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癥狀詢問與試車
仔細傾聽并記錄司機對車輛不適癥狀的描述。由定位角度
不當所引起的癥狀,有些是可以通過目視檢查就可以發(fā)現的,如吃胎,有些則不能直觀看到。傾聽司機的描述是很重要的。必要時應該去試車以進一步確定可能存在缺陷的大致區(qū)域。在國外,試車的工作一般由店堂經理完成。店堂經理應服裝整潔,因為司機,特別是高檔轎車的司機不會喜歡工作服骯臟的人進入自己的車輛。店堂經理應該熟悉四輪定位業(yè)務,通過試車應能對車輛故障可能的原因作出大致準確的判斷。
第二步:轉向和懸掛系統(tǒng)的檢查和維護
在詢問或試車工作完成之后,下一步要對車輛進行目視檢查。應該建立起這樣一種觀念:單靠四輪定位自身,并不足以消除轉向故障和磨胎問題,還有其他一些影響因素。在進行四輪定位工作前,應檢查所有轉向與懸掛部件。
四輪定位技師應建立并遵循一種逐項檢查的程序。通過這一程序技師應能徹底、快速地獲取準確分析和判斷故障所在的信息。
第三步.跑偏故障的定位前工作
如果司機所描述的癥狀是車輛跑偏,則在定位前應首先確定此種跑偏是否由側滑引起。具體的方法為:
1.如果是真空胎(子午胎),將前輪左右兩車輪進行互換對調,然后試車。如果車輪左右對調后跑偏方向朝向對調前的相反方向,可以確定前輪側滑是影響因素(往往是主要因素)之一。解決的辦法有兩個:辦法一:四車輪全面對調,直至找到消除跑偏的組合;或辦法二:將前軸兩車輪中任意車輪的輪胎拆下,翻面(180°)后在裝上。輪胎翻面后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大幅度降低側滑引起的跑偏。如果效果不明顯則建議司機更換新輪胎。
2.如果前輪左右兩車輪對調后跑偏方向不變,則對后軸左右兩車輪重復上述相同過程。
如果后輪對調后跑偏方向不變,可以確定跑偏不是由側滑造成,必須進行四輪定位測量以進一步找出原因。
第四步。四輪定位測量及結果分析
.選取正確車型。
2.測量:讀取數據。
3.車輛調整:車輛調整的順序規(guī)則是:先調后輪,再調前輪;后輪先調外傾角后調束角;前輪先調主銷后傾角,后調外傾角,再后調束角。
4.打印結果。
我們的重點放在對測量結果的分析上。
在前述“定位角度基本概念”中,已經對一些角度產生偏差后對車輛性能的影響進行了一些介紹,下面我們以癥狀劃分進行總結:
1.跑偏
造成跑偏的原因歸納起來有:
前輪主銷后傾角左右不對稱,偏差超過0.5°,車輛朝主銷后傾角小一跑偏。
前輪外傾角左右不對稱,偏差超過0.5°。車輛朝前輪外傾角正值最大的一側跑偏。
后輪外傾角左右不對稱,偏差超過0.5°。車輛朝后輪外傾角最小的一側跑偏。
根據前后軸的退縮角可以觀察到車輛軸距的變化。前輪退縮角左右超過0.2°,就會出現可感覺到的跑偏,跑偏朝向軸距小的一側。
另外,四輪定位儀無法側知的跑偏因素還有:
2.側滑,多數由輪胎引起,
胎壓不均勻。
剎車不對稱、打滑。
轉向助力不平衡。
懸掛零件磨損,失調。
由于四輪定位儀無法側知所有跑偏因素,所以有可能從定位儀上看一切正常,但車輛仍然跑偏。這時就要逐項排查。
注意:
在實際四輪定位儀服務實踐中,經常會遇見車輛原本不跑偏或輕微跑偏,但在調整前輪前束后出現跑偏或跑偏加重。人們很容易把這一現象歸因于前束調整。其實不然。因為車輛在直行時總是處于左右兩輪前束相等的位置,所以前輪前束本身并不會造成跑偏。但是如果前輪前束不對,輪胎與地面摩擦力加大,反而可以掩蓋跑偏。事實上此時車輛由于其他原因已經具有跑偏傾向,不過是被掩蓋了而已。跑偏傾向被掩蓋時,往往表現出吃胎較為嚴重。此時如果不綜合性的分析跑偏因素,盲目的調整前束,將會把原本不嚴重的跑偏故障彰顯出來。所以一定要綜合分析,綜合治療。
1.吃胎
吃胎的原因歸納起來有:
1.前輪同時吃外側或同時吃內側,前輪前束不對。
2.前輪單輪吃胎,外傾角不對。
3.后輪吃胎,外傾角,束角
