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謎語詩

 胖門神 2010-04-22
謎語詩
     詠物謎詩
也稱避題詩,即有意避開詩題,把題目拿掉就是物謎詩了。像這樣有意地避開詩題的寫法,叫做不犯題,不犯題的詩就稱之為“避題詩”。大多謎語詩都是詩人在借物抒懷,這種詩叫避題詩。這種詠物詩,詩面上絕不能提及本物,近似隱語,所以可視為詩謎。詩可看作謎面,題目可看作謎底。詩中有謎,謎在詩中,亦詩亦謎,別具一格。
    謎語詩大多是詠物詩。為什么謎語與詠物詩那么相似呢?這與它們的特點(diǎn)有關(guān)。詩貴形象,詠物詩中的形象越鮮明,就越容易將所詠事物與其它事物區(qū)別開來,所以它可以作謎面。謎語則要求謎面能緊扣謎底,所以謎面也具有形象性,與詩歌相類。其次,詩要押韻,謎語為了順口,常常也是押韻的。還有,它們通常使用的修辭用法是比喻,這一點(diǎn)也相同。所以有時(shí)二者融為一體,不分彼此。
謎語詩讀起來非常有趣,它能開發(fā)人的智力,讓人在閱讀中去分析思索。
 
春雁   王恭
春風(fēng)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
莫道春來又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xiāng)。
乍一讀,我們會以為它是在寫景抒情,其實(shí)它是一首謎語詩,謎底是“大雁”。
 
詠燭詩  梁武帝蕭衍
堂中綺羅人。席上歌舞兒。
待我光泛滟。為君照參差。
 
詠雪詩  〖顛倒使韻。〗梁簡文帝蕭綱
鹽飛亂蝶舞?;滹h粉奩。
奩粉飄落花。舞蝶亂飛鹽。
 
詠梔子花詩  南朝梁簡文帝
素華偏可意,的的半臨池。
疑為霜里里葉,復(fù)類雪封枝。
日斜光隱見,風(fēng)還影合離。
 
詠兔絲  北齊謝睡
輕絲既難理,細(xì)縷竟無織。
爛漫已萬條,連綿復(fù)一色。
安根不可知,縈心終不測。
所貴能卷舒,伊用蓬生值。
物謎詩
物謎詩一般要領(lǐng)會全詩的意思才能猜中謎底。
南北朝李延壽撰《南史》記載了廣陵高爽所作的“屐”謎,謎曰:
刺鼻不如嚏,蹋面不知嗔,
嚙嚙作步數(shù),持此得勝人。
 
隋朝侯白在《啟顏錄》中記載了不少猜謎的軼事,如
背共屋許大,肚共碗許大,口共盞許大。
打“胡燕窠”。
 
唐人段成式《盧陵官下記》記載的“謎吞謎”故事。“曹著機(jī)辯,有客試之。因作謎云:‘一物坐變臥,臥也坐,立也坐,行也坐。’”曹著用另一謎答之:“一物坐也臥,立也臥,行也臥,臥也臥。”客猜不出,曹著答曰:“我謎吞你謎。”各隱“蛤蟆、蛇”二物。
 
陳眉公的<精輯時(shí)興雅謎>中所載字謎:
偶因一語(雨)蒙抬舉,反為多情(晴)又別離,
送得郎君歸去后,倚闌獨(dú)自淚淋漓。
謎底 “傘”。用了雙關(guān)、擬人、諧音等手法。
 
又射覆橘子 ()
圓似珠,色如丹。
儻能擘破同分吃,爭不慚愧洞庭山。
射覆巾子
近來好裹束,各自競尖新。
秤無三五兩,因何號一斤。
射覆二雞子
此物不難知,一雄兼一雌。
誰將打破看,方明混沌時(shí)。
 
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二十《隱語》載:
爭地圖王勢已傾(無靶),八千兵散楚歌聲(無弦)。
烏江不是無船渡(無弰),羞向東吳再起兵(無面)。
隱語“敗弓”。
 
