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30 18:26 發(fā)表于:《菩蘭那養(yǎng)生瑜伽(Prana yoga)》 分類:未分類 常常在瑜伽課前后,都會有學員描述他們大腿后側筋腱疼痛,這都是因為用力過猛拉伸腘旁腱而受傷。 腘旁腱位于大腿后側,是由3塊肌肉組成的一個大肌肉群,多數(shù)人可用手觸摸到,此肌群在大腿后側貼近皮膚的地方,可以用下面這個簡單的方法找到:坐在地上或椅子上,腳跟向前伸出,膝蓋稍微彎曲,將腳跟踩向地面同時又好象努力把他們拔出來,當你這樣做的時侯腘旁腱就會突出,并且很容易被看到和觸摸到。腘旁腱有兩個作用,一是使膝蓋具有柔韌性(即可彎曲膝蓋),二是使髖部具有伸展性:下蹲時臀部彎曲,徑直站立起身時,臀部展開,使大腿骨與上身在同一直線上。
瑜伽經(jīng)典的拉伸腘旁腱的姿勢是站立前屈式(Uttanasana)
還有些站立姿勢也會拉長腘旁腱,如:伸背式,對角式,三角伸展式(Trikonasana),加強側伸展(Parsvottanasana)和下狗式(Adho Mukha Svanasana)等等。 如果練習Ashtanga瑜伽,力量瑜伽以及類似流瑜伽等瑜伽練習中,會有很多連貫的下狗式練習,所有的這類練習都會使腘旁腱變得非常柔韌,但做這些練習一定要有足夠的腘旁腱力量練習來作平衡,使伸展的部位變得厚實,因為,無論在伸展還是收緊的過程中,這些長條狀易受傷的肌群遇到重負就極易發(fā)生撕裂,瑜伽練習學員通常發(fā)生的是輕微撕裂,而導致腘旁腱肌群引發(fā)疼痛的罪魁禍首是過度緊張伸展。當你一旦受傷了,要停止那些拉伸腘旁腱的體位練習,練習中要做相應的變化,以防拉伸腘旁腱,腘旁腱的康復速度是極緩慢的,所以,一旦受傷至少要幾周時間才發(fā)現(xiàn)疼痛感和僵硬感在慢慢消散。
因此,加強腘旁腱力量的練習是很重要的,只有在它變厚實了,才不容易發(fā)生撕裂現(xiàn)象,可以練習諸如走路跑步增加腘旁腱力量,這些練習可以促進流經(jīng)肌肉的血液循環(huán),從而增加生命力,或踮腳尖騎自行車也能明顯練習到腘旁腱,瑜伽姿勢中的橋式時,注意收緊腘旁腱,脛骨的最上端收向尾骨。這些力量的訓練不僅僅可以增強腘旁腱厚實,避免在練習中發(fā)生微裂,導致傷害,這些力量的練習對已經(jīng)發(fā)生了撕裂有很好的痊愈作用,因為不僅結實的肌肉群會增加體內(nèi)循環(huán),促進痊愈,更因為強壯而健康的肌肉組織不容易發(fā)生撕裂,在瑜伽姿勢中的戰(zhàn)士一式和二式以及橋式都是堅強腘旁腱力量練習非常重要的。當你意識到腘旁腱的機能提高了,運動時不再緊繃了,逐步練習拉伸就會不斷進步。所以,一定記?。耗托氖欠浅V匾?! 一般來說,先通過走路或一系列積極的姿勢溫暖腘旁腱,再拉伸它是最佳的,確保練習中的體式種類多一點,但不要將腘旁腱拉伸到極限,更不要強硬地拉伸它們。所有的疼痛都是預警信號,告之練習者肌肉正處于看不見的危險中,要學會耐心地體會拉伸的感覺,而不是一味地拉伸到及至才罷休,這樣會得不嘗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