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縱論技術分析
一、技術分析概述
技術分析,是我們最常用的一種證券分析方法。它比基本分析簡單一些,不象基本分析那樣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專業(yè)和財務專業(yè)知識,因此,技術分析比基本分析更為一般人能接受。
所以,技術分析比其他的分析技術更為普遍。
(一)技術分析的理論基礎──三大假設
技術分析則是透過圖表或技術指標的紀錄,研究市場過去及現在的行為反應,以推測未來價格的變動趨勢。其依據的技術指標的主要內容是由股價、成交量或漲跌指數等數據計算而得的,因此,技術分析只關心證券市場本身的變化,而不考慮會對其產生某種影響的經濟方面、政治方面的等各種外部的因素。
技術分析的理論是建立在以下的三個假設之上的。這三個假設是:
第一、 市場的行為包含一切信息。
第二、 趨勢一旦形成必將延續(xù)。
第三、 歷史會重復。
?。ǘ┘夹g分析的四大要素:時、空、量、價
技術分析是從證券的市場行為來分析和預測證券將來的行為,不考慮別的因素。所謂的“市場行為”包括四方面的內容:第一是市場的價格,廣義的價格就是空間,第三是成交量,第四是達到這些價格和成交量所用的時間。
所以,價格、成交量、時間和空間是技術分析的四大要素。任何技術指標和技術分析理論,都離不開這四大因素。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掌握了這四大要素,所有的技術分析也就都在其中了。
?。ㄈ┘夹g分析的六大類
我們可以簡單的把技術分析分為如下六類:指標分析類;切線分析類;形態(tài)分析類;K線分析類;波浪理論類;時空理論類。
1、指標分析類
指標分析類是建立一個數學模型,得到一個體現股票市場的某個方面內在實質的數字。這個數字叫指標值,指標值的具體數值和相互間關系,直接反映股市所處的狀態(tài),為具體的操作行為提供指導的方向。
2、切線分析類
切線分析類是按一定方法和原則在由股票價格的數據所繪制的圖表中畫出一些直線或其他線,然后根據這些線的情況推測股票價格的未來趨勢。這些線就叫切線。切線的作用主要是起支撐和壓力的作用。
3、形態(tài)分析類
形態(tài)分析類是根據價格圖表中過去一段時間走過的軌跡的形態(tài)預測股票價格未來的趨勢情況的方法。
4、K線分析類
K線分析類的研究手法是側重若干天K線的組合情況,推測股票市場多空雙方力量的對比,進而判斷股票市場多空雙方誰占優(yōu)勢,是暫時的,還是決定性的。
5、波浪理論類
波浪理論把股價的上下變動和不同時期的持續(xù)上漲下降看成是波浪的上下起伏。波浪的起伏遵循自然界的規(guī)律,按一定之規(guī)進行,股票的價格也就遵循波浪起伏所遵循的規(guī)律。
6、時空理論類
時空理論最出名的主要有江恩理論和黃金分割理論。江恩理論主要認為股市中存在著自然的法則,股市按照特定的自然規(guī)律運行,這個規(guī)律就是波動率。黃金分割理論主要從空間上來預測空間的阻力和支撐。
當然,技術分析還可以有其他分類,但是這些都只是技術分析的“形”,不是技術分析的“神”。
二、技術分析的誤區(qū)
要想學到一種技術的精髓,必須先明白這種技術的誤區(qū),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掌握這種技術的精髓。
因此,首先我們有必要對技術分析的六大類的優(yōu)缺點進行一些必要的分析。
技術分析的這六大類,可以按照他們各自的缺點大致分為兩大類:指標滯后類和難以運用類。
?。ㄒ唬┲笜藴箢?
