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163.com/wujunxian916@126/blog/static/68227006200961092920300/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應該首先從課堂教學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尤其是我們現(xiàn)在正處于新課程改革的風口浪尖上,沒有高效的課堂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最終達到提高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這也是建設和諧校園,建設快樂校園的根本要義所在。
“高效課堂”主要研討兩大方面,即教師與學生,也就是教與學,是研究主導和主體及二者的關系。教師是學教學、搞教學的,教學就是如何把知識同化在學生身上,讓學生領悟知識的本質從而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目的。教要出效率,出效益,學也是如此。指導學生學習接受知識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思維,有了正確的思維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記憶的也牢固。平常我們談備課,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如何備學生?那就是要清楚學生的基礎、思維和接受能力。所以 “高效課堂”研討,必須首先肯定這兩個方面,即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二者有機結合,才能出高效。
正如第16條講到的:一節(jié)高效的課堂,導學案的編制一定要到位,課前準備要充分,沒有預設的課堂是放任的,也是雜亂無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創(chuàng)造高效的課堂,充分用好這四十分鐘的每一秒,充分的課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同時,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其次,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jù)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于優(yōu)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zhàn)性的練習;而對于那些后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活躍的課堂狀態(tài)很重要,正如第3條所說:“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只要能讓學生的思維總處于活躍狀態(tài),積極地探索知識并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我認為,這就是一節(jié)高效的課,成功的課。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具體教育情景,靈活運用各種教育方法,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成為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的開發(fā)者,在組織課堂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時刻牢記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要精心設計能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課堂教學的效果,最終要體現(xiàn)在學生身上。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才是最佳學習途徑。因此,教學過程中,要徹底改變“注入式,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把知識強行“塞入”學生大腦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觀念。教師要由“演講者”轉變?yōu)?#8220;編劇”和“導演”,創(chuàng)造一種使學生能真正處在做中學的情景,促其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這樣才能使課堂效益公式:1×?=效益中的?發(fā)揮到最佳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