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白內障手術都是置換晶體,比傳統(tǒng)意義上的手術要簡單的多,也安全的多。只要老人身體健康,沒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手術禁忌癥,都是可以做的。一個手術療程只要七、八分鐘就可以了。
白內障手術后飲食無特別禁忌,并不特別限制病人活動或曰常生活,但應配戴眼罩數日,并注意勿因運動、工作或與小孩嬉戲而誤傷眼球。術后依指示點眼藥和吃口服藥,并回眼科門診檢查。一般視力很快就可逐漸改善,若有需要可配戴老花眼鏡以方便閱讀。若有視力突然降低、眼睛疼痛或意外傷害等情況發(fā)生,需立即回本院檢查 。 1、什么是白內障? 白內障是眼睛內晶狀體發(fā)生混濁由透明變成不透明,阻礙光線進入眼內,從而影響了視力。初期混濁對視力影響不大,而后漸加重,明顯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在世界范圍內白內障是致盲的首要病因,現在世界上大約有2千萬人是由于白內障而致盲,另有1億白內障患者需要手術恢復視力,在大多數的非洲和亞洲國家,白內障至少占盲人的一半。據我國調查的結果,白內障也是我國引起失明的最主要的眼病。 白內障有很多病因:有些是先天性白內障(多見于兒童),眼外傷也會導致白內障,某些內科疾病亦可致白內障。如:糖尿病、腎炎等,還有并發(fā)性白內障,但是大多數的病例和患者與年老有關。50~60歲老年性白內障的發(fā)病率為60~70%,70歲以上的達80%,80歲以上的老年人幾乎達100%。 隨著世界人均壽命的延長,白內障患者將不斷增多。白內障治療最有效的方法是手術。通過手術治療絕大多數患者能成功地恢復視力。 2、晶狀體的結構和功能是什么? 正常晶狀體為富有彈性的無血管的透明體,形似扁圓形雙凸透鏡,位于虹膜、瞳孔之后,玻璃體之前,依靠晶狀體懸韌帶與睫狀體聯(lián)系以固定其位置。 晶狀體的組織結構像水果中的桃子,分為三個部分: (1)晶狀體的外表面由一層透明且富有彈性的薄膜包裹,我們稱之為晶狀體囊膜層(相當于桃子的皮)。 (2)中央為晶狀體的核層(相當于桃子的核),位于晶狀體的中央部,隨著年齡的增長核層范圍會逐漸增大、變硬,透明度也會降低。 (3)在晶狀體囊膜層與核層之間的組織,我們稱之為晶狀體皮質層(相當于桃子的肉)。 晶狀體為眼球的重要屈光間質之一,主要功能為:調節(jié)眼睛能看清遠、近各種距離的景物,而完成這一過程是依靠晶狀體的彈性、睫狀體收縮舒張及晶狀體懸韌帶松弛和緊張來達到的,我們稱之為調節(jié)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晶狀體囊膜彈性降低,晶狀體核增大變硬,睫狀肌變弱,調節(jié)力減退而出現老花眼。 3、白內障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引起白內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外傷性白內障、放射性白內障、先天性白內障、糖尿病性白內障等有比較明顯的病因外,白內障形成過程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情況相當復雜。常見的老年性白內障發(fā)病機制迄今尚未完全揭示,可能與年齡老化、紫外線長期過度照射、遺傳因素、營養(yǎng)不良等有關。在我國經調查證實,高原地區(qū)以及陽光輻射較多的地區(qū),白內障的發(fā)病率相對增高。這是因為長期暴露在陽光下受到紫外線的照射,紫外線可影響晶狀體的氧化——還原過程,使晶狀體蛋白質發(fā)生變性、混濁形成白內障。另外,臨床上常見的糖尿病、半乳糖血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等也都可引起白內障。 4、嚴重的白內障不做手術有什么危險嗎? 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最好方法這是無疑的,但并不是得了白內障就要立即手術,上面已經講了白內障手術的最好時機,可仍有人認為白內障熟了不做手術也無妨,不就是看不見嗎?孰不知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及危險的。