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有三種:要人、名人、好人。做個要人、名人,在某種意義上講并不是很難,而要想做個好人就不那么容易了。只有心底善良坦誠的人才能成為好人;
無知識的人,其生命如同無葉子的樹,缺少勃勃生機。
人生最可貴的品格是本分自然地生活,踏踏實實地做事兒,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誠誠實實地交友,心底坦蕩地為人。

人,記事不能記仇,記事可以增長知識;記仇可以增加煩惱。
做人首先要相信別人,相信別人的善良,惡人惡事畢竟是少數(shù)兒。我們總不能因為幾只亂飛的蒼蠅,就要毀滅整個世界。
金錢是什么?金錢是澆花的水。澆得適量,可以使花木健壯,繁花似錦,花開四季鮮艷奪目。澆的過量,就使得花木連根腐爛。

遨游遼闊的中華大地,我陶醉過;仰望無盡的蒼穹,我迷戀過;如果把大地比作物質,把蒼穹比做精神,我認為蒼穹比大地更迷人
煩惱和快樂是人生的兩顆種子,在心田播下那顆種子,那顆就會發(fā)芽長大。
人生寂寞是一種力量。人經(jīng)得起寂寞,就能獲得自由;耐不住寂寞,就會受人牽制。

生活中并不是全是艱辛和困難,它同時存在舒適與歡樂;就象我們經(jīng)歷的季節(jié),嚴冬過后是春天,風雪過后艷陽天。
熱愛生活的人都愛美,愛美的人都熱愛生活。
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盡。

須交有道之人,莫結無義之友。飲清靜之茶,莫貪花色之酒。開方便之門,閑是非之口。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處事不必求功,無過便是功。為人不必感德,無怨便是德。

做事不必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祥,才是下手之處。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長者,取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足者,博聞。
羅馬人凱撒大帝,威震歐亞非三大陸,臨終告訴侍者說:“請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讓世人看看,偉大如我凱撒者,死后也是兩手空空。
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點,把自己的理性升華到最高點,就是圣人。

積金遺于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于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中,此乃萬世傳家之寶訓也。
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減一分福澤。
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

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宜惜,慮不遠,憂亦近。
寡言養(yǎng)氣,寡事養(yǎng)神,寡思養(yǎng)精,寡念養(yǎng)性。
節(jié)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斂安靜,是治家法,隨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結局通達。

惡是犁頭,善是泥,善人常被惡人欺,鐵打犁頭年年壞,未見田中換爛泥。
學佛就是學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覺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思想、見解。
擇善人而交, 擇善書而讀, 擇善言而聽,擇善行而從。
欲知過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