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代表的是10的四次方。 億:代表的是10的八次方。 兆:代表的是10的十二次方。 京:代表的是10的十六次方。 垓:代表的是10的二十次方。 杼:代表的是10的二十四次方。 穰:代表的是10的二十八次方。 溝:代表的是10的三十二次方。 澗:代表的是10的三十六次方。 正:代表的是10的四十次方。 載:代表的是10的四十四次方。 極:代表的是10的四十八次方。 恒河沙:代表的是10的五十二次方。 阿僧□:代表的是10的五十六次方。 那由它:代表的是10的六十次方。 不可思議:代表的是10的六十四次方。 無量:代表的是10的六十八次方。 大數(shù):代表的是10的七十二次方。 agree with gsp1215 ~!!
if you want to describe 10 -9 meter, you can simply say 1 nanometer.
單位的基本知識
SI詞頭(20個) Y (堯,1024), Z (澤,1021), E(艾,1018), P (拍,1015), T (太,1012), G (吉,109), M (兆,106), k (千,103), h (百,102), da (十,101), d (分,10-1), c (厘,10-2), m (毫,10-3),μ (微,10-6), n (納,10-9), p (皮,10-12), f (飛10-15), a (阿,10-18), z (仄,10-21), y (幺,10-24)
國際單位制(SI)的單位和詞頭English | Français | 繁體中文 本網(wǎng)站使用UTF-8編碼。 2005-04-07 SI單位 SI詞頭 SI以外的單位 [ ] 方括弧內(nèi)的字可在不致混淆的情況下省略。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關(guān)于在我國統(tǒng)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1984-02-27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1984 SI單位SI基本單位SI基本單位
符號
名稱
基本量
m 米
長度
kg 千克,公斤
質(zhì)量
s 秒
時間
A 安[培]
電流
K 開[爾文] kāi['ěrwén]
熱力學溫度
mol 摩[爾] mó['ěr]
物質(zhì)的量 wùzhì de liàng
cd 坎[德拉]
發(fā)光強度 fāguāng qiángdù
人民生活和貿(mào)易中,質(zhì)量習慣稱為重量。(重量一詞表示像重力的相同性質(zhì)的量。)
以SI基本單位表示的SI導出單位的舉例SI導出單位 符號 名稱 導出量 m2 平方米 píngfāng mǐ 面積 m3 立方米 lìfāng mǐ 體積 m/s 米每秒 mǐ měi miǎo 速度 m/s2 米每二次方秒 mǐ měi èr cìfāng miǎo 加速度 m-1 每米 měi mǐ 波數(shù) bōshù kg/m3 千克(公斤)每立方米 qīankè (gōngjīn) měi lìfāng mǐ 密度,質(zhì)量密度 m3/kg 立方米每千克 比容 bǐróng A/m2 安[培]每平方米 電流密度 diànliú mìdù A/m 安[培]每米 磁場強度 cíchǎng qiángdù mol/m3 摩[爾]每立方米 物質(zhì)濃度 wùzhì nóngdù cd/m2 坎[德拉]每平方米 亮度 liàngdù 1 (數(shù)目)一 折射指數(shù) zhéshè zhǐshù m3/s 立方米每秒 流量 liúliàng kg/s 千克每秒 質(zhì)量流量 zhìliàng liúliàng m2/s 平方米每秒 動粘度 dòngniándù m3 三次方米 截面系數(shù) jiémiàn xìshù m3/mol 立方米每摩[爾] 摩爾體積 具有專門名稱和符號的SI導出單位SI導出單位 符號 名稱 導出量 rad 弧度 平面角 píngmiànjiǎo sr 球面度 立體角 lìtǐjiǎo Hz 赫[茲] 頻率 pínlǜ N 牛[頓] 力 lì;重力 zhònglì Pa 帕[斯卡] 壓力 yālì,壓強 yāqiáng;應(yīng)力 yìnglì J 焦[耳] 能量 néngliàng;功 gōng;熱 rè W 瓦[特] 功率 gōnglǜ;輻射通量 fúshè tōngliàng C 庫[侖] 電荷量 diànhèliàng V 伏[特] 電位 diànwèi;電壓 diàny??;電動勢 diàndòngshì F 法[拉] 電容 diànróng Ω 歐[姆] 電阻 diànzǔ S 