因為,在白內障的發(fā)展過程中,如果不及時治療,會產生很多嚴重的并發(fā)癥,如青光眼、色素膜炎等,這些眼病多發(fā)生在白內障的中期和晚期,如膨脹期和過熟期,不僅能引起失明,有時可以引起眼內嚴重的炎癥,致使眼球萎縮;有的病人可因為長期眼痛,無法忍受,最后不得已必須做眼球摘除。因此這就提醒大家,白內障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必須手術治療。 5、白內障常用的手術方法有哪幾種? 依照晶體摘出時晶體囊的完整性分為囊內和囊外摘出兩類。 白內障囊內摘出法和傳統(tǒng)的白內障囊外摘出法已成為過去。多年以來,應用的是手術顯微鏡進行精細操作的囊外摘出術。隨著顯微手術的普及和 技術的提高,現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聯(lián)合人體晶體植入術已成為應用最廣泛的手術方式。手術操作的要求相對容易一些,安全性大,并發(fā)癥少,術后恢復視力的效果好。 近年來,又開展了小切口的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術后傷口無需用縫線進行縫合,傷口愈合快,術后散光少,視力恢復快。 6、白內障囊外摘除術好還是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好? 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是在白內障現代囊外手術基礎上發(fā)展而來。手術采用超聲乳化機器,通過約3毫米左右的角膜或鞏膜切口粉碎吸出晶狀體核與皮質,保留晶狀體后囊膜以便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狀體。其顯著優(yōu)點手術切口小,只有2.8—5.5毫米,術后切口愈合快,角膜散光小,早期即可獲得滿意的視力,而且可在門診手術,不需住院。缺點為:費用高,依賴機器,手術復雜,難度較大,一旦發(fā)生并發(fā)癥,容易造成永久性損傷。 白內障現代顯微囊外手術,是一種成熟而有效的白內障手術方法,手術時需要較大的手術切口,術后角膜散光較大,需二周以后才能達到較高的視力,但此手術方法已為相當數量的眼科醫(yī)生熟練掌握,費用較低,不需特殊的機械,手術后復明效果良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故不論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或現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只要掌握適應癥,熟練掌握手術操作方法都是很理想的白內障復明手術方法。 我們認為,在我國比較貧困的農村還是提倡白內障囊外摘除術,術后需配較大度數的凸透鏡(遠視鏡)矯正視力,這樣最經濟。 7、白內障也會突然視力下降嗎? 一般白內障的癥狀是視力逐漸下降,最后失明,整個過程中無眼疼等癥狀。如果患者突然感覺視力明顯下降而沒有疼痛,應考慮可能是眼底有了病變,比如:眼底出血、視神經乳頭病變或視網膜脫離等,必須馬上去看眼科醫(yī)生不要誤認為是白內障所致。在老年性皮質性白內障發(fā)展過程中,有一段過程醫(yī)學上叫膨脹期,在此時期,晶體內有較多的水份積聚,使其急劇腫脹,體積增大,前房變淺,病人此時可以感到視力下降速度加快,個別病人可以由于晶狀體膨脹、前房變淺等原因,引起眼壓高而引起青光眼,病人可感到眼紅、眼痛、伴頭痛、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視力急劇下降甚至失去光感,這種青光眼如果治療不及時,將造成永久性失明,即使再行白內障手術也無法挽救視力。 8、白內障手術有年齡限制嗎?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要作白內障手術。白內障手術的最大年齡醫(yī)學上沒有統(tǒng)一的限定。有的病人家屬認為90歲以上老人危險性大,不能做手術。其實不然,有些高齡老人身體素質良好,血壓、心臟情況穩(wěn)定,而且目前白內障手術多采用眼部點麻藥(表面麻醉),痛苦很小,因此多能承受手術。目前北京同仁醫(yī)院眼科白內障手術最高年齡為103歲。所以,能否承受白內障手術并不取決于年齡,而取決于病人的身體狀況。 9、白內障手術前都要做哪些檢查? 