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3歲成都考生梁實,今年再次在金牛區(qū)報名參加全國普通高考。上世紀90年代就已身家百萬的他,這是第14次參加高考。昨日,記者在一家茶館找到了這位被茶館老板等人稱為“梁教授”的特殊考生。梁實說,從1983年高中畢業(yè)開始算起,他已為自己的大學夢奮斗了27年,他今年的目標,是四川大學數(shù)學系。“如果今年還考不上,明年和兒子一起參加高考。” 高考備戰(zhàn) 茶館看書輕松 “我的復習地點不是在家里,而是在茶館里。茶館里輕松,看累了就跟熟人說說話。” 一米七幾的壯實身材,留著一頭短發(fā),聲音憨厚而明快,這是梁實給人的第一印象。昨天,43歲的梁實(另有身份證顯示為41歲)拿著一本《四川省自主命題高考沖刺卷精編》的理科綜合卷,坐在成都金牛區(qū)的一家茶館里復習。 從2002年開始,茶館老板吳成列就經(jīng)??吹搅簩嵄е鞣N高考復習資料來茶館看書做練習了。“開始不相信他是要高考,后來時間長了就相信了。”吳成列覺得,梁實這么執(zhí)著地參加高考,應該是一種信念。“他每次都說自己就是想考上大學,圓個夢,有了這個信念才會堅持這么久。感覺他蠻有恒心,蠻有理想的。” “現(xiàn)在每天上午8點多起床,還是把瞌睡睡好,上午、下午和晚上都會看書復習。”梁實說,他的復習地點不是在家里,而是在茶館里。“茶館里輕松,看累了就跟熟人說說話。”由于他常去茶館復習,許多茶館老板都與他相識。“今年感覺狀態(tài)很好,考川大比較有信心了!” 高考動力 圓家人大學夢 “我兄弟姐妹共5人都沒有上過大學,我這個老四就是要搏一把,這個夢一定要圓。” “今年是我第14次高考了,我從1983年高中畢業(yè)開始,一有機會就會參加(高考)。”梁實說,自己考了這么多年還在堅持,是因為自己“還是不死心”。 1983年,梁實在仁壽縣文宮中學高中畢業(yè)后報名參加第一次高考,但當時在正式高考前,還有一個帶選拔性質的高考預考,通過預考的才能參加正式高考。梁實在預考中就名落孫山了。1984年至1986年,他都在每年的預考中落選。1987年,梁在內江復習數(shù)月后回仁壽報名高考。這次,他第一次通過預考,但在正式高考中只有400多分,遺憾落榜。 1992年,因已婚,梁只有參加成人高考,但未有理想院校錄取。之后因“看不上”成人高考而一度放棄。2001年,高考取消年齡和婚姻限制后,梁實于2002年在成都再次報名參加高考,考分370多分。 此次參考,是梁實“間歇”三年后的第14次高考。“前13次都考得不理想。”梁實說,自己高中時成績不算好,但是上大學的愿望是很強烈的。“我兄弟姐妹共5人都沒有上到大學,我這個老四就是要搏一把,一定要考上(大學),這個夢一定要圓。” 高考之外 早已身家百萬 “他也不像別人高考那樣是為了找個好工作,有個好前途,因為他已經(jīng)是老板,已經(jīng)很富有了。” “我今年的目標是考川大,其他學??忌狭艘膊粫プx,我今年還是有信心的。”梁實聲音很洪亮,他說,他13次都沒考上,主要是因為之前對知識掌握得不牢固,理解不透徹。“今年復習了幾個月之后,我有一種頓悟的感覺!” 梁實曾在1994年借錢做生意,第一年便賺了100多萬元。他之后在雙流經(jīng)營的一家木材廠,在今年4月因需搬遷而關閉。“我現(xiàn)在暫時不做生意了,就天天復習。”他說,他今年1月報名后開始復習,感覺長進了不少。 “2002年和2006年,理科綜合都只有160多分,現(xiàn)在雖沒有參加學校測試,但做起題來順利多了,這次理綜一定要比以前考得好。”梁實說,他本身不偏科,成績比較均衡。他記得,2002年和2006年的語文都是92分,其他科目的具體分數(shù)不記得了,只記得總分的大概數(shù)目。遺憾的是,他也沒有留下當年的分數(shù)單。 高考逸事 老把我當家長 “有幾次都搞得我面紅心跳,別人都沖我說,家長不要進!我還趕忙掏出準考證說我是考生,別人看了半天才準我進去。” 現(xiàn)在,梁實的孩子已經(jīng)讀高二了,明年也將參加高考。“我今年有信心考上,萬一考不上,明年還會考的。”他說,2002年和2006年高考時,“別人都沖我說,家長不要進去,我還趕忙掏出準考證說我是考生,別人看半天才準我進去。” 今年,梁實再次在金牛區(qū)報考,前不久體檢時,他再次被別人當成家長。“有幾次都搞得我面紅心跳,但我還是要考,我就是不死心,就是要圓這個上大學的夢。”梁實說,他對專業(yè)沒有明確要求,以前曾報考過北京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和西南政法大學偵查學專業(yè)。今年如果考得好,他預計選川大數(shù)學系。 “現(xiàn)在復習和參加高考,已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梁實的車上,隨時都有幾本書,即使有生意要處理,出門時也要抽空看幾眼。 家人看法 他把復習當打麻將 “他高考就跟別人打麻將一樣,當成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了,而不是像很多人那樣考不上就很痛苦。” 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的幾十歲男人還參加高考,家人怎么看?“老婆開始罵我不務正業(yè),特別是2002年那會兒。”梁實說,畢竟自己要賺錢養(yǎng)家。除了在雙流的一家木材廠,他老婆還在富森美家具市場做裝飾材料的買賣。“但是老婆后來理解了,說看書總比出去打牌好。” 梁實很高興得到家人的理解,妻弟劉潮之前也很不理解梁實的舉動,但“現(xiàn)在明白了,他高考就跟別人打麻將一樣,當成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了。”昨日,劉潮告訴記者,他覺得姐夫就是把復習當成一種享受,就像別人喜歡打牌和旅游一樣,而不是像很多人那樣考不上就很痛苦。 “他不覺得每天復習有多么累,因為要圓自己的夢,就會不懈地去追求。另外,他也不像別人高考那樣是為了找個好工作,有個好前途,因為他已經(jīng)是老板,已經(jīng)很富有了。” 梁實的前13次高考路 年份高考報名情況高考結果 1983年高中畢業(yè)第一次報名高考在預考中落選 1984年重讀高一但同樣參加了當年的預考預考中再次落選 1985年再次報名參加高考預考落選,后到當時的樂山軋輥廠技校讀中專 1986年 第4次報名高考同樣在預考中落選,隨后去內江做零工 1987年在內江復習數(shù)月后回仁壽報名高考第一次通過預考,但正式高考僅400多分,落榜 1988年再回仁壽高考再以400多分落榜 1989年第7次在仁壽參加高考還是以400多分落榜 1990年在內江參考仍是400多分落榜 1991年正式參加工作后參考仍未逃脫400多分的“魔咒” 1992年因已婚,只有參加成人高考未能有理想院校錄取 2002年 因普通高考取消年齡及婚姻限制而在成都參考370多分 2003年在成都報名參考因病未進考場,無分數(shù) 2006年 在成都報名參考380多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