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臨汾路蔣女士問:母親患糖尿病多年,最近覺得左腳走路后出現(xiàn)麻木、疼痛等不適,我很擔心她會患糖尿病足,是這樣嗎?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yī)院血管外科梅家才副教授答:嚴重的糖尿病足確會導致截肢甚至死亡,近年來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但只要糖尿病人能及早開始呵護雙腳,還是可防可治的。早期癥狀表現(xiàn)為腳涼、麻木、運動后下肢不適,短暫休息后癥狀減輕;中期則會感到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間疼痛較重;晚期時除了下肢疼痛外,還會伴有局部潰瘍、壞疽。
預防糖尿病足方法并不復雜。一是糖尿病患者平時盡量避免長時間站立;二是要穿舒適暖和的褲裝,并選擇合適的鞋子;三是平時鞋襪一概要松軟寬大,不要有線結,以免磨腳,盡量穿布鞋,千萬別赤腳,以免發(fā)生外傷;四是“免燙”:由于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的皮膚感覺較遲鈍,損傷后又較難愈合,所以洗腳時水溫不要超過體表溫度,以免發(fā)生燙傷。此外,如有足癬、皮膚皸裂等疾患也要及時治療。
早期發(fā)現(xiàn)糖尿病足就能得到有效治療。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發(fā)現(xiàn)走路時腿部疼痛或疲勞時,應及時到醫(yī)院檢查。此外,5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以及伴有危險因素如吸煙、高血壓、膽固醇高或糖尿病病史已長達10年以上等年輕糖尿病患者,也應上醫(yī)院做個檢查,看看是否存在隱患。
一旦確診患上糖尿病足,除控制血糖、控制感染、改善血液循環(huán)外,對晚期末梢血流微循環(huán)障礙患者來講,腿部血管往往都已堵塞,為避免病情加重甚至截肢,可嘗試外科的搭橋手術或介入治療。足部血管如同四通八達的“路”,如某條主“路”堵塞,就要在附近另外搭建一個新通道,保證血液“通行無阻”這就是搭橋手術;或者設法把堵塞的那段“路”打通、拓寬,讓血液順利流過,這就是介入治療。這兩項技術在臨床上都已比較成熟,效果也很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