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討論“人生價值”,動不動就腦袋磕門杠上,眼冒金星時,就會幻想出一大堆“重于泰山、輕于鴻毛”之類的古怪念頭,要是感覺活的不如狗值錢,便恨不得從泰山頂上跳下去。
還有很多人喜歡“懷疑人生”,一到精神萎靡的時候,總是眼直勾勾地四處尋找“知心大姐”或者冒充“人生指導(dǎo)”的老師哥哥,一旦被高人指點迷津后,便會跟打了雞血一樣,手舞足蹈激情四射,倍感人生之夢充滿了陽光,自信的熱度至少也能保持個小半夜而不消退。
人生要是真有“價值”可以計算的話,還真得很難拿個算盤來扒拉,因為自古以來就沒有恒定的標(biāo)準(zhǔn),而且就“價值觀”而言,也是一直不靠譜,跟刮大風(fēng)一樣,沒呼呼幾下就會變了風(fēng)向,搞得很多孩子被吹得暈頭轉(zhuǎn)向,打個噴嚏,就會懷疑自己的人生是否還有價值。
在所有不靠譜的人生“價值觀”中,儒家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屬于最實在的想法,按白話來解釋,就是“如果自己牛叉,就多在社會上忽悠,若沒本事,就在家老實呆著”!這話說得很實際,有本事肯定能混出來,但是,混出來的人一般不會去“兼濟天下”,更多的都是再給自己多撈點。
李清照作為一個女人,但有一句跟人生價值相關(guān)的話,卻比大多數(shù)老爺們還生猛,就是那句經(jīng)典牛叉的“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話現(xiàn)在細細一咂摸,特感覺像黑社會老大的廣告詞,怎么聽,都感覺是要豁出去混的勁?,F(xiàn)在很多勵志類教材,無論書寫得有多厚,拿手使勁攥一下,能擠出來的水,其實都是這句話的大差不多的意思,小孩看多了,其效果跟吃了搖頭丸沒多少區(qū)別。
史上最不靠譜的人生“價值觀”,就是那句蕩氣回腸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我估計這話一定是范老先生喝多了的酒后醉語,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這話都嚴(yán)重違背人性本能,再說了,你們誰見過這世界上曾經(jīng)有過這種人?
上面這三條都是名人名言,普通老百姓一般不會想那么復(fù)雜,一般都以“光宗耀祖”、“出人頭地”等,作為對好好活著的基本追求,在次一點的,能“子孫滿堂”延續(xù)血脈,也算是沒浪費糧食。不過以現(xiàn)代科學(xué)的觀點來看,延續(xù)后代是所有生物的最基本生存價值,那“子孫滿堂”應(yīng)該是最靠譜的人生追求。所以那句“不孝有三,無后最大!”看來是絕對的有價值。
總之,相對人生“價值”的計算,根本就沒有通用的公式,只能用人心來測量,而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桿秤,至于秤砣嘛,又是人人不同,輕重只能自己感知。
|
|