元薩都剌的名物詩謎:
開如輪,斂如槊。剪紙調(diào)膠護(hù)新竹。
日中荷蓋影亭亭,雨中芭蕉聲肅肅。
晴天則陰陰則晴,晴陰之說誠分明。
安得大柄居吾手,去覆東西南北之行人。(所詠是傘)
 
題壁詩  元·柏子庭
門前不見木樨開,惟有松梅兩處載,
腹內(nèi)有詩無所寫,往來都把轎兒抬。
這首詩每句隱一事,連成一句話,謎底是“無香燭紙馬”。末三句都用反面會意法,反襯出“無竹”(竹諧音燭)、“無紙”、“無馬”。
人名謎詩
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二十《隱語》載:
人人皆戴子瞻帽(仲長統(tǒng)),君實(shí)新來轉(zhuǎn)一官(司馬遷)。
門狀送還王介甫(謝安石),潞公身上不曾寒(溫彥博)。
    詩中用“君實(shí)”借代“司馬”(司馬光字君實(shí)),用“介甫”借代“安石”(王安石字介甫),用“潞公”借代“彥博”(文彥博封號潞國公)。就是采用姓氏與字借代、字與姓名借代、封號與姓名借代的方法。
 洪邁《夷堅(jiān)志》一書言:“元豐間,士大夫好事者取達(dá)官姓名為詩謎云:
雪天晴色見虹霓,千里江山遇帝畿,
天子手中朝白玉,秀才不肯著麻衣。
謂韓公繹、馮公京、王公珪、曾公布也。”
用“寒降”諧音“韓絳”、“逢京”諧音“馮京”、“憎布”諧音“曾布”來扣合出謎底。
 
王安石有一首著名的取詩家姓名為謎底的詩謎: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膚。
走入繡幃尋不見,任他風(fēng)雨滿江湖。
這首詩謎起初沒有破解,后由一位著名學(xué)者鄭子瑜先生所破,鄭子瑜先生在《中國修辭學(xué)史稿》一書中,曾對這首詩謎破解:首句“佳人佯醉索人扶”以諧音衍義為“假倒”,再諧音作“賈島”;第二句“露出胸前白雪膚”衍義為“肋白”,再諧音作“李白”;第三句“走入繡幃尋不見”衍義為“羅隱”;末尾四句,“任他風(fēng)雨滿江湖”衍義為“潘(水溢貌)浪”,再作諧音“潘閬”。李白、賈島、羅隱、潘閬,四人皆為唐代著名詩人。
 
老農(nóng)  清·毛際可
中男驅(qū)犢向前村,萬事全拋靜掩門,
更與諸兒相共語,年來齒落復(fù)生根。
每句射<孟子>書中人名各一。
謎底為“牧仲、長息、告子、易牙。”首句“中男”與“仲”會意相扣,“驅(qū)犢向前村”與“牧”會意相扣。其余三句也一樣。
 
字謎詩
字謎詩,是以字為謎底的詩,也稱廋語詩、隱語詩。它的謎面主要是將字形分解,而將謎底隱藏其中。所用詩句多數(shù)著眼于字形,有的則兼釋字義,有的字謎詩全篇同一謎底;有的則是一句詩一個謎底,全篇組成一句隱語。
 
