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
卸載redhat
自帶的中文輸入法minichinput和iiimf-xxx
(1) rpm -qa |
grep iiimf #查找iiimf相關軟件,我得到以下結果
----------------------------------------------------------
iiimf-csconv-12.1-13.EL.7
iiimf-gtk-12.1-13.EL.7
iiimf-server-12.1-13.EL.7
iiimf-docs-12.1-13.EL.7
iiimf-le-chinput-0.3-18.el4
iiimf-gnome-im-switcher-12.1-13.EL.7
iiimf-libs-12.1-13.EL.7
iiimf-x-12.1-13.EL.7
iiimf-le-xcin-0.1.7-13.EL4
----------------------------------------------------------
rpm -e iiimf-csconv-12.1-13.EL.7
iiimf-gtk-12.1-13.EL.7 。。。。#全部刪除掉
(2) rpm -qa | grep input
#查找xxinput軟件,我得到如下結果,miniChinput-0.0.3-64
rpm -e miniChinput-0.0.3-64
:(二)
卸載fedora 自
帶的中文輸入法scim
(1) rpm -qa | grep scim
----------------------------------------------------------
scim-1.4.7-7.fc8
scim-lang-chinese-1.4.7-7.fc8
scim-bridge-gtk-0.4.13-4.fc8
scim-chewing-0.3.1-9.fc7
scim-libs-1.4.7-7.fc8
scim-tables-0.5.7-3.fc7
scim-tables-chinese-0.5.7-3.fc7
scim-bridge-0.4.13-4.fc8
scim-pinyin-0.5.91-20.fc8
----------------------------------------------------------
(2) rpm -e scim-1.4.7-7.fc8
scim-lang-chinese-1.4.7-7.fc8 scim-bridge-gtk-0.4.13-4.fc8
scim-chewing-0.3.1-9.fc7 scim-libs-1.4.7-7.fc8 scim-tables-0.5.7-3.fc7
scim-tables-chinese-0.5.7-3.fc7 scim-bridge-0.4.13-4.fc8
scim-pinyin-0.5.91-20.fc8
2:下載fcitx,小企鵝輸入法
(1)下載Fcitx
下載地址:http://www./main/?q=node/9
我選擇的是fcitx-3.6.tar.bz2
下載下來后,你會發(fā)現(xiàn)文件名被改成fcitx-3.6.tar.tar
我們只需要重新命名一下就可以了
mv fcitx-3.6.tar.tar fcitx-3.6.tar.bz2
(2)安裝Fcitx
假如下載下來的文件為:fcitx-3.6.tar.bz2,且放
在/home/software下
tar jxvf fcitx-3.6.tar.bz2
cd fcitx-3.6
mkdir /home/fcitx
./configure --prefix=/home/fcitx
make
make install
默認安裝在
/usr/local/share/fcitx和/usr/local/bin下
如果安裝過程中出現(xiàn)以下錯誤
MConn.c:32:22: X11/Xlib.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make[1]:
*** [IMConn.o] 錯誤 1
make[1]: Leaving directory
`/home/liuyi/tmp/fcitx-1.8.2/IMdkit/lib'
make: *** [libXimd.a] 錯誤 2
這
時,就要安裝上XFree86相關的開發(fā)包了,或著安裝xorg-xxxx
開頭的相關包 ,插入Fedora8光盤,點應用程序-->添加刪除軟件,找到
開發(fā)-->X軟件開發(fā)-->xorg-x11-xxxxx打頭的都打上鉤,更新就可以了
(3)配置Fcitx
輸入法要正常運行,有三個條件,locale,XMODIFIERS和中文字體。
locale是使用中文的基本條件,沒有
locale,就不能使用中文。XMODIFIERS是輸入法和應用程序?qū)υ挼耐ǖ?,應用程序通過這個變量,來知道應該與哪個輸入法對話。中文字體嘛,沒
有它就不能顯示中文了。
如果你在安裝系統(tǒng)的時候,選了簡體中文,那么locale就已經(jīng)設置好了,如果沒有選,那么在你的用戶目錄下,
找到.bashrc文件(是隱藏文件,所以前面有一個“.”,或者是/etc/profile)
vi ~/.bashrc #在這個文件最后面加上:
export LC_ALL=zh_CN.gbk
export
LANG=zh_CN.gbk
export XMODIFIERS=@im=fcitx
#退出vi,
source ~/.bashrc
cd /usr/local/bin
fcitx #啟動fcitx
此時,fcitx已可正常使用
(4)讓我們可以在終端中直接調(diào)出fcitx
ln -s /home/fcitx/bin/fcitx /usr/local/bin
另外,我們通常只用到,拼音輸入法,或著五筆輸入法,想去掉不用的輸入法,我們可以這表來做
vi ~/.fcitx/config
#在不想啟動的輸入法前加上注釋符號#就可以了
vi /home/fcitx/share/fcitx/data/tables.conf
#這里可以配置碼表相關啟動,但好像有問題喔
(5)遺留問題
01:網(wǎng)上說,可以編輯 /usr/local/share/fcitx/data/tables.conf這個文件,再去除一些不想啟動 碼表輸入法
,但我試過了,這個方法不行,會導致fcitx無法啟動的,知道正解的朋友請告訴我喔??!
02: 在config文件中修改了 中英文快速切換鍵 ,但不起作用,只好還用CTRL臺
注:
Internet/Intranet Input
Framework(IIIMF)是sun公司提出的一個輸入法框架,旨在提出一個國際化的輸入法方案,你在用什么輸入法?別告訴我你在用那個垃圾
iiimf。
IIIMF 的理念就是要滿足 100% 輸入法開發(fā)者的需求,這樣不可避免的導致 IIIMF 過于復雜和龐大。
SCIM 遵循
KISS 和 20-80 原則。就是花20%的精力滿足 80%的需求。不去為了滿足剩下 20% 的少數(shù)人需求而花費與收益完全不相符的精力。
這
樣一來 SCIM 的開發(fā) API 就變得非常簡單。而用 IIIMF 開發(fā)輸入法簡直是噩夢。
從 SCIM
輸入法的數(shù)量和增長情況就可以看出區(qū)別?,F(xiàn)在 SCIM 支持的語言已經(jīng)多于 IIIMF。很多新的輸入法和工具還在源源不斷的出現(xiàn)。而 IIIMF
上比較好的輸入法就那么幾種,大部分還是日文輸入法及商業(yè)輸入法。
從 IIIMF 的輸入法列表中就可以看出其商業(yè)味太濃。
還有一個典型
的例子就是臺灣那邊 chewing 輸入法的開發(fā)。JServ 兄負責開發(fā)的 chewing 輸入法是臺灣新興的智慧型注音輸入法,他們有一個
libchewing 負責輸入法算法,然后基于這個庫開發(fā)各個輸入法框架下的模塊。JServ 兄花了很久都沒能開發(fā)出可以正常使用的
iiimf-chewing 模塊。但只花了一天時間就寫出了 scim-chewing 模塊,代碼量只有幾百行。
由此可見 SCIM 和
IIIMF 對于輸入法開發(fā)人員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