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小孩對母親說:“媽媽,你今天好漂亮。”母親問:“為什么?”小孩說:“因為媽媽今天一天都沒有生氣。”
——原來,要擁有漂亮很簡單,只要不生氣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的隊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個人快樂地走著。別人問:“你為何如此愜意?”他笑著說:“因為我?guī)У臇|西最少。” ——原來快樂很簡單,不要斤斤計較就可以了。 這是許久以前讀到過的一則短文中的兩段話。好多年過去了,如今想起來的時候,依然印象深刻。 一切很簡單,只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美麗和快樂就會悄然而至。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因為生活不是理論,不是教科書,也不是已經(jīng)寫就了的劇情,只待如期完美地出演。 當(dāng)生活的瑣碎如風(fēng)中的塵埃不知不覺蒙蔽了智慧的心,一切都變得面目可憎,變得呆板而缺少靈性,變得庸俗而功利,變得欲無止境,變得郁郁寡歡。于是,快樂不再,幸福難尋。 說起來,我很感激剛剛過去的那一段獨處的歲月。其實也不是獨處,陪兒子讀書而已。雖然那一段日子原本是不得已而為之,可是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有那樣的機會得以暫時遠離塵世的喧囂。雖然舍棄了一年還算豐裕的收入,雖然獨處的機會成本曾經(jīng)讓我相當(dāng)?shù)募m結(jié),不過有失當(dāng)然有得。那一段日子,終究多少彌補了此生的一些遺憾。曾經(jīng)和朋友算過一筆帳:兒子和我們朝夕相處的日子也僅僅是從出生到初中畢業(yè)這一段時間,之后,高中住校、上大學(xué)、工作、成家,相處的時間太短,短的讓人遺憾,短的讓人不甘。所以,那一段和兒子相依相伴的日子,于我,有著此生永遠值得回味的溫暖。 那一段日子的意外所得,當(dāng)屬心態(tài)的轉(zhuǎn)變——獨處讓我有短暫的時間得以跳出滾滾紅塵的裹挾,遠離功利的煩擾而變得晴和。 感謝那段日子,它讓我戀上文字,學(xué)會表達。剛?cè)サ哪嵌螘r間,雖然糾結(jié),卻也竊喜。以為愛熱鬧更愛清靜的自己終于可以盡受獨處的妙處——那是一種心靈的自由和寧靜、一種超凡脫俗的快意??墒侨兆泳昧私K覺得煩悶,也許緣于人類根本上是群居動物的緣故吧。還好,悶了的時候開始寫文,才發(fā)現(xiàn),被淹沒在紅塵俗務(wù)中的愛好真的可以修身養(yǎng)性。 感謝那段日子,寫文讓我變得超脫,寫按語讓我得以釋放我的真誠。感謝那段日子,與朋友更多的交流讓我變得雍容,變得大氣,變得純凈。 感謝那段日子,讓我變得晴和,讓我懂得,一切的負面情緒都抵不過晴和的云淡風(fēng)輕。 一直以來,我知道我很敏感很愛憎分明,我知道看似溫婉柔順的自己其實骨子里多了一點倔強、一點乖戾。我也知道,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東西,和學(xué)識無關(guān),和品格無關(guān),和修養(yǎng)無關(guān),正所謂江山易改秉性難移,蕓蕓眾生一律平等。 但是,修養(yǎng)畢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性格的一些缺陷,雖然不能夠保證在你情緒極度失落、身體狀況欠佳的時候會瞬間顯露原形。 我知道我很多時候還是很淑女、很有修養(yǎng)的,可是,常常一次失控就讓我形象全毀。為此,常常會很無奈,會很難過,總是心痛一直的努力會瞬間化為泡影。這和別人的原不原諒沒有關(guān)系,只和自己有關(guān),簡單說,是自己和自己較勁罷了。 有時候也會自我解嘲,安慰自己說:托爾斯泰和屠格涅夫都是這樣的人,既敏感又性格暴躁,偉人尚且如此,我一個凡人,不好又如何? 只是這樣想的時候會覺得更加的悲哀:偉人因為有光環(huán)的籠罩,缺陷也只是白璧微瑕;可是有誰會來擔(dān)當(dāng)凡人的過失呢?凡人的缺陷,只會被無窮地放大而已。 其實,還是被理解被包容的時候居多,只是,自己不能原諒自己。 所以,很感謝那段獨處的日子,雖然我不可以變得溫婉,變得柔順,但我可以變得晴和。溫婉和柔順是一種本性,而晴和是一種修為。 晴和之美,如同天使吧——這樣想的時候,不自覺地微笑了。這樣想的時候,語調(diào)更加的輕柔,自覺又優(yōu)雅了許多。 晴和——晴朗和暖,云淡風(fēng)輕。那一種澄明的心境,會讓一切都變得溫婉而又詩意,讓一切都變得生動而又靈性。雜蕪的世事在輕描淡寫中變得無足輕重,紅塵的負累在灑落不羈中如同浮光掠影。 晴和,這樣想的時候抬頭看天,覺得天純凈的讓人感動,云飄逸的讓人感動——記得在哪里讀過這樣一句話:天上的云,那是上帝沒有來得及摘走的一朵朵花。 晴和,這樣想的時候遠眺連綿群山,覺得山溫和得讓人感動,樹無言得讓人感動——想起紀伯倫的詩句:樹木是大地寫向天空中的詩。 晴和,可以讓埋頭于俗務(wù)中的我們知道抬頭看天,于是,我們的目力所極不再是永遠的方寸空間,生活不再是被分割得零零碎碎的丑陋的片斷。 晴和,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抬頭看天。唯有抬頭看天,才可低頭見愛。 想起電影《人在冏途》中王寶強飾演的牛耿為一個希望小學(xué)的老師掏光了身上所有的錢的時候,徐崢飾演的李成功對他說:那是個騙子,你就是個傻子。牛說:我寧愿她是個騙子,那樣就說明沒有人在生病。 相信彼時的牛耿一定是相當(dāng)糾結(jié)的,一方面他確信那不是個騙子,因為騙子沒有那樣的眼神。另一方面又懷疑自己真的被騙了。當(dāng)被李成功一語說中心事時,只好以此自我安慰。但是,誰又能否認,這樣的自我安慰,也須得有一顆晴和之心才可以做得到呢? 晴和不是說我們可以永遠保持一種沒有風(fēng)雨只有晴的心境,我們是凡人,不是得道的高僧。我們只要能夠做到“道是無晴也有晴”就足夠了。 不畏浮云遮望眼,晴和人生自從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