白內障手術是眼科比較精尖的手術,為了保證手術效果,需要作充分的術前檢查。白內障手術前檢查分為兩部分即眼部檢查和全身檢查。眼部檢查一般包括視力、視功能、眼壓和淚道、角膜曲率、A超和B超,其中角膜曲率和A超檢查是為了計算手術中要植入的人工晶體度數。全身檢查一般包括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澳抗、血糖等化驗,以及血壓、心電圖等內科檢查,其目的是要為了解病人的全身狀況,有無高血壓、糖尿病及其病情程度,心功能情況,是否能勝任白內障手術。必要時根據需要作神經內科檢查來了解腦血管的狀況。 10、心臟病人能做白內障手術嗎? 老年性白內障病人,由于年齡都較大,身體各內臟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現象,心臟功能不良在臨床上也是常見的?;加行呐K病的老年病人能否接受白內障手術,要根據心臟病的嚴重程度及心功能的狀況來決定。白內障手術為眼科常見的顯微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手術操作時間也較短,對全身器官功能影響不大,一般的心臟病病人都可以忍受白內障手術,但操作時仍需注意以下幾點: (1)術前應全面細致地進行全身檢查,充分估計手術中可能發(fā)生的情況,準備好急救藥品及搶救器械,制定好急救措施,必要時請心內科醫(yī)生配合監(jiān)護病人心功能狀況,使手術能安全順利完成。 (2)術前做好思想工作,使病人消除緊張情緒。手術前一天晚上及手術當天給予適量的鎮(zhèn)靜劑,如安定、魯米那等。 (3)白內障手術時應充分麻醉以減少疼痛,在壓迫眼球降低眼壓時,或作眼球固定牽拉眼肌時動作要輕巧,以免發(fā)生心一眼反射使心率變慢或驟停。手術方法應選擇既簡單又療效好的方法,盡可能縮短手術時間。 (4)術后不要長期平臥休息,應采用半臥位,適當下床活動,多吃水果及蔬菜,保持大便通暢。 11、白內障手術前病人要做什么準備? 白內障手術前準備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配合醫(yī)生作好一系列眼部和全身檢查外,還要作好身心的調整。白內障是復明手術,多數效果很好,但由于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有出現一些并發(fā)癥的可能,所以作為病人家屬要充分了解術中及術后的并發(fā)癥及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配合醫(yī)生治療。在術前,病人還要注意休息,調整飲食,戒煙,戒酒,有全身病的病人要在內科醫(yī)生的指導下,將血壓、血糖、心腦血管指標等調整到最佳狀況。術前常規(guī)點抗菌素眼藥水。除小兒全麻手術需要前8小時禁止吃及飲用任何東西外,白內障手術病人術前可以正常飲食,但不要吃得過飽。 12、什么是人工晶體? 從人工晶體這個詞意中,大家已經顧名思義,即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一種特殊透鏡稱為人工晶體,它的成份包括硅膠、聚甲醛丙烯酸甲指、水凝膠等。人工晶體的形狀功能類似人眼的晶狀體,其重量輕、光學性能高、無抗原性、致炎性、致癌性和生物降解等特性。白內障術后摘除了混濁的晶狀體,將人工晶體植入眼內替代原來的晶狀體,使外界物體聚焦成像在視網膜上,也就能看清周圍的景物了。 13、哪一種人工晶體“最好”? 白內障患者在手術之前都想選一個“最好”的人工晶體,甚至認為最貴的人工晶體就是最好的,恐怕選錯了晶體影響術后視力,這個擔心是完全不必要的。我們已經知道人工晶體植入眼球內是使其取代原先晶體的功能,在原來位置起到聚焦成象,使眼睛能清晰看到物體的作用。所以不管是國產的人工晶體還是進口的人工晶體,只要制作人工晶體的材料無毒性,工藝精良,消毒嚴密,植入眼內后效果是一樣的。而且目前國產人工晶體原材料,制作設備及工藝大都與國外廠家基本一致,而在價格上要比進口的人工晶體便宜很多,所以在保證質量前提下,國產的人工晶體與進口的人工晶體在白內障手術復明中效果是一樣的,并不是最貴的就是最好的。 14、人工晶體植入治療白內障有哪些特點? 人工晶體在人的眼內相當于一個+9D—+12D凸透鏡,如果患者術前無屈光不正(既無近視、遠視等)則白內障術手摘除了晶狀體,術眼就處于高度遠視狀態(tài),需要戴一個相等度數的凸透鏡來矯正。