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LONDON 總人口:690.5萬 學生數量:188,000人
倫敦是英國的首都也是國際上主要的大都市之一。在倫敦使用的語言種類之多是世界上其它任何一座城市所無法比擬的,而且其影響力也早已突破英國的國境而深入歐洲大陸。大倫敦大體呈四個圈層的同心圓式,包括倫敦城、內倫敦(倫敦城外的12個市區(qū))、外倫敦(內倫敦以外的20個市區(qū))??偯娣e1580平方千米。依據城市特點,大倫敦又可分為倫敦城、西倫敦、東倫敦、南區(qū)、港口區(qū)和郊區(qū)等幾部分。倫敦城面積僅為1.6平方千米,是英國歷史中心和古王宮所在地,現為金融資本和貿易中心。西倫敦為全市最繁華的商業(yè)、文化區(qū)、王宮白金漢宮、首相宮邸唐寧街10號、會議大廈、政府機關白廳所在地,東倫敦和南區(qū)為工商業(yè)區(qū)和住宅區(qū)。郊區(qū)多公寓和別墅,是英國航空工業(yè)和汽車制造中心。 倫敦是有2000年悠久歷史的世界著名城市。其名勝古跡和現代化建筑多姿多彩,美不勝收。白金漢宮始建于16世紀,收藏大量珍貴家具、繪畫和工藝品。威斯敏斯特宮莊嚴典雅,為倫敦最壯麗的哥特式建筑。圣保羅大教堂高110多米,以悠久的歷史和壯觀的圓形屋頂著名。此外,倫敦塔、倫敦塔橋、大英博物館、圖索德夫人館、皇家植物園等亦為著名游覽地。
倫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幾乎占了英國全國的五分之一,換句話說,其與俄羅斯全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相差無幾。倫敦的特別之處在于其超過百分之四十的GDP和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就業(yè)機會是以商業(yè)和金融服務業(yè)為依托的。這兩個行業(yè)在倫敦的發(fā)達程度超過在英國其它任何一個地方。
倫敦是世界藝術創(chuàng)作、傳媒文化之都。粼粼總總的戲劇、音樂、電影、舞蹈、歌劇和視覺藝術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絡繹前往。倫敦人從這些精彩卓絕、種類繁多的城市藝術中獲利匪淺,然而絕大多數藝術活動都集中在倫敦市中心。英國演藝界人士、電影電視工作者中約有半數定居在倫敦。半數以上的倫敦人去電影院看電影。將近三分之一的人會每年至少去一次劇院或美術館。 倫敦城市硬件設施十分發(fā)達,公園,劇院,電影院,購物中心,博物館應有盡有,能夠滿足喜愛城市生活的朋友的絕大部分要求。發(fā)達的交通設施例如:地鐵(倫敦地鐵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地下鐵路系統(tǒng)。十一條不同的線路縱橫356公里。在過去的50年間僅新建了兩條新的地鐵線路。而在近二十年間,倫敦地鐵的夜間載客量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二十以上。每天清晨,約有四十萬人乘坐地鐵趕赴倫敦市中心),公共汽車,四大機場(Heathrow, Gatwick, Stansted和Luton)每天運送上萬人次的飛機來往五洲。大本鐘,塔橋和白金漢宮依然散發(fā)著百年的古典氣息。
在倫敦,你不僅可以看到坐落在歐斯敦大街的大英圖書館,還可以見到數以百計的街區(qū)免費公共圖書館。倫敦不僅是個求知的中心,就其城市本身而言,也蘊含著許多值得學習的東西。在大英圖書館中的圖書目錄索引中,如果輸入關鍵詞倫敦進行搜索,就會找到大約一百七十五萬本與其有關的作品。
倫敦的與眾不同還在于它各式各樣的市場:從倫敦股票交易所到瓦爾薩姆斯托市場--西歐地區(qū)最大的街頭市場;從交易金融衍生產品的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到進行花卉買賣的哥倫比亞馬路市場。算起來,在倫敦大大小小的街道市場有超過100個之多。
