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面講過了四個毛病中的“三平三仄”和“拗句孤平”,今天我們講“失對失粘”。 違反了“聯(lián)內(nèi)用對”的原則,稱為“失對”,違反了“聯(lián)間用粘”的原則,稱為“失粘”這里只講到平仄賞的粘對,還沒有涉及到文字上的“對偶”問題。 判斷粘對的口訣:格律記句式,粘對看二四,這知道嗎?你解釋一下: 答:格律記句式指的是:五言為基,平仄交替,擴為七言,使用簡易;粘對看二四說的是:句中的第二、四個字的平仄是否對稱,聯(lián)間用粘,聯(lián)內(nèi)用對。 律詩和律絕,律詩(五律七律排律),律絕(五言律絕,七言律絕),現(xiàn)在知道了嗎? 我們再來看看這首詩: 唐·王維寫的《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你仔細看看它的聯(lián)間和聯(lián)內(nèi)的“對粘”問題。從這首詩里面我們能學到很多東西,首先他的聯(lián)內(nèi)用“對”,沒錯!?。∑浯嗡穆?lián)間卻“失粘”,你用平仄查詢工具試試,你有沒有發(fā)覺聯(lián)間失粘了?是不是粘要看上聯(lián)的第二句和下聯(lián)的第一句。我問的問題你還沒回答,是不是?。???? (點擊下劃線文字查詢普通話讀音)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古:仄平平仄?通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仄通平仄?平平?仄通平平仄仄平?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古:仄平通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今:仄平通仄通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古:仄平平仄?通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仄通平仄?平平?仄通平平仄仄平?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古:仄平通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今:仄平通仄通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我們把新韻去掉: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古:仄平平仄?通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古:仄平通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他的上聯(lián)跟下聯(lián)用的是“對”,可平可仄,看這個字的語言環(huán)境,相當于現(xiàn)在的多音字,?是因為在韻書里沒這個字,所以電腦系統(tǒng)不能確定他的上聯(lián)跟下聯(lián)用的是“對”,也就是說他失粘了,是吧?這種聯(lián)間用對不用粘的“體”,我們稱它為“折腰體”。他是“變格(變體),而不是”正體(正格)”因為這首詩的關(guān)系,這種變格又叫”陽關(guān)體”。如果你有興趣寫這種體,一定要注明,否則就算失粘。同樣,你用中華新韻,在詩的題目后面括上(新韻)。 我們再看看: 渭城朝雨浥輕塵 仄平平仄?通平? 浥是仄聲,輕載這里是平聲 仄平平仄仄平平 這句詩因為第一字用了仄,它在第三字用平聲救了, 這種句式應(yīng)該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們再看看: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仄平通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這是拗句 勸君更盡一杯酒 仄平平仄仄平仄 小拗 它用“無”字救了,以后我們會系統(tǒng)的講。 下面,我們講最后一個問題:方言混用。 初學者往往不習慣使用韻書,靠自己習慣讀音或在學校學的讀音來確定一個字的平仄音韻, 這種習慣方便。但往往不自覺造成違反了格律的要求,個人的習慣讀音往往帶有方言的影響和色彩,南方人的讀音與普通話差異很大,使用《中華新韻》容易出錯,而北方人的讀音,與舊聲韻差別很大,使用《平水韻》和《詞林正云》容易出錯,《詞林正韻》,要想掌握好字的平仄、韻部,單靠自己的讀音是非常不準確的,因此必須要查閱韻書,才能確保無誤。 你是南方人,建議你用《平水韻》,寫詞建議你用《詞林正韻》。 四,四項調(diào)整。所謂調(diào)整,是指在允許的范圍內(nèi),對個別字的平仄作出靈活處理,以滿足格律的要求,通常調(diào)整的手段,有以下四種: 1.一三五活; 2.拗救偶用; 3.固定格式; 4.改用新聲。 今晚我們主要講1。一三五活。過去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說法,這種說法,后一句是對的,前一句卻大有問題。律句中第一三五字,有以下幾種具體情況: 五言律句中,每句只有一個字可以不論。具體句式如下: 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第一字可以不論,第三字一定要論,否則就成了拗句(小拗)。(仄)仄仄平仄,可以這樣救(平)平平仄平,有人說這個可以不救,不過我傾向于救,也就是下句第三字仄改為平。小拗,也就是我說的拗句,一般下句救,當然在同一聯(lián)里。而孤平,完全可以本句救,仄起平收式。 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第一字可以不論,第三字一定要論,否則犯三平(三平腳、三平尾),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第一字可以不論,第三字一定要論。請問第三字如果論了,會犯什么呢?答:這里是犯三仄腳(平)平仄仄仄。 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一字用平聲,第三字可以不論,如果第一字用仄聲,第三字必須用平聲,否則就犯了孤平,這也就是孤平本句救。因為第一個字用了仄聲,所以這種句式第三字救不得不論了,也就是說這種句式也只有一個字可以不論,要看第一個字,第一字是平聲,第三字可以不論;第一字是仄聲,第三字一定要論; 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平 懂了嗎??? 七言句式五言前面加兩個字而成,前面加的這兩個字,第一個字都是可以不論的,后面五個字跟五言律句完全相同。因此,七言律句有兩個字可以不論,具體如下: 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前兩個字中,第一字可以不論,第五字一定要論,否則變成:(仄)仄(平)平仄仄仄(三仄腳),(我喜歡把三仄(三仄尾)稱為三仄腳),因此這種句式也只有兩個字可以不論。 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前兩個字中,第一字可以不論, 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一字可以不論,而去掉前兩個字,就是五言的平起仄收式。剛才講了,五言的這種句式,第一字可以不論,在去演中就是第三個字了,所以這種七言律句中一三字可以不論了,現(xiàn)在懂了嗎? 七言是在五言的基礎(chǔ)上前面加兩字 我們繼續(xù)講七言的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它是五言平起平收的基礎(chǔ)上前面加兩個字的結(jié)果。平平(仄)仄平,在前面我們講過第一字如是仄,那第三字必須平,否則犯孤平,在七言的這種仄起平收式的句式中就變成第三字如是仄,那第五字必須平,否則犯孤平。而第一個字在七言中的任何句式中都是不論的。懂了嗎?因此這種句式也就只有兩字不論。 平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一字不論,第三字不論,第五字要是論的話,就成了拗句,因此這種句式也就只有兩字不論。 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一字不論,第三字不論,第五字要是論的話,就犯了三平尾(三平、三平腳),(平)平(仄)仄平平平,因此這種句式也就只有兩字不論。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五言第一字大多可以不論,第三字大多是要論的;七言第一字都可以不論,第三字大多可以不論,第五字大多是要論的。 不管怎么講,第一三五字還是不像第二四六字那么嚴格,而是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這就是“一三五活”的意思。這對于格律來說起到了某種程度的放松束縛的作用,既然第一三五字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因而可以調(diào)整,這同時給“孤平救”和“拗救”提供了可能性。明天我們具體講拗救的三種方法。 今天就講到這,下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