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本術語
第一節(jié) 數序 一、天干
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表1.1 天干五行數序表
天干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數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地支
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眾所周知的一般有這兩點:它表十二種動物的屬相(生肖),這里就不再詳述了。 第二,它也分別對應于一天的十二個時辰具體位置。 地支也有數序關系,即子一、丑二至亥為十二。 在這里,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即每過23:00點就應該算是第二日了。例如,2001年9月21日23:15點起時間卦,本來是八月初五,但是由于過了23:00,所以應以2001年9月22日即辛巳年八月初六日子時。而且還必須以八月初六的干支來應用。這一點務必請大家牢記,要知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表1.2:地支數序與時辰對照表
地支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五行
|
水
|
土
|
木
|
木
|
土
|
火
|
火
|
土
|
金
|
金
|
土
|
水
|
陰陽
|
陽
|
陰
|
陽
|
陰
|
陽
|
陰
|
陽
|
陰
|
陽
|
陰
|
陽
|
陰
|
鐘點
|
23~1
|
1~3
|
3~5
|
5~7
|
7~9
|
9~11
|
11~13
|
13~15
|
15~17
|
17~19
|
19~21
|
21~23
|
月令
|
11月
|
12月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數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三、經卦
八卦是由兩個最簡單的符號“爻”構成的,“─”為陽爻,“- -”為陰爻,每卦由三個爻經過不同的排列和組合便構成了八個不同的符號,這就是八卦的卦形,因此,經卦也稱為“八卦”。 《易經.系辭上傳》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yè)。” 為了便于八卦名稱和卦象的記憶,宋人用比喻、取象的方法巧妙地說明各卦。
表1.3:八卦數序表
卦名 |
乾 |
兌 |
離 |
震 |
巽 |
坎 |
艮 |
坤 |
卦符 |
 |
 |
 |
 |
 |
 |
 |
 |
五行 |
金 |
金 |
火 |
木 |
木 |
水 |
土 |
土 |
數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卦象 |
天 |
澤 |
火 |
雷 |
風 |
水 |
山 |
地 |
倩稱 |
三連 |
上缺 |
中虛 |
仰孟 |
下缺 |
中滿 |
覆碗 |
六斷 |
⒈太極:也就是地球誕生之前,作為宇宙生化本源的混然一體的元氣一分為二“是生兩儀”。輕清之氣上浮為天,重濁之氣下凝為地,于是陰陽分,兩極成。 ⒉兩儀:即天和地,也就是陰和陽,以陽爻“─”代表天,以陰爻“- -”代表地。 ⒊兩儀生四象:陰陽二氣繼續(xù)運動,再次一分為二,便產生了四象。這就是在一陰爻或一陽爻上再迭上一陰爻或一陽爻,就形成了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四種符號,這就是四象,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時(四季)。 ⒋四象生八卦:在四象上再重上一陰爻或一陽爻,就形成了八個符號,這八個符號就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卦形。他們分別代表自然界(宇宙間)的八種最基本物質,即天、澤、火、雷、風、水、山、地。也表示了西北、西、南、東、東南、北、東北、西南八個方位。根據他們的陰陽結構分別代表家庭成員中的父親、少女、中女、長男、長女、中男、少男和母親。(也叫做父母和六子)。 ⒌八卦定吉兇,吉兇定大業(yè):就是說八卦作為陰陽二氣之上的一個變化系統,可以用來斷吉和兇,只要趨吉避兇,就能成就大事業(yè)。 實用八卦圖,是宋代天文學家、著名易學家邵康節(jié)所創(chuàng)造的。他將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綜合而成,即用先天八卦數和后天八卦圖,從那時起,人們在預測時均用此圖為依據,故稱為實用八卦,即先天八卦數和后天八卦方位圖。

四、五行
卦六爻斷卦,是以十二地支、以及地支的刑、沖、合;十二地支中的五行生、克等為基本,其實,不論古代的何種預測術,如八字命理等,都是以干支的生克等關系為出發(fā),是否能夠切實掌握這些基礎,決定能否學好八卦預測的關鍵。
(一)五行概說
