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正名叫做桂圓,是多年生常綠喬木植物,春天開花夏日結(jié)果。其果球形,殼淡黃色或褐色,果肉白色透明,汁多味甜,是嶺南佳果之一。很久以前,蛟龍總要興風(fēng)作浪。桂圓與蛟龍大戰(zhàn)三天三夜,斬死蛟龍,挖出龍眼??h官來奪龍眼,桂圓寡不敵眾,吞下一只龍眼,另一只“轟隆”炸裂。鄉(xiāng)親將桂圓葬在村邊。第二年桂圓的墳上長出一棵樹,結(jié)出累累果實,果肉和果核就像龍的眼珠。為了紀(jì)念桂圓,人們將曬干的龍眼果叫作“桂圓”。 這種果實【科屬】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成熟果實。 【別名】益智、蜜脾、龍眼。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甘;入心、肝、脾、腎經(jīng)。 【功能主治】益心脾,補氣血,安神志。主治虛勞羸 弱, 心悸任忡,失眠健忘,脾虛腹瀉,產(chǎn)后浮腫,精神不振,自汗盜汗等病癥。 【營養(yǎng)成分】每1OO克(干品)含水分26.9克,蛋白質(zhì)5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4克,熱量283千卡,粗纖維0.6克,灰分1.9克,鈣30毫克,磷118毫克,鐵4.4毫克,硫胺素O.of毫克,核黃素0.6毫克,尼克酸2.5毫克,抗壞血酸34毫克,并含鉀392毫克,鈉1.O毫克, 鎂98毫克。 【食療作用】 1.益氣補血,增強記憶 桂圓含豐富的葡萄糖、蔗糖及蛋白質(zhì)等,含鐵量也較高,可在提高熱能、補充營養(yǎng)的同時,又能促進(jìn)血紅蛋白再生以補血。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桂圓肉除對全身有補益作用外,對腦細(xì)胞特別有益,能增強記憶,消除疲勞。 2.安神定志 桂圓含有大量的鐵、鉀等元素,能促進(jìn)血紅蛋白的再生以治療因貧血造成的心悸、心慌、失眠、健忘。桂圓中含尼克酸高達(dá)2.5毫克(每1OO克),可用于治療尼克酸缺乏造成的皮炎、腹瀉、癡呆,甚至精神失常等。 3.養(yǎng)血安胎 桂圓含鐵及維生素比較多,可減輕宮縮及下垂感,對于加速代謝的孕婦及胎兒的發(fā)育有利,具有安胎作用。 4.抗菌,抑制癌細(xì)胞 動物實驗表明,桂圓對JTC-26腫瘤抑制率達(dá)90%以上,對癌細(xì)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臨床給癌癥患者口服桂圓粗制浸膏,癥狀改善90%,延長壽命效果約80%。此外,桂圓水浸劑(1∶2)在試管內(nèi)對奧杜盎小芽孢癬菌有抑制作用。 5.降脂護心,延緩衰老 桂圓肉可降血脂,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對與衰老過程有密切關(guān)系的黃素蛋白——腦B型單胺氧化酶(MAO-B)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保健食譜】 1.桂圓雞 凈桂圓肉250克,肥仔雞1只。將桂圓肉洗凈,雞宰殺后去毛,破腹去雜,剁去雞爪,放入沸水中略燙后撈出,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將砂鍋放火上,加入清水、仔雞、料酒,煮至八成熟時,再加入桂圓肉、白醬油、精鹽,用小火燉約30分鐘即成。此雞具有補心脾,益氣血,安心腎,益腎精的功效。適用于氣血虛弱,脾虛泄瀉水腫,腎虛遺精,產(chǎn)后乳少,久病體虛等病癥。無病者食之滋養(yǎng)強壯,益智健腦。 2.補血膏 桂圓肉100克,黑芝麻40克,黑桑格50克,玉竹30克,蜂蜜適量。將以上四物加水適量浸泡1小時時,用文火煎煮,每半小時提取汁1次,共3次;將收到的汁液用小火濃縮,至稠如膏時,加蜂蜜1匙,稍煮沸即?;鸫洹C糠?~2匙,開水沖化飲服。此膏具有健脾益氣,補血養(yǎng)肝之功效,適宜于貧血患者常服。 3.龍眼豬髓湯 龍眼肉50克,帶髓豬脊骨、烏魚各500克。先將龍眼去殼取肉洗凈,帶髓豬脊骨剁碎,鳥魚去湯洗凈、切塊;上料同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久熬,放鹽調(diào)味即 可食用。此湯具有補益強壯,增強機體抵抗力之功效,適用于癌癥手術(shù)后身體虛弱及年老體衰者食之。 4.桂圓雞蛋湯桂圓100克,雞蛋1枚,紅糖適量。桂圓去殼,加溫開水,放適量紅糖,然后將雞蛋打在桂圓上面,置鍋內(nèi)蒸10~20分鐘,以雞蛋熟為宜。將蒸好的雞蛋、桂圓一起連湯服下,每日l~2次,連服7~10天。此方具有養(yǎng)血安胎的功效,適用于中期及晚期妊娠婦女食之。 【注意事項】桂圓甘甜滋膩,內(nèi)有疾火及濕滯停飲者慎用。 【文獻(xiàn)選錄】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五臟邪氣,安志,厭食,久服強魂魄,聰明。” 《開寶本草》:“歸牌而能益智。” 《滇南本草》:“養(yǎng)血安神,長智斂汗,開胃益脾。” 《得配本草》:“益脾胃,涂心血,潤五臟,治怔忡。” 《泉州本草》:“壯陽益氣,補脾胃,治婦人產(chǎn)后浮腫,氣虛水腫,脾虛泄瀉。” 【文化欣賞】 漢·班固。《東觀漢記》:“南單于來朝,賜御倉及橙桔、龍眼、荔枝。” 宋·蘇頌?!秷D經(jīng)本草》記載:桂圓“漢時南海常貢之,大為民害。臨武長唐羌上書言狀。和帝感其言,下詔止之。” 明·李時珍:“食品以荔枝為貴,而滋益則龍眼為良。”因此,“嬌珍可愛,味甜如蜜”的桂圓得以與荔枝齊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