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趣花生南瓜糍
描述
超Q超粘彈的南瓜糍!??!真的很Q哇,就像炸的南瓜餅的內(nèi)餡,好糯喲!
老媽煮好的南瓜、花生,就地取材,做個小甜點~~~~(*^__^*)
材料
南瓜、花生、面粉、澄面、餅干、黑芝麻、油
做法
1.將煮好的南瓜去皮壓泥,與面粉、澄面、水和成糊(也可以用南瓜湯替代水,味道更濃哈)。 2.將煮好的花生拍扁,切碎(因為帶水分,所以最好把花生衣去了,不然花生末都連在一起,我就犯了這個錯誤 = =),加入南瓜面糊中,拌勻。 3.在盤子底抹一層油,防粘。把南瓜面糊平鋪在上面。 4.把餅干、黑芝麻擺放在面糊上,弄成笑臉的造型O(∩_∩)O~~~~ 6.把南瓜皮改刀成小段,圍在盤子四周。 7.上鍋蒸大約10分鐘,大功告成?。?!
PS: 花生最好用干的,我是直接拿煮花生切碎的,不怕麻煩的親可以事先將花生炒一下,味道更香哦! 一開始忘把澄面寫上去了,加了澄面后不僅很Q,而且會呈現(xiàn)出一些透明的效果。
灰色的天空很抑郁——茄茄面
描述
最近的日子過得拉里邋遢的,十分無趣,好幾天都沒晴天了,心情抑郁。 請教個問題吧,那位仁兄知道小煮面,蓋澆面,菜湯面,陽春面的區(qū)別啊,我在南京上了兩年學,一直都不知道此種奧妙
材料
主料:西紅柿,茄子,面條 配料:蒜,鹽,雞精,糖,生抽,淀粉,食用油
做法
煮面條大家都會,我就不說了哈 西紅柿,茄子,去蒂切小塊,蒜拍碎切??;把茄子放入冷鹽水里浸泡十分鐘;鍋內(nèi)熱油,待油燒熱后下入茄丁翻炒至熟;放入蒜丁炒出香味,再加西紅柿翻炒,至西紅柿軟爛;茄子很出水,所以基本上可以不加水了,如果覺得有點干,就少點一點水,頓一下,加入生抽,鹽,雞精,糖調(diào)味,最后用水淀粉勾薄芡即可。 吃的時候吧這個鹵澆到面條上就行啦 PS:用鹽水浸泡茄子是因為茄子很吸油,炸茄子要用很多油,但是泡過鹽水的茄子就不那么吃油了,可以省下一半多的油。但是,撈出來的時候最好擠一下水,因為茄子本身就會出很多水
番茄蝦
描述
回國以后奶奶買了很多海蝦(因為我不吃河蝦,自我批評一下),看到以后覺得好親切。瑞典的蝦通常都是冷凍的蝦仁,完全不適合這種做法,即使做了味道也不一樣。恩!無論怎么看都覺得還是帶著殼的國產(chǎn)大蝦來的帥氣~ 中間有個小型裝飾品,是一直蟹爪,因為給它洗澡時它把爸爸的無名指夾破了,為了懲罰這種暴力行為,把它拿來當裝飾品了~
材料
海蝦,番茄一大~~個,蔥,姜,蒜,花雕(小型飯碗半碗的樣子),生抽,鹽,糖,油
做法
1.先把蝦過油 2.熱鍋加油,放入蔥姜蒜碎碎,炒一下,加入番茄,炒成番茄醬的樣子,然后加入所有調(diào)味料,味道調(diào)好后,把蝦丟進去。 3.稍微炒一下下,入入味,最后出鍋前撒上蔥絲就好了
香菇+腐竹
描述
清淡,美味,又營養(yǎng),而且很簡單~
材料
腐竹,香菇,蔥,姜,香菜,胡蘿卜,鹽,糖,油,花雕,生抽,淀粉
做法
1.熱鍋加油蔥姜熗鍋,香菇切小塊丟進去炒一會兒; 2.加胡蘿卜和腐竹,炒一下,加水 3.加花雕生抽鹽糖調(diào)味,最后用淀粉水勾芡,加香菜碎就可以了。
描述
