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期貨課堂之波浪看大勢1
波浪看大勢
波浪理論是在道氏理論的基礎上產生的,它是道氏理論的深入和發(fā)展。該理論引入菲波納奇數列做為數學基礎。在形態(tài),比例,時間三個方面對價格波動進行分析和闡述,也可以把波浪理論叫做計入菲波納奇數列的道氏理論,他們都是技術分析的源頭理論,是對大勢的把握。通過對比我們就可以看到波浪理論與道氏理論的聯(lián)系。
道氏理論的基本原則
1.平均價格包容消化一切因素 挺耳熟吧?這正是技術分析理論的基本前提之一,只是這里用平均價格代替了個別對象的價格。這個原則表明,所有可能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都必得由平均市場價格來表現,就連“天災”,比方說地震或者其它自然災難也不例外。當然這些災禍事先誰都難以料到,但是一旦發(fā)生,就會很快被市場通過價格變化消化吸收掉。
2.市場具有三種趨勢 道氏的趨勢定義是,只要相繼的上沖價格波峰和波谷都對應相應地高過前一個波峰,波谷。那么市場就處在上升趨勢之中,換言之,上升趨勢必須體現在依次上升的波峰和波谷。相反,下降趨勢則以依次湘江的波峰和谷為特征,這仍是趨勢的基本定義,仍是所有趨勢分析的起點。
道氏把趨勢分成三類——主要趨勢,次要趨勢和短暫趨勢。其最關心者為主要趨勢(或稱大趨勢),通常持續(xù)一年以上,有時甚至好幾年。他堅信,大部分股市投資者鐘情于市場的主要方向。道氏用大海來比喻三種趨勢,把它們分別對應于潮汐,波濤和波紋。
主要趨勢如同海潮,次要趨勢(或稱中趨勢)是潮汐中的浪濤,而短暫趨勢則是浪濤上泛著的波紋。從堤岸標尺上,我們可以讀出每次浪濤卷及的最高位置,然后通過挨次地比較這些最高位置的相對高低就能測定海潮到底是漲還是落。如果讀數依次遞增,那么潮水依然在向陸地推進。只有當浪濤峰值逐步遞減的時候,觀測者才能確知潮水已經開始退卻。
次要趨勢(或中趨勢)代表主要趨勢中的調整,通常持續(xù)三個星期到三個月。這類中等規(guī)模的調整通常可回撤約為一半,即百分之五十。
短暫趨勢(或小趨勢)通常持續(xù)不到三個星期,系中趨勢中較短線的波動。我們在之前討論趨勢概念時,將采用與這里幾乎一致的術語,以及差不多的回撤比例。
3.大趨勢可分為三個階段 大趨勢通常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又稱積累階段。以熊市末尾牛市開端為例,此時所有經濟方面的所謂壞消息已經最終地為市場所包容消化。于是那些最機敏的投資商開始精明地逐步買進。第二階段,商業(yè)新聞趨暖還陽,絕大多數技術性地順應趨勢的投資人開始跟進買入,從而價格快步上揚。第三階段,即最后一個階段,報紙上好消息連篇累牘,經濟新聞捷報頻傳,大眾投資者積極入市,活躍地買賣,投機性交易量日益增長。正是在這個最后階段,從市面上看起來誰也不想賣出,但是那些當初在熊市底部別人誰也不愿意買進的時候乘機“積累,”步步吃進的精明人,開始“消散”,逐步拋出平倉。
熟悉艾略特波浪理論的讀者肯定不會對上述關于大趨勢的三部曲式,各具特色的劃分感到陌生。在30年代出版的雷氏(道氏理論)的基礎上,艾略特構造了他自己的波浪理論。艾略特也認識到牛市有三個主要上漲階段。在本書的“艾略特波浪理論”一章中,我們將表明,道氏理論的牛市三部曲同波浪理論的分浪特色驚人地相似。艾略特理論和道氏理論的主要分歧在于相互驗證原則,下面我們就要講到。
4.各種平均價格必須相互驗證 具體而言,道氏是指工業(yè)股相同鐵路股指應相互驗證,意思是除非兩個平均價格同樣發(fā)出看漲或看跌的信號,否則就不可能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牛市或熊市,換句話說,為了標志牛市的發(fā)生,兩種平均價格都必須漲過各自的前一輪波濤(中趨勢)的峰值。如果只有一個平均價格突破了前一個高峰,那還不是牛市。兩個市場倒也不必要同時發(fā)出上漲信號,不過在時間上越近越好。如果兩個平均價格的表現相互背離,那么我們就認為原先的趨勢依然有效。艾略特波浪理論在這一點上與道氏理論不同,只要求單個平均價格給出信號就足夠了。關于相互驗證和相互背離原則我們以后還要詳細解說。
5.交易量必須驗證趨勢 道氏認為交易量分析是第二位的,但作為驗證價格圖表信號的旁證具有重要價值,簡而言之,當價格在順著大趨勢發(fā)展的時候,交易量也應該相應遞增。如果大趨勢向上,那么在價格上漲的同時,交易量應該日益增加。而價格下跌時,交易量應該日益減少。在一個下降趨勢中,情況正好相反,當價格下跌時,交易量擴張,而當價格上漲時交易量則萎縮。當然,我們必須強調,交易量是第二位的參照指標,道氏理論實際使用的買賣信號完全是以收市價格為依據的。