倫敦警察廳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警察機構。自成立之日起,倫敦警察廳就本著警察廳是所服務社區(qū)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這一理念開展工作。在首都大約有近三萬家警察局。在1998至1999年間,共接到倫敦地區(qū)報案約一百萬起。倫敦700萬人口中有近1/4為非常住人口(流動人口),源源的而來的偷渡者,打工族,無業(yè)流浪漢為倫敦帶來很大壓力,隨之而來的就是治安問題的加劇,城市衛(wèi)生的惡化。倫敦為英格蘭地區(qū)犯罪率最高城市(2000年),盡管政府每年都加大對治安的投資,但是仍然解決不了倫敦的高犯罪率問題。國際學生在倫敦雖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但是隨著近幾年留英熱潮的來臨,在倫敦的留學生朋友們應該多加注意在倫敦的個人安全問題,保管好個人財物。
倫敦也是英國的教育文化中心,擁有40 多所大學,學院。 按照分布情況,大學分為兩種:坐落在城市中心, 例如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和 西敏寺大學( Westminster university),坐落在郊區(qū),例如:金士頓大學( Kingston university),格林威治大學( Greenwich university)和 布魯乃爾大學 ( Brunel university)。
倫敦的住房是留學生關心的話題,城市中心的房價可以說是天文數字,盡管很多人會想到去其他非繁華地段或者郊區(qū)居住,但是昂貴的交通費用不能不讓你三思(雖然有很多學生折扣)。一些大學為了解決學生的這一難題,推出了很多方案提供給國際學生以供選擇,例如坐落在繁華市中心的西敏寺大學(Westminster university)為第一年在該校就讀的學校國際學生提供住宿,并且有完善的服務體系幫助學生提供part time工作以緩解部分學生的資金難題。
倫敦在工業(yè)革命后得一稱號:霧都,形容其空氣污染嚴重。經過近百年的發(fā)展,工業(yè)北移計劃的實施和政府大力的整頓,污染現象日趨好轉,想看紫色的霧只有翻倫敦老照片了。倫敦的公園對環(huán)境的改造功勞最高,其中最有名的也是最大的即為海德公園(Hyde Park),公園的綠茵,花鳥讓你脫去城市的喧囂。泰晤士河雖然少了汽笛的轟鳴,但來往的游船和自在的海鷗為城市增添了許多色彩,河畔的建筑,河面的橋梁也成了倫敦導游們重點介紹對象。
倫敦市中心消費價格: 學校提供住宿飲食 82-120 鎊/周 自助飲食,學校提供住宿 60-93 鎊/周 自助飲食住宿 40-86 鎊/周(以上數據為各大學提供)
伯明翰BIRMINGHAN 總人口:100萬 學生數量: 45,000
伯明翰(Birmingham)是英國第二大城市,位于英倫島中部。16世紀是歐洲舉足輕重的工業(yè)和商業(yè)中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和種類最多的金屬加工區(qū)。18世紀,偉大的工程師詹姆士·瓦特在此發(fā)明了蒸汽機,帶動了英國的工業(yè)革命,為伯明翰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聳入云的煙囪,繁忙的街道,和一排排整齊的廠房。今天的伯明翰仍然是英國重要的機械,塑料,化工,玻璃,橡膠,金銀珠寶等工業(yè)城市。伯明翰是英國兩大珠寶產地之一(另一個是倫敦的哈頓公園Hatton Garden)。伯明翰的珠寶業(yè)可以追溯到12世紀。城市被自然的分為新城和舊城。新城的火車站附近是英國工業(yè)展覽會的所在地。老城車站是伯明翰市的中心。這里商店集中,道路狹窄,人流不息,因而禁止車輛通行。伯明翰市區(qū)只有少數的高樓大廈,大部建筑都是二層樓房,顯得古樸無華。伯明翰的四周,有無數大工廠。它的工業(yè)產值占全國工業(yè)產值的1/5。伯明翰是靠貿易起家的城市,從曲別針到小汽車,什么都生產,產量占英國出口總額的1/4。著名的羅佛(Rover)和美洲虎(Jaguar)汽車,流行組合UB40和吉百利巧克力都是產自伯明翰。