春節(jié)的時候有人送了一盒核桃來,半年過去,那盒核桃還是春節(jié)拿來時候的樣子,我要把它解決掉。 說起核桃,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吃過剛從樹上摘下來的青核桃。 我小時候,我媽單位有一顆大核桃樹,挺粗的,但沒粗到要幾人合抱那么粗,一個男人估計就抱住了;有兩層半樓那么高,特別茂盛,像個大傘蓋。那時候我媽單位在施工,樹下有一個大土堆,站在上面生出手可以夠到樹冠最下面的樹枝。拉下樹枝來,可以看見上面結(jié)了許多核桃。圓圓的,青綠色,表面是光滑的。核桃皮不是硬的,有點像生青梅那種脆脆的,用手一捏就捏開了。露出里面白白的皮和白白的果仁。核桃仁上的薄膜也是白色的,半透明,軟軟粘粘的。 我在無意中發(fā)現(xiàn)那棵大樹,看到上面的果實,就自己跑到樹下去摘果子。打開一個吃,果仁濕濕的,水分很充足,也很爽脆,有點像鮮杏仁的感覺,透著淡淡的清香。我當時真是如獲至寶。每次和我媽同事的孩子到他單位的院子里玩,我都會驕傲地向他們介紹這棵樹,和他們一起摘核桃,好像這是我特有的財富。小孩子的價值觀都很單純,大家都很喜歡這棵樹,也喜歡這樹上的果子。 兒童的世界在成人眼里是不可理喻的,我喜歡的核桃樹和青核桃在他們眼里沒什么價值,甚至不值一提。每當我向他們抒發(fā)我對青核桃的喜愛之情和想要和她們分享我心中的美味時,他們通常不屑一顧。成人眼中的世界果然和孩子們的不一樣,時間的年輪模糊了眼,太多細小的事情已經(jīng)看不到了。 時光如水雖然俗套卻很有道理,成長的時光像流水一樣,洗涮了眼里的天真和單純,漸漸地,思考的路徑開始復雜,一波三折,層層疊疊,即使有一天想要重新尋回年幼時單純的邏輯,也會因為失去太早不出可尋了。純真年代,只不過是個美好的幻象罷了。
材料
主料:核桃仁 配料:糖,蜂蜜,食用油,水,白芝麻
做法
核桃仁的處理辦法: A)熟核桃仁:鍋內(nèi)不放油,將鍋燒熱,倒入核桃仁翻炒至出薄油(注意火候,不要炒糊了),關(guān)火冷卻 B)生核桃仁:鍋內(nèi)熱油,待有至7成熱時下入核桃仁炸至酥脆,出鍋;瀝油備用 制作糖漿: 小煮鍋內(nèi)放入適量食用油,白糖,蜂蜜,和少量水,攪拌均勻,大火煮沸;文火加蓋煮至水分基本耗干,糖漿呈粘稠狀即可 炒鍋重新開火,用中火繼續(xù)炒至核桃仁,同時將熬好的熱糖漿淋在核桃仁上,迅速翻炒,是核桃仁均勻的沾上糖漿;關(guān)火,放入準備好的盤子中,撒上白芝麻,用筷子將核桃仁迅速分開,放置陰涼處晾涼,使糖漿凝固即可。 我家沒有白芝麻,我也不喜歡吃,所以沒放。 PS:如果有黃油,在熬糖漿時化一塊黃油會更像,喜歡清淡點口味的可以不用了,核桃炒完已經(jīng)很多油,很香了。 我覺得如果直接趁熱上桌就是巴斯桃仁了,也不錯,哈哈
簡單土豆泥
制作時間
18 分鐘
描述
十年前吃過一次土豆泥,表姐做的,十年后自己動手做一次,嘿嘿。 本來也想嘗試一下胡蘿卜泥,可惜煮完以后還是太硬,不好弄成泥,在加上我的器具很簡單-勺子。姥姥爺吃了幾年的水煮胡蘿卜,依然身體硬朗,爭取像他老人家學習。 我在土豆泥里放了點黃油,其實吃土豆不發(fā)胖,吃黃油土豆就發(fā)胖了,呵呵。那個餅是在超市買的,里面涂了豆瓣醬和辣醬,還夾了一片cheese,吃了2個月的黃油面包,終于膩了,于是換成cheese加上中國自有的醬——完美。呵呵~