另外,四輪定位儀無法側知的吃胎因素還有
4.不良駕駛習慣。
5.輪胎壓力過高,吃輪胎胎面中心線附近。
6.輪胎壓力過低,同時吃輪胎兩側。
7.底盤零件有問題。
1.車輛發(fā)飄
主銷后傾角接近于零或主銷后傾角為負。
2.方向盤發(fā)沉
1.主銷后傾角過大。
2.外傾角不正確。
3.劇烈顛簸后的懸掛零件輕微變形、犟勁。
3.方向盤回正能力差
1.主銷后傾角過小。
2.轉向機問題。
3.其他角度不正確造成的犟勁。
4.輪胎有問題
4.遇到輕微顛簸或加速時車輛掉屁股,主要由后束角不正確引起。
第五步.維修調整
在綜合分析、綜合診斷的基礎上,才能開始對車輛定位角度進行調整。技師應對定位角度調整后的效果有清晰的預期。調整的順序如下:
先調后軸兩輪:
后輪外傾角后輪束角;
后調前軸兩輪:
如果轉向前展不對,更換轉向臂→主銷后傾角(對有引擎托架的車輛,往往要先調整引擎托架)→外傾角→束角(此時方向盤水平鎖正)。
四輪定位汽車零件的一些使用知識
一、為什么要使用四輪定位專用調整角度零件?
大家知道,車輛在出廠時其懸掛系統(tǒng)的定位角度(基本定位角度有7個)都是根據設計要求預先設定好的。這些定位角度共同用來保證車輛駕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但是,由于車輛在售出并行駛一段時間后,這些定位角度會由于交通事故、道路坑洼不平造成的劇烈顛簸(特別是高速行駛時突然遇到不平路面)、底盤 零件磨損、更換底盤零件、更換輪胎等原因而產生變化。一旦定位角度由任何一種原因產生變化,就可能產生諸如輪胎異常磨損、車輛跑偏、安全性下降、油耗增多、零件磨損加快、方向盤發(fā)沉、車輛發(fā)飄等不適癥狀。有些癥狀使車輛在高速行駛時非常危險。
四輪定位維修保養(yǎng)服務的目的,就是通過定位角度測量診斷車輛的上述不適病因并予以治療。
然而,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會發(fā)現并非所有定位角度都是可以調整的。這可以形象地比喻為:醫(yī)生診斷了病人的病因與病源,但卻不一定有合適的藥物 予以治療。定位角度的可調整與否是由車輛設計決定的,或者說是先天確定的。一般來說,車輛檔次越高,車輛制造廠預留的調整點越多。許多低檔的車輛則除了前輪前束以外,幾乎沒有預留任何其他調整點。對于這些車輛,一旦發(fā)生定位角度偏移,除了更換底盤所有相關零件(這可能是相當昂貴的),似乎沒有其他辦法。四 輪定位服務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也各自發(fā)明了一些土辦法,但這些土辦法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證,且費時費力,不應作為規(guī)范的維修手段予以考慮。四輪定位專用調整角度零件,就是專門針對那些原先不可調的定位角度,以非常正規(guī)、可靠以及安全的方式提供解決方案。這些零件的誕生,為四輪定位服務商提供了服務的技術手 段,也大大提高了服務質量。
目前的四輪定位專用零件的品種規(guī)格已可以覆蓋中國國內生產的絕大部分車型,如大眾系列、奧迪、夏利、奧拓、上海通用別克、廣州本田雅圖、廣東三星等等,同時覆蓋大多數中國道路上常見的進口車型。
二、使用“土辦法”調整定位角度的危害性。
一些“土調整辦法”,僅考慮是否能夠調整,而不考慮車輛底盤結構的安全性及經濟性,例如:
加u型金屬片的方法
常見一些技師,在調整大眾系車型的后輪外傾角、束角時,常用u型插片鋸條、薄金屬等加在后橋根部,而這種加裝方法會使后橋與剎車鼓的接觸面積縮小很多,因此連接部位之間會出現較大空隙,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容易造成連接后橋與剎車鼓的根部的螺栓產生松動,并承受較大的剪切力。在受到地面強大的沖 擊時,與車身的重量發(fā)生相互作用,會導致螺栓產生斷裂現象。