用技術指標來對股市進行技術分析,是技術分析最常用的一種。
指標最大的缺點就是存在滯后性。指標是對股票走勢的描述,總是先有股票的走勢,才會有指標的走勢。所以,指標總是存在滯后性。
指標分析者容易犯的錯誤有:
1、“馬后炮”式的技術分析──犯了“邏輯上”的錯誤。
經常有人同我說這個指標好用,那個指標好用。他們給我解釋的過程一般都是這樣:
你看,前一段時間深深房漲的多好,從某月某日開始漲起,你看××指標,提前多少多少天就發(fā)出了買入信號。你又看那只股票等等。
其實,他們犯了一個邏輯錯誤,或者說他們有意或者無意誤導了一些人。
他們的想法是這樣的:你看,這么多上漲的股票,我的指標都給出了買入信號,當然我的指標就是好的。
從邏輯上講,這個不一定就是對的,我們可以把上句話說得全一點:所有上漲快的股票我的指標都給出了信號,所以我的指標是好的。
事實上,上面一句話只能說該指標是股票上漲的必要條件,并不一定是充分條件,就好像說“世界冠軍都是要吃飯的,但是吃飯的人并不一定都能成為世界冠軍”。
我們作為研究股市的技術分析者,我們更多的、也更關心的是去找充分條件,而非僅僅必要條件。
恰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時,哪怕是一個稍微有點功效的指標,在一只上漲比較好的股票上,都會起很好的作用。
所以,我們檢驗一個指標是否好壞,不要只看幾只上漲比較好的股票上的表現,最好要看看它所有的表現。
很多人研究股市、分析股票的時候,都是在股票漲了以后,才去尋找原因來解釋這只股票為什么會上漲。
實際上,這是一種“從結果到原因”錯誤分析方法。當“結果”發(fā)生了,再去尋找“原因”。這對于分析這只股票以后的走勢,基本上沒有什么用處。
研究股市、分析股票,必須遵循“從原因到結果”的邏輯順序。也就是說,必須遵循基本的邏輯關系。
股票不是因為漲了,才有漲的原因;而是因為先有了上漲的原因,才有上漲的這個結果。所以,“原因”遠遠比“結果”重要。顛倒邏輯關系,等股票漲了之后,才尋找漲的原因,解釋這只股票為什么會漲,就會犯“馬后炮”的毛病。
2、“張冠李戴”式的技術分析──犯了“亂聯系”的錯誤。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但是,也有一種哲學錯誤是“亂聯系”的錯誤。
比如:如果你今天過生日,剛好今天你買的一只股票漲起來了,這個時候有人跟你分析,你的股票之所以會上漲,是因為你今天過生日,是個好日子,你今天走運,所以你的股票才上漲的。
這樣的分析,大家都會覺得可笑。這個上漲的理由,大家也會覺得很荒謬。
但是,為什么換一種情況,大家就不會覺的可笑了呢?
比如:如果你買的股票漲了,剛好均線發(fā)生金叉了,這個時候又有人跟你分析,你的股票之所以會上漲,是因為均線發(fā)生金叉,是“價托”,對股價會起著很強的支撐作用,所以你的股票才會有上漲的動力。
這個上漲的理由,很多人會覺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認為,其實“均線金叉”是股票上漲的理由跟“今天過生日”是股票上漲的理由一樣荒謬。
這只股票的上漲,既不是因為你過生日了,也不會是因為均線金叉了。還有很多均線金叉的股票,沒有上漲。這個大家用博鬼平臺評測一下,自然就知道均線金叉的成功率了──很低。
也許,這只股票漲上去,是因為這個時候剛好大盤上漲了,所以這只股票跟著漲了起來。
也許,是因為這只股票的主力資金入場了,莊家開始拉升,所以,股票才漲上去的。
也許,是因為前期這只股票跌得太厲害了,股價超跌了,才漲上去的。
這些都是有可能的,但絕對不會是均線金叉或者某個指標出擊的原因。
股票上漲跟均線的金叉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因果關系。如果把上漲和均線金叉聯系在一起,這樣的錯誤就是哲學上常說的“亂聯系”的錯誤,把兩個本來不相關的事物,聯系在一起分析,得出的結果肯定是荒謬的。
這也就是很多人,在分析股票的時候,經常找不到股票漲跌的真正原因,常犯的“張冠李戴”的錯誤。
不要小看這個錯誤,這是目前技術分析中最嚴重的錯誤,以至于很多人都無法明白股市漲跌的真正原因。找不到股市漲跌的原因,也就無法真正認識股市的真諦。
3、“案例式”的技術分析──犯了“統計上”的錯誤。
很多技術分析,為了證明自己的技術有用,喜歡找出幾只大牛股,然后分析說用哪種技術或哪個指標抓住了這只大牛股。