這種“高度遠視鏡”病人戴起來不美觀、不方便、視覺質量差,而且使病人的感覺不舒服,然而人工晶體可以做到:(1)在解剖位置上取代正常人眼晶狀體的功能。(2)單眼白內障術后植入人工晶體解決了過去由于單眼白內障手術另眼視力較好;而使術眼術后無法帶矯正眼鏡的問題,所以視力仍然無明顯提高,同時可減少雙眼視差帶來的不適,如:頭暈、惡心、有時出現復視。(3)人工晶狀體沒有無晶體眼所造成的視物變形、環(huán)形暗點、視野縮小等缺點。 15、什么叫后發(fā)性白內障? 白內障囊外摘除術或晶狀體外傷以后,晶狀體皮質未能完全吸收,所遺留的殘余部分繼發(fā)混濁,與晶狀體殘留的囊膜混雜在一起,形成一層不透明的機化膜,或由于上皮細胞增生,形成透明的珍珠樣小體,嚴重影響視力稱為后發(fā)性白內障,簡稱后發(fā)障。 16、激光治療后發(fā)性白內障是怎么回事? 通常我們所說的激光治療白內障是指用YAG激光做的發(fā)性白內障切開術。由于白內障囊外摘除術后或外傷性白內障殘留晶狀體皮質,晶狀體前囊下上皮細胞再生,加上手術反應及炎癥反應與晶狀體后囊膜形成一層不透明膜,嚴重影響了視力。在這種情況下,利用YAG激光的高能量,在瞳孔區(qū)中央相當于人眼視軸處將后發(fā)障中央打開顯露出一個透明區(qū)域,病人視力就會立即改善。如為很堅硬的機化膜,YAG激光是不能切開的,只能通過手術將后發(fā)障剪除,YAG激光治療后發(fā)障的優(yōu)點在于: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病人無病苦,視力恢復可以“立竿見影”。 17、先天性白內障是怎么發(fā)生的? 先天性白內障是嬰幼兒常見的眼病。出生后第一年發(fā)生的晶狀體部分或全部混濁,稱為先天性白內障;分兩組:第一組是出生時即 有的白內障,稱為先天性白內障;第二組是出生后數周或數月才發(fā)生的白內障,稱為嬰兒性白內障。引起晶狀體生長發(fā)育障礙的原因基本上有兩種:①內生性因素:指染色體基因變異,引起晶狀體胚胎發(fā)育過程障礙,有遺傳性及家族史。②外生性因素:是引起先天性白內障的主要原因。如母體妊娠前兩個月的感染,或在懷孕6個月內患風疹、水痘、麻疹、腮腺炎等傳染病時,造成胎兒晶狀體的損害。甲狀腺機能不足、營養(yǎng)不良、維生素缺乏等都可引起先天性白內障。個別患者除白內障外,還伴有虹膜缺損、小眼球或大腦發(fā)育不全等先天畸形。 18、先天性白內障什么時候動手術較好? 先天性白內障有不同的臨床表現,視力減退程度與晶狀體混濁部位、范圍有關。先天性白內障目前仍以手術治療為主,掌握適當的手術時機是決定患兒能否恢復視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般應掌握以下原則: (1)對出生后即有雙眼完全性白內障,由于視網膜得不到正常的刺激,嚴重影響視功能發(fā)育者,應盡早手術。一般出生后1—2個月內手術,最遲不超過6個月。另一眼應在第一眼手術后1周內進行手術,術后單眼遮蓋不能超過1周,以防手術后單眼遮蓋而發(fā)生形覺剝奪性弱視。 (2)雙眼不完全性白內障:若雙眼視力低于0.1,不能窺見眼底者,亦應當爭取早日手術。 (3)對單眼先天性白內障,晶狀體混濁位于瞳孔區(qū),或雙眼視力低于0.3者,應在2—3歲時盡早進行手術治療。 (4)對局限性晶狀體混濁,平時不影響玩耍,視力在0.3以上者手術可推遲到4—5歲進行,但不能晚于6歲,否則可能造成不可逆性弱視。 (5)風疹綜合征患者不宜過早手術,因為在感染后早期,風疹病毒還存在于晶狀體內,手術時可造成病毒釋放而引起虹膜炎,一般主張在2—4歲時進行手術。 總之,必須強調早期手術的重要性,術后應及早配戴矯正眼鏡,以免發(fā)生弱視,以后根據患者眼球發(fā)育及視力情況再行人工晶狀體二期植入。 19、先天性白內障能否植入人工晶狀體? 從理論和技術上講,人工晶狀體手術不應有年齡限制,任何年齡均可進行,但對先天性白內障的患兒及少年性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應持謹慎態(tài)度。嬰幼兒和兒童植入人工晶狀體的目的,除了提高視力,還能防止弱視和發(fā)展融合力。但由于嬰幼兒和兒童眼組織的特點,術后和術后的并發(fā)癥明顯多于成年人,因此不能作為常規(guī)手術。一般植入年齡限制在2歲以后進行,且植入人工晶狀體時必須慎重,病例應嚴格選擇,手術者應有熟練的操作技術,術后密切觀察以及加強弱視訓練等均不能忽視。 