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腳(腿肚)轉(zhuǎn)筋:急將大蒜磨腳心《攝生眾妙方》
大蒜50克,加點(diǎn)鹽砸如泥,擦腳心至發(fā)熱止,同時以細(xì)紗布包蒜泥,敷在肚臍上,可減少痛苦,迅速好轉(zhuǎn)。 (二)治寒瘧,手足鼓顫,心寒面青: 1)獨(dú)蒜一枚,黃丹半兩。相和,同搗一千杵,丸如黑豆大。未發(fā)時以茶下二丸。(《昔濟(jì)方》蒜丸) 2)大蒜75克,辣椒葉60克。將大蒜同辣椒葉同煎煮取汁,在瘧疾發(fā)作前2小時、4小時各服一次,連服數(shù)次即可見效。 (三)治食蟹中毒 食蟹中毒嘔吐、腹痛、腹瀉,重者有生命危險,一是急到醫(yī)院治療,二是可立即取大蒜砸成泥,取蒜汁飲下,還可以加入姜汁同飲效果更佳。 (四)治鼻衄不止,服藥不應(yīng):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錢大餅子,厚一豆許,左鼻血出,貼左足心,右鼻血出,貼右足心,兩鼻俱出,俱貼之。(《簡要濟(jì)眾方》) (五)治鼻衄,咯血,嘔血,尿血。 獨(dú)頭蒜兩個,搗成泥狀,分成兩份。一份用八層麻紙包裹,置于百會穴。另一份用七層麻紙包裹,置于涌泉穴,然后在包裹之藥上用熱鐵烙加溫。(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六)治肺結(jié)核:新鮮大蒜,每次一至二頭,搗碎后以深呼吸吸其揮發(fā)氣,每日二次,每次一至三小時。(遼寧《中草藥新醫(yī)療法展覽會資料選編》) (七)治小兒百日咳:大蒜五錢,紅糖二錢,生姜少許。水煎服,每日數(shù)次,用量視年齡大小酌用。(《貴州中醫(yī)驗(yàn)方》) (八)治腦漏鼻淵:大蒜切片,貼足心,取效止。(《摘元方》) (九)治小兒臍風(fēng):獨(dú)頭蒜,切片,安臍上,以艾灸之,口中有蒜氣即止。(《簡易方論》) (十)治一切腫毒:獨(dú)頭蒜三、四顆,搗爛,入麻油和研,厚貼腫處,干再易之。(《食物本草會纂》) (十一)治神經(jīng)性皮炎:蒜頭適量,搗爛,以紗布包裹,外敷患處。另用艾條隔蒜灸患處到疼痛為止,隔日一次。(《單方驗(yàn)方調(diào)查資料選編》) (十二)治婦人陰腫作癢:蒜湯洗之,效乃止。(《永類鈐方》) (十三)治蜈蚣咬人,痛不止:獨(dú)頭蒜,摩螫處,痛止。 (《梅師集驗(yàn)方》) (十四)治感冒 1)大蒜250克,剝皮,用刀拍碎,1000毫升煎湯,每日服三次,每次一小杯. 2.)醋500毫升,大蒜、姜各150克,將大蒜姜切片,放入醋中蜜封浸泡1個月以上。食用時可佐餐隨菜,對治療感冒有益。 3.)將大蒜含在口中,并以舌頭促進(jìn)運(yùn)動,生津咽下,反復(fù)進(jìn)行數(shù)次,待大蒜無味后吐出對感冒初起,風(fēng)寒咳嗽,大有益處。 4)以大蒜頭一瓣,塞入鼻孔中約二十分鐘,可治流感,解熱祛表,非常見效。 5)大蒜50克,生姜50克,薄荷25克,將三料同砸成泥,調(diào)如膏狀,裝瓶備用。感冒時取藥膏適量,以紗布包,敷于肚臍,膠布固定,每日更換一次。 