其實,這里面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指標出擊的不一定都會漲;但漲了的股票,指標必然會出擊。”也就是說,指標出擊是股票上漲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我們仍然用最簡單的指標“移動均線”打個比方:均線“多頭排列”的股票不一定都能漲,因為均線今天是多頭排列,如果明天股票下跌,均線馬上就會變成“空頭排列”。而每一只漲的很好的大牛股,在啟動的時候,均線都必然發(fā)生金叉,在上漲的時候都會呈均線多頭排列的特征。
所以,用少數的股票當案例來研究股市的規(guī)律,說明某種理論或某個指標的好壞,都會在統計上犯“以偏概全”的錯誤。只有通過博鬼平臺統計滬深兩市一千多只股票的評測結果,才最有說服力。
總之,股市里真正的技術分析絕對不是所謂的“金叉賣”和“死叉賣”,也不存在百戰(zhàn)百勝的指標,指標的作用是用來理解股市里人的行為。
技術指標是一種數理統計模型,是對市場行為的一種描述。就技術指標本身而言,我覺得并無實質意義,其真正意義在于對市場行為的某種量化。那種純數學或統計學類的挖空心思或靈機一動的指標創(chuàng)造實質上是一個誤區(qū)。
真正的技術指標來源于對市場本質規(guī)律的理解,技術指標不過是這種對市場本質理解的量化形態(tài),是掌握了市場本質規(guī)律后,對市場本質的自然描述,因量化的描述有利于對市場本質狀態(tài)的判斷。而現在的“技術”追隨者中,有多少人清楚這一點呢?本末倒置的結果,導致無休止的編造,搜集和索要“技術指標”,片面夸大技術指標神奇效用,走入誤區(qū),導致資金上蒙受損失。
實質上,真正的技術指標具有“有限性”。技術指標并不神秘和深不可測,因為市場本質的東西并不復雜。有人炫耀自己擁有多少多少指標公式(成百上千),我敢斷言他的公式不會有幾個管用,因為他對公式沒有真正理解。
同時,技術指標不宜復雜,那種對原始數據層層優(yōu)化和演算的公式并無意義,真正有價值的公式立意并不復雜,并不需要過多的人工雕琢,因為只要它反應市場本質的東西就可以了。許多高手繞了一大圈后,又回到形態(tài)與均線間的東西,就是因為不約而同的認識到了這一點吧!
?。ǘ╇y以運用類
切線分析類、形態(tài)分析類、K線分析類、波浪理論類、時空理論類,這五大類都屬于難以運用類。
1、切線分析類。
技術分析一大假設就是“趨勢一旦形成必將延續(xù)”。把握股市的趨勢,成為技術分析的一個重點。
把握股市趨勢,有幾種方法,一種是通過均線系統,一種是通過劃線分析趨勢,即切線分析。
通過均線系統分析趨勢,帶有很大的滯后性。所以,很多投資者都喜歡通過劃線來分析股市的趨勢。因為直線可以無限演唱,所以,切線分析的優(yōu)點是可以提前預測。
但是,切線分析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線的畫法沒有一定之規(guī),因此,劃出來的線以及通過劃線分析出來的趨勢的正確性,則要因人而異。所以,會不會劃線,是決定這種分析方法的正確與否的關鍵。
而劃線的正確性與使用的人的經驗有很大的關系。一般來說,有經驗的人,使用這種方法的正確率大一些。如果是沒有經驗的人,使用切線的效果就大大折扣了。因為,切線分析法的可變性太大,沒有一定的使用之規(guī),因此難以掌握,難以運用。
2、形態(tài)分析法。
形態(tài)分析,由于形態(tài)是不斷變化的,現在看是單底的形態(tài),過一段時間也許就變成了雙底的形態(tài),如果再往下跌,又變成了雙頂的形態(tài)。所以,形態(tài)總是不斷變化的,存在不確定性,因此也是難以運用的。
3、K線分析類、波浪理論類。
K線分析類、波浪理論類與形態(tài)分析類一樣,也存在不確定性,難以運用。
4、時空理論類。
時空理論,往往在當時難以找到時間算法,當股市走勢走出來之后,然后找到一種時間算法來企圖解釋這種走法。因此,時空理論類有點事后解釋的味道,當時是比較難找到時間的具體算法的。
總之,這些技術分析方法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以至于在使用的時候,難以形成確定的判斷。因此,技術分析并不能解決一切。
第二節(jié) 技術分析的精髓在于分析大盤
大盤是合力作用的結果──技術分析精髓在于分析大盤
技術分析,只適合分析大盤。
因為個股很容易被少數的人或大資金的機構所控制,技術分析經常失效;而大盤是所有投資者和所有股票的合力的作用,少數人很難控制大盤的走勢。所以,技術分析的精髓在于分析大盤,而不是分析個股。
因為,個股受主力資金的影響很大,在個股上運用技術分析,有時候可以說完全是在胡說八道。
有這么一則故事:
一次一個技術分析人士跟一個莊家喝酒吃飯,喝的興起,這個技術分析人士大談用什么指標最好用,通過什么指標或形態(tài)發(fā)現哪只股票很好,哪只股票不好。此時,這個莊家聽的煩了,說道:“什么指標,什么形態(tài),不好的形態(tài),我拿幾個億拉一個漲停板,什么指標和形態(tài)都能馬上走好。什么好股票,我拿籌碼砸一個跌停,什么指標和形態(tài)都得走壞。”這個技術分析人士當場聽得啞口無言。
因此,在個股上運用技術分析,有時候真的是在胡說八道。
所以,運用技術分析的關鍵,應該是用于分析大盤。股市中不存在百戰(zhàn)百勝的“技術指標”,大盤就是最好的個股指標。
第三節(jié) 大盤趨勢技術
一、 大盤的重要性
1、炒股炒的是概率的大小──要學會從股市里長期的、穩(wěn)定的賺取財富。
首先,這里我們要明確的一點是:炒股炒的是概率的大小。因為股市不像自然學科,股市里面沒有100%的東西,這包括沒有100%的指標,沒有100%的必然上漲的股票等等。股市里存在的只有概率的大小。弄清楚這一點,對我們的投資理念會有很大的幫助。
這樣,你就不能去追求天天抓一個漲停板之類的不現實的東西了,也不會相信一些人說的他在一年之內從1萬炒到幾十萬的鬼話了。不要妄想從股市里一年獲得百分之幾百的暴利。因為在股市里,你有可能其中有一次機會獲得的了暴利,這次也許是因為你運氣好,也許是因為你有內部消息,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你如果就這樣認為你可以長期的穩(wěn)定的在股市里獲得暴利,這種情況是不可能會有的。
?。?) 炒股炒的是概率的大小。
?。?) 沒有人能夠從股市里長期的、穩(wěn)定的賺取暴利,要學會從股市里長期的、穩(wěn)定的賺取財富。
只有當你認識到這兩點,你也就可以靜下心來思考和學習真正的投資之道和真正的賺錢方法了。這些方法能夠保證你每年從股市里獲得30%─50%的利潤。如果你仔細算一算,你就會發(fā)現每年穩(wěn)定的30%收益率,會在20年左右給你帶來巨大的財富。如果你現在的投資資金是10萬,那么按照每年賺30%,那么20年后你的資金將是1900萬。
我相信,這是所謂的暴利機會無法帶給你的財富。由此也可以看出,從股市里長期的、穩(wěn)定的賺取財富的重要性。
2、澄清一種錯誤的和十分有害的觀念──拋開大盤炒個股。
以前,有人曾經提出“拋開大盤炒個股”的思想,其主要的觀點是輕大盤,著重個股的挑選。這個觀點認為只要選好了個股,就能賺錢。
這種理論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因為每天大盤至少都會有幾只股票漲的好。但是如果我們仔細一想,就會發(fā)現這種理論在實踐中實行起來很困難,不實用。
?。?)從理論上來說──當日大盤走勢與個股的關系。
這種理論的錯誤在于它把現實的殘酷和理想的假設混淆在一起了。它的理想假設是,即使是在大盤下跌的時候,也能抓住一千多只股票里的幾只上漲的股票,所以可以不看大盤炒股票;而其實在現實中,如果今天大盤在下跌,而只有200只股票上漲了,看起來好像賺錢的機會有200個,但是實際上你今天買入股票賺錢的成功率則是200除以1000,等于20%。這個20%的成功率如果是一只鬼,相信是沒有人敢用它來選股票的。因為這個成功率簡直是太低了。所以,“拋開大盤炒個股”是非常不明智的。
(2)從歷史走勢看──大盤與個股的歷史走勢對比。
大多數個股的歷史走勢與大盤的歷史走勢都極為相似。這是因為,大盤對于每只股票的走勢都有很強的影響力。
當然也有極少數強莊股,有自己的獨立的走勢,但這畢竟是少數股票。所以,看準了大盤,摸清楚了大盤的走勢規(guī)律,大多數股票的走勢圖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3)從實踐上來看──大盤的大頂帶來的慘重教訓和大盤的大底帶來的可觀收益。
特別是在大盤處于下跌趨勢的時候,“拋開大盤炒個股”將導致災難性的后果。
事實勝于雄辯!在2001年6月份,大盤見了歷史大頂,之后一路下跌,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下跌了30%以上,這段時間可以說,只要買股票,就會被套牢。很多投資者平均虧損在30%以上。這一堂生動的課也是給“拋開大盤炒個股”的這種理論的事實雄辯。
同樣,在大盤見底的時候,即使隨便買入一只股票,都可以給你可觀的收益。例如,1999年5.19的大底,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漲了30%以上;2002年1月29日的大底,也是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漲了20%以上。