20、先天性白內障手術后視力能提高嗎? 嬰幼兒在出生后6個月內是視覺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出生后2—3個月固視反射形成,立體視覺及色覺分別在出生后的3—4個月形成,出生后 6個月視力迅速提高。若在這個階段發(fā)生白內障,不僅會造成視力損害,同時也會破壞雙眼視功能及色覺的發(fā)育。為了恢復視力,獲得完善的視功能,對單眼遮擋視軸明顯的白內障應在出生后2個月內手術,否則會發(fā)生形覺剝奪性弱視。如雙眼白內障已明顯影響視力者亦盡早手術。而且,為縮短單眼因白內障受抑制的時間,兩眼手術間隔時間盡量安排得近一些,一般在第一眼手術后1周術眼無明顯手術反應,即可行第二眼的白內障手術。若白內障不嚴重,或局限性晶狀體混濁,小兒尚有一定視力可正常生活,手術時間應慎重考慮,不要急于手術,但必須采取促進視覺發(fā)育的措施(如矯正弱視的訓練等),待小兒稍大些后再手術??傊?,小兒白內障即或手術治療成功,術后視力的恢復與老年性白內障相比往往是不滿意的。所以,小兒患白內障眼的視力恢復預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手術時機的選擇、手術方式、術后無晶狀體眼的屈光矯正和術后弱視治療等。 21、外傷性白內障手術后能否植入人工晶狀體? 人工晶狀體的應用也有一定的限制,并非所有白內障術后都能植入人工晶狀體,對外傷性白內障更是如此,因為如強行植入人工晶狀體,術后會出現嚴重的并發(fā)癥。因此,外傷性白內障術后是否植入人工晶狀體應遵循以下原則: (1)外傷性白內障在摘除白內障后,后囊膜完整,可一期植入人工晶狀體。 (2)急性外傷引起白內障,伴眼內組織損傷,則應在清創(chuàng)縫合術后,待局部情況完全穩(wěn)定后,眼球可承受再次手術創(chuàng)傷時,再考慮人工晶狀體二期植入。 (3)外傷性白內障術后,后囊膜破裂不完整,虹膜缺損或眼前節(jié)結構紊亂,但視功能尚好者,可選用前房型或懸吊型人工晶狀體植入。 (4)對于兒童外傷性白內障手術后的人工晶狀體植入,應該謹慎選擇。對年齡大、局部條件好的可試行人工晶狀體植入術。 (5)外傷性白內障同時合并有角膜中央白斑,虹膜廣泛粘連或缺損,房角粘連,玻璃體高度混濁,眼底損傷等嚴重影響視功能者,不宜進行人工晶狀體植入術。 白內障的成因,除了遺傳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外,科學家認為,太陽紫外線的照射也是導致白內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眼的晶狀體像照相機的鏡頭,一旦混濁了就會阻擋光線進入眼內,這種混濁的晶體稱為白內障。白內障可引起視力嚴重減退,影響日常工作、生活和學習。因此預防白內障,特別是老年性、外傷性及先天性白內障尤為重要。措施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1、外傷性白內障:要教育幼兒不要使用剪刀等鋒利尖銳的危險物品,加強監(jiān)護,避免外傷,成人在工作中注意安全防護,佩戴防護眼鏡。如有外傷及時到眼科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2、先天性白內障:孕婦在妊娠前6個月內避免患風疹,流感等疾病,不要隨意服藥,避免接受放射線照射,多吃新鮮蔬菜及肝、蛋類食物,并適量補充維生素A、D。另外,避免近親結婚。 3、老年性白內障:它是白內障中最多見的,一般與老年人代謝障礙,全身衰老和功能減退有關。針對這些因素,應適當增加營養(yǎng),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強光線及紫外線直射眼睛,發(fā)現內分泌疾病宜及時診治。如患糖尿病者,應認真控制飲食,定期到醫(yī)院檢查,發(fā)現晶體有輕微的變化應給予藥物治療。另外,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發(fā)現早期病變及時使用有效藥物治療。 避開強光紫外線 強光特別是太陽光紫外線對晶體損害較大,照射時間愈長,患白內障的可能性愈大;屈光不正的人應戴“過濾防紫外線輻射”鏡片。