發(fā)達的工業(yè)化并沒有抹去伯明翰悠久的歷史特色,很多文藝,藝術和體育活動在市內流行。伯明翰的運河加起來比威尼斯的還長,是伯明翰運河航線的一小部分。18世紀時這些運河被用來運輸物資。今天,運河區(qū)的老倉庫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辦公樓、酒吧、咖啡館和夜總會。市內保留著許多古典的建筑,著名的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的許多校舍也在這些精美的建筑之中,也是英國著名的紅磚大學之一。這些建筑中還有著名的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劇院(Birmingham Royal Ballet),交響樂堂(Symphony Hall)和國家展覽中心(National Exhibition Centre)。 伯明翰的體育活動是市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內分布很多足球,網球和板球場。1990年伯明翰被正式命名為歐洲體育之城。伯明翰還有英國第一家水族館----- Birmingham Sealife Centre。城市的博物館和畫廊珍藏著許多歐洲著名畫家的真跡,中央博物館和藝術陳列館藏有著名藝術大師的作品和雕塑。伯明翰是三個職業(yè)足球俱樂部(阿斯頓維拉、伯明翰城和西布羅姆維奇)的所在地,也是Edgbaston國際板球比賽的賽場。
伯明翰是巴蒂(Balti)之都,因為這種味道辛辣的菜是移居此地的大量克什米爾人帶來的。巴蒂的字面意思是吊桶,但實際上是一種帶把手的圓底鍋。今天,這種作法簡單、味道辛辣的烹飪方式風靡英國?,F在伯明翰的100多家巴蒂餐館每周都吸引兩萬多人前來就餐。
伯明翰市區(qū)的住房價格比較昂貴,郊區(qū)的情況則大有好轉。在伯明翰的幾所大學分別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來幫助學生(尤其是第一年剛剛到達的新學生)解決住房問題,同時提供了大量的學生宿舍。大學的服務部門和當地的中介機構聯(lián)合起來幫助學生有效地解決校外住宿問題,在伯明翰的住宿及生活費用大致如下:
伯明翰市的住宿及生活費用: 學校提供住宿和飲食 71 - 115 鎊/周 自助飲食,由學校提供住宿 50 - 84.5 鎊/周 自助飲食,在外租房 43 - 72 鎊/周 (該數據來自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和 Aston University)
曼徹斯特 MANCHESTER 總人口:250 萬 學生數量: 70,000
位于英國西北部的曼徹斯特是英國的第3大城市,該市擁有4所大學,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曼徹斯特理工大學 (UMIST),曼徹斯特城市大學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和University of Salford。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曼徹斯特的重工業(yè)產量占據了當時英國的30%左右,在這里生產的大炮,槍支彈藥等被不斷的輸送到前線,因此它成為了德軍重點的照顧對象,經受了無數次的轟炸。二戰(zhàn)結束后,曼徹斯特人民開始在廢墟上重建自己的城市,如今的曼徹斯特已經成為英國西北的首都,是除了倫敦之外英國第二大繁華城市,全城到處遍布酒吧,Disco舞廳,電影院,歌劇院等, 被譽為24-hour party town 。曼徹斯特經歷了驚人變化,正面臨巨大挑戰(zhàn)。它是西北地區(qū)的金融、商貿、零售、文化和休閑中心,有大型國際機場,是歐洲學生人數最多城市之一。曼徹斯特正從一個制造業(yè)為基礎的工業(yè)城市轉變?yōu)橐粋€繁榮、現代而又充滿活力的國際大都市。在鞏固制造業(yè)地位的同時,曼徹斯特也重視發(fā)展知識經濟,已經躋身歐洲十大最佳商業(yè)城市行列。
近年來,曼徹斯特的音樂成就也讓世界刮目相看,SimplyRed、Black Grape、Oasis、M People樂隊都為自己來自曼徹斯特而驕傲。
四所大學除了University of Salford 之外,全部坐落在一條街道上--Oxford Street,在這條全歐洲最繁忙的街道上,你可以處處看到學生,自行車,還有公共汽車來往穿梭的身影。校園周圍有銀行,超市,購票中心,書店等等,極大的方便了學生的生活。三所大學有很多的設施是共同擁有的,包括Sugden Sports Centre, Manchester Aquatic Centre. Manchester Aquatic Centre已經被作為Common Wealth Games 2002的指定游泳場館。