6)大蒜50克,蔥白50克,辣椒30克,生姜50克,荊芹10克,大蒜切片,姜切絲,蔥切段,放入鍋中煮5分鐘。趁熱飲服,祛寒解表。 (十五)治療慢性氣管炎 1)紅糖100克,醋250克,大蒜250克。將紅糖、醋和搗碎的大蒜一起浸泡七天。每天三次,每次10毫升。 2)大蒜橘餅湯《治療支氣管炎是秘方》 大蒜30克,橘餅30克。將兩味料切碎,加入適量水煮,去渣飲服。每日一劑,分二次服用。 3)大蒜50克,豬膽6個。先將鮮豬膽洗凈切開取膽汁,大蒜砸碎成泥,按3:1的劑,即3份豬膽,1份大蒜,以膽汁和大蒜拌在一起,二十四小時后烘干,研成沫裝入膠囊中自制成藥。每服1克,每日三次,飯后服用,治療支氣管炎有效。 4)陳皮15克,大蒜50克。將大蒜、陳皮切碎加入水煎服,去渣留汁,分兩次服用,適于氣管炎癥。 (十六)排膿消炎 大蒜50克,醋100克。大蒜去皮搗爛,用醋煎十分鐘,治肺膿腫。每日二次,具有殺菌,消炎排濃功效。 (十七)治療肺膿腫 大蒜100克,大黃100克,芒硝50克,醋適量。將大蒜、大黃、芒硝搗碎,制成膏狀,裝入三層的紗布袋里,外敷肺俞穴及胸背部,每次兩個小時,可治療肺膿腫。 (十八)治療腸胃炎 1)鮮大蒜150克,搗爛成泥,敷貼于足部腳心涌泉穴,每日一次,治療腸胃炎。 2)大蒜50克搗爛成泥,注入熬好的白面稀湯內(nèi),服用后休息可治腸胃炎。 3)大蒜100克,醋150克。大蒜搗爛如泥,加入米醋調(diào)勻服用,可治急性腸胃炎。 4)大蒜25克,明礬5克。大蒜搗爛,明礬研成細(xì)面,沖開水溶化。取清汁服用,可治急性腸胃炎。 (十九)治療腹泄 1)大蒜30克,白術(shù)30克,車前子15克,三味炒后放入清水中煎湯,每日一劑,早晚分服,有療效。 2)大蒜50克,胡椒30克,將二者搗成泥制成餅狀,敷在肚臍部固定,治療寒泄靈驗(yàn)。 3)朱砂配大蒜,腹瀉好一半 大蒜50克,朱砂30克,將二者同搗成泥,用紗布包二層成餅狀,外敷貼在神閉、涌泉穴,治瀉癥。 (二十)鱉甲蒜湯,能治腹脹 大蒜30克,鱉甲50克,二料放入鍋中水煮,每日一劑,分次服用,應(yīng)淡食之,治療腹脹。 (二十一)蓖麻蒜泥敷涌泉,耐心堅持治腎炎 蓖麻籽60克,大蒜30克,搗成泥,細(xì)紗布包好,壓成餅狀,每天晚上敷在雙腳心涌泉穴,用膠布固定,晚敷上早晨去掉,七天一個療程,堅持可治療慢性腎炎。 (二十二)大蒜配黃連,治療前列腺 黃連素40毫升,大蒜汁40毫升,將二藥合成對病人實(shí)行灌腸,每日一次,每次3—5分鐘,12次為一個療程,大蒜黃連素有較強(qiáng)的殺菌消炎作用,通過灌腸,藥物直接導(dǎo)入前列腺病灶,有獨(dú)特的治療之效。 (二十三).頭疼不算病,大蒜能頂用 1)大蒜砸成泥取蒜汁,滴入鼻腔中2—3滴,如果流淚頭痛立即可減輕。 2)白芥子、大蒜搗成泥,制成膏貼在疼處,可治病,減少痛苦。對頭悶納呆、胸憋身重者也同有益。 (二十四).治療中風(fēng)不語 大蒜搗成泥,涂于患者牙根上,能治療中風(fēng)不語。 (二十五).治霉變食物中毒 喝了發(fā)霉的米面易食物中毒。如果發(fā)生中毒后,立即取大蒜加少許鹽搗爛,取蒜汁飲服,可以減緩病狀,但應(yīng)立即到醫(yī)院治療 (二十六)..