西[門子] 電導 diàndǎo Wb 韋[伯] 磁通量 cítōngliàng T 特[斯拉] 磁通量密度 cítōngliàng mìdù,磁感應(yīng)強度 cígǎnyìng qiángdù H 亨[利] 電感 diàngǎn °C 攝氏度 攝氏溫度 shèshì wēndù lm 流[明] 光通量 guāngtōngliàng lx 勒[克斯] 光照度 guāngzhàodù Bq 貝可[勒爾] bèikě[lè'ěr] 放射性活度 fàngshèxìng huódù Gy 戈[瑞] 吸收劑量 xīshōu jìliàng Sv 希[沃特] 劑量當量 jìliàng dāngliàng kat 卡他 kǎtā 酵素活性 jiàosù huóxìng 名稱和符號包含具有專門名稱和符號的SI導出單位的SI導出單位的舉例SI導出單位
符號 名稱
導出量
Pa . s 帕[斯卡]秒
粘度 niándù
N . m 牛[頓]米
力矩 lìjǔ
N/m 牛[頓]每米
表面張力 biǎomiàn zhānglì
rad/s 弧度每秒
角速度 jiǎosùdù
rad/s2 弧度每二次方秒
角加速度 jiǎojiāsùdù
W/m2 瓦[特]每平方米
熱通量密度 rètōngliàng mìdù,輻射照度 fúshè zhàodù
J/K 焦[耳]每開[爾文]
熱容量 rèróngliàng,熵 shāng
J/(kg . K) 焦[耳]每千克開[爾文]
比熱容量 bǐrè róngliàng,比熵 bǐshāng
J/kg 焦[耳]每千克
比能 bǐnéng
W/(m . K) 瓦[特]每米開[爾文]
導熱系數(shù) dǎorè xìshù
J/m3 焦[耳]每立方米
能量密度 néngliàng mìdù
V/m 伏[特]每米
電場強度 diànchǎng qiángdù
C/m3 庫[侖]每立方米
電量密度 diànliàng mìdù
C/m2 庫[侖]每平方米
電通量密度 diàntōngliàng mìdù
F/m 法[拉]每米
介電系數(shù) jièdiàn xìshù
H/m 亨[利]每米
磁導率 cídǎolǜ
J/mol 焦[耳]每摩[爾]
摩爾能 mó'ěrnéng
J/(mol . K) 焦[耳]每摩[爾]開[爾文]
摩爾熵 mó'ěrshāng,摩爾熱容量 mó'ěr rèróngliàng
C/kg 庫[侖]每千克
照射(x及γ射線) zhàoshè (x jí γ shèxiàn)
Gy/s 戈[瑞]每秒
吸收劑量率 xīshōu jìliànglǜ
W/sr 瓦[特]每球面度
輻射強度 fúshè qiángdù
W/(m2 . sr) 瓦[特]每平方米球面度
輻射亮度 fúshè liàngdù
kat/m3 卡他每立方米
酵素(活性)濃度 jiàosù (huóxìng) nóngdù
C/(kg . s) 庫[侖]每千克秒
照射率
Sv/s 希[沃特]每秒
劑量當量率
S/m 西[門子]每米
電導率
S . m2/mol 西[門子]平方米每摩[爾]
摩爾電導率
SI詞頭因數(shù)
符號
詞頭
1024 Y 堯[它] yáo[tā]
1021 Z 澤[它] zé[tā]
1018 E 艾[可薩] aì[kěsà]
1015 P 拍[它] pāi[tā]
1012 T 太[拉] tài[lā]
109 G 吉[咖] jí[kā]
106 M 兆 zhào
103 k 千 qiān
102 h 百 bǎi
101 da 十 shí
10-1 d 分 fēn
10-2 c 厘 lí
10-3 m 毫 háo
10-6 µ 微 wéi
10-9 n 納[諾] nà[nuò]
10-12 p 皮[可] pí[kě]
10-15 f 飛[母托] fēi[mǔtuō]
10-18 a 阿[托] ā[tuō]
10-21 z 仄[普托] zè[pǔtuō]
10-24 y 幺[科托] yāo[kētuō]
數(shù)詞
10000 萬 wàn
108 億 yì
1012 萬億 wànyì
公里為千米的俗稱,符號為km。
SI以外的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
符號
名稱
接受和SI并用的非SI單位
min 分 *
h [小]時 *
d 天,日 *
° 度 *
' [角]分 *
" [角]秒 *
L, l 升 *
t 噸 *
Np 奈培 nàipéi
B 貝 bèi
dB 分貝 fēnbèi *
實驗取得SI單位的值的接受和SI并用的非SI單位
eV 電子伏 *
u 原子質(zhì)量單位 *
ua 天文單位 tiānwén dānwèi
其他接受和SI并用的非SI單位
n mile 海里 *
kn 節(jié) *
a
ha 公頃 *
bar 巴
Å 埃 āi
b 靶恩 bǎ'ēn
其他SI以外的單位
erg 爾格
dyn 達因
P 泊
St 斯[托克斯]
G 高斯
