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孩子,為了你讀大學,你爹媽要花費多少心血,要花費他們幾
年前和
幾年后的全部積蓄,要多少次向別人低頭借錢討債,又曾多少次孤獨的在某個角落流血流淚,可當你問起時,她總是回答是自己不小心跌倒,是眼里掉進了砂子。
窮孩子,你讀了大學,你就要努力靠近大學的標準,睡覺打牌上網(wǎng)泡妞,打腫臉充胖子,別人能做的事,你一定也能做到。從此學會了死愛面子。
畢業(yè)了,找任務了才發(fā)現(xiàn),沒有關(guān)系,沒有rmb想打工都難!
好不容易降低了要求,找到一份任務,但是工資卻只有一千五,為了過上大學生級的生活,衣食住行,過年要回家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剩余的錢只能買一張火車票。
三年過去了,發(fā)現(xiàn)存摺上的取款次數(shù)遠多于存款次數(shù),慢慢的也開端戀愛了,找到了自己心愛的女孩,開端幸福甜蜜的生活。
兩年的戀愛退出了,到了結(jié)婚的時候啦,才發(fā)現(xiàn)城市雖大,卻未找到適合自己住的地方,這個充滿高樓大廈的城市不屬于自己。 但是女朋友卻總總和自己的女同學比較,誰住大房子,誰開好車子(因為中了500萬總是一夜傳開,而500萬個沒中者總是沒人知道)
你的女友真的愛你,和你結(jié)婚了,即使不買新房,準備以后兩個人一起奮斗。
新婚的兩年很快就過去了,沒有房子的日子總是要背負很大的壓力,每當朋友問起你房子買了嗎的時候,。 。 。
計劃中的小寶寶就快要誕生了,高興地同時,也增添了很大的壓力,消費大增,發(fā)現(xiàn)存款離目標怎么還是越來越遠。
過年帶著老婆孩子回到老家,這時突然發(fā)現(xiàn)父母怎么老了許多,原來他們還在還
幾年前的債,頓時心酸。
三年下來,終于在朋友的幫助下,在銀行的貸款下按揭了房子,但是看到老婆的年輕也開端逐漸消退,孩子的玩具還是那么幾件,彎著腰駝著背的老媽還在地里干活,心蹦蹦的。
再過些日子,老人生病了,需要醫(yī)藥費,孩子長大了需要讀書,老婆想添些家具......
是瘋還是傻?
窮的大學吧,做農(nóng)民累點,人的孩子,請為父母為老婆為孩子想想,也為了讓自己有日子,還是不要讀二三流
但很踏實!
如果一定要堅持讀大學,那請你一定要負責任! 要負得起責任!
可惜我已經(jīng)上了,雖然是個破二本但他嗎一年學費還6000多。 這對于有錢家庭或許不算什么,但對于俺們農(nóng)村的是比不小的開支。一畝地現(xiàn)在一年能掙500塊就不錯了,現(xiàn)在什么都機械收割了,人家是要收錢的,化肥價格又貴。
做生意成功的也是一夜成名,但是多少失敗的人卻蹲在某個角落,窮孩子讀完大學之后有成功的,但是有更多過的很艱難,甚至很心酸的。 我們要定性的從概率的角度分析這個問題。
農(nóng)村供個大學生真的不容易,多少個起早摸黑,沒日沒夜的做。
如果你是二三流的大學生,請你退學吧!
尤其如果你是來自農(nóng)村的話,你更不要猶豫了。 看看你的高考,你是白費了幾年光陰,你還想浪費你的青春嗎! 如果你繼續(xù)茍且在大學里。你絕對不如當年你看不起的,現(xiàn)在是街頭的小流氓。
看看現(xiàn)在公務員考試,你覺的有你的份嗎! 那都是幌子,中國的人事不是透明的! 拿出來曬的(考公務員形式),只是一小部分,大量的人事編制都是世襲的。
不然的在大學里公開選拔人才,不是最好的推動學生讀書的動力嗎!
應該是不要讀二三流的大學,一流的比如北大清華復旦中山人大這些可以讀一讀,還是很有錢途的。讀一流的大學,但是多少讀二三流的大學,的人卻蹲在某個角落,窮孩子讀完一流大學之后有成功的,但是有更多讀二三流的大學過的很艱難,甚至很心酸的。
悲哀,我就是窮人的孩子,大學四年,我從課堂上學到的東西,遠遠比不上我自己思考出的東西,或者我自己看到的東西,花了好幾萬,都送給了一個什么都沒給我的地方,現(xiàn)在想想都虧!
對于窮孩子,不論是讀書還是以后任務,成家等等都比富孩子的平均機會都少,所以我們需要更加的努力,這種努力,壓力恐怕只有經(jīng)歷了的人才會懂
當然對于窮孩子,如果不讀書,那就跟本離不開大山,我們唯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所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這只老虎很兇猛,你準備好了嗎?
家在湖南省望城縣一個小山村的肖美元至今還記得,20世紀80年代初期,她娘家村子里的一個高中生考上清華大學后,除了路費,基本上沒從貧寒的家里拿走一分錢。
但是,她的兒子在1997年考上湖南省一所部屬大學后,拿回來的錄取通知書上印著的數(shù)字,卻讓這個家境一般的家庭開心不起來了──學費2800元,住宿費600元。 “剛進校,雜七雜八的費用一共交了4400多元”。 由于上大學遠遠在她知識范圍之外,所以她心存懷疑地問兒子,你是不是讀的自費,還是學校層次太差?
兒子告訴她,既不是自費,學校也不差,交錢多是因為“并軌”的緣故,至于什么是“并軌”,兒子說“就是不分公費自費,都要交錢”。
這不由得使她無限懷念起以前的大學,學校所有的費用全部由國家包著。 大學不僅不向?qū)W生收學費,反而還要補貼學生的伙食費和其他開支。
事實上,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兒子上大學的前一年,這所大學的學費也就1600元,1997年全面并軌后,學費才漸漸駛上了快車道。
1993年至1997年中國高校學費增長率為27.65%。 但1999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年生均學費增長至2769元,比1998年增長了40.3%,學費也占到了當年全國公立普通高等教育經(jīng)費的13%左右。隨后,學費以每年數(shù)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速度一路飆升,直至2000年的生均學費達到了5000元上下。 住宿費也有所增加,兩三百元的宿舍幾乎都漲到了千元左右。
由于貧富分化、下崗失業(yè)人數(shù)增加,多數(shù)家庭對支付高校學費感覺吃力。大學學費確實應當考慮家庭的承受能力,對于大部分一般家庭而言,培養(yǎng)一個大學生都是非常吃力的。 “家境稍差些的,其困難程度就更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