當然,如果當大盤在橫盤狀態(tài)的時候,例如2003年2月之后的幾個月,大盤處于橫盤狀態(tài),出現所謂的“局部牛市”,大盤的重要性就變的不那么重要了。這時候主要取決于對熱點板塊的把握和對個股的選股技術的高低。(熱點板塊的把握和個股的選股技術請見第五章和第六章)
3、看準大盤,就解決了賺錢的問題。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只要看準了大盤,就能夠長期的從股市里獲得穩(wěn)定的收益,并且避免大熊市帶來的巨大損失。所以,炒股票的第一堂課,也是最重要的炒股技術,就是看準大盤。因為,看準大盤是正確展開一切個股買賣的第一前提。
二、大盤不可能準確量化預測,但可以進行基本趨勢的預測
大盤將要到達的點位是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夠準確預測的,也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準確預測的。所以,預測大盤的準確點位是不現實和不可能的。如果拘泥于大盤的點位,一旦看錯之后,在趨勢改變的時候,就無法及時調整操作策略。一味的等待大盤預測的點位的出現,從而錯失最好的建倉機會或空倉機會。
當然,這并不代表我們就不用研究大盤的走勢了。因為,大盤的走勢對于股票漲跌的影響是相當大的。所以,研究大盤的走勢是完全有必要的。
對于大盤,雖然我們不可能準確預測大盤的具體點位,但是我們對大盤的基本趨勢還是可以根據多種技術和原因分析進行判斷。
也就是說,預測大盤,應該在于預測大盤的趨勢,而不是預測大盤要到達的準確點位。
大盤的基本趨勢有三種:上漲趨勢、橫盤趨勢、下跌趨勢。
我們只要根據預測大盤趨勢的技術進行趨勢分析,做出大盤趨勢的判斷,即可對我們在個股上的操作形成有效的指導作用。
不執(zhí)著于具體的點位,只看趨勢,那么就可以在趨勢發(fā)生變化的第一時間,及時調整個股上的操作策略,從而形成較為正確的操作。
因為,股市既然不可能100%被準確預測,那么就要求我們必須有向趨勢承認錯誤的勇氣。
“看錯”并不是十分要緊,最怕就是“做錯”,特別是做錯了還不肯承認錯誤。市場永遠是正確的,只有跟著市場的趨勢變化調整自己的操作策略,才能做的比較對。
總之,我們必須明白,大盤的具體點位是不可能每次都被準確預測的。我們能做到的只是預測大盤的趨勢,從而對我們的操作思路形成指導。拘泥于大盤要到的具體點位,反而會影響大盤對于操作的指導作用。
在股市中獲利,能否“順勢而為”,至關重要。
三、大盤趨勢技術
1、大盤漲跌的根本原因──大盤運動有自身的規(guī)律,其根源來自于人的本性。
影響大盤漲跌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說政策、成交量等等因素,但是這些都不是大盤漲跌的根本原因。
有時候,大盤確實可以因為利好而下跌,因為利空而上漲。
有時候,大盤可以在縮量的情況下屢創(chuàng)新高,在放量的情況下跌的很厲害。
所以,這些都不是大盤漲跌的最根本的原因。
如果你要看準大盤的每一次走勢,你就必須弄清楚影響大盤漲跌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如果我們能弄清楚這個最根本的因素,那么,我們就可以根據這個最根本因素的變化,來分析和預測大盤的未來走勢。
那么大盤漲跌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認為,大盤漲跌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大盤本身有自己的運動規(guī)律,這種規(guī)律的根源來自于人的本性。
大盤的自身的運動規(guī)律可以用一句話簡單的描述為:“沒有只漲不跌的大盤,沒有只跌不漲的大盤”。
如果要說的詳細一點,可以分成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來說。因為時間和空間都是影響大盤的重要因素。
從時間方面來說,如果大盤漲的時間久了,就會跌一跌;如果大盤跌的時間久了,就會漲一漲。
從空間方面來說,如果大盤漲的幅度太多了,就要跌一跌;如果大盤跌的幅度太多了,就要漲一漲。
其實,股市就是這么簡單。──江恩把這個規(guī)律表述為“自然的法則”。為什么這個自然的法則會一直有效,并且適應每個股市呢?這是因為這個自然的法則是由人的本性決定的,而人的本性永遠是不會變的,所以這個法則就一直起作用,而股市也就會一直這樣運動。
為什么說人的本性決定了這個自然的法則呢?