Oe 奧斯特
Mx 麥克斯韋
sb 熙提
ph 輻透
Gal 伽
Ci 居里
R 倫琴
rad 拉德
rem 雷姆
X 單位
γ 伽馬
Jy
費密
[米制]克拉
Torr 托
atm 標準大氣壓
cal 卡[路里]
µ
|
關(guān) 鍵 詞:規(guī)范 符號 匯編 計量單位 |
6.2 計量單位[11]
1984-02-27 國務(wù)院發(fā)布了《關(guān)于在我國統(tǒng)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1991-07-01 國家科委、新聞出版署頒布的《科學技術(shù)期刊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科學技術(shù)期刊應(yīng)當實施有關(guān)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法定的計量單位,使期刊的編輯出版工作標準化規(guī)范化。”
現(xiàn)結(jié)合個人在審稿過程中所發(fā)現(xiàn)的有關(guān)法定汁量單位執(zhí)行方面的問題,歸納起來有以下11個:
(1)仍有使用已廢棄的非法定單位或單位符號。如:卡(cal)、達因(dyn)、道爾頓(dalton)、毫米汞柱(mmHg)、轉(zhuǎn)每分(rmp)。
1 calth=4.184 0 J
l dyn=105N=0.01 mN
l dalton=O.992 lu
l dyn/cm2=0.1 Pa
l mmHg=133.322 Pa
1 cmH2o=0.098 066 5 kPa
1 rpm=1 r/min=(l/60)s-1
(2)高級書刊中仍有使用中文符號的。
(3)同一篇文章中的單位,時而用國際符號,時而用中文符號,在組合單位中兩種符號并用。箭頭右方的為正確的。例如:
mg/分→mg/min mg/日→mg/d
mg/(kg•小時)→mg/(kg•h)
但有例外,如m2/人,t/月。因為人、月沒有國際符號,故可以并用。
(4)把[平面]角的單位符號[角]分(')和[角]秒("),誤用為時間的單位符號。如
新聞30'→新聞30分或新聞30min,把[平面]角的單位符號[角]度(°),誤用為燒傷、凍傷、疼痛、會陰裂傷、宮頸糜爛的程度,如Ⅰ°Ⅱ°Ⅲ°→Ⅰ度、Ⅱ度、Ⅲ度。
(5)用斜線“/”表示相除時,單位符號的分子與分母都與斜線處于同一行內(nèi)。當分母中包含兩個以上單位時,整個分母應(yīng)加圓括號。在一個組合單位中,斜線不得多于一條。如
mg/kg•min→mg/(kg•min) mg/kg/d→mg/(kg•d)或mg•kg-1d-1
(6)把一些不是單位符號的符號作為單位符號使用。方括號中的為正確的。例如:
①英語縮寫字:hour的hr[h],second的Sec[s],Year的Y、Yr[a],Parts per million的ppm[10-6,百萬分之幾],ppb[10-9],pphm[10-8]。
②英文全稱:如Joule[J],day[d]等。
(7)組合單位是一個整體不宜拆開轉(zhuǎn)行。
(8)數(shù)值與單位符號之間應(yīng)留適當空隙,如1 min=60 s不能寫成lmin=60s
(9)單位符號不得拆開。如39℃不能寫成39°C;同樣“39攝氏度”不能說成“攝氏39度”。
(10)單位符號和數(shù)值不得拆開。如2.63 m不能寫成2m63或2米63。
(11)單位符號毫無例外地采用正體。一般單位符號為小寫體(如kg,m,s,mol,μ),只有來源于人名的單位,其符號的首字母用大寫(如Pa,帕斯卡;J,焦耳;W 瓦[特];A,安[培];N,牛[頓];V,伏[特])。
(12)常見錯用單位符號見表2。
表2 常見錯用單位符號
單位名稱 錯用符號 正確符號 單位名稱 錯用符號 正確符號
千米 KM, Km km 電子伏 ev eV
毫米 MM mm 摩[爾] MOL mol
微米 μ,μμ,um μm 赫[茲] HZ, Hz Hz
噸 T t 帕[斯卡] Pa, P, pa Pa
千克 Kg, KG kg 焦[耳] Jonle J
克 gm, gr g 瓦[特] w W
牛頓 nt N 攝氏度 oC ℃
立方厘米 C.C cm3 勒[克斯] Lx, lux lx
毫升 ML, cc ml, mL 道爾頓 D,dalton u
分貝 db dB 貝可 bq Bq
年 y, yr a 庫[侖] coul C
天 day d 安[培] amp,a A
小時 hr, hs h 希[沃特] sv Sv
分 (’), m min 流[明] Lmlum lm
秒 (”),S,sec s 公頃 ha Hm2
轉(zhuǎn)每分 rpm r/min 轉(zhuǎn)每秒 rps 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