字謎詩中有離合謎詩、數(shù)謎詩等,分別看有關(guān)的章節(jié)。
1)離合謎詩(見離合詩一節(jié))
2)數(shù)謎詩(見數(shù)名詩一節(jié))
3)析字謎詩
有拆字、合字和拆合綜合幾種。句子由字根與關(guān)系字構(gòu)成,嚴(yán)謹(jǐn)?shù)脑娮鞑淮嬖诜顷P(guān)系字(襯字)。
字謎常用的方法有:
  1。象形法:就是通過對漢字的筆劃結(jié)構(gòu)進(jìn)行刻畫、比喻、夸張,來扣合謎底。
   如北宋秦觀寫給陶心兒的《南歌子》:
玉漏遲遲盡,銀潢淡淡橫,
夢回宿酒未盡醒,已被鄰雞催起怕天明。
臂上妝猶在,襟間淚尚盈,
水邊燈火漸人行,天外一鉤殘?jiān)聨恰?/div>
末句用“一鉤殘?jiān)?#8221;象形“乚”,“三星”象形三點(diǎn),得出“心”字。
2.字形觀察法:就是通過對漢字字形的觀察,來推射謎底。
如王安石的詩:
寒則重重疊疊,熱則四散分流,
兄弟四人下縣,三人入州,
在村里只在村里,在市頭只在市頭。
打一筆劃,謎底為“字中一點(diǎn)”。每一句都含有“點(diǎn)”的字,且每句都指出“點(diǎn)”在該字的位置,從而推出謎底。
3.離合法:就是利用漢字可拼拆的特點(diǎn),對文字的各個部分進(jìn)行重新組合,得出謎底。
古詩中離合法的運(yùn)用十分常見,如唐代皮日休的詩:
欲知圣人姓,四八二十一,
欲知圣人名,果頭三屈律
打人名一,謎底為“黃巢”。
宋代黃庭堅(jiān)寫的兩首《同心歡》,詞中有:
你共人,女邊著子,
爭知我,門里挑心。
就隱“好”“悶”二字。
 
字謎詩選
[南朝宋]·鮑照謎字詩:
二形一體,四支八頭,
四八一八,飛泉仰流。  
謎底: 井
 
頭如刀,尾如鉤,
中央橫廣,四角六抽,
右面負(fù)兩刃,左邊雙屬牛。
謎底:龜
 
干之一九,從立無偶,
巛之二六,宛然雙宿。    
謎底:土
 
字謎詩  王安石
四個口,盡皆方,
加十字,在中央。
不得作田字猜,不得作器字商。(圖)
 
字謎詩二首  王安石
將軍身是五行精,日日燕山望石城。
待得功成身又退,空將心腹為蒼生。
 
王安石有一首字謎詩,一詩射兩字:
目字加兩點(diǎn),不作貝字猜。
貝字欠兩點(diǎn),不作目字猜。
謎底:賀、資(繁體字)
 
4.有一類是每句詩隱有一個字,把每句詩的字猜中后連起來才是謎底。如《醒世恒言》中蘇小妹吟了四句詩讓秦少游猜,詩云:
銅鐵投洪爐,螻蟻上粉墻。
陰陽無二義,天地我中央。
    四句每句猜一個字,合起來是“化緣道人”。
 
迷人的蒼山,誘人的洱海,寧靜的古城,古樸的民居,雄偉的三塔,秀麗的蝴蝶泉,大理一年四季風(fēng)景如畫。而在這諸多的風(fēng)景之中,以風(fēng)、花、雪、月四景最為著名,當(dāng)?shù)匕鬃迦嗣裼幸皇资朗来鷤髡b的謎語詩:
蟲入鳳窩不見鳥,七人頭上長青草;
細(xì)雨下在橫山上,半個朋友不見了。
謎底:風(fēng)、花、雪、月
  
