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高考語文古詩詞常見意象 - 阿國的日志 - 網(wǎng)易博客

 嘆號 2010-01-16

高考語文古詩詞常見意象

高考園地   2009-11-03 11:14   閱讀49   評論3  
字號:    


1988年語文高考首次出現(xiàn)詩詞鑒賞題以來,詩詞鑒賞題在高考語文卷中所占的分值越來越大。考試大綱對詩詞鑒賞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鑒賞古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并分析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考題多以主觀題形式出現(xiàn)。
   
松梅竹菊寓高潔,借月托雁寄鄉(xiāng)思。杜鵑鷓古啼凄凄,梧桐葉落透悲意 .

1松梅竹菊寓高潔: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潔、不畏邪惡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這四種形象表現(xiàn)高潔的情操。劉楨《贈從弟》有云: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詠竹》則言:歲寒別有非常操,不比尋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詩有云: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寫梅的詩句也有很多,如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蘇軾的《紅梅》,該詩表現(xiàn)出了紅梅不畏嚴寒,不與桃杏爭春的高潔品格。

2、借寄鄉(xiāng)思
  皓月當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喚起詩人的懷遠之念,如:李白《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再如蘇軾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均表達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雁是一種候鳥,古詩詞常用大雁南飛的景象書寫在外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2004年湖北高考語文卷所出的詩是王灣的《次北固山下》。詩的最后兩句寫道: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詩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時候能重返故鄉(xiāng),連泊舟中的詩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歸的大雁為自己傳書了。歸雁這一意象寫出了作者的思歸之情。

 3杜鵑”“鷓鴣啼凄凄
  杜鵑,又名子規(guī)、杜宇等,在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讓位于他的臣子后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又說杜鵑叫聲如不如歸去,于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了凄涼、哀傷的象征。2004年全國卷詩詞鑒賞題考察的是晏幾道的《鷓鴣天》: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題目問道: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此問的解答就應(yīng)從杜鵑的叫聲入手,詞中也提到了聲聲只道不如歸,表達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歸之情。
  古詩詞中出現(xiàn)的鷓鴣這一意象也經(jīng)常透出悲涼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覽古》: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4、梧桐葉落透悲意
  古語有一葉落而知秋,說的便是梧桐葉落。以梧桐寫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2004年福建卷的詩詞鑒賞題為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寫到了梧桐這一意象: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此詩中,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的意境。

 古詩詞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簡而言之,詩人在客觀之物上加上主觀之意,便創(chuàng)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觀感情被逐漸固化下來,用以表現(xiàn)特定的場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復(fù)出現(xiàn)的。筆者在此用一首小詩把高考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意象進行總結(jié),以助考生記憶,從而更好地解答詩詞鑒賞題:

    別時長亭柳依依,落花流水傳愁緒。烏鴉燕子系興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5、別時長亭”“依依
  在古典詩詞里,楊柳常常與離情相關(guān)聯(lián),《詩經(jīng)》中的《采薇》便寫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楊柳搖擺不定的形體,最能傳遞親友離別時依依難舍之情。此外,也諧音。長亭為古人送別之場所,因此也是送別詩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鈴》同時寫到了這兩種意象,分別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

6、落傳愁緒
  落讓人愛憐、傷感,流或喧囂或舒緩,綿延不絕,最惹人愁緒,因此,在古詩詞中常用落花流水來表達憂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又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7、烏鴉”“燕子系興衰
  烏鴉這種鳥經(jīng)常在墳頭等地出現(xiàn),常被視為不祥之兆,詩人常用烏鴉這一意象渲染出衰敗的氛圍。燕子則因其有眷戀舊巢的特點,成為古典詩詞表現(xiàn)時事變遷,抒發(fā)歷史興衰感慨的寄托。出現(xiàn)烏鴉這一意象的高考題目不少,如:2006年湖北卷《丹陽送韋參軍》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2006年江蘇卷《鷓鴣天》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2007年浙江卷出了一道對比鑒賞題,分別是劉禹錫的《烏衣巷》、吳激的《人月圓》和元曲《山坡羊?燕子》,三篇作品均通過燕子這一意象,表達了深沉的興亡之感。

   8、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卻已悄然發(fā)生變遷。古詩詞常用草木來表達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對歷史興亡的感嘆。如《揚州慢》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2007年湖北卷詩詞鑒賞題《過華清宮》也用到了樹木的意象: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