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宮位于吳哥城東北25公里的地方,它被稱為“吳哥建筑的明珠”。

女王宮前的采蓮母親。

可愛的小女孩。

女王宮以小巧玲瓏、精致剔透而著名。整座建筑物都是以粉紅色的砂巖建成,加上晨光,美輪美奐。不管從整體的建筑還是細部的雕刻來欣賞,都讓人驚嘆。

女王宮的建筑物上,所有的石柱、屋頂、山檐,甚至基座,目力所及,都雕刻了極其精美的花紋和圖案。


雕刻的方法比其他的吳哥寺廟都更精良和高超,而且許多都是立體的浮雕,令圖案更加生動形象,栩栩如生。

女王宮雕刻的內容非常豐富。

有宗教故事也有高棉王朝的生活記錄。

有神話人物和怪獸,也有人間的普通大眾。

寧靜的女王宮沐浴在清晨最溫柔的陽光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女王宮的雕刻都是無與倫比的精美。

精美的雕刻。

每一個窗欞之側,依舊會有仙女的身影。

個人認為,女王宮是整個吳哥建筑里最精致的地方,這絕對是不朽的傳奇!

清晨的女王宮非常安靜,只有快門的聲音。

雖然殘缺,但無損她的美麗!



9點陽光漸漸升高,旅行團蜂擁而至,我們離開女王宮前往崩密列。
臨走前再看一眼那可愛的小女孩。

去崩密列,是因為自助游書上說其是最難到達也是最值得去的地方。也不知坐了多久的車,感覺路途好遠,總算到達崩密列。
崩密列,號稱吳哥最神秘的寺廟,一座完全陷落于荒野之中,被叢林吞噬的寺廟。通過主入口的一段土路進入后,出現(xiàn)在眼前的不是一路以來所見的寺門,而是從高高的斷墻內傾瀉而出的大堆大堆的亂石。

數(shù)量多于塔布籠寺內的樹根樹干藤曼,穿破,纏繞,依附著幽暗得青綠灰舊的寺塔。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共同呼吸,已經(jīng)分不清彼此。
循著棧道走了一圈,便開始決定不走尋常路。有時得攀爬,有時得行走在危立的屋檐墻頭之上,有時還得低頭穿梭黑暗地道。我以為在崩密列玩抓迷藏的游戲一定很有意思。
下午離開崩密列前往羅洛士寺廟群,不知道是因為中午沒睡午覺,還是審美疲勞,已經(jīng)沒有興奮的感覺,也沒有拍照的念頭。
回去路上,遇到傍晚放學的小女孩。

在暹粒的四天,看足了三場日出,三場日落。每天早上5點出發(fā),在夜色中馳行。我對日出日落有著出奇的狂熱。有時候我會想,假如不是喜歡攝影,我還會有每天這么早起床的動力嗎?很難說。
拿著相機,我會想著如何構圖、如何曝光。感覺我對浮光掠影的專注,已超過了對歷史和宗教的探究。
但攝影是一種記錄,是一種表達……按下快門的同時,我留住了瞬間。
關于行攝,我在思考。我會找到平衡點。
行攝還將繼續(xù),用我的相機,記錄美妙瞬間。將那不朽的傳奇,經(jīng)由我的眼與我的心,呈現(xiàn)給你。
在風的歌聲中,又開始了我的行攝之旅。行走著、思考著、改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