閨門分離淚盡滴,芳心幾度鴻雁寄。
四十年間一夕逢,老伴雙雙已古稀。
謎底:眭、伉、舞、輦
 
有好酒賣
明朝時(shí)代,海南出了一個狀元,叫伯疇。人稱“海南才子”。有一天,他路過一家酒店門口,店主央求他為酒店賜個吉利。伯疇微笑自若,握筆在手,略思片刻,然后大筆一揮,寫下了七絕一首:
一輪明月掛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蓮,
碧波池畔酉時(shí)會,細(xì)讀詩書不用言。
    人們都在嘖嘖稱贊伯疇的詩句優(yōu)美,卻有人大喊道:“不,不但優(yōu)美,你們看,‘一輪明月掛半天’,不正是‘有’字嗎?‘淑女才子并蒂蓮’,分明是‘好’字;‘碧波池畔酉時(shí)會’,是‘酒’字;‘細(xì)讀詩書不用言’,是‘賣’字無疑。”
“呵!有好酒賣!”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招牌謎
從前,有一店鋪的招牌上寫道:
月掛半邊天,嫦娥伴子眠,
酉時(shí)天下雨,讀書不用言。
    招牌掛出后,人們都爭相觀看,故而生意興隆,顧客盈門。招牌的謎底也是:有好酒賣。
5.反復(fù)申說
    謎語   元·無名氏
古月照水水長流, 水伴古月度春秋。
留得水光昭古月, 碧波深處好泛舟。
謎底:湖。
 
    謎語   宋·陳亞
三山自三山,山山甘倒懸。
一月復(fù)一月,月月還相連。
左右排雙羽,縱橫列二川。
合家都六口,兩口不團(tuán)圓。
謎底:用
 
半邊有毛半邊光,半邊有味半邊香。
半邊吃的山上草,半邊還在水里藏。
謎底:鮮
 
   “心”字謎
悶來時(shí)只素去門前瞷.意中人為什么音信懸懸?
怒伊行全不把奴留。思量究竟無頭腦,憔悴容顏減半邊。
望神明發(fā)一個慈悲,方才了卻從頭愿。
 
五、數(shù)字詩謎
謎詩中如果再嵌入數(shù)字,形成詩、謎、數(shù)字三者的巧妙結(jié)合,我們便可稱之為數(shù)字詩謎。因此數(shù)字詩謎有三個要素:詩的形式、謎語的性質(zhì)以及數(shù)字的因素。
漢魏時(shí)的離合詩更為數(shù)字詩謎的產(chǎn)生奠定基礎(chǔ)。從現(xiàn)存史料來看,南朝宋鮑照,首創(chuàng)字謎,他將詩、數(shù)字與謎語結(jié)合起來。他有《字謎三首》,其中的兩首以數(shù)字詩謎的形式出現(xiàn):
二形一體,四支八頭,
四八一八,飛泉仰流。(井字謎)
 
干之一九,只立無偶;
坤之二六,宛然雙宿。(土字謎)
隋唐詩謎大盛,將詠物詩與詩謎結(jié)合,像李嶠的《風(fēng)》:“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但也同鮑照的字謎詩一樣,數(shù)字在詩謎中,還不是整齊或有意識的。再如唐代的馮翊子(嚴(yán)子休)的《桂苑叢談·班支使解大明寺語》載:令狐绹與班支使等游大明寺,見西廊的有一首詩:“一人堂堂,二曜同光,泉深尺一,點(diǎn)去冰旁,二人相連,不欠一邊,三梁四柱烈火燃,添卻雙勾兩日全。”此詩班支使解開謎底是“大明寺水天下無比”。這兩首詩謎,都將數(shù)字嵌入詩句之中,但數(shù)字并不按序數(shù)的順序來排列。自隋唐以后,數(shù)字詩謎有很大發(fā)展,形式多樣,數(shù)字詩謎有四種表現(xiàn)形式:謎面就以數(shù)字詩的形式出現(xiàn),謎底是數(shù)字;謎面是數(shù)字,而謎底是詩;物謎詩中含數(shù)字;字謎詩中含數(shù)字;連環(huán)數(shù)字詩謎。
1.謎面就以數(shù)字詩的形式出現(xiàn),謎底是數(shù)字。(見離合詩謎中的數(shù)字詩)
黃山謎  明  馮夢龍
三王是我兄,五帝是我弟,
欲罷而不能,因非而得罪。
謎底為“四”字。前二句用夾擊法,點(diǎn)出謎底“四”字。
 
