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木耳5克,柿餅30克,將黑木耳泡發(fā),柿餅切塊,同加水煮爛,每日1~2次,有益氣滋陰、祛瘀止血功效,適用于痔瘡出血。
2.鮮荸薺500克,紅糖90克,加水適量,煮沸1小時,飲湯,吃荸薺,每日一次,有清熱養(yǎng)陰的功效,適用于內痔。
3.黃鱔100克,去內臟切段,加調料水煮,食肉飲湯,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之功效,適用于腸風下血。
4.蕹菜2000克,蜂蜜250克,將蕹菜洗凈,切碎,搗汁,放鍋內,先以武火,后以文火加熱煎煮濃縮,至較稠時加入蜂蜜,再煎至稠黏時?;?,待冷裝瓶備用,每次以沸水沖化飲用1湯匙,每日兩次,有清熱解毒、利尿、止血功效,適用于外痔。
5.桑耳3克,粳米50克,先煎桑耳,去渣取汁,和米煮粥,空腹服用,有祛風活血作用,用于腸風痔血。
6.蒼耳子15克,粳米100克,先煎蒼耳子,去渣,后入米煮粥,空腹服用,有祛風消腫功效,適用于痔瘡下血,老人目暗不明等。
7.牛脾1具,粳米100克,每次用牛脾150克,細切,和米煮粥,空腹食之,能健脾消積,適用于脾虛食滯,兼治痔瘡下血。
8.桑仁100克,糯米150克,將桑仁煮取汁,和糯米同煮成粥,每日1~2次,空腹食用,有滋補肝腎、養(yǎng)血功效,適用于痔瘡下血,煩熱消瘦等。
9.無花果(干品)100克,豬瘦肉200克,加水適量,放入沙鍋內,隔水燉熟,調味即可,每日服兩次,可養(yǎng)胃理腸、清熱解毒,適用于痔瘡以及慢性腸炎。
10.絲瓜250克,豬瘦肉200克,將絲瓜切塊,豬瘦肉切片,加水適量煲湯,每日2~3次,用食鹽調味,佐膳,有清熱利腸、解暑除煩功效,適用于內痔便血初期。
11.魚肚25~50克,白砂糖50克,加水少量,同放沙鍋內隔水燉熟,每日服1次,連續(xù)服用,適用于痔瘡,有補腎益精、止血消腫功效。
12.金針菜100克,紅糖適量,同加水煮熟,去渣,每日早晚空腹服,連服數天,適用于痔瘡疼痛出血,有清熱、利尿、養(yǎng)血平肝功效
13.硫黃、雄黃各10克,樟腦3克,麻油適量。前藥研成細末,用麻油調勻,擦患處。本方適用于濕熱而致痔瘡。
14.蒲公黃、黃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劑,日用 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普通盆內,患者趁熱先熏后洗,每次 15--30分鐘。本方功能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涼血散瘀,適用于痔瘡。
15.烏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參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蠣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劑 ,日服2次。本方功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適用于痔瘡。
16.浮萍適量。水煎,趁熱擦洗患處。本方適用于痔瘡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17.槐花、地榆各10克,仙鶴草、旱蓮草、側柏葉各15克,枳殼10克,黃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萊莧30 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藥煎液熏洗肛門。本方功能清腸利濕,止血,適用于痔瘡。
1、 怎么戒酒:
取生杏仁二兩少量味精化成水,然后浸泡,放在酒里兩滴,一同少喝,可以戒酒。
2、 怎么戒煙:
檳榔一只,鉆個小孔,再往小孔里灌入一點煙代油用水泡兩天取出涼干,想吸煙時,聞一下就不吸了,誰聞都可以戒煙。
3、 怎么醒酒:
醋、白糖、茶葉水各100克,醉酒以后,立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