曼徹斯特擁有全英國第二大的中國城,中國城內遍布飯店和超市。 每逢元宵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在這里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例如:舞獅,煙花會等。
曼徹斯特有2支英超俱樂部,一支是老牌勁旅-Man utd, 另外一支是今年剛剛升上英超的Man City。Man utd因為曾經擁有貝克漢姆等大牌球星在全世界有無數球迷,在中國也是廣受關注;Man City在以200萬英鎊引進了大連隊的孫繼海后也以成為中國球迷關注的焦點。在孫繼海首次亮相的比賽中,大約有1000名中國留學生球迷到場為他助威。除了足球,還產生了奪冠王牌蘭卡瑟爾郡板球俱樂部,以及籃球、冰球、賽車和橄欖球等的出色球隊。曼徹斯特有英國最棒的體育設施,現在仍在為2002年在這里舉行的英聯(lián)邦運動會進行擴建。
曼徹斯特的交通十分發(fā)達,是英國的交通樞紐,乘坐火車去倫敦和伯明翰分別只要3個小時和一個半小時,去蘇格蘭首府愛丁堡也只要3個半小時。曼徹斯特機場是英國的主要機場之一,每天有上百次的航班通往歐洲大陸和本土其它城市。
曼徹斯特的住房價格在英國來說屬于中上水平,住學校宿舍相對來說比在外邊租房要便宜一些, 4所大學對于第一年的新生都會提供宿舍(Guaranteed Accommodation)。曼徹斯特大學和曼徹斯特理工學院共同擁有一個Accommodation Office, 每個宿舍中都混合了兩所學校的學生。除了學校的Accommodation Office外,還有很多的Agency,學生可以通過它們來尋找住房,曼徹斯特的住房費用大致如下:
曼徹斯特學校的住宿及生活費用 學校提供住宿和飲食 80 - 110 鎊/周 自助飲食,由學校提供住宿 48 - 90 鎊/周 自助飲食,在外租房 35 - 150 鎊/周
格拉斯哥 GLASGOW 總人口:70多萬
格拉斯哥是英國第三大,蘇格蘭最大的城市,坐落于蘇格蘭中部的克萊德河西岸,倫敦以北639公里,蘇格蘭西部,乘火車到倫敦需4小時。格拉斯哥人熱情好客,幽默風趣,口音濃重。 Finniston吊車是格拉斯哥昔日榮耀的最好象征,那時格拉斯哥給全世界的火車制造機車,當時許多世界最大的輪船都是在克萊德河畔的造船廠制造的。20世紀50年代以后,輪船需求銳減,導致格拉斯哥工業(yè)下滑。但今天,格拉斯哥仍是英國除倫敦以外的第三大制造業(yè)城市,僅次于伯明翰和利茲。主要工業(yè)門類有工程建設、出版業(yè)、食品飲料業(yè)和服裝業(yè)。 格拉斯哥的建筑在歐洲也數一數二,1999年被命名為英國建筑設計之城。 格拉斯哥的第一所大學建于1451年,之后一直被譽為學術圣地??栁木羰?、亞當·斯密和詹姆士·瓦特都是格拉斯哥輝煌的學術史上耀眼的明星。格拉斯哥最有特色的是它的街區(qū)劇場,經常上演幽默劇,來揭示城市和人們生活中的問題 。格拉斯哥市以收集大量藏品的美術館和博物館而出名,這里也有無數的古老建筑,對于喜歡歷史底蘊的同學,這里無疑是最理想的生活地點之一。
格拉斯哥的格拉斯哥大學建于1451年,有著廣泛的國際聲譽,是英國最優(yōu)秀的大學之一。此外還有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亞大學,蘇格蘭商學院,皇家蘇格蘭音樂學院和斯特斯克萊的大學。其中斯特斯克萊德大學商學院非常有名。多年入選世界上學院百強。
貝爾法斯特BELFAST 人口:30萬 學生數量:37,000
貝爾法斯特(Belfast)是英國北愛爾蘭地區(qū)最大的城市,是北愛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也是拉根河入??诘闹匾劭?。很多國內朋友畏懼去北愛地區(qū) -- 很多人還停留在愛爾蘭共和軍的陰影中。 事實上,現在的情況要比從前好多了,其實說起來感覺就象老外說起我們的文革一樣。我們可以拋棄那些不必要的疑慮。同時貝爾法斯特的城市建設一直都很積極,電影院,劇院等等一應俱全。熱情好客是貝爾法斯特人的傳統(tǒng)。這里的酒吧既有傳統(tǒng)的民族音樂,也有現代的爵士樂、藍調音樂和搖滾樂。當地的Caffrey淡啤酒被稱作貝爾法斯特啤酒的精華。過去30年中,貝爾法斯特經歷了幾次宗派斗爭,但近年來治安狀況明顯改善。
