實自己,磨練自己。然而午夜夢回,不免倍感凄清與孤寂,花樣的年華一寸一寸地消逝,不知究竟何時才有出頭之日,又如何上報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呢?
  又是落葉迷徑,秋蟲哀鳴的深秋季節(jié),冷雨敲窗,孤燈寒衾最易惹人遐思。想起西陵峽中的江水,更想起一家五日歡樂團(tuán)聚的時光,愁思如麻。信手拿過琵琶,邊彈邊哼,唱不盡的是鄉(xiāng)愁:
  一更天,最心傷,爹娘愛我如珍寶,在家和樂世難尋;如今樣樣有,珍珠綺羅新,羊羔美酒享不盡,憶起家園淚滿襟。
  二更里,細(xì)思量,忍拋親思三千里,爹娘年邁靠何人?宮中無音訊,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進(jìn)京見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黃昏月夜苦憂煎,帳底孤單不成眠;相思情無已,薄命斷姻緣,春夏秋冬人虛度,癡心一片亦堪憐。
  四更里,苦難當(dāng),凄凄慘慘淚汪汪,妾身命苦人斷腸;可恨毛延壽,畫筆欺君王,未蒙召幸作鳳凰,冷落宮中受凄涼。
  五更里,夢難成,深宮內(nèi)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虛拋擲,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親,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嘆人生皆有定。
  這就是有名的《五更哀怨曲》。滿腔幽怨,無限感傷,混合著濃重的鄉(xiāng)愁與一絲絲的憧憬。
  王昭君無聲無息地打發(fā)著漫漫的長夜和日復(fù)一日的白晝,意志消沉,“自嘆人生皆有定。”然而,事實上命運總是在“有定”中包含著“無定”,漢元帝竟寧元年,南匈奴單于呼韓邪前來朝覲,王昭君的命運無意間起了突破性的變化。
  中原正是春暖花開的三月,塞外猶是寒風(fēng)凜冽的季節(jié),真?zhèn)€是“馬后桃花馬前雪,教人如何不回頭。”王昭君終于在漫漫長路中病倒了,只得暫時停止前進(jìn),養(yǎng)病期間,她想起了父母兄弟,也想到了曾和她纏綿三天三夜的大漢皇帝,于是挑燈披衣,濡淚和墨,向漢元帝寫信:臣妾有幸得備禁臠,謂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遠(yuǎn)適異域。誠得捐軀報主,何敢自憐?惟惜國家黜陟,移于賤工,南望漢闕,徒增愴絕耳。有父母有兄弟,惟陛下少憐之!
  出了雁門關(guān),匈奴大隊騎士、氈車、胡姬前來迎迓,抵達(dá)王庭之日,但見平沙雁落,黃塵滾滾,牛羊遍地,無邊青草。一座座帳篷中,張燈結(jié)彩,歡騰達(dá)旦,呼韓邪單于封她為寧胡閼氏(亦即安寧胡地的皇后),百般遷就,以博取她的歡心。然而胡笳悲鳴,駿馬奔馳,飲腥食膻,異邦風(fēng)月,使王昭君總是對故國充滿思念之情。所謂:漢使回朝頻寄語,黃金何日贖娥眉? 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里時。
  王昭君出塞以后,漢元帝依照她的意思,把她的父母兄弟一齊接到長安,賜宅賜田,妥善安置。而呼韓邪自得漢廷絕色美人之后,心中大為高興,整天置酒作樂,并遣使致送大批玉器,珠寶及駿馬,以報答漢天子的特別恩遇,甚至上書愿保境安民,請罷邊卒,以休天子之民。漢宣帝在看了郎中侯應(yīng)上奏的“十不可”之后,謝絕了他的這一好意。
  就在王昭君抵達(dá)匈奴王庭三個月后,漢元帝在思念與懊惱的前提下,懨懨病榻,拖到初夏時節(jié),竟在榴花耀眼中崩逝。
  第二年,即漢成帝建始元年,王昭君為呼韓邪單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師,封為右日逐王,又過了一年,老邁的呼韓邪去世,這年王昭君二十四歲。
  大閼氏的長子雕陶莫皋繼承了單于的職位,依照匈奴的禮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輕的單于對王昭君更加憐愛,夫妻生活十分恩愛甜蜜,接連生下兩個女兒,長女叫云,次女叫當(dāng),后來分別嫁給匈奴貴族。
  雕陶莫皋與王昭君過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這時是漢成帝鴻嘉元年,王昭君已經(jīng)三十五歲,正是絢爛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絆系,好整以暇地參予匈奴的政治活動,對于匈奴與漢廷的友好關(guān)系,著實產(chǎn)生了不少溝通與調(diào)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與妹妹見面,王昭君的兩個女兒也曾到長安還入宮侍候過太皇太后,這位太皇太后就是漢元帝的皇后,她有個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謙躬下士博取虛名,后玩了一套所謂堯、舜、禹時代的“禪讓制”,奪取西漢政權(quán),建立“新”??上倥珕斡谡J(rèn)為“不是劉氏子孫,何以可為中國皇帝?”于是邊疆迭起,禍亂無窮。
  眼看自己創(chuàng)造的和平歲月毀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絕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