改變原有幾何形狀方法
有些技師在遇到一些原有車輛的外傾角不可調整時,就采用改變原有零件的幾何形狀,來達到調整的目的。比如,在調整夏利、豐田佳美、凌志的外傾角時,一些技師就采用縮小原有螺栓的直徑或擴大原有的螺孔直徑,來達到調整的目的。但是,縮小原有螺栓的直徑,降低了螺栓強度,且由于連接部位的螺栓 與螺孔之間的空隙較大,車輛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駛一段時間后,在受到外力作用下,螺栓就可能產生松動現象。如果長時間受到這樣的外力作用,螺栓將會導致疲勞,發(fā)生斷裂。
用減震校正器方法
常見一些技師,在調整車輛的外傾角時,將外傾角校正器視為調整外傾角的萬能工具。可是我們將其調整方法剖析后,就感到其具有不安全性。這是因為 這種方法是通過鐵鏈和以螺母固定在輪轂上的大鐵板,以汽車減振器為支點,用千斤頂進行強力校正的工具。這種校正是靠外力改變減振器的結構形狀,來達到校正外傾角的目的。
而實際上,車輛外傾角的變化,并非一定是由減震或下支臂的變化引起的。底盤、整個懸掛系統(tǒng)或懸掛系統(tǒng)的連接部位的變形,是導致外傾角的變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盲目地用外傾角校正器調整車輛外傾角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這種方法,如果應用不當,很可能損壞減振器和其它懸掛零件。特別是一些新手,在使用外傾角校正器時,有可能出現該校正的沒有校正,不該校正的零 件反而變形,惡劣時,還會發(fā)生減振器被拉斷、產生漏油及造成剎車噪音變大等現象。即使當時外傾角校正過來,由于減振器的變形,減振器的壽命大大縮短,而更換新減振器后,外傾角又不對了。這樣形成惡性循環(huán),給車主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三、使用四輪定位專用零件會給經營者帶來哪些有利因素?
1、保證了原有車輛底盤結構的安全性調整
采用四輪定位專用調整零件,與一些不規(guī)范的“土調整辦法”相比,具有安全性。
因為每一種規(guī)格的四輪定位專用調整零件和安裝方法,都是在針對相應不可調整的角度進行研究后,并經過多次試驗和論證而產生的。此過程,既要考慮 到調整不同角度的位置要求和影響,又要考慮到選用適當的材料和形狀來保證調整后的車輛底盤結構角度的合理性、安全性,同時也要考慮到選用合理的、規(guī)范的安裝方法。
2、安裝方便和節(jié)約工時
使用四輪定位專用零件,在安裝、調整時非常方便,前后僅需15至30分鐘左右,而“土辦法”需要在40分鐘以上(比如采用外傾角校正器等)。
3、給經營者帶來商業(yè)機會
由于許多車型的外傾角、主銷后傾角是不可調的,因此,作為經營者來說,查出故障后而不能調整,就會使一些業(yè)務機會因為缺少調整手段而白白丟掉。
四輪定位專用調整角度零件,是專門針對那些原設計不可調的定位角度,以非常正規(guī)、可靠以及安全的方式提供解決方案。這些零件的誕生,為四輪定位經營者提供了服務的技術手段,也大大提高了服務質量。所以,使用四輪定位專用調整零件,會增加四輪定位服務商的經營機會。
4、樹立四輪定位經營者的商業(yè)信譽
使用四輪定位專用調整零件,僅需幾元至十幾元錢,就能解決許多車型的定位角度不可調整的問題。這比一些四輪定位經營者盲目采用更換懸掛零件的方法相比,節(jié)約了客戶不必要的花費。比如:當上海大眾桑塔納的車后輪外傾角、束角發(fā)生變化時,采用更換懸掛配件的方法,就需要更換后橋,大概買原廠件就需要近2000元,而加裝方型墊片,僅需幾元。因此,使用四輪定位專用零件,會樹立客戶信譽。
四、常見的四輪定位專用調整零件有哪些品種?