股市的多方和空方都是由人組成的,當大盤下跌的時候,肯定是空方力量占優(yōu)勢,但是當大盤跌了很多、跌了很久的時候,這個時候以前的空方就會反手做多,這樣多方的力量就變的強大了,所以股市就會開始上漲。同樣的道理,當大盤上漲的時候,肯定是多方力量占優(yōu)勢,但是當大盤漲了很多、漲了很久的時候,這個時候以前的多方就會反手做空,這樣空方的力量就變的強大了,所以股市就會開始下跌。這就是股市的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是由人的本性來決定的。
總之,大盤的自身運動規(guī)律可以描述為:“沒有只漲不跌的大盤,沒有只跌不漲的大盤。”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發(fā)現大盤是按照波段來運動的。
我們就可以在大盤跌了一段時間、跌了一定幅度的時候,進去買股票;在大盤漲了一段時間、漲了一定幅度的時候,把股票賣了。這也就是我們從根本原因里得出來的宏觀的投資戰(zhàn)略。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不會在大盤下跌了一定幅度和時間的時候,由于恐懼而不敢入場;也不會在大盤上漲了一定幅度和時間的時候,還頭腦發(fā)熱的追進去。
2、大盤分析和預測──把握大盤的波段
在確定了宏觀的投資戰(zhàn)略以后,下面我們需要的是實戰(zhàn)當中準確的預測到大盤的每一個波段,然后跟著大盤的波段操作股票,就能夠從股市里長期的獲得穩(wěn)定的收益了。
?。?)分析大盤的位置──歷史將決定大盤的未來走勢。
分析大盤的第一步,應該首先分析大盤目前處于的歷史位置和目前大盤的處于哪一個大的波段循環(huán)里面。
這兩點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這兩點分析錯誤,將會導致你犯致命的錯誤。
比如,在2001年6月的時候,當時在總部的講師培訓班上,我認為大盤當時是處于高位橫盤的階段,用季風戰(zhàn)法來說就是處于秋天。但當時有人發(fā)表了不同意見,他認為大盤處于低位橫盤。他的理由是他做了一只鬼胎,條件是“個股的年相對位置在(0,50)之間”,而這只鬼胎選出了600多只股票,他認為這說明大部分個股處于低位的狀態(tài),所以大盤是低位橫盤,能夠再次向上突破。后來的結果,不用說大家也知道了大盤是怎么走的了。
所以,能不能準確的判斷大盤目前處于什么樣的歷史位置和目前大盤的處于哪一個大的波段循環(huán)里面,是分析大盤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 分析大盤的趨勢──通過趨勢線預測大盤未來的趨勢。
在確定了目前大盤處于的歷史位置和大盤的處于哪一個大的波段循環(huán)之后,第二步是要分析大盤現在的趨勢,并通過現在的趨勢預測出大盤未來的趨勢。
大盤的趨勢有三種:上漲、橫盤、下跌。
大盤的現在趨勢比較容易判斷,但如何判斷大盤的未來趨勢,則需要各種技術。
其中,通過趨勢線來預測大盤未來的趨勢,是一種比較好的趨勢分析方法。
比如,2001年的頂部,2002年的底部等等,都可以用趨勢線來判斷出來。
趨勢線中最有用的主要有:直線、黃金分割線、平行線等。這些線都各有自己的有特點:直線可以通過趨勢來預測阻力和支撐,黃金分割線可以預測回調的支撐位置,平行線可以讓你看清楚股市運行的波段。下面我們一一分述。
1) 首先,我們來看看簡單的直線在預測阻力和支撐的巨大作用。
劃趨勢線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術,也是一種藝術。趨勢線如果用的好,光這一項技術就足以判斷大盤的未來走勢。
2)平行線,能夠更加清楚的看出股市波段運動的內在規(guī)律。
3) 黃金分割線預測大盤回調位置。
?、?黃金分割線德0.618最大限度回調。
圖5是以2002年1月29日為最低點,以2003年3月21日為最高點,劃黃金分割線。
當2003年6月5日,大盤下跌到黃金分割0.618的支撐線的時候見底。
可見,黃金分割線有提前預知支撐的作用,依靠支撐線往往能買到最低點。
② 黃金分割線的0.5中等程度回調。
(3)通過成交量看大盤趨勢──資金推動法則。
中國股市是一個資金推動的市場,只要有資金流入股市,大盤就能漲;資金流出股市,大盤就會下跌。這個原理在股市中十分有效。