聽說這個BELFAST大學地區(qū)的盜竊行為不少,無從考證,不過大家出門在外,多多注意個人的人身財產安全還是應該的。但是,大部分的學生業(yè)余時間和周末都花在 Queen\'s campus。Pub, 飯店,商店都集中在這一地區(qū)。貝爾法斯特比較有名的建筑就是貝爾法斯特城堡(Belfast Castle),城堡俯瞰貝爾法斯特城,讓人想起了輝煌的維多利亞時代。水濱碼頭(Waterfront Hall)藝術大廳是北愛爾蘭的文化旗艦,坐落在拉根河邊的貝爾法斯特市中心,他的音樂廳和會議中心每年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在此演出。而且有不少那個時代的古董,手工藝店,和酒吧。每年的11月還有一個節(jié)日叫: The Queen\'s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貝爾法斯特的造船業(yè)相當有名,哈蘭沃夫造船廠曾制造了世界上速度最快,最豪華的輪船,泰坦尼克號就是它的杰作。人口:29萬多,13位美國總統(tǒng),包括羅斯福、格蘭特和威爾遜總統(tǒng),都是阿爾斯特人的后裔。
貝爾法斯特城市交通很便利,基本的公共汽車,鐵路都很完備,每天都有渡輪通往對岸(蘇格蘭的Larne),而且和首都倫敦有直航班機,大概有1小時的飛行時間。
貝爾法斯特共有兩所大學,分別為Queen\'s University,Belfast 和 University of Ulster。2001年參考的生活費用數據,如下: 貝爾法斯特兩所大學的住宿及生活費用 學校提供住宿和飲食 80 - 110 鎊/周 自助飲食,由學校提供住宿 48 - 90 鎊/周 自助飲食,在外租房 35 - 150 鎊/周 (該數據來自 Queen\'s Belfast 和 Ulster)
利物浦LIVEPOOL 總人口:47萬多
利物浦是一個富于創(chuàng)新的城市,孕育了許多世界聞名的藝術家、表演者、喜劇演員、發(fā)明家和政界要人。城市位于倫敦西北325公里,乘火車到倫敦需2小時40分鐘。利物浦地處英格蘭西南腹地,是國家旅游局認定的英國最佳旅游城市,每年都吸引數百萬觀光客來到海濱參觀重建的阿爾伯特港。拱頂的牌樓下,鵝卵石的街道兩旁布滿了購物中心、畫廊、博物館、酒吧和寫字樓。利物浦人極具表演天賦,培養(yǎng)出無數天才畫家、音樂家和詩人。利物浦也是體育運動之城。利物浦、埃文敦足球俱樂部享譽世界。利物浦還是最著名的安特里國家大賽(Grand National at Aintree)賽馬運動的發(fā)祥地。
忠于家鄉(xiāng)的利物浦人有一種獨特的生活態(tài)度和些許尖刻的幽默感,他們的熱情好客常使外鄉(xiāng)人倍感親切。利物浦人的一個別名叫斯高斯人,可能來源于大雜燴一詞,這是水手們常吃的豬肉蔬菜一鍋燉。
利物浦大學盡管綜合排名不高,但是它有8次獲得諾貝爾獎的榮譽,其中包括1902年的英國第一個諾貝爾獎。利物浦是中國人最早居住地英國城市之一,建有英國第一個唐人街。它和中國的上海是友好城市。而且早在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已經是很多中國留學生聚集的地方,當代中國很多領域的著名科學家都是從這里走出來的。
利物浦是聞名世界,令無數流行樂迷傾倒的甲殼蟲樂隊的故鄉(xiāng)。樂隊的四人-保羅·麥卡特尼、喬治·哈里森、林格·斯塔爾、約翰·列農都出生、成長在這里,他們演唱過無數膾炙人口的單曲,給現代流行音樂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愛
丁堡EDINBURGH 總人口:44萬
愛丁堡始公園于公元6世紀,是蘇格蘭的首府,位于蘇格蘭北部邊境靠海的海濱,面積約135平方公里。愛丁堡大學則位于愛丁堡市中心,是公認的歐洲最富吸引力的城市之一,也是英國主要的社交、文化中心。愛丁堡市是歷史名城,有許多名勝古跡,如藝術長廊和音樂廳、蘇格蘭皇家博物館、皇家植物園、蘇格蘭國家圖書館、圣伍德皇宮、議會大廈、圣支來大教堂、愛丁堡古城堡等等。城中一半以上的場所是露天的,如皇后公園、亞瑟劇院等。人們到了這里就會聯(lián)想起歐洲文化名城雅典,因此愛丁堡被人們稱為北方雅典。在199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愛丁堡的新城區(qū)和老城區(qū)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愛丁堡交通便利,搭乘飛機從愛丁堡國際機場飛抵倫敦僅需1小時,而愛丁堡作為蘇格蘭首府,其公路與鐵路線十分發(fā)達,可以通往英國的各個角落。