治癤 大蒜搗泥拌蜂蜜敷于患處,每日一次,癤痛自去。 (二十七).預(yù)防破傷風(fēng),大蒜是克星 大蒜10克,香油3克,威靈仙15克,三味搗成泥熱酒沖服,逼出熱汗,毒氣可散。 (二十八).治痔瘡 獨(dú)頭蒜搗成泥,軟帛包后直搗入肛門內(nèi),坐定覺痛,定期治療,痔瘡即愈。 (二十九).治痛經(jīng) 婦女痛經(jīng)以大蒜泥取汁,用棉球蘸蒜汁后塞入耳孔中,可立刻見效。 (三十).止咳 大蒜搗爛成泥,放入鍋中煮成開水,加入蜂蜜同飲,可止咳。 (三十一).治療鼻炎 白蘿卜、大蒜搗爛取汁,分早晚二次滴入鼻孔中,七天為一個療程,治療鼻炎見效。 (三十二).治牙疼 取大蒜與黑棗肉砸成泥,貼在患處,使口水流出,止疼效果好。 (三十三).治青春痘 青春期臉上愛起粉刺,如果不注意會留下疤痕,因此為了美貌,青春期的青春痘要加倍重視,出現(xiàn)粉刺取大蒜,切成片,以大蒜輕擦粉刺后,把蒜片貼于患處,使粉刺慢慢消退。 (三十四).治皮癬頭癬 癬癥屬于皮扶病,除了外用藥可治,大蒜偏方也可治療:取大蒜泥加入凡士林,制成軟膏,涂在患處,日夜各一次,可治癬癥。另方:大蒜同蒜葉、陳醋、花椒粒、酸杏仁制成膏,都是治癬秘方。 (三十五).治脫發(fā)、斑禿 人們出現(xiàn)脫發(fā)、斑禿一是血熱引起,二是脾濕造成,因此出現(xiàn)病狀要引起重視,大蒜秘方可增發(fā)補(bǔ)發(fā),需耐心專用,取大蒜二頭,砸成泥,加入甘油,調(diào)勻每日數(shù)次搽在患部,有療效。 (三十六).治療痢疾 大蒜10克,金銀花6克,甘草2克,大蒜搗成泥同金銀花甘草開水浸泡,加入適量的糖代茶飲用,療效快。 (三十七)預(yù)防大腦炎 腦膜炎,多為急性病,初期與上感相似,出現(xiàn)高燒和劇烈頭痛,服用大蒜野菊花可預(yù)防。大蒜60克,野菊花30克,水煮成湯,嗽口,每日數(shù)次,湯也可服用。 (三十八).治小兒夜啼 大蒜50克,50克,乳香1.5克,將大蒜切片煨干,同乳香研成末,加入水煎煮后,讓幼兒喝其湯,可治小兒夜啼,可達(dá)到行氣活血,宣竅通閉作用。 (三十九)定哮喘 1)大蒜50克,蜂蜜30克。將大蒜剝皮洗凈切成蒜片,同蜂蜜放入碗中隔水蒸熟,每日一劑,專治哮喘。 2)大蒜30克,絲瓜秧、冬瓜秧、南瓜秧各三角,前胡、甘草各30克,取秋季瓜秧最好,將瓜秧汁榨出。取700毫升,石膏90克,大蒜、前胡、甘草、石膏用紗布包好,放入瓜秧汁,入蒸鍋隔水蒸制。每月可服用兩次,每次50毫升,治哮喘、咳喘,慢性氣管炎。 (四十)治神經(jīng)性皮炎 1)大蒜150克,鮮生地葉,土豆各120克,陳醋適量。用大蒜、鮮生地葉,土豆砸成泥,加陳醋調(diào)成糊,取棉簽蘸藥液涂在患處,并反復(fù)摩擦,每日3次,神經(jīng)處皮炎即會消失。 2)大蒜25克,蔥白7根,白糖15克,冰片1.5克,蓖麻子15克,將各料搗成泥狀,涂在患處,對神經(jīng)性皮炎有療效。 (四十一)治療風(fēng)濕骨痛 1)大蒜、花椒、生姜各120克,蛇皮1條,香油250克,黃丹180克,將各料放入香油中加溫,使各料浸出汁液,濾去渣體,加入黃丹,熬成膏狀,貼于患處或疼痛部位,對風(fēng)濕癥、偏寒癥有明顯效果。 