材料
2個土豆(白皮的那種),少許黃油,鹽,胡椒粉
做法
1,土豆去皮,切塊 2,水開后煮10分鐘左右 3,用勺子把土豆碾成泥,順時針攪拌,并趁熱加入少許黃油,鹽,和胡椒粉
TOP:其實一個土豆就夠吃了,最好帶點咸味,黃油也不要加多,否則吃多了會膩。其他的配菜就隨便啦,主要看身邊的食材。呵呵。
手撕紫甘藍
制作時間
10 分鐘
描述
這幾天沒有食欲,東西不用吃,看看就飽了,不過我依然沒有停止進食,哈哈。 我上大學已經(jīng)兩年了,在上大學之前,從來沒有離開過家,也沒住過校,不知道離開家是什么感覺。剛上大學的時候,我適應的挺好,沒覺得遠赴他鄉(xiāng)有什么不一樣,該吃吃該喝喝,該干嘛就干嘛,日子也挺充實。說起快樂到?jīng)]有多少,畢竟還是在一個陌生的城市,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透著陌生和冷漠??墒?,卻沒有迫不及待想要逃離的感覺。 大二這一年,尤其是第一學期,忽然對家產(chǎn)生了無限眷念,總是給我媽打電話說我想回家。想念家里的床,想念家里的飯菜,想念家里的朋友,想念一切一切。漸漸開始越來越不喜歡上學的城市。交通不好,氣候不好,,食物不好,人也不好;呵呵,一切,可能都是愛屋及烏效應的副產(chǎn)品吧。心中漸漸升起離開不再回來的念頭。 每當身邊特別安靜的時候,就會回想起高中時候的事情,惦念起從前的朋友,記掛家里的父母,想念家里的一菜一飯,哪怕只是一碗白粥,一點醬菜,那味道回憶起來都勝過山珍海味。 最讓我覺得奇怪的是,我特別不喜歡吃餃子,但是,一到學校,一想家的時候我就想吃餃子,特別特別想。學校食堂是有餃子賣的,但是,我一定會固執(zhí)地把這碗餃子留到回家吃,所以我回家的第一頓飯一定是去吃餃子。然后一整個假期都不回想起吃頓餃子,直到回到學校,這種執(zhí)念會重新出現(xiàn),如此循環(huán)往復...... 有一天跟我媽說起來,還是家里的飯菜最好吃,我媽說,是啊,說來也奇怪,缺油水的時候想去飯店吃肉,吃完就能好長時間都不想,可是天天在家喝粥,也從來沒覺得膩過。也許這是出于心底一直存在的歸屬感吧,金銀珠寶,他人之物,再光彩照人,戴在身上總會覺得不自在;粗布麻衣,量身定做,再暗淡無光,穿在身上也覺得舒適坦蕩。自己的,家里的,才是最窩心溫暖的。
材料
主料:紫甘藍 配料:A:糖,醋,生抽,鹽,雞精,淀粉 青尖椒,干辣椒,姜,蒜,食用油
做法
紫甘藍洗凈,用手撕成小塊,料A調(diào)成汁,青尖椒適量切成小段備用;鍋內(nèi)熱油,干辣椒剪入鍋中,炸香,撈出辣椒段;姜,蒜下鍋爆香,放入撕好的紫甘藍,大火快炒;將尖角段,和糖醋汁倒入鍋中,翻炒幾下出鍋即可。 PS:1 這個包菜一定要撕不要切,這樣好像比較脆 2 糖醋汁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調(diào),喜歡甜的就多放糖,不喜歡就少放點 3 一定要大火快炒
杏仁豆腐
制作時間
15 分鐘
描述
