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胸鳥】
平胸鳥是不會飛的鳥,它們早已適應(yīng)了以奔跑為主的生存方式。有些平胸鳥現(xiàn)在已經(jīng)滅絕了,比如原來生活在新西蘭的3米高的恐鳥。其他平胸鳥則努力存活至今,其中多數(shù)都是憑借快速的奔跑逃脫天敵的追捕。最大的、最廣為人知的平胸鳥有鴕鳥、鴯鹋、美洲鴕鳥和鶴鴕。除了這些體型龐大的跑步健將,還有一些原本會飛的平胸鳥如今已經(jīng)失去了飛行能力,許多都在一些遠離捕食者的與世隔絕的地方進化成了地面禽類。企鵝可能就是由于它們適應(yīng)了水上生活才逐漸失去飛行能力的。
鴕 鳥
鴕鳥成群生活在非洲西部、東部和南部開闊的熱帶或亞熱帶稀樹大草原中。它們長著強壯的腳和足趾,適合在開闊的地面上全速奔跑。鴕鳥的警惕性很高,它們通常高2.5米,視力非常好,可以在毫無遮蔽的平原上敏銳地察覺危險。雄鴕鳥的羽毛是黑色的,翅膀和尾巴是白色的,頸部呈粉紅色或青灰色。雌鴕鳥是褐色的,頸部呈雪灰色。雄鳥和雌鳥的腳上都覆蓋著粉紅色的皮膚。
『延伸閱讀』
◆鴕鳥屬于鳥類嗎?
◆鴕鳥為什么不會飛?
◆如何理解“鴕鳥心態(tài)”?
美洲鴕鳥
美洲鴕鳥(又叫三趾鴕鳥)是美洲最大的鳥。它們長得像鴕鳥,但肌肉卻不如鴕鳥發(fā)達,而且鴕鳥只有兩個足趾,它們卻有三個足趾。美洲鴕鳥高約1.5米,長長的脖子和腿上覆有羽毛,身上還長有蓬松的褐色或灰色的羽毛。它們以草、樹葉、昆蟲和其他小動物為食。
在春天,雌鳥會成群地聚在一起,雄鳥則會互相爭斗,獲勝者可以占有一群雌鳥并和它們交配。之后,雄鳥會筑起一個巢,而那些與它交配過的雌鳥會依次在巢中產(chǎn)卵。
一旦受到驚擾,美洲鴕鳥就會全速逃跑,它們會試圖通過突然改變方向來擺脫追蹤者。它們常常會在逃跑過程中將一 只翅膀舉向空中,以幫助因奔跑而振動搖擺的身體保持平衡。
『延伸閱讀』
◆鴕鳥分為哪幾種?
◆鴕鳥壽命有多長?
鴯 鹋
當今世界上第二大鳥是高約1.8米的鴯鹋。它們長著蓬松的,與人類毛發(fā)相似的羽毛。它們的腳步上長有三個扁平的足趾。鴯鹋的奔跑速度可高達每小時50千米,而且它們還是游泳的好手。
鴯鹋在澳大利亞的林地、沙漠、灌叢及沙質(zhì)平原上過著“游牧”生活,它們每年都要為了尋找在雨季后發(fā)芽的植物走上好幾百千米。
在冬天,鴯鹋會成雙成對地守衛(wèi)它們的領(lǐng)地。交配之后,雌鳥會在用樹葉或樹枝建成的巢中產(chǎn)下多達20多枚綠色的蛋。雄鳥會持續(xù)孵蛋,絕不會離開這些卵去覓食或飲水。雛鳥孵化后,雄鳥還會一直照顧它們約達7個月之久。
『延伸閱讀』
◆為什么雄鴕鳥負責(zé)孵蛋?
◆澳大利亞的國鳥?
鶴 鴕
和鴕鳥、鴯鹋及美洲鴕鳥不同,生活在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和澳大利亞北部地區(qū)、以水果為食的鶴鴕(又叫食火雞)雖然屬于叢林鳥類,但卻也是奔跑專家(大部分叢林鳥類都跑不快)。它每小時30千米。它們的腦袋上裝飾著角質(zhì)盜,可以在它們快速跑過濃密多刺的叢林時保護它們的頭部。它們那粗糙的毛發(fā)狀羽毛從身上低垂焉,所以不會在穿越枝葉纏雜的植物叢時被絆住。
『延伸閱讀』
◆走鵑是一種什么鳥?
◆企鵝為什么不怕冷?
2、【幾維】
幾維的三個種類都生活在新西蘭的森林和灌木叢林地里。幾維是極為稀有的鳥類,它們的體型與母雞相仿,長著紅褐色的毛發(fā)狀羽毛,每只腳上都有三個足趾,鳥喙較長。到了晚上,幾維會在地面上搜尋爬蟲和昆蟲。它們的嗅覺非常靈敏,而且跑得很快。和其他的平胸鳥一樣,它們也是由雄鳥負責(zé)孵蛋。
『延伸閱讀』
◆為什么鳥會在天上飛?
◆目前世界上最稀有的鳥類?
3、【隔離】
一些曾經(jīng)會飛的鳥如今再也不會飛行了。在沒有陸地捕食的孤立的島嶼上,它們已經(jīng)進化成了地面禽類。但由于人類的出現(xiàn),以及捕食性動物的引進,例如老鼠,其中一些鳥類已經(jīng)瀕臨滅絕,其余鳥類的處境也很危險。
鸮鸚鵡是一種生活在新西蘭的大型鸚鵡。夜晚的時候,它們會沿著路面走來走去,尋找水果、樹葉和植物根莖。白鼬和野貓常會攻擊它們,并吃掉它們的蛋。
『延伸閱讀』
◆鸚鵡為什么會說話?
◆鸚鵡的種類?
秧 雞
不會飛的秧雞科中的幾個種類生活在英納塞西布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上。
『延伸閱讀』
◆世界上的哪些鳥滅絕了?
◆秧雞屬于什么物種?
鷺 鶴
稀有的鷺鶴與鶴有親緣關(guān)系,它們生活在西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島上。
『延伸閱讀』
◆動物飛行的速度與什么有關(guān)?
◆地球上最大的飛行動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