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茶道 (下載音樂《茶茗》)
茶道具有很濃的宗教氣氛,而且對飲茶的環(huán)境、禮節(jié)、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很有講究,有約定俗稱的規(guī)矩和儀式,據(jù)說,“茶道”一詞最早是位高僧提出來的,此后茶道與佛教就有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日本的久松真一先生認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為契機的綜合文化體系,它具有綜合性、統(tǒng)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藝術、道德、哲學、宗教以及文化的各個方面,其內(nèi)核是禪。 1、嗅茶:主人取來上好的茶葉,介紹該品種的特點、風味,依次傳遞欣賞嗅品一番。
2、溫壺:未放置茶葉之前,先將開水沖入空壺,謂之“溫壺”,溫壺之水倒進茶船——即茶盤,一種紫砂淺盆。 3、裝茶:應備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氣、雜味混入,通常將茶葉裝至茶壺的2/3,甚至滿溢,數(shù)量之多令人咂舌。 4、潤茶:沸水沖入壺中,至滿,使竹筷刮去壺面茶沫,當即傾于茶船或茶?!环N較大的茶杯。 5、沖泡:再沖入開水,但不要沸滾的,這便是第一泡茶。 6、澆壺:蓋上茶蓋澆之開水,使壺內(nèi)壺外溫度一致。 7、溫杯:等候茶水泡好的當兒,用剛才溫壺及潤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這是一種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壺本身也不過一個拳頭大?。?o:p> 8、運壺:在泡好第一泡茶時,提壺沿茶船邊沿運行數(shù)周,俗稱“游山玩水”,為的是不讓壺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9、倒茶:將溫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開,依次來回澆注,又稱“巡河”,或?qū)刂胁杷鹊谷氩韬T僮⑷氡校屑傻共钑r一杯倒?jié)M再倒第二杯,免得濃淡不均,這是一般飲者容易犯的錯誤。 10、敬茶:尊老愛幼、互相謙讓,這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11、品茶:工夫茶全套步驟中最講究的一環(huán),從欣賞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并舉,玩味再三,確如白居易詩云:“盛來有佳色,咽罷余芳香。”蘇東坡也說:“從來佳茗似佳人。”可見個中之味,余味無窮。特別看見那些個精于此道,須發(fā)皆白的老“茶迷”,3個指捏1枚四螺般大拇指大小的袖珍小茶盅,騰挪于鼻唇之間,或嗅或啜隨心所欲。且雙目微閉,如癡如醉,仿佛打坐的道人,外界萬物全然不覺,讓人不能不驚訝名茗的神奇功效。
沖茶:要沿茶壺口內(nèi)緣沖入沸水,水柱不能從壺心直沖而入,因為那樣會“沖破茶膽”,破壞茶的味道。沖茶要像書法,不急不緩、一氣呵成,水壺和茶壺的距離要比較大,這樣沖下來就叫“高沖”。據(jù)說“高沖”能使熱力直透罐底,使茶沫上揚,不僅美觀,也能讓茶味更香。 斟茶:茶壺要盡量靠近茶杯,這樣才能防止熱氣四散,水可能不夠燙,使茶香過早揮發(fā)。同時,低斟還不會激起泡沫,也不會發(fā)出滴答的聲響。 茶藝師介紹說,功夫茶,第一泡是最重要的。第一泡如果泡得不好,之后的茶味都會有影響。第一泡是洗茶的,沖出來要輕輕抹開茶沫,斟出茶水,沖洗茶具。這道工序還可以起到預熱茶具的作用。 品茶:要先聞香味,然后看茶湯的顏色,最后才是品味道,一杯茶要剛好分為三口品完。香味從舌尖逐漸向喉嚨擴散,最后一飲而盡,可謂暢快淋漓。這就是功夫茶的三個境界— ——“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嚨,神明凌霄漢”。據(jù)說專業(yè)的品茶師可以憑一杯茶品出茶藝師當時的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