2.謎面是數(shù)字,而謎底是詩。
清代禇人獲的《堅(jiān)瓠集》載:傳司馬相如去長安謀官,后拜中郎將,竟把卓文君淡忘,五年后,給卓文君一信,信中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13個數(shù)字,卓文君閱后,心知其意,欲與自己分離。于是她來信中的數(shù)字聯(lián)綴為詩,以為答復(fù)。相如讀后大為感動,遂迎文君入長安。其詩如下:
一別之后,兩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huán)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紅似火,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欲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逐水轉(zhuǎn);飄零零,二月風(fēng)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此類詩只是民間傳說,在民間類似的很多,如傳說一男子浪游在外,久不歸家,后得妻子一信,信中只寫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詢問書生,書生讀出一首詩來:
上長街去卜卦,問青天我的人何在?玉人兒無一點(diǎn)心懷。欲罷又不能,吾今無口去問他。論交情也不差,你是一件漂不白的皂羅紗。若分開刀兒難下。拋得我財(cái)窮力盡,望君不日早回家。(宋長生編:《雜體詩選》,29頁)
 
3.物謎詩中含數(shù)字。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詠雪  清  紀(jì)昀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片片飛,飛入蘆花皆不見。
此詩全詩詠雪,將數(shù)字一至十巧妙嵌入詩中,人們回看詩題才恍然知是詠雪。
 
民間物謎詩
大哥尖尖,二哥圓圓,
三哥打傘,四哥劃船,
五哥偷米不用袋,六哥殺生不用刀,
七哥一身瘡,八哥精打光,
九哥一身毛,十哥兩把瓢。
(謎底是辣椒、南瓜、藕、蛙、鼠、貓、苦瓜、茄子、冬瓜、葫蘆)
4.字謎詩中含數(shù)字。
唐代皮日休所作一詩:
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
欲知圣人名,國頭三屈律。
(謎底是“黃巢”二字)
 
王安石的字謎
四個口皆方,十字在中央,
莫作田字道,不用器字商。
打字一,謎底為“圖”字。第三四句排除了出現(xiàn)其他二底的可能性,得出要猜射的謎底。為了排除多底,古詩謎也有很多采用這種排除法。
 
字謎詩二首  王安石
兄弟四人兩人大,一人立地三人坐。
家中更有一兩口,任是兇年也得過。
打字一,謎底是“儉”字。先用象形離合法打出“儉”字,再點(diǎn)明其義,賦字提義雙方夾擊,得出謎底。
 
直看是五十,橫看是五十,
直了多兩旁,橫了多上下。
(馮夢龍《黃山謎》)?。ù蛞蛔郑?/div>
 
《醒世恒言·蘇小妹三難新郎》中:
兩日齊相投,四山環(huán)一周。
兩王住一國,一口吞四口。
(謎底是“田”字)
 5、連環(huán)數(shù)字詩謎:
民歌與兒歌中,有問答式的組詩,連環(huán)反復(fù),并將數(shù)字組合入詩里,如:
我唱一,誰對一,什么花兒在水里?你唱一,我對一,菱角開花在水里。
我唱二,誰對二,什么開花兒像棍棍兒?你唱二,我對二,韭菜開花像棍棍兒。
我唱三,誰對三,什么開花兒葉子尖?你唱三,我對三,夾竹桃開花兒葉子尖。
我唱四,誰對四,什么開花一身刺?你唱四,我對四,玫瑰開花兒一身刺。
我唱五,誰對五,什么開花兒在端午?你唱五,我對五,石榴開花在端午。
我唱六,誰對六,什么開花拜日頭?你唱六,我對六,秋葵開花兒拜日頭。
我唱七,誰對七,什么開花在雪里?你唱七,我對七,臘梅開花兒在雪里。
我唱八,誰對八,什么開花像喇叭?你唱八,我對八,牽牛開花兒像喇叭。
我唱九,誰對九,什么開花香味久?你唱九,我對九,桂花開花兒香味久。
我唱十,誰對十,什么開花像羹匙?你唱十,我對十,玉簪開花兒像羹匙。
(《北京兒歌》,見《中國幼兒文學(xué)集成》,152頁)
六、數(shù)學(xué)運(yùn)算詩謎(見數(shù)名詩中的數(shù)學(xué)詩)
七、謎面、謎底全以詩的形式出現(xiàn)
     李開先的疊字謎詩:
滴滴墮墮,譏譏聒聒,
斟斟酌酌,畢畢剝剝
打七言絕句,謎底為:
黃梅時(shí)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其中除了第三句外,其余三句都用象聲法推出謎底。這種形式較為特殊,在今天看來存在倒吊之嫌,但因其少見,也顯得新巧。
 