著名的活籌指數OAMV就是根據這個原理來分析大盤的?;罨I在預測大盤上的高度準確性,也充分說明了這個法則在大盤預測上的有效性。
只有在2000年2月到8月之間,由于這波行情,大多數莊家都采用的是縮量拉升的操盤手法,所以,大盤在沒有量能支撐的情況下仍然能步步走高。
除了這個特殊情況,在通常的情況下,大盤只有持續(xù)的放量,才有上行的動力。而下跌,卻不需要量的配合。特別在下跌的初期,千萬不要隨便認為哪天的成交量是地量,因為地量之后還有地量。而且,地量照樣能爹,只有持續(xù)放量上漲,才能真正確認底部的成立。
?。?) 通過熱點看大盤──板塊效應。
2002年1月29日的大底部,大盤能夠連續(xù)上漲30%左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熱點板塊──一深深房為首的深圳本地股的帶動下發(fā)動的。
2002年3月中旬,大盤的回調,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個板塊的獲利回吐帶動的。
?。?) 通過個股看大盤──龍頭效應。
在大盤見底的時候,一般都會龍頭股帶動大盤上漲。因為,龍頭股都是先于大盤見底上漲,在股市中形成賺錢效應,然后激發(fā)人氣,拉動大盤上漲。當龍頭股見頂的時候,人氣就會受到很大的打擊。所以,一旦龍頭股開始走弱,那么大盤的頂部也就不遠。
(6) 指數背離法則判斷大盤的頂部。
經過研究發(fā)現,當平均股價指數能夠真實反映大盤的漲跌,而上證指數由于指數的算法問題導致有失真現象。到主力出貨,大盤要見頂的時候,經常會拉動一些指標股來掩飾大盤的下跌,結果造成了兩個指數的背離。因此,當兩個指數背離的時候,應該開始注意大盤是否要形成頂部了。
(7) 大盤底部的判斷──回調法則
大盤的底部可以用從最高點的回調幅度來進行基本的估計,比如波段回調的50%和0.618都是比較重要的位置。在這些地方,可以密切關注成交量的放大情況,綜合判斷底部的形成。
回調法則的圖片可以參照黃金分割線運用的那一節(jié)。
?。?) 右邊抄底法和左邊逃頂法。
出于安全的考慮,抄底總是早一天不如晚一天,所以抄底的時候應該耐心等待底部右邊的形成,再進入股市不遲。逃頂總是晚一天不如早一天,所以逃頂的時候應該果斷,先走一步好世界。
第四節(jié) 大盤波段技術
一、大盤波段的重要性
股市永遠是上下波動的,只有在上漲的時候持有股票,下跌的時候空倉持幣,才能賺錢。“長期持股”和“短線操作”都很難賺錢。只有波段操作,才能真正實現在股市長期贏利。
1、長期持股,只能坐“電梯”。
平均股價指數比上證指數更能真實地反映股市的漲跌。從平均股價指數的走勢,可以明顯發(fā)現長線持股不但要坐“電梯”,而且還很有可能虧損。
1998年的平均股價指數是11元錢左右,現在平均股價指數是9.6元左右。如果從1998年一直持股到現在,那么還將虧損1.4元錢。即使不虧損,賺錢也是很困難的。
即使你能買到1999年5.19行情的最低點,那時平均股價是8元左右,一直持股到現在,只賺了1.6元,3年一共才贏利20%。
要想賺錢,就不能被套牢,也不能坐電梯。如果總是持有股票,那么到頭來也只能是坐一回“電梯”?! ?、短線操作,只能給券商打工。
短線操作的手續(xù)費太高,一年到頭的忙碌,只能是給券商打工。而且,頻繁操作,心態(tài)很容易變壞。所以,在手續(xù)費和心態(tài)不好的雙重影響下,很容易虧損。
本人就曾經研究出來一種追漲技術,并且在大盤好的時候,利用一種追漲技術,一個星期獲利20%,但是后來一個星期由于大盤下跌,也是這種追漲技術讓我在一個星期的時間,把賺來的20%全虧了。
從這件事情上,我發(fā)現了一個規(guī)律:追漲雖然有可能會成功,并且可能一次、兩次給你帶來暴利,但是長期追漲,頻繁操作,是必然虧損的。
3、 大盤波段才是金。
不看大盤的走勢,脫離大盤來談,到底是做短線好,還是中線好,還是長線好,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有根據大盤的波動規(guī)律,根據大盤的波段進行操作,才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賺錢的方法。例如:從1998到現在,大盤一共波動了12個大的波段,平均每個波段大概有20%左右的漲幅,那么五年的收益率是1.2的12次方,收益率是890%,五年資金翻了九倍。可見,波段操作是那么的重要。
二、空倉技術:最佳的空倉時間──一年應該空倉多少天?