6.唯有發(fā)生了確鑿無疑的反轉信號之后,我們才能判斷一個既定的趨勢已經終結 一個既成趨勢具有慣性,通常要繼續(xù)發(fā)展,話說回頭,要判別反轉信號說起來容易,行起來困難。研究請如支撐阻擋價格水平,價格形態(tài),趨勢線和移動平均線等等倒也是個實用的辦法,我們或許從中能得到關于現行趨勢發(fā)生變故的信號。擺動指數甚至能夠及時地發(fā)出現行趨勢動力衰竭的警訊。不過,通??偸沁x擇“趨勢還將繼續(xù)”這一邊,把握更大些,掌握這個小小秘訣,就能令您成多敗少,大有勝算。
波浪理論基本原理
波浪理論具有三個重要方面—形態(tài),比例和時間,其重要性依上述次序等而下之。所謂形態(tài),指波浪的形態(tài)或構造,這是本理論最重要的部分。而比例分析的意思是,通過測算各個波浪之間的相互關系,來確定回撤點和價格目標。最后一方面是時間,各波浪之間在時間上相互關聯(lián),我們可以利用這種關系來驗證波浪形態(tài)和比例。有些艾略特理論家認為,時間關系在進行市場預測時較不可靠。
艾略特理論原本是應用在主要的股市平均價。特別是道•瓊斯工業(yè)股票指數的分析上。在這種理論上述最基本的形式下,它認為股票市場遵循著一種周而復始的節(jié)律,先是五浪上漲,隨之是三浪下跌。如下圖所示,是一個完整的周期。數一數其中波浪的數目,那么,一個完整的周期包含8浪—5浪上升,3浪下跌。在周期的上升階段,每一個浪均以數字編號。1浪,3浪和5浪是上升浪,稱為主浪,而2浪和4浪的方向與上升趨勢的方向相反,因為2浪和4浪分別是對1浪和3浪的調整,故稱之為調整浪。上述5浪完成后,出現了一個三 浪形式的調整,這三個波浪分別用字母a,b,c來表示。
關于各個波浪本身的結構問題,很重要一點就是要考察清楚他們的規(guī)模,我們知道,趨勢具有很多的規(guī)模層次。艾略特把趨勢的規(guī)模(或者說是度)劃分成9個層次,上述覆蓋200年的超長周期,下至僅僅延續(xù)數小時的微小尺度,關鍵的是我們要記住。不管我們研究的趨勢處于何等規(guī)模,其基本的八浪周期總是不變的。
這樣,每一浪都可以向下一層次劃分成小浪,而小浪同樣可以進一步向更下一層次劃分出更小的浪。反一儀然,每一浪本身也是一層次波浪的一個組成部分。圖13.2顯示了上述關系。最大規(guī)模的二浪——浪①和②——可以劃分成8個小浪,然后,這8小浪再細分,共得到34個更小的浪,而最大的浪——浪①和②——只是更高一層次的五浪結構中的二個浪而已。在圖中最右側,高一層次的③浪呼之欲出。把圖13.2中的34個小浪再細分到其下一層次,就得到圖13.3所示的144個小浪。
上面提到的數目——1,2,3,5,8,13,21,34,55,89,144——并不是偶然出現的。它們是菲波納奇數列的一部分,而這個數列乃是艾略特波浪理論的數字基礎。稍后,我們還談到這一點?,F在,請朋友們從圖13.1看到13.3,注意其中波浪的一個顯著特征。到底應該把某一浪劃分成五浪結構,還是劃分成三浪結構,這取決于其上一層次波浪的方向。例如,在圖13.2中,(1)浪,(3)浪和(5)浪被細分成五浪結構。這是因為由它們組成的上一層次的浪①是上升浪。而因為(2)浪和(4)浪的方向與這個大趨勢相反,所以,它們只被細分為三浪結構。請仔細看調整浪(a),(b)和(c),它們構成了上一層次的調整浪②。注意,其中兩個下降浪——(a)和(c)——都被細分成五浪結構。這是因為它們的運動方向與上一層次的浪——②浪——的方向一致,相反地,(b)浪與其上一層次的②浪方向相反,因此也被細分為三浪結構。
在我們應用艾略特方法的時候,能不能辯識三浪結構和五浪結構,顯然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五浪結構和三浪結構各自具有不同的預測意義。舉例來說。一組五浪結構通常意味著其更大一層次的波浪僅僅完成了一部分,好戲還在后頭(除非這是第5浪的第5個小浪)。最重要的一點是調整,絕不會以五浪結構的形式出現,例如,在牛市上,如果我們看到一組五浪結構的下跌,那么這可能意味著這只是更大一組三浪調整(a—b—c)的第一浪,市場的下跌尚未有窮期。在熊市中,一組三浪結構上漲過后,接踵而來的是下降趨勢的恢復。而五浪結構的上漲說明將會出現更實在的向上運動,其本身甚至可能構成了新的牛市的第一浪。
訪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