和番救國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hù)送下,離開了長安。她騎著馬,冒著刺骨的寒風(fēng),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韓邪單于的閼氏。封「寧胡閼氏」,希望她能為匈奴帶來安寧和平,昭君遠(yuǎn)離自己的家鄉(xiāng),長期定居在匈奴。她勸呼韓邪單于不要去發(fā)動戰(zhàn)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打這以后,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維持了六十多年的和平。難能可貴的是,當(dāng)呼韓邪單于去世后,她又「從胡俗」(收繼婚制),再嫁給呼韓邪單于的大閼氏的長子,雖然這和中原的倫理觀念相抵觸,但她從大局出發(fā),珍惜漢與匈奴的友誼。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書沒有記載。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我國古典文獻(xiàn)中,最早提到昭君墓的是唐代杜佑所著《通典》。

歷史評價

  昭君卒于何年,不

得而知了。昭君死后,葬于青冢,而專家考證說,這只是她的衣冠冢,王昭君到底埋葬在什么地方,只能是一個永遠(yuǎn)的迷了。現(xiàn)代史學(xué)界對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的歷史功過意見分化嚴(yán)重,贊之毀之皆有。
  而騷人墨客幾乎一口咬定王昭君在塞外受苦受難,所以跟著也傷心同情。學(xué)者柏楊先生認(rèn)為,中國固然繁華,但與王昭君何干?她只能困在宮廷的小小天地。而宮廷的小小天地,在匈奴汗國也是一樣,擁有頂尖的享受。并且,就在王昭君辭行后當(dāng)年,公元前33年漢元帝劉?#93;就死了。如果把她留下,最好的結(jié)局不過一個被漢元帝偶爾玩過的普通小宮女而已。她將守著靈樞,老死墳園。事實上,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她的幸福才真正開始,她成為匈奴汗國單于最寵愛的妃妾,因她的花容美貌和她的來自中國的強大背景,在匈奴汗國宮廷中有極為尊貴的地位。相形之下,她留在長安,只能囚在墳園。塞外卻有廣闊的蒼穹,使她擁有豐富的愛情和人生溫暖。

四大美人之由來

  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的由來
  
西施貂蟬、楊玉環(huán)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閉月”:貂蟬在后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fēng)吹來,一塊浮云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羞花”:楊玉環(huán)被選進(jìn)宮時,思念家鄉(xiāng)。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guān)在宮內(nèi),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么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情景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huán)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宮女們也議論紛紛說這是楊玉環(huán)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唐明皇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封為貴妃。從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
  “沉魚”: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
  “落雁”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于結(jié)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yuǎn)和好。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后來,“落雁”也就成了王昭君的雅稱了。

四大美人趣說

  西施是大腳,發(fā)明了遮腳裙。
  貂蟬是一眼大一眼小,應(yīng)該是比較明顯,雖然每個人都有大小眼,但如果不明顯也看不出來,但貂蟬的估計是挺明顯的。
  王昭君是溜肩,故發(fā)明了墊肩。
  楊貴妃倒還好,表面上都挺正常,很符合唐朝審美觀,那就是胖,身高只有1米64,楊貴妃有狐臭,所以她特別的喜歡沐浴。
  美女也有缺陷,再加上古人的審美觀和現(xiàn)代人的不一樣,所以,我們要好好的去學(xué)習(xí)歷史,了解歷史。不應(yīng)該去批判任何一位古代四大美女,因為各有各的優(yōu)缺點。

昭君后嗣

  伊屠智牙師,右日逐王(后來爵位升為右谷蠡王)。匈奴的單于是可以傳弟的。呼韓邪一生共娶三女,
生七子,除王昭君所生的幼子伊屠智牙師以外,其他6人居然都當(dāng)過單于。
  復(fù)株累若鞮單于,名雕陶莫皋,公元前31—前20年在位,呼韓邪之子。復(fù)娶王昭君,生二女。
  搜諧若鞮單于,名且糜胥,公元前20—前12年在位,復(fù)株累若鞮之弟。
  車牙若鞮單于,名且莫車,公元前12—前8年在位,搜諧若鞮之弟。
  烏珠留若鞮單于,名囊知牙斯,公元前8—13年在位,車牙若鞮之弟。
  烏累若鞮單于,名咸,13—18年在位,烏珠留若鞮之弟。
  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單于,名輿,18—46年在位,烏累若鞮之弟。
  《后漢書》說呼都而尸單于想要把單于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于是殺害了伊屠智牙師。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