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指標的要素主要有紅色柱、綠色柱、DIF指標、DEA指標。那么,技術指標中有沒有預測價格上漲的指標?答案是有的。首先是“MACD低位兩次金叉”出機會。其中,當DIF、DEA指標處于O軸以下的時候,如果短期內(nèi)(8或13個交易日內(nèi))連續(xù)發(fā)生兩次金叉,且逐步向0軸穿越則發(fā)生第二次金叉的時候,大幅上漲的機會較大。 MACD低位一次金叉的,未必不能上漲,但“MACD低位二次金叉”上漲的概率和把握更高一些。因為經(jīng)過“第一次金叉”之后,空頭雖然再度小幅進攻、造成又一次死叉,但是,空頭的進攻在多方的“二次金叉”面前,遭遇潰敗。從而造成多頭力量的噴發(fā)。如果結(jié)合K線形態(tài)上的攻擊形態(tài)研判,則可信度將提高,更容易下決心介入。當天并且溫和放量,綜合研判的可信度明顯增加。也即:“MACD低位二次金叉”和K線形態(tài)、量價關系可以綜合起來考慮,以增加確信度。 我們來看看具體的例子大成股份600882。第一次金叉時間在2009年12月29日。但是第一次金叉后受到60日均線以及半年線的壓制。經(jīng)過短期調(diào)整后并未跌破12月23日的低點。今年1月12日再次調(diào)頭向上金叉,紅柱線開始發(fā)散,并有向零軸線穿越的趨勢,那時是最佳買點。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002031巨輪股份,目前發(fā)出二次金叉,同時量能開始逐步放大,均線系統(tǒng)形成了依托。而從形態(tài)看也突破了前期平臺,我們可以觀察在后市中的走勢! 因此,我們在每天看盤的時候,除了把每天漲幅在前的板塊和個股找出來,可以再配合MACD的二次金叉進行選股,形態(tài)上能形成突破之勢,量能溫和放大,均線形成支撐則可以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