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鼻血的一些急救方法 流鼻血時,千萬別向后仰脖子。正確的方法是,頭部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傾的姿勢,使已流出的血液向鼻孔外排出,以免留在鼻腔內(nèi)干擾到呼吸的氣流。 1、點壓足后跟止鼻衄 2、立止鼻出血法:棕繩或線一根,拴食指中節(jié),左鼻出血拴左手,右鼻出血拴右手,拴后立止。
4、用頭發(fā)燒成灰吹入鼻孔立止(男用母發(fā),女用父發(fā))可根除。 5、把一瓣大蒜搗碎了敷在腳心,左邊鼻出血敷右腳心,右邊鼻出血敷左腳心,兩邊都同時出血就各敷一個。敷的時間不要超過十分鐘。 6、按壓鼻翼 寶寶鼻子出血時,媽媽要用食指與拇指的第二指節(jié)僅僅的按壓住寶寶的雙側(cè)鼻翼,因為寶寶鼻子出血通常是在鼻中隔的前部,壓迫寶寶鼻子的雙側(cè)鼻翼可以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 7、止血氣囊 如果寶寶鼻子出血量較大,正常的止血措施見效顯微時,可以把止血氣囊輕輕送入寶寶鼻腔,打5毫升就可以起到完全止血的作用。 8、蘿 卜 搗 碎 取 汁 滴 鼻 , 同 時 用 20毫升蘿卜汁加少許黃酒溫熱,一次服用,可治鼻出血不止; 9、按摩內(nèi)庭穴 穴位位置: 足背 第2、3趾間 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 可治胃火引起牙痛 咽喉腫痛 鼻出血 10、用棉花蘸點醋塞住鼻孔,可止鼻出血。 11、[藕汁蜜露] 職 鮮藕汁250毫升,蜂蜜 12、按摩后溪穴 在手掌尺側(cè),微握拳,當小指本節(jié)(第五掌指關節(jié))后的遠側(cè)掌橫紋頭赤白肉際。可治五官科系統(tǒng)疾?。憾Q,耳聾,角膜炎,麥粒腫,鼻出血,扁桃體炎; 13、用左右拇指輪流往眉心向上接連推向發(fā)際多次,然后用力按壓印堂。 14、舉手 左鼻孔出血舉右手,右鼻孔出血舉左手,雙鼻孔出血兩手同舉,舉時要求身體直立,手與地面垂直。 15、可用藥棉浸鹽湯塞進鼻孔中,同時飲用鹽湯1杯,即可起到止血的功效。 16、按摩風池穴 人體風池穴位于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芍晤^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出血,耳聾,氣閉,中風,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落枕。 17、云南白藥 (一) 云南白藥內(nèi)服法 云南白藥口服每次 (二) 云南白藥外敷法 ①先將患者鼻腔內(nèi)的血塊及分泌物清除干凈。②然后將云南白藥均勻撒在無菌紗布或干棉球上,直接填塞于患者鼻腔內(nèi),以壓緊為好。12~24小時后可取出。③如仍有出血,可重復用上法進行填塞。 [宜忌]在云南白藥外敷前,必須先清除鼻腔內(nèi)的血塊及分泌物,否則止血效果不著。 (三) 云南白藥內(nèi)服并外敷法 ①先清除鼻腔內(nèi)血塊及分泌物,然后將云南白藥粉末均勻撒在消毒棉花球上,填塞鼻腔,24~36小時后取出。②同時口服云南白藥,每次 [功效]本法治療鼻出血療效顯著。對于鼻出血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及心臟疾患而不宜應用麻黃素和腎上腺素止血的病人,尤其適用。 [宜忌]孕婦鼻出血者不宜應用。 18、 黑糖絲瓜,改善孩童流鼻血 絲瓜半斤(約半條)、黑糖20公克。將絲瓜洗凈、削皮切塊。 絲瓜和黑糖一起放入電鍋,內(nèi)鍋不必加水,外鍋加1碗水,然后開始悶煮。 電鍋開關跳起來后,繼續(xù)悶1 5分鐘。 19、冷敷療法 (1)冰袋敷法:這是一種干冷敷法,在有冰的條件下冷敷特別有效,在橡膠制成的冰袋中,裝入半袋碎冰(或冷水),將袋平放于桌上,使袋口提高,用手輕壓袋身,排出袋內(nèi)氣體、然后扎緊袋口,擦干表面的水,套上布套子,放在“鼻根”及“鼻頭”(即整個鼻子)上面,冷敷時間一般為20~30分鐘,每日可多次。
(2)濕冷敷法:用盆盛冷水(冬季可放人冰塊,夏季最好用新取來的井水),盆里泡兩塊小毛巾或紗布,取出擰至半干后敷于患部。4~5分鐘更換一次敷布,每次敷20~30分鐘,每日可多次。 適應癥 20℃~ 20、阿膠與蒲黃配伍,可治咳血、鼻出血。 21、涂清涼油法 由內(nèi)火或外傷引起鼻出血后,將藥用棉花卷成適當小團,在其端頭處抹上清涼油(亦稱萬金油),塞入鼻腔的深處。由于清涼油具有清涼收斂的作用,含有清涼油的藥棉與鼻腔內(nèi)毛細血管的創(chuàng)口充分接觸后,血液逐漸與清涼油混合而凝聚在藥棉上。待止血后,視情況可更換或撤掉藥棉。
22、杜鵑花15~ 23、 一只手指就能止血:止住鼻出血的最好辦法是,在上牙齦處塞些棉花,就在你的人中后面,然后用力按壓它。這是因為,大多數(shù)血來自隔膜的前部(將鼻子分開的軟骨墻),所以按壓人中能夠止血。 24、西瓜藤3 25、童便:10歲以下的童尿叫童便,其味咸,性寒,能滋陰降火、涼血散瘀,并有治療陰虛火升引起的咳嗽、吐血、鼻出血及產(chǎn)后血暈之功效。童便既可口服也可外用,外用治療跌打損傷、目赤腫痛,療效極好,內(nèi)服治療咳嗽、吐血、鼻衄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