2)牛膝120克,大蒜、蔥、姜各500克榨汁,食醋100克,面粉50克,將蒜蔥姜汁加醋汁下入面粉,牛膝慢火熬成膏,涂抹在患處,可治受風(fēng)酸痛,肩風(fēng)寒氣。 (四十二)治肺結(jié)核,肺癆,肺癌 1)大蒜50克,百部15克,紫菀9克,將百部、紫菀用水煎、大蒜搗泥取汁兌入當(dāng)茶常服,半月見效,對肺癆咳嗽有療效 2)大蒜250克,五味子125克,紅糖50克。將五味子水煎2次,去渣取汁與紅糖、大蒜共入瓶中加蓋密封半個月,每日食蒜數(shù)瓣,飲汁少許,堅持服用,肺結(jié)核漸輕。 3)大蒜250克,細(xì)辛、白芷、艾葉各100克。大蒜搗成泥,三味藥研成末,用大蒜泥調(diào)勻,用紗布包好,敷于胸部疼痛處,敷藥時間應(yīng)在放療以后,避免皮膚反應(yīng),減少肺癌痛苦。 (四十三)防治小兒感冒 大蒜10克,艾葉30克,薄荷葉20克,大青葉,石菖蒲各12克,將上述各料混合搗爛,用布制成藥包,可放在小孩枕邊,掛在小兒胸前,預(yù)防感冒。 (四十四)治小兒厭食癥 大蒜50克,陳皮糖漿30毫升。大蒜搗爛,用紗布過濾,每10毫升蒜汁中加入涼白開水70毫升,再加入20毫升陳皮糖漿,搖勻服用,專制小兒厭食癥。 (四十五)治療失眠和頭暈 大蒜50克,黨參50克,當(dāng)歸10克,豬心1個。豬心洗凈改刀成塊,同大蒜、黨參、當(dāng)歸同燉熟爛,加入調(diào)味,每日一劑,堅持一周,失眠癥即消,頭暈病見好。 (四十六)消腫治丹毒 大蒜50克,雞清2個,紅小豆面。將大蒜搗爛成蒜泥,加入雞蛋清和紅小豆面調(diào)成糊,涂敷在患處可消腫治瘡癤和丹毒癥。 (四十七)治中風(fēng) 大蒜50克,炒黃豆50克。將大蒜和炒黃豆放入鍋中微煮至豆軟爛成糊口服。每日空腹服用可治老年中風(fēng)。 (四十八)利水利尿消浮腫 鯉魚一條,大蒜50克,皂礬1.5克,松羅茶9克。將鯉魚去鱗去腮去膛內(nèi)臟,把大蒜、皂礬、松羅茶裝入魚腹、上鍋蒸熟爛,趁熱將魚肉、大蒜、茶一同吃下,可消全身浮腫,忌鹽。 (四十九)治闌尾炎 大蒜200克,玄明粉100克。將大蒜搗成泥,同玄明粉調(diào)成糊狀,在闌尾痛處涂醋后,再敷上蒜貼,用紗布蓋住,50分鐘可解除闌尾疼痛。 (五十)治肝病腹水 大蒜30克,檳榔30克,鱉一只。將老鱉宰殺去內(nèi)臟,把大蒜檳榔同鱉燉湯。食肉喝湯,連服5次可治肝腹水。 (五十一)消脹能排氣 大蒜100克,白童子雞1只。將雞宰殺,去內(nèi)臟,把大蒜放入雞膛內(nèi),放進(jìn)蓋碗隔水蒸熟。每天定時食用,可消肚脹。 (五十二)消腫去脹氣 花生125克,紅棗10枚,大蒜30克。將花生米泡后,同大棗、蒜片同炒后加水煮至爛熟。每日一刻,分3次服用,消浮腫,解脅脹。 (五十三)治乳腺炎 蒼耳子仁7粒。大蒜二頭,雞蛋2個。蒼耳子仁搗爛,大蒜砸成泥,與雞蛋調(diào)勻入鍋炒熟佐餐食用,益于乳腺炎。 (五十四)治毒蛇咬傷 大蒜50克,白芷20克,雄黃10克,白酒750毫升,大蒜、白芷、雄黃煎酒服用,毒蛇不敢靠近。若遭毒蛇咬傷,即服雄黃酒,食大蒜,使毒不進(jìn)入腹內(nè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