愛丁堡附近的大學有愛丁堡大學,赫瑞瓦特大學,龍比亞大學等等
利茲LIZZ 總人口:40多萬
利茲是約克郡和漢伯(Humber)地區(qū)的首府,也是倫敦和東南地區(qū)以外經濟最發(fā)達地區(qū)之一。它地處愛丁堡和倫敦的中間位置,是整個國家的地理中心。位于倫敦以北304公里,乘火車到倫敦需2小時30分鐘
充滿活力,資源豐富的利茲不僅經濟發(fā)達,而且藝術、體育、娛樂樣樣出色。鱗次櫛比的高檔寫字樓和優(yōu)美建筑物之間點綴著整修一新的劇院、購物中心、大飯店、美術館和咖啡館。
利茲在曾經無人問津的海濱建起了漂亮的餐飲一條街,成為了游客趨之若騖的旅游景點。把過去的磨坊改建成現代化的住宅小區(qū),還修建了全國最大的地方劇院。利茲是購物的天堂,市中心兩英里長的步行街上排滿了1000多家店鋪。英國最著名的馬莎百貨(MarksSpencer)就誕生在利茲,那時邁克·馬克斯在1884年開了第一家一便士店。英國著名服裝設計師薇薇妮·威斯特伍德在利茲也有分店。利茲盛產英國人最喜歡的(Tetley)苦啤酒,也是雕塑家亨利·摩爾的故鄉(xiāng)。
利茲的大學有利茲大學,利茲都市大學。
謝菲爾德SHERFIELD 總人口:40萬 謝菲爾德是英國第五大城市,位于英國中部,距離曼徹斯特62公里,坐火車2個小時即可到達倫敦,交通十分方便。謝菲爾德是一座擁有著多元文化的城市,這里居住著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你可以聽到至少84種語言。在這里你能夠找到亞洲、中國、意大利、西班牙等世界各國不同風味的飯館和咖啡館。
謝菲爾德是一座大學城,著名大學有謝菲爾德大學和謝菲爾德哈雷姆大學。在1999年的學生投票中,謝菲爾德當選為當地居民和學生關系最為融洽的大學城。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學習的好地方,有兩所大學、一所歐洲最大的進修學院和工業(yè)大學的總部坐落在這里,幾乎整個城市的一半都掩隱在匹克峰國家公園之中,山川、河流、溪谷……如畫般的風景就在家門口。在這里還有充滿了故事色彩的羅賓漢的舍伍德森林、勃蘭帝姐妹的故居--世界經典小說《簡愛》就在這里寫成。 牛津OXFORD
提起牛津,人們首先想到的恐怕會是聞名于天下的牛津大學,的確,牛津城無論什么地方都隨時散發(fā)著文化的氣息。牛津,這座不朽之城,它既有都會的氣味,又有大城的格局。站在High街上,所見的盡是巨石奔云的渾厚建筑,又風光,又有氣魄,可與倫敦最美的街道媲美。牛津的中古性格已受到20世紀最新工業(yè)技術的洗禮。汽車工業(yè)帶來了財富,帶來了就業(yè)的機會,但也沖走了古典寧靜的氣氛??墒?,牛津的古典精神畢竟對現代技術文明有強勁的抗拒力量。就在牛津城的大道通衢上,豎立了一座座龐大的牛津的學院,如麥特蘭學院,皇后學院,大學學院,貝里奧學院,三一學院,基督學院……每個學院都有崢嶸宏偉的高門危墻。在門墻外,車水馬龍,確是20世紀 ;在門墻內,鴉雀無聲,仍似中古世紀。
牛津大學有世界最古老的圖書館,在目前藏書430多萬冊的包德利圖書館(Bodlieian Library),大部分的書籍珍藏有寬街(Broad Street)的地下,排列在洞穴般的書架上,其中包括5萬冊世上最珍貴的手稿。書香、學術氣息散發(fā)縷縷幽香。牛津大學的Clarendon行政大廈,Ashmolean博物館,Sheldonian劇場,固然是巨柱擎天,龍蟠虎踞的大建筑;而基督學院龐然巨物的湯姆塔及大教堂亦巍峨壯觀,不可一世;聳立在愛西斯(Lsis)河畔的麥特蘭學院的15世紀的巨方鐘樓,更是孤傲不群,讓人想到巴黎圣母院的鐘樓。
當然,到牛津的人不能不為圣瑪利亞教堂及相鄰的萬靈學院的大小峻拔的塔尖所吸引。牛津19世紀的大詩人馬修·安諾德(Matthew Arnold)在贊美他的母校時就畫龍點睛地唱出:那座甜蜜的都城,她的無數的夢樣的塔尖。 塔尖一排排,一行行,象石筍般挺秀地布滿了牛城的天際,遠遠向上望去,每支石筍都似挺立云端的神像,使牛津直似一座萬神聚合的天城!