通常講,四輪定位專用調整角度零件的品種定義,是根據車型底盤的懸掛結構以及相對應采用的調整方法來進行說明的。在國際上,常見的調整(車輪后 傾角、外傾角、束角)零件品種有:墊片、偏心凸輪、大梁槽孔、拉桿球接頭、旋轉支柱、楔形墊片、調整軸承座、偏心螺栓、偏心襯套、偏心球接頭等十余種。在國內,由于車型變化較慢以及其底盤懸掛結構又比較單一的原因,能夠常見到國內生產的主要品種有:墊片、偏心螺栓、偏心襯套等。
五、常見的四輪定位專用調整零件所選用的材料要滿足哪些要求?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從目前國內常用的三個品種來說明。
1、墊片
墊片分為帶角度型墊片和平板型墊片兩種。根據調整底盤角度結構的要求,在選用墊片的材料時,要考慮到材料的耐腐蝕性、耐溫升性、韌性、鋼性以及易加工性。
2、偏心螺栓
偏心螺栓是利用凸輪原理和縮小凸輪兩端螺桿的(即比原有安裝的螺栓?。┲睆絹韺崿F調整的目的,凸輪兩端的螺桿越細,調整量也就越大。自然,要滿 足原有車輛底盤結構的安全性,就必須相應地要提高偏心螺栓的綜合強度,特別是抗拉強度要高于原廠的緊固螺栓(美國標準為10.9級)。因此,選用偏心螺栓 的材料和材料加工過程,就必須進行嚴格控制。
3、偏心襯套
根據調整底盤角度結構的要求,在選用偏心襯套的材料時,要考慮到材料的耐磨性以及引申出來的自潤滑性、外部潤滑的持久性(結構考慮)要求。
六、如何正確地選用四輪定位專用調整角度零件?
正確地選用四輪定位專用調整角度零件,要考慮的是:車型的底盤結構和要調整的角度以及選用的調整方法,然后,根據四輪定位儀對車型檢查的角度讀數與原廠規(guī)定角度的偏差量,來確定具體的四輪定位專用調整角度零件的品種和規(guī)格。
購買四輪定位零件時應選用有品牌、取得國家有關部門鑒定證書的正規(guī)廠家的產品。因為四輪定位專用零件是使用在汽車底盤上的,一旦出現問題就可能車毀人亡。切不可貪圖蠅頭小利,購買三無產品,承擔不必要的巨大風險。
那么,如何說服客戶采用四輪定位專用零件呢?
建議:汽車定位角度并不都是原廠可調。例如夏利車,原廠可調的只有前輪束角及后輪束角。其它角度均屬原廠不可調。以前當車輛外傾角出現問題時, 四輪定位服務商沒有辦法解決。所以當時四輪定位服務價格的確定只是針對原廠預留的可調整點的調整,沒有考慮原廠不可調的外傾角在調整時所需的零件成本和工 時成本?,F在四輪定位專用零件的出現,使原廠不可調的角度變?yōu)榭烧{,解決了以前無法解決的問題,能夠使車輛四輪定位治療效果更加好。對駕駛者來說,對車輛 做四輪定位的最終目的是排除故障。如果堅持不承擔這種成本,勢必迫使四輪定位服務商對外傾角故障不予治療,只能完全依靠以前那種單純調整束角來暫時緩解 “吃胎”故障,懸掛零件的磨損加速、油耗增加、可能存在的跑偏等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長期看來,這種治療結果是不能令人滿意的。不如再花很少一點錢,將車輛底盤故障治療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