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菜市場買菜購物,怕是有十年歷史了。漸漸地就和一些攤販熟悉起來。 想要說說的,是這里一個來自于安徽貧困縣的家庭。六口之家,爸爸媽媽,三個丫頭,一個兒子。 媽媽對我說,兒子今年十八歲,該要高考了。 我有些驚訝,那么大的小伙子了?個子很高?學(xué)習(xí)也還是好的吧。 媽媽笑起來回答:“嗯,一米七五,成績也是好的。” “瞅著你和孩子爸歲數(shù)不大,一口氣生了四個孩子呀!”我有點打趣著說。 那邊的爸爸聽到了我們的對話,很是溫和靦腆地笑了笑。 我打算給他們夫妻倆拍個合影,媽媽阻止了:“嗨!你看看他的那身衣服,多不光彩。像個乞丐!” “干活就是這樣子了;好衣服也穿不住。”我寬慰這個人到中年的母親。“其實你們可以在這里這么多年做生意,已經(jīng)是難能可貴了。” “嗨!你不知道我們的辛苦。一家人沒日沒夜地勞作,他爸每天半夜一兩點就得去南堰跑路去批菜。這不,現(xiàn)在還在搬菜干活啊。” “仨姑娘一個賽一個,兒子優(yōu)秀。您老了,可以坐著享福了。”我肯定地祝福她和他們?nèi)摇?/font> “但愿吧。兒子今年能夠考上個好學(xué)校,我們一家子就開心的。這么辛苦,都是為了這個男孩子呢。” “可以給你的孩子們拍片子吧?這個市場也就是她們最靚麗了。”我請示這個真正的一家之主。 那邊的二丫頭聽到了,停下來記賬的活計,沖我擺擺手:“我不喜歡照相;我不好看哈!” 老大---大丫頭經(jīng)過這些年的歷練,已經(jīng)頗為干練:“今天不買菜嗎?都是很新鮮的,給你便宜的。” 三丫頭對我嚷嚷道:“讓我看看,我是什么樣的,好看不?” 一邊拍照,一邊買了他們二十元的蔬菜。這可不是等價交換;我是說不是買了菜,人家才讓錄入鏡頭。孩子們的媽媽看我買的東西沉,再一次幫我提溜蔬菜和肉類了。 謝謝孩子們,也謝謝孩子媽。其實,人世間,我們需要的,不常常是哪怕一瞬間的感動嗎。 看到了在下午五時咬著鉛筆做作業(yè)的那個茵茵,聞到了壇子雞飄來的香味,也發(fā)現(xiàn)了賣生肉攤主們略顯游移的眼光。 問自己,除了忙碌著做的生意,這些來自于非太原戶籍的小生意人,他們滿意自己的處境嗎?銀子存夠沒有?落戶城市的問題什么時候解決?市場環(huán)境還是好的吧或許。 對了,那個安徽媽媽托付我,給她的三個丫頭找對象哦。 最好是家里有錢些。 這是她媽媽鄭重托付的;原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