牛津也有清雅的一面,湖塞斯德學院的小湖水飄云流,麥特蘭學院的鹿園寧靜祥和,而沿著愛西斯河麥特蘭小徑,更是幽雅絕塵。對景思古,史學家吉朋描寫的當時母校和尚式中古生活,依稀還能體會。
劍橋CAMBRIDGE 總人口:12萬多
12世紀,圣芳濟修士、黑袍修士和卡莫修士,來到這片平坦、潮濕的沼澤區(qū)定居,劍橋于此誕生。1209年,一群學者因與牛津市當局意見不合,逃往劍橋避難,加上伊里主教休·包沿創(chuàng)立第一所學院彼得屋(Peter House),劍橋大學便有了啟始的基業(yè)。野蠻、未開化和無知,曾經是史學家對沼澤居民的形容,卻因劍橋的耀眼光芒,重新界定了這片構軟、平坦的土地。 劍橋的秋多風、多雨。便在天睛的日子里,這個中古大學城的秋光艷色不只使人目不暇接,而且?guī)缀跬耆紦巳说男撵`。
劍橋有31所學院,其中三所是女子學院,兩所是研究生院。其余的招收各種進行深造學習和研究的學生。劍橋的學院集中了城市里的建筑精華,因為這些建筑都是國王、女王、主教、貴族和富人遺孀們建的,他們吸引來很多慷慨的贊助,用地用錢毫不吝惜。所以劍橋的學院請最好的設計師設計出了反映英國700年建筑風貌的經典建筑。 幾世紀以來,從牛頓到霍金,劍橋的巨大科學成就舉世公認。劍橋出了13位英國首相,并有78位諾貝爾獎得主與劍橋大學有密切聯(lián)系。
站在舉世著名的Backs(劍大許多古老學院的后園)上,看一樹樹的金黃在陽光下閃爍,在微風躍動,把原來已經碧綠的草地襯得更綠,把原有王者氣象的王家學院禮拜堂烘托得更加莊嚴堂皇,而三一學院古雅純樸的雷恩圖書館,圣約翰學院太息橋頭的紫紅牽藤,也越發(fā)顯得凝重與活潑。至于徐志摩所說最有靈性的劍河,不論是夏綠或秋黃,總是那么徐徐自得、柔情萬種。 國王學院的禮拜堂是劍橋的榮耀,也是公認的全歐最出色的哥特式建筑。從教堂唱詩班吟唱的圣誕頌歌,傳遍世界各角落,連圣母峰下的營者都在聆聽! 皇后學院并不是劍橋最響亮的學院。它最有名的建筑是跨過劍河的一座木橋,名叫數學橋。木橋初造于1794年,是一座利用實用數學原理,完全不用釘子卻堅固無比的橋。1867年有個維多利亞人將它整個拆除,以至后來必須加上鐵螺釘才恢復了原狀。三一學院毫無疑問是劍橋最大也最著名的學院。這是遠出過牛頓、培根,近出過懷海德、羅素、維根斯坦的學院。在三一的大門左邊草坪上,有一棵矮小的蘋果樹,據說它就是牛頓悟道的菩提樹。
劍橋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大學城,20世紀對整個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城里中世紀的建筑,狹窄的街道和古老的街區(qū)和花園無一不在講述著它的過去。劍橋的現代主義和創(chuàng)新精神又使它擁有科技含量相當高的工業(yè)部門、購物中心、劇院、博物館和畫廊。 著名的國王學院合唱團的演出自1928年起就在圣誕前夜向世界各地播出。這支男子合唱團由16名國王學院合唱學校的中學生和16名國王學院的聲樂學者組成。劍橋在倫敦以北87公里,乘火車到倫敦需1小時10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