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yǎng)生有喝臘八粥的說法,它的原料主要是多種米、豆、干果和堅果。從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xué)的角度來看:豆子中含有很多優(yōu)質(zhì)植物蛋白,干果則濃縮了鮮果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堅果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而且富含維生素E和多種微量元素,對于提高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都能起到很大作用。
1 臘八粥: 大米200g,紅小豆100g,葡萄干、花生仁、蓮子、紅棗、桂圓干、松子各50g,砂糖300g,加水煮成粥。 2 桂圓粟米粥: 桂圓肉15克,粟米100—200克。將桂圓肉洗凈與粟米同煮。先用武火煮開,再用文火熬成粥。桂圓肉性味甘溫,能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 3 核桃粥: 核桃肉20克,粳米100—200克。將核桃肉洗凈搗碎,與粳米同煮成粥,能潤肺止咳,補腎固精,潤腸通便。但有痰火、積熱或腹瀉者忌食。 4 芡實粥: 芡實30—50克,粳米100—200克。將二者同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后,改用小火熬。芡實性味甘平,能健脾。 5 山藥栗子粥: 山藥15—30克,栗子50克,大棗2—4枚,粳米100克。栗子去殼后,與山藥、大棗、粳米同煮成粥。山藥性味甘平,能補脾胃、益肺腎,尤其適用于脾腎氣虛者;但一次不宜多食,否則容易食滯,造成消化不良。 6 芝麻粥: 將芝麻10g炒出香味,將大米50g洗凈加水煮成粥加入芝麻,調(diào)入蜂蜜或食鹽,即可食用。芝麻分為黑、白兩種,黑芝麻可補腎、強筋骨;白芝麻有利腸、補肺氣的作用。 7 生姜大棗粥: 鮮生姜或干姜6—9克,粳米或糯米100—150克,大棗2—4枚。將生姜洗凈切碎,與米、棗同煮成粥。它有溫胃散寒、溫肺化痰的作用,但陰虛者或孕婦慎食。 8 梨粥: 鴨梨3個,洗凈去皮、去核并切塊。加適量水煮半小時,將大米50g洗凈,煮成濃粥??焓鞎r加入梨汁及梨塊,同煮至熟。有潤肺清心、祛痰降火之功,對小兒肺熱咳嗽有食療作用。 9 胡蘿卜粥: 新鮮胡蘿卜50克,粳米200克。胡蘿卜切成小片,與粳米同煮。先用武火煮開,再用文火慢慢熬。它有健胃補脾、助消化作用。又有降壓、強心的作用。 10 人參粥: 人參3g,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文火慢煮20分鐘,再加大米100g煮成粥,調(diào)入適量蜂蜜或冰糖即可。此粥對病后體虛、畏寒食滯、便溏泄漏者有食療作用。常食此粥對心肌營養(yǎng)不良、動脈硬化及心絞痛、心律失常等都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11 雞肉皮蛋粥: 雞肉200克,皮蛋2個,粳米200—300克,姜、蔥、鹽等調(diào)味品適量。先將雞肉切成小塊,加水煲成濃汁,用濃汁與粳米同煮。待粥將熟時加入切好的皮蛋和煲好的雞肉,加適量的調(diào)味品。它有補益氣血、滋養(yǎng)五臟、開胃生津的作用,適用于氣血虧損的人。 12 羊肉粥: 選瘦羊肉250g,洗凈,切成肉丁,與1個蘿卜同燉,去膻味,然后取出蘿卜,放大米150g,加水煮成粥。羊肉性溫熱,系高蛋白、低膽固醇食物。冬季常吃羊肉粥,可益氣補虛、溫中暖下,還能益腎強陽。最適宜于貧血、慢性胃炎及虛寒癥患者食用。 13 杏仁牛奶粥: 杏仁10克,桑白皮10克,生姜片10克,大棗 6枚,牛奶250毫升,粳米100克。杏仁浸泡去皮尖,細研,入牛奶中攪和濾取汁備用。桑白皮、姜、棗水煎去渣取汁,下粳米文火煮粥,至粥熟時入牛奶、杏仁,攪勻,再燒沸即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