王安石的詩謎,謎面是
夢長隨永漏,吟苦雜疏鐘。
動蓋荷風(fēng)勁。沾裳菊露濃。
而謎底則是
濃露菊裳沾,勁風(fēng)荷蓋動。
鐘疏雜苦吟,漏永隨長夢。
是謎面詩的倒讀。
明蔣一葵的謎面詩《春》:
鶯啼岸柳弄春晴,曉月明
而謎底是一首七言絕句:
鶯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曉月明,
明月曉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鶯。
這實(shí)為一首回文詩。
馮夢龍《掛枝兒·詠部》八卷載:“秦少游制墨斗謎與東坡射云:
我有一間房,半間租與輪轉(zhuǎn)王。
有時(shí)射出一線光,天下邪魔不敢當(dāng)。
東坡偽射不中,仍作一謎云:
我有一張琴,琴弦藏在腹。
憑君馬上彈,彈盡天下曲。
秦亦射不中,歸為小妹言之。妹曰:‘我亦有一謎云——
我有一只船,一人搖櫓一人牽。
去時(shí)牽纖去,來時(shí)搖櫓還。
秦思之良久,仍不能射。小妹云:‘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大兄的。大兄的就是我的。’”此猶如連環(huán),謎面謎底連為一體。
 
蘇軾先把酒杯抓在手上,輕松自如地吟誦起來:
生根岀自白管州,搬來住在竹山頭,
烏龍江內(nèi)來取水,白云頭上去閑游。
吟罷,一杯美酒一飲而盡。
秦少游早被酒香所陶醉,斟上滿滿一杯,邊往嘴邊送邊吟:
四周方正薄又光,一身潔白猶雪霜;
曾記人間多少事,載入無數(shù)好篇章。
詩岀酒干。
蘇小妺何曾在他倆面前敗過陣,一把攥住酒壺,一邊抑揚(yáng)頓挫地吟起來:
四四方方一池塘,一彎清水池中央,
一條烏龍來戲水,留下滿地黑泥漿。
三人吟罷,不禁同時(shí)向蘇軾的書桌上望去,又是一陣大笑。杯盞交錯,一壺美酒很快喝了個精光。
謎底  筆、紙、硯臺
八、雜體詩中有槁砧詩一種,實(shí)際就是謎語詩,是綜合類的謎語詩?;蚍Q字謎詩,或稱詩謎,蓋以詩作謎語意。
槁砧詩
槁砧今何在,山上復(fù)有山,
何當(dāng)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此謎詩熔字謎、物謎于一爐,首句的“槁”指稻草,“砧”指切菜的砧板,二物均與鈇(斧)同用,“鈇”,諧音隱“夫”字。“槁砧”原為古代行刑時(shí)受刑者臥身的墊席與刀床,后來轉(zhuǎn)指女子的丈夫。第二句較淺顯,是個“出”字。第三句隱“還”字,因古代刀頭有環(huán),“環(huán)”與“還”諧音。第四句以“鏡”喻“月”,“破鏡”隱喻“半月”。全詩的謎底是:丈夫外出,還家要等半個月。
 