在股市里,只有波段操作才能賺錢。
要做到波段操作,就必須在上漲的時候持股,在下跌的時候空倉。如果下跌的時候沒有空倉,那么大盤見底的時候就沒有資金抄底了。
因此,空倉技術是大盤波段操作的關鍵。那么,一年之中,我們應該空倉多少天呢?
“歷史必將重演”,這是技術分析的三大假設之一。學習歷史,可以讓我們掌握正確的炒股理念。學習歷史,可以讓我們預知未來。所以,這個空倉課題的答案還是必須從股市的歷史中去尋找正確的答案。這個研究是建立在下面這個假設之上的。
首先,假設您是炒股的“頂尖高手”,可以抓住大盤的每一個上漲波段,在大盤每次上漲的時候,持有股票;在大盤每次下跌的時候,都空倉;并且,不參與大盤的橫盤,在大盤橫盤的時候,保持空倉觀望。
這樣,我們把大盤每年提供給我們賺錢的時間都統計一下,看看每年到底有多少時間持股,有多少時間空倉。
?、?觸及阻力趨勢線,一般都會遇阻回落,此時要準備逃頂。
(四)空倉的技術要點和心態(tài)管理
1、空倉的技術要點:一年最優(yōu)的空倉時間是6─8個月左右。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1999年最佳的空倉時間是9個月,2000年最佳的空倉時間是6個月,2001年最佳的空倉時間是7.5個月,那么,三年的平均最佳空倉時間是:(9+6+7.5)∕3=7.5個月,即每年應該有7.5個月處于空倉狀態(tài),4.5個月持股??梢?,要想在股市真正的賺錢,必須學會空倉。否則,股市的漲跌只能讓你“坐電梯”。
而三年的最佳市場平均收益是:(75%+88%+38%)∕3==61%。也就是說,只要做的好,每年你可以從股市賺取60%左右的利潤。
當然,以上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你可以抓住大盤的每一次上漲,而及時回避大盤的每一次下跌的理想基礎之上的。而在實際當中,是很難做到這點的,所以,空倉觀望和分析大盤趨勢的時候,比理想狀態(tài)還會增加,也就是說,實際當中,空倉的時間應該會比7.5個月多,而正常的收益率也會比60%少。
總之,一年大概空倉8個月左右,每年收益率40%左右,這是把握好大盤的投資者可以得到的收益。
2、空倉的心態(tài)管理:當大盤下跌的時候,空倉就是賺錢。
很多人炒股,喜歡一年365天手上天天有股票,好像沒有股票,就不能賺錢似的。其實,恰恰相反,越是天天有股票,越是賺不到錢。
炒股跟坐電梯很相似。為了把這個問題說的清楚容易理解一點,我們就以這個作個比喻。
坐電梯的目的是為了從1樓到高樓。也就是,你在1樓進電梯,然后在高樓的時候必須出電梯。如果您一直呆在電梯里,那么電梯下來的時候,又會把你帶到1樓。
炒股,也是一樣的道理。炒股的目的都是為了賺錢。要賺錢,必須在低的時候進入股市(上電梯),在高的時候出來(出電梯)。如果您一直呆在股市里,那么股市下跌的時候,又會把你賺到的錢跌回來。
所以,炒股要想賺錢,就不能天天呆在股市里。
也許很多人在知道了這項空倉技術之后,仍然很難控制自己一年空倉6個月到8個月。那說明,在炒股的心態(tài)上還有問題。我們必須樹立一種投資理念:“當大盤下跌的時候,空倉就是賺錢.”
千萬不要認為只有手上拿著股票的時候,才是在炒股。我們必須認識到:空倉也是在炒股,而且是為了把股票炒得更好的必要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盤有三種趨勢:上漲、橫盤、下跌。如果用這三種趨勢來描述一下大盤的波段就是:低位橫盤、上漲、高位橫盤、下跌四個階段。
這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運動都是需要時間的,上漲需要時間,高位橫盤需要時間,下跌需要時間,低位橫盤也需要時間。如果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估算一下,用一年12個月除以4個階段,等于每個階段大約是3個月的時間。
那么一年12個月里面,上漲的波段只有3個月時間。事實上,你如果仔細觀察大盤的走勢,你會發(fā)現市場正是這樣運動的。
在一定程度上,空倉時間的長短與炒股水平的高低成正比關系。
當然,空倉時間的多少,與大盤是處于牛市,還是處于熊市,也有很大的關系。
在牛市中,如果橫盤的時候也空倉,大概空倉6個月左右;如果橫盤的時候持股,牛市大概空倉3個月即可。
在熊市中,如果橫盤的時候空倉,大概要空倉9個月左右;如果橫盤的時候持股,熊市大概空倉6個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