悶熱的夏天,清爽又營養(yǎng)的早餐才能讓我們一天都精神飽滿~
材料
杏仁露一罐(240ml)牛奶250-300ml 魚膠粉10g 糖
做法
1.杏仁露煮沸加入魚膠粉攪攪,加糖再攪攪,然后再加入冰冰的冷藏過的牛奶,再攪攪,放進冰箱冷藏,然后去睡覺. 2.第二天早上醒了就可以拿出來加上喜歡的東西,吃掉~ 我加了蜂蜜柚子茶,和蔓越莓果干~
蜜豆麻薯
描述
我很喜歡吃糕團酥點,這個餅那個穌的,沒吃過的我都要嘗一嘗。這個麻薯我想做很久了,去年試過一次,結(jié)果失敗了,后來發(fā)現(xiàn)是方法錯了,今天終于成功了,哇哈哈哈。 上個星期,我媽一個朋友的女兒從澳洲回來,我們家,他們家,還有我媽同事一家在一起吃飯,飯后,同事妻子兒子跟我和我媽一起逛街,那個阿姨對我們這一代的愛情觀提出了質(zhì)疑,估計這個看法不止他一個人有,應該是他們這一代人的普遍觀點——現(xiàn)在的年輕人對待愛情像玩似的。 我當然不這么看,至少我和我的朋友們對待愛情還是很認真的。只是,有些想法真的變了吧。我們父母這一代更多認為戀愛的目的是結(jié)婚,如果不是以結(jié)婚為目的的戀愛,那就是沒有必要的或不認真的。但是我們這一代更多的認為,戀愛就是戀愛,和婚姻沒有必然聯(lián)系。我現(xiàn)在愛你,所以所以和你在一起,但是誰知到幾年以后的事情能,也許你已經(jīng)不愛我的,抑或是我不再愛你,感情這種事情,沒有什么是確定的,沒有人可以保證幾年后的事情,這個道理誰都懂。當我們沒有愛情,為什么還要在一起呢?結(jié)束束縛兩個人的關(guān)系,各自重新尋找更合適更美好的生活,這沒有錯。沒有對幸福的追求和不斷的嘗試,怎么能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幸福?我想,父母一代的人結(jié)婚,大多是抱著兩個人相處久了,覺得還可以,也沒有什么愛不愛的,就是他吧這樣的想法吧。那個時代人,不會像現(xiàn)在的年輕人大聲地說:我要嫁給他,或者我要娶她是因為我愛她(他)。 我不知道要怎么去概括父母這一代人的愛情觀,但我多少覺得他們愛的有些保守,只要還過得去就好;而我們這一代對于愛情,又似乎有過度的完美主義傾向,不斷追求理想中那個最好的幻想。但不論怎樣對待愛情,我們都認真、虔誠愛著,不曾褻瀆。
材料
主料:蜜豆,糯米粉,面粉 配料:糖,食用油,淀粉
做法
糯米粉、面粉按4:1的比例混合,加適量白糖,開水燙面,揉成面團;揉好面團醒10分鐘,容器凃薄油,將面團放入,冷水上鍋隔水蒸30分鐘;面團蒸熟后,稍微晾涼一下,手沾一點油,取適量面團,把面團搟成片,放入蜜豆,然后像包包子一樣包起來就可以了;包好的麻薯滾上一點淀粉就不會粘在一起了。 PS:1面團不要太濕,不然就包不起來了,喜歡有嚼頭的就揉干一點,喜歡軟的,就稍微濕一點;2看我的麻薯黑乎乎的吧,那是我用煮紅豆的水和面的原因,如果是清水和面就是白色的啦,你也可以用其他的果汁來調(diào)色;3裝面團的盤子啊,碗啊的一定要涂油,不然面團就黏在上面下不來了4如果有椰蓉,可以用椰蓉代替淀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