代槁砧詩  齊 王融
花蒂今何在,不是林下生,
何當(dāng)垂兩髻,團(tuán)扇云間明。
   
鏡臺今何在,寸身正相隨,
何當(dāng)碎聯(lián)玉,云上璧已虧。
    二詩隱語何義,眾說紛紜。第一首“垂兩髻”隱語“鬟”,諧
音“還’,言“何時(shí)回還”。“團(tuán)扇云間明”指“滿月”,二句似言“滿月當(dāng)還”。第二首“碎聯(lián)玉”,似隱語“玉環(huán)”,諧音“還”。“云上璧巳虧”,是言“半月”。第二句“寸身”合成“射”字。
    藁砧詩還做為典故,在后代詩歌中也廣為使用。如唐·權(quán)德輿《玉臺體》:
昨夜裙帶解,今朝蟢子飛。
鉛華不可卻,莫是藁砧歸?
即是用“藁砧”暗語“夫”,以詠閨人想往其丈夫回還之意。
  
九、詞謎
    詞謎的謎面是一首詞,既是詞,又是謎。用詞的綜合意義扣合謎底。詞謎的特點(diǎn)基本上與詩謎相同,只是形式是詞。
西江月(半闋)
  先拉十字懸空
  后擺八卦陣容
  撒下天羅捕飛蟲
  糧草自有人送   (物一)
謎底:蜘蛛網(wǎng)
 
如夢令
兩個孿生兒子
貌丑身形相似
手足不相投
乍看難分彼此
彼此  彼此
永遠(yuǎn)相連一起   (生物一)
謎底:孑孓
 
釵頭鳳(半闋)
一間房,
秋千蕩,
分分秒秒報(bào)時(shí)光。
時(shí)光好
好時(shí)光
千家萬戶,
聽它歌唱。
當(dāng)!
當(dāng)!
當(dāng)!   (用物一)
謎底:鐘
 
憶江南
兩字同,
四豎又三橫。
形狀高低恰相反
低者深下如池井。
高者似峰屏。  (字二)
謎底,凹凸
十一、曲謎
(一)
在娘家碧綠婆娑,
到婆家青少黃多;
歷盡多少風(fēng)波,
受盡多少折磨,
休提起、
提起了淚落江河!
 
(二)
奴為你舍身破節(jié),
又為你引上金鉤;
滿屋檐雨奴都能忍受,
要想奴心凈內(nèi)干、
除非天晴日久。
 
黃鶯兒  袁籜庵
運(yùn)退走他方,諢失言,輝少光,渾家汲水都傾蕩。裈兮衣藏,葷兮草藏,帽兒蓋在車頭上。鄆邑亡,指揮才少,勾補(bǔ)子孫當(dāng)。
 (隱“軍”字)
 
月字謎  江都李圣許
俏冤家切莫做小人行徑。許佳期其實(shí)不曾。我若肯時(shí)也不止在如今肯??諡槲已珳p一半,鎮(zhèn)日里無主恨青春。待明朝日落時(shí)辰,也再休要閒去門前等。
一句一個謎,謎底都是“月”字。
 
[中呂 堯民歌]曲謎
阿誰膽子大如天,敢把王朝做風(fēng)鳶。美人宮里舞翩躚,幼子金鑾握王權(quán)。偏偏,黃粱美夢顛,身死妻兒怨。
阿誰色膽?yīng)q如天,敢在宮中宿雙鴛。情人仗勢氣狂喧,幼子雙生欲瞞天。偏偏,黃粱美夢顛,宮冷兒不念。
阿誰手段重如山,敢把雙親當(dāng)仇冤。母淫懷恨咬舌尖,父惡引仇臥腸邊。冤緣,爹邪母不賢,不孝兒郎怨。
猜人名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一鍵舉報(bào)。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