避免機體缺水 老年人體內缺水,是導致晶體變濁的原因之一。要養(yǎng)成多飲水的習慣,同時注意防止腹瀉、嘔吐、大量出汗。 補充蛋白質 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A會引起角膜病變、白內障、夜盲癥等眼病。應常吃瘦肉、魚類、蛋類、乳類和大豆制品。 補足維生素 維生素C能減弱光線對晶狀體的損害,具有防止老年性白內障形成的作用。B族維生素是參與包括視神經在內的神經細胞代謝的重要物質,有保護眼瞼、結膜、球結膜和角膜的作用。缺乏或不足時,眼睛易干澀、球結膜充血、眼瞼發(fā)炎(爛眼邊)、畏光、視力模糊、視疲勞,甚至發(fā)生視神經炎癥。含維生素B類豐富的食物有花生、豆類、小米、動物內臟、肉類、蛋類、魚類、米糠、豌豆等。 不忘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如鋅、鎘、硒等也參與眼睛內各種物質的合成。缺鋅影響維生素A的運轉,引起視網膜視紫質合成障礙,暗適應減弱。含鋅豐富的食物有牡蠣、瘦肉等;鎘不足時,影響胰島素調節(jié)功能,造成眼球晶狀體房水滲透壓上升。含鎘食物主要有牛肉、粗面粉、蘑菇、葡萄等;硒參與眼球肌肉、瞳孔的活動,是維持視力的一種重要元素。含硒較多的食物有魚、家禽、大白菜、蘿卜、蒜苗等。 阿司匹林輔助 每天服用腸溶阿司匹林100毫克,可達到防治白內障和血粘稠的雙重目的。 老年性白內障主要表現為遠近視力均減退,發(fā)展緩慢,早期戴合適眼鏡還可以保持良好的視力。有時有多視現象。嚴重時白 內障可發(fā)展到視力下降至o.1或只能看見眼前手指數。有糖尿病 患者發(fā)展較快,從初發(fā)期到成熟期,各人不同,有數月、數年或數十年不等。
老年性白內障發(fā)生的原因是眼球內的品狀體核脫水硬化致混濁、年齡愈大,混濁程度愈甚。老年人血中谷胱甘肽、維生素B1、 B2、C、E等減少,微量元素比例失調如缺硒,血中氧的含量下降等,使晶體局部新陳代謝障礙,晶體蛋白變性,引起混濁。還有長期吸收紫外線等輻射線也是一個原因。 老年人白內障治療可用白內停,障眼明等藥物治療,更重要的是要預防白內障的發(fā)生,老年人盡量減少燈光下近距離工作及閱讀的時間,適當的補充一些維生素B1、B2、C、E等有條件的可服谷胱甘肽,徹底治療方法是做白內障囊外胸摘除及人工晶體植入術。還可做超聲乳化及人工晶體植入術。 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的自我保健 老年性白內障是老年人視力障礙及致盲的主要眼疾,目前多采用手術治療。但對大多數初、中期老年性白內障病人來說,藥外調理更為重要。自我保健的主要方法是: 1、避免過度視力疲勞。 用眼應以不覺疲倦為度,并注意正確的用眼姿勢,距離、光源是否充足等。每用眼一小時左右,讓眼放松一下,如閉眼養(yǎng)神、走動、望天空或遠方等,使眼得到休息。盡量不要長時間在昏暗環(huán)境中閱讀和工作。 2、避免長期過量接觸輻射線。長期接觸長波紫外線輻射,可導致慢性蓄積性晶狀體損傷,誘發(fā)或加速白內障的生成和發(fā)展,所以要避免在強烈的陽光、燈光或其他輻射線照射下工作和學習,在戶外活動時,應戴有色眼鏡,以防輻射線直射眼睛。 3、堅持定期按摩眼部。 可做眼保健操進行眼部穴位按摩,如按摩睛明、橫竹、瞳子骨、太陽、醫(yī)風等穴位。通過按摩,可加速眼部血液循環(huán),增加房水中的免疫因子,提高眼球自身免疫力,從而延緩晶體混濁的發(fā)展。 4、注意飲食的宜忌。 白內障的產生與晶體內缺乏維生素C、B6、氨基酸、某些微量元素有關,應多食富含上述物質的蔬菜、水果、魚、肉(動物肝臟)、蛋類食物,少食辛辣香燥、油膩難化之品,并戒煙酒。 5、保持心情舒暢。 要避免過度情緒激動,保持心情舒暢,保證全身氣血流通順暢,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這對白內障的康復,同樣很重要。 初期白內障不一定非得動手術,可試試每天用白蒺藜洗眼睛,在藥房買來白蒺藜,煮好后,用煮出的水洗眼睛,同時每天也可用菊花水熏眼睛,兩方都可用。這種方法是祥康百年養(yǎng)生專家告訴的,有許多老年人都用過,效果很好,但康復的時間因人而異,也許得幾個月才會好,能不手術就不手術。 白內停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可以先不手術,建議還是到醫(yī)院咨詢一下,實在不行就藥手術了,現在正規(guī)的大醫(yī)院都可以做的,成功率很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