五行即金、水、木、火、土。 ①相生規(guī)律:“生”,是含有資生、助長的意義。在五行之中,具有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關系,這種關系就稱為“相生”。 五行相生的規(guī)律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如此循環(huán)生生化化,無有終時。它們彼此間的關系,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推動發(fā)展的作用。 在五行相生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兩方面的聯系,也就是母子關系,以水為例:生我者“金”,則金為水之母;我生者為木,則木為水之子其余類推。 ②相克的規(guī)律:“克”,是含有制、勝的意義。在五行之中具有相互制約、相互克服的關系。這種關系稱為“相克”。 五行相克的規(guī)律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此相互制約、循環(huán)不已、無有終時。在正常情況下的相克,也是一種維持平衡的力量。如果五行相克太過,則會起到傷害的作用而產生異常變化。 在五行相克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的聯系,也就是“所勝”和“所不勝”的關系,以木為例:克我者為金,我克者為土,那么,土就是木之“所勝”,金就是木之“所不勝”。其余類推。
表2.1五行歸類系統表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方向 |
東 |
南 |
中 |
西 |
北 |
時序 |
春 |
夏 |
長夏 |
秋 |
冬 |
五氣 |
風 |
暑 |
濕 |
燥 |
寒 |
生化過程 |
生 |
長 |
化 |
收 |
藏 |
臟 |
肝 |
心 |
脾 |
肺 |
腎 |
腑 |
膽 |
小腸 |
胃 |
腸 |
膀胱 |
竅 |
目 |
舌 |
口 |
鼻 |
耳 |
體 |
筋 |
脈 |
肉 |
皮毛 |
骨 |
志 |
怒 |
喜 |
思 |
憂 |
恐 |
色 |
青 |
赤 |
黃 |
白 |
黑 |
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音 |
角 |
征 |
宮 |
商 |
羽 |
聲 |
呼 |
笑 |
歌 |
哭 |
呻 |
五行相克中,同樣也不是單獨存在的,在相克中必須寓有相生在內,否則,萬物就不會有生化。
(二)地支五行及其關系
一、地支之間的幾種關系 1、陰陽關系 從子到亥十二地支中,先分別陰陽,單數為陽,雙數為陰,即其數序為奇數的序為一、三、五、七、九、十一對應于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數序為偶數的二、四、六、八、十、十二對應于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2、五行關系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可以看到,十二地支除了“土”有四個所屬的地支之外,其余的五行者只有二個所屬的地支。 參見第一章:表1.2 3、生克關系 五行生克,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同理,地支有其所屬的五行,自然也有五行生克關系,但是作為基礎,有必要再重復一遍:
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循環(huán)無窮。
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循環(huán)無窮。 上面的表2.3已經知道十二地支各有所屬,那么,順理成章地可以把十二地支中的生克關系很快地歸納出來。
4、地支六合
由于在六爻斷卦上的應用,所以還有一個合化后的問題,但并不是重要的。詳見下表:
表2.2地支合與合化表
子丑合 |
寅亥合 |
卯戌合 |
辰酉合 |
巳申合 |
午未合 |
合化土
| 合化木 |
合化火 |
合化金 |
合化水 |
合化土 |
地支六合的應用 六合,一般代表以下卦爻的幾種含義;合住、絆住、牽制住;合好、合作愉快。
5、地支三合局
三合局指的是卦爻中有三個地支相聚集成一股力量: 亥卯未合木局;寅午戌合火局;巳酉丑合金局;申子辰合水局;辰戌丑未自合土局。 三合的應用:三合的應用一般和六合相似,唯一的區(qū)別在于三合局成后合化成的那種五行力量非常強大。
6、地支的刑
地支的刑指的是: (1)子刑卯,卯刑子,其性質為無禮之刑; (2)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形成了寅巳申循環(huán)三刑,其性質是持勢之刑; (3)丑刑未、未刑戌、戌刑丑,形成了寅巳申循環(huán)三刑,其性質是無恩之刑; (4)辰辰、午午、酉酉、亥亥則形成一組辰午酉亥的自刑。 地支刑的應用 一般地支中出現“刑”,則多主牢獄、官司、口舌和災病;而其中的辰午酉亥,則多主自己辦壞了事、自殺等等。
7、地支六沖
地支六沖是指子午沖、丑未沖、寅申沖、卯酉沖和巳亥沖。一般卦中出現沖,多主沖散、決裂、侵犯、襲擊等等。
8、地支生旺
地支生旺墓五行在各地支中從長生到墓絕胎養(yǎng)的十二個階段,詳見下表:
|
長生
|
沐浴
|
冠帶
|
臨官
|
帝旺
|
衰
|
病
|
死
|
墓
|
絕
|
胎
|
養(yǎng)
|
木
|
亥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火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子
|
丑
|
金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水土
|
申
|
酉
|
戌
|
亥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